尹湘毅;吴金京;丁艳;张国琇
为了解含锦葵、金雀花、芦荟植物提取物的醋酸氯己定复方消毒湿巾杀菌效果,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对其进行了观察.结果,室温下(19~30℃)留样3个月内消毒湿巾对滴染其表面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分别为99.91%、99.98%、96.30%.在室温19~30℃,留样6个月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分别为99.82%、99.93%、93.80%.留样12个月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作用2 min,杀灭率分别为90.43%、92.85%、84.60%.模拟现场消毒试验,擦拭作用1 min对手自然菌杀灭率为99.21%.结果显示,该湿巾在3个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作用2 min平均杀灭率>99.90%.6个月只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能达到99.90%.
作者:邱静;张静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观察一种二元包装固体二氧化氯杀菌性能.在实验室进行了悬液和载体定量杀菌试验.结果,含10.96.mg/L和27.40 mg/L二氧化氯对悬液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率分别为99.98%和99.99%;以21.92 mg/L和548 mg/L二氧化氯分别对悬液内和载体上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10 min,平均杀灭率达到99.99%和100%.该活化二氧化氯消毒剂以二元包装置56℃贮存14 d,二氧化氯含量未有明显下降.
作者:章迎春;陆永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洗手是阻断经医护人员操作而传播疾病的简单、经济、也是有效的方法,但临床上洗手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为了解临床洗手实际情况,我们于2002年对医护人员手进行了采样监测.
作者:潘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凡士林纱布是临床上常用的无菌敷料之,由于凡士林的油脂特性,目前尚无理想的灭菌方法.采用何种灭菌方法为适宜方便,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
作者:卢礼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主要预防措施有三种,一是找到并消灭传染病的病源;二是采用疫苗或增加免疫力的方法抵抗传染病的侵袭;三是阻断或消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asrome,以下简称SARS)相关的发病机理和疫苗尚没有突破性的进展,目前防止这种恶性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方式就是阻断其有效的传播途径,而空气杀菌消毒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
作者:黄志明;张东曙;刘波;李新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化学消毒剂在生产、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对人体有损害,这是衡量消毒剂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全面明确地规定了我国对消毒剂产品认证准入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原则、程序、方法和毒性试验判定标准.
作者:孙守红;王有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筛选适合鼠疫实验室应用的化学消毒剂,采用载体和悬液定性试验对8种化学消毒剂,分别进行杀灭鼠疫杆菌效果测定,并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结果,所试验的各种消毒剂对载体上和悬液内鼠疫杆菌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用1 000 mg/L以下含氯消毒剂和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可作为生物实验室防护服装消毒和污染器材的消毒.2 000 mg/L以上浓度可用于含菌平皿等污染物品消毒.所有消毒剂对动物脏器内鼠疫杆菌杀灭效果均不好.
作者:王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GZD99-50A二氧化氯发生器生产的二氧化氯对水的消毒效果,采用滤膜法检测其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结果,该二氧化氯发生器产生的二氧化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平均为235 mg/L.二氧化氯含量平均为70.02 mg/L.当该二氧化氯消毒液在水样中有效氯含量为1.0(二氧化氯0.3)mg/L作用3 min时,可使人工染菌水样中大肠杆菌和现场水样中大肠菌群下降至0 cfu/100ml;作用2 min,可使天然水样中大肠菌群下降至0 cfu/100ml. pH值和有机物对该消毒液杀菌效果影响不明显.
作者:刘仲霞;蓝才燕;石子伦;陈莉;李裕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幼儿园儿童手及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情况及其消毒效果,对两所不同性质幼儿园进行了调查和监测.结果,幼儿园儿童手在每天入园前手上细菌总数平均超标率为43.20%,入园后细菌污染超标率平均为36.10%;经过流水肥皂洗手后细菌污染超标率平均为10.67%,消毒剂洗手后细菌污染超标率平均为5.48%.物体表面、水龙头细菌污染超标率平均为50.00%,桌面污染超标率平均为28.57%,书本污染超标率平均为33.33%.结果指出,幼儿园儿童手经普通水简单洗手对降低细菌污染作用不明显,流水肥皂洗手去污染效果比较好.
作者:蔡旭玲;张冠群;黄锦谊;雷超慧;林裘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质量,确保灭菌效果,采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对其灭菌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经监测6 480锅次,包内化学指示卡监测合格率达到99.9%;温度监测合格率为99.8%;生物指示剂监测合格率100%.结论,该院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运行状况良好,物理、化学、生物监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作者:闫翠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含氯消毒剂对牛型分枝杆菌的杀灭作用与形态学改变的关系,采用悬液杀菌试验与扫描电镜进行了观察.结果,以含100mg/L有效氯消毒剂作用不同时间,牛型分枝杆菌表面形态的改变呈渐进过程,随时间的延长其表面形态的改变逐渐明显.作用40 min,部分菌体粘在一起,少数菌体出现皱褶,细胞壁出现断裂,杀灭率达到99.996%;作用120 min,菌体干瘪、破碎、细胞内容物漏出,杀灭率达到100%.
作者:陈昭斌;王晓辉;张朝武;叶梅君;刘衡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科研工作受到医院管理层的重视,我院中心实验室现已成为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医学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基地.实践证明,医院实验室不仅会接触到大量已知感染性生物因子,也可能会接触到未知感染性生物因子,因此加强实验室消毒管理非常重要.
作者:刘爱华;扬宪勇;徐佳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广安市个体诊所消毒效果,搞好个体诊所消毒管理工作,于2000~2002年期间对个体诊所使用中消毒剂进行了监测.
作者:王仁富;赵小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进一步提高张掖地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于2001年对全区各级医院、计划生育指导站、中心血站和卫生所等医疗机构消毒工作质量进行了检测.
作者:陈海荣;钱仁天;杨建;夏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GV-1.5型蒸汽杀菌清洁机是利用蒸汽热能杀菌的新型消毒器械.该机主要用于厨房和卫生间内各种用具的表面消毒.该机主要由电加热缸、蒸汽软管和手柄三部分组成,工作温度为143℃,工作压力可达400kPa,喷出的蒸汽温度为78℃.使用时启动机器,将喷头对准待消毒的部位,即有热蒸汽喷出.为了解其杀菌效果,进行了试验观察.
作者:刘德丰;蒋云霞;朱军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医院各种无菌器械、敷料的消毒与灭菌工作;还负责一次性物品的保存、发送、回收.供应种类多,操作繁杂,涉及面广.随着<医院消毒供应室验收标准>的出台,医院供应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轨道.
作者:刘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观察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对医院室内空气消肖毒效果,采用平板沉降法采样,对其进行了实验观察并与紫外线作平行比较.结果,经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开机30 min后和30 W紫外线灯照射60 min,均可使空气中自然菌下降率达到88.83%;但室内有人工作的情况下,该空气净化消毒器持续运行可使空气中细菌总数保持在200cfu/m3以下,符合医院Ⅱ类环境卫生标准,而紫外线则不能.结果显示,静电空气净化消毒器用于医院室内空气消肖毒,可以在有人条件下持续运行,能保持空气中细菌总数在200 cfu/m3以下.
作者:陈培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解医院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采用平板暴露法及棉拭子法对医院室内空气和物品等,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各种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分别为空气合格率89.1%;物体表面97.2%;医务人员手98.2%;使用中消毒剂95.4%;医疗器械98.9%;人工肾透析液92.7%;压力蒸汽灭菌器99.2%;干热灭菌器98.1%;一次性医疗用品94.6%.结果显示,该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但应加强重点区域及灭菌物品管理监测工作.
作者:齐桂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观察碘消毒剂熏蒸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采用定量杀菌试验方法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结果,在室温下,取含1 000 mg/L有效碘的水溶液(2000 ml/15 m3)加热熏蒸作用60 min以上,对悬挂于墙壁上滤纸片表面污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平均杀灭率达到99.999%以上;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作用90 min,杀灭率仅为39.56%.用同样剂量熏蒸处理,对手术室作用60 min,可使空气中自然菌下降率达70%以上,人在条件下使空气中菌数逐渐回升.该含碘溶液对小鼠经口毒性LDso>5 000 mg/kg(体重).结论,碘消毒剂溶液加热熏蒸消毒具有一定的杀菌效果,口服毒性属实际无毒级.
作者:黄大亮;王永明;杨永敏;刘美灵;高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了观察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在超声反应器作用下的杀菌效果,在实验室对其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以纳米二氧化钛含量为1.0 mg/L、pH值为3.0、5.0、7.0溶液于功率50 W、25 kHz的超声波作用60 min,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5.67%、94.27%与91.61%;作用75 min,对大肠杆菌杀灭率均达到100%.在相同功率条件下,单独超声波作用75 min,对3组pH值水中的大肠杆菌杀灭率分别为34.47%、29.87%与26.37%.结果指出,纳米二氧化钛催化剂与超声波有明显协同杀菌作用,pH值升高对超声波杀菌效果有轻微影响.
作者:王君;张向东;韩建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