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LR7激活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李磊;程丰伟;王芳;金锐;罗欣;张胜权

关键词:Toll样受体7, gardiquimod, Hela细胞, 细胞增殖, 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激活TLR7后对Hela细胞增殖和MAPKs-ERK1/2及PI3K-AKT两条信号通路的 ERK 和 AKT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分析TLR7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使用不同浓度的TLR7激动剂 Gardiquimod经过不同的时间刺激Hela细胞,采用MTS比色法分析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Western blot 分析 Gardiquimod 对 Hela 细胞ERK1/2及 AKT 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TLR7在Hela细胞中呈组成性弱表达;TLR7激动剂Gardiquimod可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Gardiquimod激活TLR7后可以显著增加Hela细胞中ERK1/2和AKT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 TLR7激动剂Gardiquimod能够活化MAPK-ERK1/2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ERK1/2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并促进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TNF-α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及治疗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预处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MMSCs)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VCAM-1),以及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第3~5代大鼠BMMSCs用TNF-α(10 ng/ml)预处理24 h后,迁移黏附实验检测其体外的迁移黏附能力,Western blot检测VCAM-1的蛋白表达。 BMMSCs用DAPI标记后移植于心肌梗死大鼠的心肌内,术后4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左心室心功能,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梗死区胶原沉积。实验设有未经TNF-α刺激的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NF-α处理组BMMSCs在炎症因子TNF-α处理24 h后,体外迁移黏附力明显增强(P<0.01),黏附分子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大鼠比较,TNF-α处理组的大鼠在移植TNF-α处理的BMMSCs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 P<0.01),心肌梗死区胶原沉积明显减小。结论移植炎症因子预处理的BMMSCs明显改善大鼠的心功能及减少心肌梗死区的胶原沉积,可能与炎症因子刺激可提高BMMSCs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王春苗;王爱玲;程景林;解杨婧;郭增;鲁艳;郭晓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GP9.5及NCAM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软腭末梢神经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和神经细胞黏附因子( NCAM)的表达及末梢神经在软腭各层组织中分布,探讨OSAHS患者软腭末梢神经分布特点及调节的变化。方法选取30例OSAHS患者作为实验组,10例排除OSAHS的单纯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HE染色检测软腭组织中末梢神经的分布,免疫组化检测软腭组织中PGP9.5和NCAM的表达。结果①实验组软腭不同层次组织中末梢神经的分布不同,末梢神经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腺体、血管周围,肌肉组织周围少量分布;②实验组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PGP9.5及NCAM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③ PGP9.5、NCAM 的表达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706,P=0.01;r=0.636,P=0.01)。结论 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末梢神经的分布及支配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干;罗伟;郝红;李桂梅;曹晓卉;王旭平;王佩杰;张佳;何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LR7激活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LR7)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以及激活TLR7后对Hela细胞增殖和MAPKs-ERK1/2及PI3K-AKT两条信号通路的 ERK 和 AKT 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Real-time PCR分析TLR7在Hela细胞中的表达;使用不同浓度的TLR7激动剂 Gardiquimod经过不同的时间刺激Hela细胞,采用MTS比色法分析其对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Western blot 分析 Gardiquimod 对 Hela 细胞ERK1/2及 AKT 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TLR7在Hela细胞中呈组成性弱表达;TLR7激动剂Gardiquimod可促进Hela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Gardiquimod激活TLR7后可以显著增加Hela细胞中ERK1/2和AKT的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 TLR7激动剂Gardiquimod能够活化MAPK-ERK1/2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ERK1/2和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并促进Hela细胞的体外增殖。

    作者:李磊;程丰伟;王芳;金锐;罗欣;张胜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组人内抑素抑制创面瘢痕增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重组人内抑素( rhEndostatin)对兔耳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探讨其部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兔耳增生性瘢痕(HS)模型,瘢痕块内局部注射 rhEndostatin (1.25、2.5、5 g/L),观察瘢痕大体形态及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瘢痕组织Ⅰ、Ⅲ型胶原表达,电镜观察瘢痕组织成纤维细胞凋亡。结果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组比较,2.5 g/L和5 g/L rhEndostatin组瘢痕平坦,面积减小,质地变软,瘢痕增生指数降低( P<0.05);微血管密度降低( P<0.05);Ⅰ、Ⅲ型胶原表达水平降低( P<0.05);成纤维细胞凋亡。结论rhEndostatin 可抑制 HS 形成,该作用可能与 rhEndostatin抑制血管生成,进而促进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 HSFs)凋亡,减少胶原的产生与沉积有关。

    作者:余建;张晓明;黄学应;邓雪飞;李小静;焦轶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reg、CD8+ T细胞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目的:探讨调节性T细胞( Treg)和CD8+T细胞在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AEG )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分析两者与AEG的发生发展和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收集68例AEG癌组织病理蜡块;对照组:选用本院收治的20例胃溃疡患者的病理蜡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的胃溃疡组织进行染色,以 Foxp3作为Tregs的标记,检测其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两者在实验组中和对照组的分布水平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肿瘤的部位的关系等组别内进行分析。结果①实验组中Foxp3、CD8+T细胞分布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实验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组Foxp3+的分布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肿瘤组织学分级为低分化组Foxp3+的分布阳性率显著高于组织学分级为高-中分化组( P<0.01),肿瘤的TNM分期较晚(Ⅲ)组要明显高于 TNM 分期较早(Ⅰ~Ⅱ)组( P =0.001)。③肿瘤组织中Foxp3和CD8在AEG中的分布呈负相关(r=-0.314,P=0.01)。结论 Foxp3+Treg的表达水平与AEG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AEG肿瘤组织中Treg和CD8+T细胞的分布呈负相关,Treg可能通过抑制CD8+T细胞的功能,促进肿瘤的发展。

    作者:张舒平;徐阿曼;韩文秀;王岳君;汪礼坤;黄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伊马替尼疗效与晚期胃肠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晚期胃肠间质瘤( GIST)临床病理特征对伊马替尼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晚期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比较不同因素对伊马替尼疗效的影响。结果全组病例有效率( RR )为87.8%。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与伊马替尼疗效无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危险度、转移灶手术情况、转移病灶与伊马替尼疗效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转移灶手术情况、转移病灶是伊马替尼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肝脏与多脏器转移,腹盆腔与多脏器转移的伊马替尼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险度、转移灶手术情况、转移病灶是GIST伊马替尼疗效的影响因素,其中转移灶手术情况、转移病灶是伊马替尼疗效的独立影响因素;腹盆腔转移、肝脏转移、多脏器转移的伊马替尼疗效依次降低。

    作者:王宁;刘弋;汪圣毅;韩涵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TACI-Ig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T细胞反应的调节作用

    目的:研究TACI受体融合蛋白( TACI-Ig)对T细胞介导的免疫性关节炎的调节作用,探讨其调控T细胞反应的部分机制。方法 SD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建立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模型。随机分为8组:正常组,模型组,TACI-Ig(0.7、2.1、6.3 mg/kg,皮下注射,第16~34天)治疗组,阳性对照组: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rhTNFR:Fc)(2.8 mg/kg,皮下注射,第16~34天)和甲氨蝶呤(MTX)(0.5 mg/kg,灌胃,第16~34天),阴性对照组:免疫球蛋白G(IgG)-Fc(6.3 mg/kg,皮下注射,第16~34天)。 X线摄片观察四肢关节破坏情况;ELISA法检测外周血和滑膜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17( IL-17)的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和脾脏总 CD4+ T 细胞( CD3+CD4+)、活化CD4+T细胞( CD4+CD25+)、未致敏CD4+T细胞(CD4+CD62L+)和记忆 CD4+ T 细胞( CD4+ CD44+)比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滑膜组织跨膜激活剂和钙调亲环素配体相互作用分子( TACI)、B细胞成熟抗原( BCMA)和B细胞活化因子受体( BAFF-R )受体蛋白表达。结果 TACI-Ig (6.3 mg/kg)明显减轻 AA 大鼠关节软组织肿胀;TACI-Ig (0.7、2.1、6.3 mg/kg)降低外周血和滑膜组织IL-17含量,升高总CD4+T细胞、活化CD4+T细胞、记忆 CD4+T细胞和未致敏CD4+T细胞比例,下调AA大鼠滑膜组织中TACI和BCMA蛋白表达,上调BAFF-R蛋白表达。结论 TACI-Ig调节免疫性关节炎大鼠异常的T细胞反应,改善关节损伤,发挥其免疫调控作用,可能与其调节TACI、BCMA和BAFF-R受体表达有关。

    作者:常艳;秦琼;吴育晶;贾晓益;孙晓静;徐澍;魏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55例NSCLC患者围手术期血清肿瘤标志物的监测分析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血清中细胞质胸苷激酶(TK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手术前后的表达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行手术治疗的 NSCLC患者55例作为肺癌组及同期普胸外科良性疾病患者29例作为对照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SCLC患者手术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TK1、CEA、SCC-Ag、CYFRA21-1水平。分析两组血清4种肿瘤标志物( TM)水平变化。结果① NSCLC患者手术前血清TK1、CEA、SCC-Ag、CYFRA21-1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对照组水平( P<0.05)。②肺癌组 NSCLC患者血清 TK1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清TK1水平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肺癌组NSCLC患者手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血清CEA、SCC-Ag、CYFRA21-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肺癌组NSCLC患者手术后1周、术后1个月血清CEA、CYFRA21-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术后1周血清TK1、SCC-A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个月血清TK1、SCC-A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肺腺癌术前血清TK1、CEA水平高于肺鳞癌( P <0.05)。④ NSCLC 患者术前血清 TK1、CY-FRA21-1水平在女性患者中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NSCLC患者术前血清CEA、SCC-Ag水平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 P>0.05)。 NSCLC患者术前血清TK1水平与肺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 P <0.05)。结论NSCLC围手术期相关TM水平的监测对NSCLC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有助于从微观角度了解机体肿瘤负荷变化情况。 NSCLC 围手术期相关TM水平变化与手术疗效、组织类型存在一定相关性,TM TK1和CEA 更适合于肺腺癌的评估,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夏杰;于在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栀子苷衍生物五乙酰栀子酸对人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栀子苷衍生物五乙酰栀子酸对L-O2型肝细胞化学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L-O2型肝细胞,采用CCl4和H2 O2体外诱导L-O2,检测培养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 AST)、谷丙转氨酶( ALT)和乳酸脱氢酶( LDH)的水平,检测上清液中丙二醛( MDA)的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力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的活性。结果五乙酰栀子酸(10、50、100μg/ml)不仅可明显降低由CCl4所致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ALT、LDH水平及MDA含量的升高,显著提高SOD的活力及GSH-Px的活性;而且还可使H2 O2所致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升高的 AST、ALT、LDH及MDA的含量明显降低,提高SOD的活力及GSH-Px的活性。结论栀子苷衍生物五乙酰栀子酸体外肝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程畅;黄成;王雅蕊;张磊;汤文建;李俊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研究

    目的:通过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的磷蛋白组学分析,为SLE的进一步机制研究及治疗奠定基础。方法收集15例SLE患者和15例健康受试者的外周血,使用 TiO2富集 PBMCs 的磷酸化肽段,进行质谱分析,然后进行磷酸化肽段和磷酸化位点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SLE患者与正常人存在有差异的1035个磷酸化位点,与标注蛋白对应的基因有618个。共筛选出12条代谢通路,其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Ks)通路含差异的磷酸化位点多。结论 SLE患者PBMCs具有差异的磷酸化蛋白质及肽段,与代谢通路一起可作为SLE发病机制研究参考和补充,并可作为治疗靶点研究。

    作者:程娟;马华林;戴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低压低氧后处理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低压低氧后处理( HHP)对创伤性脑损伤( TBI)大鼠神经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am组, n=12)、单纯颅脑创伤组( fpi组,n=18)和HHP组(n=18)。 fpi组和HHP组采用液压冲击损伤(FPI)的方法建立TBI模型,HHP组于建模后3 h进行为期3 d,每天2 h 的 HHP 干预。通过 Morris 水迷宫( MWM)、转棒和旷场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运动协调能力和焦虑抑郁样行为;利用尼氏染色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情况。结果 MWM 实验中 fpi 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低于sham组和HHP组(F=4.2576,P<0.05),HHP组和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转棒实验中, HHP组大鼠运动协调能力低于 sham组(F=4.335,P<0.05),fpi组和sh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旷场实验中fpi组大鼠表现出典型的焦虑抑郁样行为,HHP组和sham组大鼠表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海马尼氏染色结果显示3组大鼠造模后3 d伤侧海马CA1和CA3区存活神经元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fpi组造模后24 d伤侧海马CA1和CA3区存活神经元数量较sham组和HHP组减少( F=46.758、5.486,P<0.05)。结论 TBI可造成大鼠学习记忆损害和焦虑抑郁,并导致海马神经元死亡。首次发现HHP对TBI大鼠的神经功能预后具有双重作用,虽能消除TBI后的学习记忆损害和焦虑抑郁样行为,降低海马神经元死亡,但同时也会损害大鼠的运动协调能力。

    作者:陶磊;毛燕;张国荣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ER-2、Cyclin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HER-2、CyclinD1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97例PTC以及癌旁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HER-2、Cy-clinD1蛋白表达状况。结果① HER-2在PT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6.4%,在癌旁良性病变中未见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即其在≤1 cm与>1 cm的PTC间表达差异显著,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② CyclinD1在 PTC 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8%,在癌旁良性病变中未见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在PTC中灵敏度为92.8%、特异度达100%,与临床病理参数无相关性。 CyclinD1在一些患者癌组织中癌细胞的表达上存在异质性。③ HER-2与CyclinD1在PTC中表达无相关性。结论① HER-2蛋白表达是PTC发生发展的一项重要事件,HER-2可能作为PTC靶向治疗的靶点。② CyclinD1可以作为 PTC 早期诊断的分子标志物, Cy-clinD1的异质性表达可能与淋巴转移相关。

    作者:张晓亮;胡向阳;杨懿;丁婧;汪巧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梅毒患者抗HIV抗体的检测结果分析

    采集1303例梅毒确诊患者的血样进行HIV检测,同时对HIV感染者进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TRUST )、梅毒螺旋体凝集试验( TPPA)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显示,1303例梅毒患者中,合并HIV感染8例,占所有梅毒患者的0.6%,在8例患者中男4例,女4例;二期梅毒4例,潜伏期梅毒4例。2012年新确诊的18例HIV感染者中,合并梅毒感染的HIV患者8例,占所有HIV感染者的44%。

    作者:梁波;丁延涛;杨森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筛选和鉴定抗卵巢癌活性六肽的靶点蛋白

    目的:采用 pull-down技术筛选乳源抗癌六肽( PG-PIPN)在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上的靶点蛋白(受体)并进行鉴定。方法以 PGPIPN 的序列为参照,设计出 PG-PIPN基因,以BamH Ⅰ/Xho Ⅰ为酶切位点,将PGPIPN基因构建到表达质粒载体pGEX-4T-1中,转化到E. coli BL21中,用诱导剂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 IPTG)低温诱导表达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 GST)标签融合蛋白作为诱饵蛋白;从SKOV3中提取的总蛋白作为捕获蛋白,运用 GST pull-down技术,筛选出靶点蛋白质,运用SDS-PAGE电泳进行初步鉴定,并用异硫氰酸荧光素( FITC)标记的PGPIPN孵育鉴定。结果 SDS-PAGE 电泳中有两条条带,一条为诱饵蛋白,一条为目的条带,在免疫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荧光PG-PIPN结合到该条带上。结论筛选和鉴定了PGPIPN作用于卵巢癌细胞上的靶蛋白,为研究其抗癌的作用机制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奠定了基础。

    作者:李小勤;唐宜桂;刘琛;雷婷;秦宜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一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家系BIGH3基因突变的研究

    目的:对一颗粒状角膜营养不良( GCD )家系进行BIGH3基因突变筛查,以确定其致病基因。方法收集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GCD家系,提取该家系患者及正常者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扩增BIGH3基因的目的片段,纯化后直接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检测其BIGH3基因突变的类型。结果该家系患者均检测出第4外显子的R124H突变(CGC>CAC),而家系中的正常者及50例正常对照者的BIGH3基因中均未发现该突变。家系成员都检测出第11、12外显子的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该家系角膜营养不良的分型,即为GCDⅡ型,又称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 ACD)。结论 BIGH3基因突变导致了该家系角膜营养不良患者的角膜病变,突变类型为R124H杂合突变。

    作者:郑洁;薛敏;张棣;周青;汪渊;李寿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稳定期COPD患者营养状况与血清脂联素、肺功能、CAT评分的关系

    目的探讨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 CAT)得分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收集稳定期COPD患者77例,利用CAT评分评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40例同期的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按简易营养评价精法( MNA-SF)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49例)和非营养不良组(28例),各组均行空腹血清脂联素浓度及肺功能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脂联素浓度高,非营养不良组血清脂联素浓度低于营养不良组,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营养不良组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用力肺活量( FVC)、FEV1/FVC(用力大肺活量百分比)、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pred )较非营养不良组均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不良组CAT评估所得分数较非营养不良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MNA-SF得分与FEV1、FVC、FEV1/FVC以及FEV1%pred呈显著正相关,与CAT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脂联素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稳定期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与FEV1/FVC、FEV1、FVC、FEV1%pred及其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因而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而脂联素是否参与了COPD稳定期患者的营养不良的发生,此次研究结果尚未得到证实。

    作者:李玉群;梁贤球;何晟;林敏;康闪闪;肖桂华;魏立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心肺功能损伤与TGF-β1/Smad2、4、7通路的关系

    目的:研究佐剂性关节炎( AA)大鼠心肺功能变化与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Smad2、4、7通路的关系。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向模型组大鼠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0.1 ml致炎,复制成AA模型。致炎19 d后,观察大鼠足跖肿胀度、关节炎指数( AI),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大鼠心功能、小动物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肺 TGF-β1、Smad2、Smad4、Smad7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足趾肿胀度、AI 升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肺组织 TGF-β1、Smad2、Smad4蛋白表达升高,Smad7降低( P<0.0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足趾肿胀度与75%肺活量的大呼气流量(FEF75)呈负相关,AI与左房舒张末期内径(LA)呈正相关,与用力大呼气流量( MFEF)呈负相关,TGF-β1与左心室短轴缩短率( FS )、50%肺活量的大呼气流量( FEF50)呈负相关,Smad2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呈正相关,Smad4与舒张早期峰值流速( E 峰)、FEF75呈负相关, Smad7与FEF75、MFEF呈正相关(P<0.01,P<0.05)。结论AA大鼠心肺功能损伤可能与TGF-β1/Smad2、4、7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有关。

    作者:黄传兵;万磊;刘健;李明;纵瑞凯;曹云祥;朱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丙戊酸钠妊娠中期暴露对子代神经行为影响及其与肝脏功能相关性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 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对子代肝脏损伤的影响与神经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取孕12.5 d 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低剂量组10只(腹腔注射 VPA 300 mg/kg),高剂量组10只(腹腔注射VPA 600 mg/kg);对照组10只(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对3组子代大鼠(低剂量组母鼠所产仔鼠编为VPA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母鼠所产仔鼠编为VPA高剂量组,对照组母鼠所产仔鼠编为对照组)。对各组进行神经行为学和肝脏功能等检查,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VPA高剂量组也显著低于VPA低剂量组( P<0.01),表明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影响子代肝脏白蛋白的合成;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的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 AST)和血氨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VPA高剂量组又显著高于VPA低剂量组(P<0.01),表明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的肝功能损害;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的血氨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VPA高剂量组也显著高于VPA低剂量组(P<0.01),表明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的血氨显著增高;对子代大鼠的神经行为检测结果显示,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宫内暴露均导致子代的刻板动作发生的时间和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 P<0.01)、Morris 水迷宫中逃避潜伏期、游泳距离时间和目标象限游泳时间,VPA高剂量组和VPA低剂量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5,P<0.01),而穿越平台次数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表明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的神经行为异常;对血氨、肝功能与神经行为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VPA处理组的总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显著降低,与神经行为异常呈负相关;血氨、ALT、AST水平与刻板动作次数、时间、学习记忆的总路程、潜伏期、穿越平台次数均密切相关( P<0.01)。结论 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肝脏白蛋白减少, ALT、AST、血氨增高和神经行为异常;子代肝脏白蛋白合成减少而影响子代神经系统的发育,血氨增高为其神经毒性直接导致子代的神经行为异常。两者均可能是VPA妊娠中期宫内暴露可导致子代神经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

    作者:唐瑾;徐元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胰腺癌中MMP-26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6( MMP-26)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胰腺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蛋白质印记( 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MP-26基因和蛋白在胰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显示MMP-26蛋白在胰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72%)比癌旁正常组织中(6%)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高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 RT-PCR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10例,有7例(70%)胰腺癌组织MMP-26 mRNA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 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各7例,发现有5例(71.4%)胰腺癌组织MMP-26蛋白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 MMP-26的表达与胰腺癌的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早期诊断的一个生物标志物及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作者:吴年付;汤志刚;陈炯;黄强;李建生;许戈良;蔡重阳;陈江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叶酸对高血糖孕鼠子代心脏发育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叶酸对高血糖孕鼠子代心脏发育相关蛋白GATA4、Nkx2.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受孕的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叶酸第3天组(FA3rd组)、叶酸第7天组( FA7th 组)、叶酸第15天组(FA15th组);确认受孕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4个组一次性按38 mg/kg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 STZ)复制高血糖孕鼠模型,其中FA3rd组、FA7th组、FA15th组3个干预组分别从孕第3、7、15天开始,每天予叶酸0.8 mg/kg灌胃至妊娠结束。在孕鼠孕21 d时取子鼠心脏,HE染色观察子鼠心肌;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子鼠心脏发育相关基因GATA4、Nkx2.5的蛋白表达。结果 STZ干预后孕鼠血糖明显升高(P<0.05),部分子鼠心肌可见损伤;免疫组化显示, GATA4蛋白在心房、心室、室间隔、瓣膜均有表达;Nkx2.5蛋白在心房、心室、室间隔均有表达,但在瓣膜未见明显表达;Western blot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Z干预组GATA4及Nkx2.5蛋白表达均下调(P<0.05),FA3rd组及FA7th组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FA3rd组的蛋白上调程度高于FA7th组(P<0.05),FA15th组与模型组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孕鼠的高血糖状态可使子代心脏损伤及心脏发育相关蛋白GATA4、Nkx2.5表达水平下调;及时补充叶酸可上调 GA-TA4、Nkx2.5蛋白表达水平,对处于母体高血糖状态影响下的子鼠心脏的发育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詹一科;仇小强;马若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