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sf1-潜在的睾丸支持细胞雄激素受体靶基因

王亚东;叶炯贤;牟丽莎;来永庆;李贤新;桂耀庭

关键词:AR, HSF1, Hsps, 精子发生, 雄性不育
摘要: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对睾丸支持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R特异性敲除(S-AR-/y)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睾丸组织中Hsf1的表达,观察雄激素对TM4细胞系中Hsf1和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WT小鼠比较,S-AR-/y小鼠睾丸组织中Hsf1表达水平升高(P<0.05);雄激素显著降低TM4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表达(P<0.05),并且HSF1能够升高热休克蛋白105(HSP105)和HSP60水平.结论 Hsf1可能是睾丸支持细胞中AR调控的靶基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株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PEDF干预人肺癌NCI-H460细胞株,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PEDF对NCI-H460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NCI-H460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及Annexin V-FITC/PI双染试剂盒检测PEDF对NCI-H460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MTT法检测表明PEDF对NCI-H460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180、360、720 nmol/L的PEDF干预NCI-H460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0.9%、11.4%及14.3%;随着PEDF浓度的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且各干预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细胞凋亡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EDF可显著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刘正兵;束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阴道三维超声对输卵管积水的诊断价值

    对62例输卵管积水患者进行经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经阴道三维超声检查.所有患者均经碘油造影或手术证实38例为双侧输卵管积水,24例为单侧输卵管积水;阴道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率为87.1%(54/62),阴道三维超声诊断率为93.5%(58/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阴道三维超声比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全面立体地提供输卵管积水的空间结构及周围脏器的比邻关系.

    作者:郭艳;丁文君;于海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TSG-6在病理性瘢痕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在病理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在瘢痕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标本30例,其中增生性瘢痕10例(A组)、瘢痕疙瘩10例(B组)、正常皮肤10例(C组),采用免疫组化法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TSG-6在各组中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中TSG-6蛋白及mRNA呈高表达,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SG-6主要定位于成纤维细胞.结论 TSG-6的表达与病理性瘢痕的形成机制有密切关系,这为防治病理性瘢痕形成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洪学哲;李小静;宁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生长激素(GH)和生长激素受体(GHR)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84例胃癌患者术前血清、术后癌组织标本分别作为血清实验组和组织实验组,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作为血清对照组,84例胃癌患者术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组织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GH与组织GHR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 血清实验组GH平均水平及阳性率与血清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H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② 组织实验组GHR阳性率与组织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GHR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③ 血清GH与组织GHR的表达呈负相关(r=-0.405,P=0.001).结论 血清GH和组织GHR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为胃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及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郑立平;刘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研究

    目的 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的含量,探讨其在老年AECOPD合并T2DM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0例老年AECOPD合并T2DM患者和50例老年AECOPD患者,分别检测两组hs-CRP、氧分压(PO2)、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含量.结果 AECOPD合并T2DM组hs-CRP、NE%高于AECOPD组(P<0.01,P<0.05),PO2低于AECOPD组(P<0.01),WBC、ESR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ECOPD合并T2DM组hs-CRP、NE%、WBC、ESR阳性率高于AECOPD组(P<0.01,P<0.05,P<0.05,P<0.05).AECOPD合并T2DM组hs-CRP和NE%、WBC、ESR呈正相关(P<0.01,P<0.05,P<0.05).结论 hs-CRP的升高可能与T2DM加重了老年AECOPD患者的炎症作用有关.

    作者:陈萌;郭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维甲酸类受体、PKC-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维甲酸类受体(RAR-α、RAR-β、RAR-γ;RXR-α、RXR-β、RXR-γ)及蛋白激酶C-α(PKC-α)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法分析90例ESCC患者的癌组织及手术切缘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维甲酸类受体、PKC-α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 RAR-α、RAR-β、RAR-γ、RXR-α、RXR-β、RXR-γ、PKC-α在E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5.6%、31.1%、20.0%、58.9%、36.7%、51.1%、62.2%,在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2.2%、53.3%、16.7%、46.7%、72.2%、55.6%、44.4%,其中RAR-β、RXR-β在ESCC中呈低表达,PKC-α呈高表达,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种维甲酸类受体在ESCC与正常食管黏膜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 RAR-β、RXR-β的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少(P<0.01),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RAR-β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RXR-β在临床TNM分期较晚的组(Ⅲ~Ⅳ期)中表达低于分期较早的组(Ⅰ~Ⅱ期)(P<0.05).PKC-α在临床TNM分期较晚的组(Ⅲ~Ⅳ期)中表达高于分期较早的组(Ⅰ~Ⅱ期)(P<0.05).结论 RAR-β、RXR-β的低表达及PKC-α的高表达可能与ESCC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吴勇;陈海;于在诚;汪渊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Noxa在胃腺癌细胞耐受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胃腺癌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耐受中BH3-only家族蛋白Noxa的表达、作用以及相关机制.方法 衣霉素(TM)处理SGC-7901中分化胃腺癌细胞株及BGC-823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采用PI单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成人T细胞白血病诱导的PMA反应蛋白(Noxa)和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蛋白变化;小干扰RNA(siRNA)技术特异“沉默”Mcl-1和Noxa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Noxa mRNA水平变化.结果 TM处理胃腺癌细胞后,GRP78表达升高;胃腺癌细胞对TM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性凋亡耐受,Caspase-3和Caspase-9活化较弱;Noxa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均升高;Mcl-1在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在SGC-7901细胞中,“沉默”Mcl-1基因会使细胞凋亡率升高,而双“沉默”Mcl-1和Noxa基因则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结论 胃腺癌SGC-7901细胞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Noxa的促凋亡作用被同样上调的Mcl-1抗凋亡作用拮抗,是胃腺癌细胞耐受内质网应激诱导凋亡的重要机制.

    作者:王家钰;张丽;吴萍;朱孝峰;张旭东;张林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Dickkopf-1和硬骨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Dickkopf-1(DKK1)与硬骨素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0例AS患者和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血清中DKK1和硬骨素的表达情况,同时收集AS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① AS组血清中DKK1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② 使用生物制剂组的AS患者血清中DKK1表达低于未用药组(P<0.05);③ DKK1和Bath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呈正相关(P<0.05,r=0.337);④ AS患者血清中硬骨素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⑤ 早期AS患者硬骨素水平高于晚期AS患者(P<0.05);⑥ DKK1和硬骨素之间无相关性.结论 DKK1可能参与AS炎症过程;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可影响DKK1的表达;硬骨素在AS不同病期表达水平不同;DKK1和硬骨素可能作用于Wnt信号通路的两个独立过程.

    作者:陈枝琼;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张宏;方璇;何孝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Avellino型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基因研究

    目的 对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进行分子遗传学分析及分类,了解其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TGFBI)基因突变的类型.方法 收集 1个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家系中的4例患者,2例表型正常成员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外周血5 ml,提取DNA后利用TGFBI基因所有17个外显子的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并对PCR产物行DNA测序分析.结果 该家系4例患者的TGFBI基因第4号外显子存在CGC>CAC(R124H)杂合突变,而家系表现正常成员无此基因位点突变.同时4例患病家庭成员存在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第 11外显子杂合性的CTC>CTT(L472L),第 12外显子杂合性的 TTT>TTC (F540F) 结论 Avellino角膜营养不良家系存在TGFBI基因突变,为R124H杂合突变类型.

    作者:王娟娟;廖荣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sf1-潜在的睾丸支持细胞雄激素受体靶基因

    目的 探讨雄激素受体(AR)对睾丸支持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AR特异性敲除(S-AR-/y)小鼠和野生型(WT)小鼠睾丸组织中Hsf1的表达,观察雄激素对TM4细胞系中Hsf1和热休克蛋白(HSPs)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WT小鼠比较,S-AR-/y小鼠睾丸组织中Hsf1表达水平升高(P<0.05);雄激素显著降低TM4细胞中热休克转录因子-1(HSF1)表达(P<0.05),并且HSF1能够升高热休克蛋白105(HSP105)和HSP60水平.结论 Hsf1可能是睾丸支持细胞中AR调控的靶基因.

    作者:王亚东;叶炯贤;牟丽莎;来永庆;李贤新;桂耀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EGFR和Ca2+在外源性EGF刺激大鼠A型精原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Ca2+在表皮生长因子(EGF)引起的大鼠A型精原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9 d龄的SD大鼠,使用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分离纯化精原干细胞;实验一:将细胞分为对照组、AG1478组、EGF组和EGF+AG1478组,观察EGFR在EGF促A型精原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实验二: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a2+鳌合剂(BAPTA)组、EGF组、EGF+BAPTA组,观察细胞内游离Ca2+在EGF促A型精原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实验三:将细胞分为对照组、EGF组和EGF+AG1478组,采用Fura-2/AM负载法检测细胞内游离的Ca2+浓度.结果 外源性的EGF明显促进了A型精原细胞的增殖;AG1478和BAPTA明显减弱了EGF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结论 EGF通过与EGFR特异性结合提高胞内Ca2+浓度对A型精原细胞增殖起促进作用.

    作者:余荣娇;张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前列腺素E1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MRP2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前列腺素E1 (PGE1) 对梗阻性黄疸(OJ)大鼠肝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CG组)、胆总管结扎组(OJ组)、胆总管结扎+PGE1给药组(OJ+PE组),建立OJ模型.每组再分设术后第3、7、10天 3个不同时相点,采集下腔静脉血及部分肝脏组织,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原位末端转移酶标技术(TUNEL)测定肝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测定MRP2蛋白的表达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测其mRNA水平.结果 ① 与CG组同时相点相比,OJ组各时相点大鼠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增高(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加重,肝细胞AI升高(P<0.05),MRP2蛋白表达减弱(P<0.05),其mRNA表达下降,且随胆总管结扎时间的延长而愈加明显;② 与OJ组各时相点相比,OJ+PE组大鼠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降低,术后第3天时谷丙转氨酶(AL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0天血清谷草转氨酶(AST)、ALT、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肝细胞AI减低(P<0.05); MRP2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结论 PGE1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由OJ所致的大鼠肝功能受损,抑制OJ所致的

    作者:黄冉;余宏铸;方德宝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模型的建立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建立肾小管上皮-间质细胞转分化(TEMT)模型.方法 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和TGF-β1处理组,利用TGF-β1处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24 h,分别应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分子标记的表达变化;应用划痕和Transwell assay方法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GF-β1处理组HK-2细胞呈梭形,上皮细胞标记分子E-cadherin表达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间质细胞标记分子骨架蛋白Vimentin和β-catenin 表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亦明显增强.结论 TGF-β1刺激后HK-2细胞促进上皮细胞转化为间质细胞.

    作者:陈芳;成芳;项倩彤;郭思佳;查晓军;王德光;周海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CM-DiI标记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分离纯化、扩增以及标记的方法,为后期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全骨髓培养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MSCs,培养期间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表面标记物,成脂成骨分化诱导鉴定.MSCs经氯甲基苯甲酰氨荧光染料(CM-DiI)标记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荧光标记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并通过绘制生长曲线明确CM-DiI对MSCs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 MSCs接种24~48 h后,贴壁细胞多为圆形、多角形、梭形,传至第3代时形态呈均一的长梭形.第3代MSCs高表达CD44,低表达CD106,不表达CD11b、CD45,85%以上细胞处于G0/G1期;成脂成骨诱导分别经油红O和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CM-DiI标记后荧光显微镜下细胞呈红色荧光,体外培养2周荧光未见明显减弱;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标记率达95%以上,标记后细胞生长增殖不受影响.结论 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及其扩增后可获得大量纯度较高的间充质干细胞,CM-DiI标记是一种简单、稳定、无毒的细胞标记方法.

    作者:毛雨红;莫碧文;李劳冬;李洁;王孝养;韦江红;黄剑伟;徐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外周血VEGF与Tumstatin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外周血肿瘤抑素 (Tumstatin)、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进展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 检测24例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24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与血清Tumstatin、VEGF的水平.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4例肺癌石蜡切片中微血管密度 (MVD) 的表达.结果 血小板、血清Tumstatin水平在肺癌恶性进展中降低,血小板、血清VEGF水平以及肺癌组织中MVD在肺癌恶性进展中升高;血小板、血清Tumstatin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组与肺癌病灶有坏死组中的水平分别低于肺癌无淋巴结转移组、肺癌病灶无坏死组 (P<0.05),而血小板、血清VEGF在肺癌淋巴结转移组与肺癌病灶有坏死组中的水平分别高于肺癌无淋巴结转移组与肺癌病灶无坏死组 (P<0.05);MVD计数在肺癌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水平高于肺癌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但在肺癌病灶有坏死组与肺癌病灶无坏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外周血Tumstatin与VEGF之间的平衡关系对肺癌的血管生成可能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外周血血管形成调节因子的水平与肿瘤组织MVD密切相关,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病情进展起到很好的监测作用.

    作者:张波克;罗以勤;姚丽娟;董行;赵亮;陈婺;李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90Sr皮肤敷贴治疗946例婴幼儿血管瘤的回顾性分析

    将946例皮肤血管瘤患儿纳入研究序列,使用国产90Sr敷贴器进行局部血管瘤照射,治疗总时间不超过3个疗程(24 d).结果显示,皮肤血管瘤病例中3~6个月的婴儿占71%,6~12个月占20%,12~24个月占8%.平均治疗时间为10.2 d,平均治疗剂量为11.5 Gy,治疗总有效率为94.8%,未见明显副作用,各年龄组间90Sr治疗应用剂量无明显差异.低龄儿童皮肤血管瘤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且随年龄升高患病比率降低.

    作者:廖灵敏;覃伟武;庞玉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miR-34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收集临床石蜡包埋的乳腺癌病例和乳腺良性病例共116例,使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miR-340的表达,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乳腺癌组织中miR-340表达较良性病变组织显著下降(P<0.05),并且miR-340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肿瘤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负相关(P<0.05),miR-340阳性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miR-340在乳腺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作者:周鹏;吴正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西孟旦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将60例需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替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应用左西孟旦(LEV)注射液,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LEV注射液.分别于麻醉诱导前、升主动脉开放后1 h、升主动脉开放后8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检测血浆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并记录术毕心脏自动复跳率.结果显示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应用LEV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政;葛圣林;张成鑫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小肠腺癌患者中MMP-9、Ki-67、EGFR和VEGF的表达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小肠腺癌组织中金属蛋白酶9(MMP9)、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5例小肠腺癌患者的MMP-9、Ki-67、EGFR和VEGF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MMP-9、Ki-67、EGFR和VEGF在小肠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均无关,但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均相关(P<0.05);Ki-67和EGFR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P<0.05);MMP-9、Ki-67和EGFR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MMP-9、Ki-67、EGFR与预后明显相关,高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OSR)和中位生存期(MST)均小于低表达的患者(P<0.05),VEGF与预后无明显相关;分化程度、分期和Ki-67是影响小肠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术后接受放化疗的患者与未接受治疗患者相比,预后未见明显改善.结论 MMP-9、Ki-67、EGFR、VEGF可作为判断小肠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MMP-9、Ki-67和EGFR的表达和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吴婧婧;顾康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与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浓度(cTnI)与心脏结构及功能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根据103例CHF患者入院时血清cTnI检测结果将其分为cTnI阳性组(51例)和cTnI阴性组(52例),对两组间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进行比较.住院期间以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为主要研究终点,随访3个月以死亡和再住院为主要研究终点.结果 与cTnI阴性组相比,cTnI阳性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脑钠肽(BNP)及NYHA心功能Ⅲ~Ⅳ级比例显著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cTnI浓度与LVEDD、LAD、BNP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cTnI阴性组相比,cTnI阳性组住院期间MACE复合终点发生率升高30.10%(P<0.05);随访3个月时cTnI阳性组死亡和再住院复合终点发生率升高30.17%(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浓度是CHF患者10 d和3个月临床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nI浓度可作为CHF患者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一个预测因子,也是反映CHF患者近期不良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汪兵;吴继雄;王晓晨;许邦龙;彭晓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