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CMV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的建立

倪德群;赵纪强;张玮;甘霖;陈敬贤;王明丽

关键词:鼠巨细胞病毒属, 疾病模型, 动物
摘要:目的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 ① 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 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每只鼻腔接种30 μl不同剂量MCMV悬液(102、103、104、105 PFU/只),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30 μl/只.在接种后第5、9、14、21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做HE染色、透射电镜、PCR、RT-PCR检测MCMV Smith毒株的即刻早期(IE)和晚期基因糖蛋白B(gB)基因转录产物,并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104、105 PFU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有局灶性的病理损害,并发现感染后第14天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透射电镜检测到疱疹样病毒颗粒;PCR、RT-PCR检测实验组MCMV IE和gB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均为阳性;两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可见肺间质上皮细胞中存在病毒核酸和蛋白;并在感染后的21 d内,105 PFU组小鼠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后MCMV急性感染所致的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玉屏风汤中的3种主要成分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玉屏风汤中黄芪甲苷、白术内酯-Ⅰ和升麻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方法 采用Hedera ODS-2(2.0 mm×150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8:32),流速为0.2 ml/min;电喷雾电离(ESI+),选择性离子监测(SIM)质荷比为807.50、287.05、469.05的离子对,内标为替米沙坦.结果 3种成分含量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分别为:黄芪甲苷0.015 62~0.5 μg/ml(r=0.999 7),白术内酯-Ⅰ0.005 859~0.187 5 μg/ml(r=0.999 7),升麻苷0.031 25~8 μg/ml(r=0.996 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5.47%、101.94%和103.70%,RSD分别为:2.47%、2.20%和1.64%.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HPLC-MS法方便、快捷、稳定,可同时测定玉屏风汤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准确可靠,可为玉屏风汤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郑世瑞;李俊;宋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MCMV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小鼠巨细胞病毒(MCMV)经鼻腔急性感染同种异型皮肤移植BALB/c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方法 ① 25只供体C57BL/6雌鼠与100只受体BALB/c雌鼠背部皮肤移植后,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环孢素A(CsA,12 mg/kg),连续14 d.② 移植受体小鼠随机分为5组,其中4组每只鼻腔接种30 μl不同剂量MCMV悬液(102、103、104、105 PFU/只),另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小鼠鼻腔接种原代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悬液30 μl/只.在接种后第5、9、14、21天处死小鼠,无菌取肺组织分别做HE染色、透射电镜、PCR、RT-PCR检测MCMV Smith毒株的即刻早期(IE)和晚期基因糖蛋白B(gB)基因转录产物,并进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 104、105 PFU实验组小鼠肺组织有局灶性的病理损害,并发现感染后第14天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透射电镜检测到疱疹样病毒颗粒;PCR、RT-PCR检测实验组MCMV IE和gB基因及其转录产物均为阳性;两组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可见肺间质上皮细胞中存在病毒核酸和蛋白;并在感染后的21 d内,105 PFU组小鼠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临床表现.结论 成功建立同种异型皮肤移植后MCMV急性感染所致的小鼠间质性肺炎模型.

    作者:倪德群;赵纪强;张玮;甘霖;陈敬贤;王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状况研究

    目的 分析男男性行为人群淋球菌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推动法对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取禁尿2 h以上的首段尿液进行生殖道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结果 男男性行为人群中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4%、4.5%,混合感染0.2%.年龄、文化程度、近6个月与男性(或)异性性行为情况及性病史等因素与淋球菌感染之间无相关性.年龄较小、文化程度低、近6个月多性伴、同性之间安全套使用率低和近1年出现过性病症状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应对男男性行为人群的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进行监测并对其进行行为干预.

    作者:陈旭;傅更锋;徐晓琴;胡海洋;闫红静;刘晓燕;王建军;徐根兴;羊海涛;还锡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临床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IM)血药浓度监测在指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MS)法对153例正规服用IM治疗CML患者进行IM血浆浓度监测,分析血药浓度与患者一般特征及疗效的关系.结果 ①IM血药浓度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以及服用IM时间无相关性;②111例标准剂量IM治疗CML患者中有86例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R),在Q1、Q2~Q3和Q4组分别为18例(67.7%,18/27)、50例(87.7%,50/57)和18例(67.7%,18/27),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例获得CCyR的患者血浆谷浓度水平高于25例未获得CCyR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6例进行分子生物学评估的患者中,63例获得分子生物学缓解(MMR),IM血浆谷浓度水平高于未获得MMR的43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血药浓度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等一般特征无关,与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

    作者:朱凌燕;武琳琳;曾庆曙;杨明珍;夏瑞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cDNA3.1/ASIC1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的表达

    目的 通过构建真核表达pcDNA3.1/ASIC1a质粒,转染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建立酸敏感通道在关节软骨细胞中过表达的模型,观察ASIC1a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方法 通过PCR扩增目的 基因ASIC1a,并用XbaⅠ和BamHⅠ进行双酶切,同时用这两种酶双酶切质粒pcDNA3.1,将其酶切产物按常规方法连接并转化入大肠杆菌,挑去菌落培养,提取质粒,进行酶切鉴定及测序,然后用Lipofectamine 2 000转染试剂盒将所构建质粒转染入关节软骨细胞,使用荧光定量PCR、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SIC1a mRNA和蛋白表达,以鉴定模型建立成功与否.结果 ① 通过对大鼠脑组织RNA的提取及逆转录,获得ASIC1a基因,并与载体连接,通过大肠杆菌培养,获得足够多的实验用转染质粒,经酶切鉴定包含目的 基因,且酶切条带准确清晰.② Lipofectamine 2 000细胞转染后,获得稳定阳性克隆细胞,通过对ASIC1a mRNA及其蛋白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表明转染后细胞mRNA及蛋白量表达均相对上升.结论 成功构建了pcDNA3.1/ASIC1a重组表达载体,并用于观察酸敏感离子通道表达水平对关节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

    作者:王念;陈飞虎;江晟;荣超;胡伟;吴繁荣;沈际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与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汉族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与雌激素受体β(ERβ)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62例(抑郁症组)和无抑郁症状的年龄匹配的健康女性72例(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ERβ第5外显子Rsa-I酶切多态性和第8外显子Alu-I酶切多态性.结果 两组ERβ第5外显子Rsa-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rr、Rr、RR频率和等位基因r、R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ERβ第8外显子Alu-I酶切多态性基因型aa、Aa、AA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等位基因A和a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ERβ第8外显子Alu-I多态性可能与广州地区汉族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易感性有关,含A等位基因的基因型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而ERβ第5外显子Rsa-I酶切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女性围绝经期的抑郁症发病风险无相关性.

    作者:胡佳佳;周伯荣;秦媛怡;张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COX-2、Cyclin D1和p-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检测环氧化酶-2(COX-2)、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食管上皮内瘤变及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E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ESCC、21例食管上皮内瘤变及69例正常黏膜组织中COX-2、Cyclin D1和p-ERK1/2的表达情况.结果 COX-2、Cyclin D1和p-ERK1/2在食管正常黏膜、上皮内瘤变和ESC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20.3%、28.6%、42.2%,1.4%、38.1%、63.3%和5.8%、14.3%、18.9%,其中Cyclin D1在3种组织间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2和p-ERK1/2的表达在ESCC和食管正常黏膜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COX-2的阳性率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分别为28.6%、34.4%和68.2%,Ⅰ-Ⅱ级ESCC与Ⅲ级ESCC组之间COX-2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Cyclin D1的阳性率随癌组织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增加,分别为40.9%、70.5%和71.4%,Ⅰ-Ⅱ级ESCC组织与Ⅲ级ESCC组织之间Cyclin D1的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ERK1/2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患者是否喜好热烫饮食(T≥70℃)及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关(P<0.05).结论 COX-2、Cyclin D1和p-ERK1/2的表达与ESC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高表达可能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正多;吴强;张瑰红;张诗武;吴正升;徐晓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乳腺癌中Twist的表达及其与明胶酶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Twist和明胶酶(MMP-2和MMP-9)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组织芯片平台,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9例乳腺癌组织Twist、MMP-2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中Twist的高表达率为73.8%,MMP-2和MMP-9阳性率分别为96.9%和95.0%; Twist的表达与乳腺癌腋淋巴结受累、TNM分期均呈正相关(P<0.01);Twist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显著低于低表达患者(P<0.01,P<0.05);MMP-2、MMP-9蛋白表达与Twist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乳腺癌中Twist表达与肿瘤侵袭转移、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Twist可能在一定水平上调控明胶酶表达.

    作者:薛松;吴正升;赵敏;王晓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盐酸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肾脏IGF-1表达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糖尿病(DM)组和贝那普利(DT)组,每周监测各组大鼠尾外周血血糖.4周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尿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白蛋白(ALB)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处死大鼠留取肾脏标本,观察其在电镜下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IGF-1的表达.结果 与NC组比较,DM组血糖、HbA1c、肾脏肥大指数、尿IGF-1/肌酐(Cr)、尿ALB/Cr、尿RBP/Cr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IGF-1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下肾组织结构病变明显;与DM组比较,DT组除血糖和HbA1c水平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组织病理改变亦明显减轻.结论 肾脏IGF-1的过度表达可能是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机制之一,贝那普利通过抑制过度表达的IGF-1,对DN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陈玉米;任伟;叶山东;邢燕;汪鹏;胡圆圆;胡闻;陈柯;陈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产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660例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结果 660例住院早产儿中有197例发生252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29.8%,以肺炎为主(30.95%).长期住院、留置胃管、机械通气、喂养不耐受是早产儿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结论 早产儿医院感染率高,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侵袭性操作,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有助于减少早产儿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舒;王琍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氨甲蝶呤对映体耐药A549细胞株中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mRNA和蛋白表达

    目的 探讨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FPGS)在氨甲蝶呤(MTX)对映体[L-(+)-MTX和D-(-)-MTX]耐药A549细胞株中的表达.方法 通过F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肺癌A549细胞株和15μmol/L L-(+)-MTX和D-(-)-MTX两种耐药A549细胞株中FPGS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 L-(+)-MTX、D-(-)-MTX耐药细胞株中FPGS基因表达的mRNA相对含量分别为肺癌A549细胞株的(0.80±0.09)倍和(2.04±0.34)倍,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MTX、D-(-)-MTX耐药细胞株中FPGS的蛋白表达含量分别为对照组肺癌A549细胞株的(0.85±0.12)倍和(1.62±0.24)倍,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X诱导耐药后细胞株中FPGS mRNA和蛋白均发生变化,且在两种对映体细胞株间具有手性差异.

    作者:孙利;沈佐君;何晓东;孙余婕;许维东;李道静;张白银;张永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硝苯地平对人肝星状细胞系-LX2活化及分泌的影响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NF)对人肝星状细胞系(HSC)-LX2细胞的活化及分泌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影响.方法 体外建立干扰素(IFN)-γ刺激HSC活化的培养体系,设3组:对照组、IFN-γ组和IFN-γ+NF组,对照组仅加入培养基,IFN-γ组加入IFN-γ和培养基,IFN-γ+NF组加入IFN-γ、NF和培养基,于0、1、2、3、5 d观察HSC-LX2活化增殖和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采用细胞爬片和免疫组化技术鉴定活化HSC的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分析HSC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水平,ELISA法测定不同组HSC分泌TGF-β的浓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FN-γ组HSC活化和分泌TGF-β的能力较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FN-γ组比较,IFN-γ+NF组HSC活化和分泌TGF-β的能力较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F体外实验中能抑制HSC-LX2的增殖和活化,具有潜在的抗纤维化作用.

    作者:戴夫;李海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合肥地区人巨细胞病毒先天性感染的基因型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率,分析HCMV先天性感染病毒糖蛋白B(gB)基因型别.方法 采用巢式PCR检测160例新生儿脐血白细胞中的HCMV gB基因,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RsaⅠ和HinfⅠ分别对HCMV g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进行DNA测序,构建进化树.结果 160例新生儿脐带血白细胞中有40例HCMV gB阳性基因;阳性基因均为gB2型,未见其他型别.结论 160例新生儿脐带血中,HCMV先天性感染率为25.0%,且基因型别均为gB2型,同时发现该基因型已有变异,提示该病毒流行株有较高频率株内基因重组发生.

    作者:丁婷婷;陈敬贤;王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家谱图在家庭咨询、心理治疗培训和督导中的应用

    家谱图是一种借助于一些简单的符号和线条来描述家庭各个成员以及成员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家谱图起源于系统式家庭治疗,随着其不断发展和完善,已成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和精神科临床应用的有效工具.现对家谱图的种类及其在家庭咨询、职业咨询、心理治疗培训和督导、精神科临床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作者:金琼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性别和年龄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影响

    目的 分析性别及年龄对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影响.方法 对50例健康成人(100耳)进行BAEP检测,线性回归分析各波潜伏期及峰间期与年龄、性别、左右耳的关系.结果 成人BAEP左右耳无差别,Ⅰ、Ⅲ、Ⅴ波潜伏期及Ⅲ-Ⅴ峰间期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Ⅲ、Ⅴ波潜伏期与性别有关(P<0.05),尤其是Ⅴ波潜伏期相关性较高.结论 性别及年龄是影响BAEP的两个主要生理因素,在应用BAEP时需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作者:吕红娟;徐培坤;肖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放置皮下引流管对结直肠癌体重超重患者切口愈合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及肥胖人数的增多,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已成为影响切口愈合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研究通过对结直肠癌体重超重133例患者行手术切口皮下放置引流管,可有效预防切口脂肪液化及感染,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勇;孟翔凌;陈伟;张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氟保护漆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研究

    目的 应用激光龋齿诊断仪(DD)检测牙釉质脱矿程度,评价氟保护漆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接受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牙面粘结托槽后涂抹氟保护漆,以后每隔3个月再涂抹一次,对照组不作特殊处理.在矫治的第6、12个月对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临床视诊和DD检测,观察牙釉质脱矿程度.结果 6个月后,实验组临床视诊的牙釉质脱矿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实验组DD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12个月后,实验组的牙釉质脱矿指数和DD值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氟保护漆对正畸治疗中的釉质脱矿有较好的抑制作用,DD能提供更加可靠的检测指标,适合于固定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的监测.

    作者:阳宏林;李炯;杨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3.0T MRI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序列对Budd-Chiari综合征侧支的评价及分型

    目的 探讨3.0T MRI肝脏容积加速采集序列(LAVA)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肝内、外侧支的显示及其分型中的价值.方法 1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原发性BCS,均行MRI LAVA扫描,原始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方法重建三维图像,分析下腔静脉、肝静脉和肝内、外侧支循环的显示.结果 18例BCS中,下腔静脉阻塞型12例,肝静脉型3例,混合型3例,LAVA清楚显示了全部的下腔静脉和肝静脉改变.肝内见4类侧支:①肝静脉-副肝静脉引流型15例,②肝静脉-(副肝静脉+肝静脉)引流型6例,③肝静脉-肝静脉引流型6 例,④肝包膜下静脉引流型及肝静脉-左膈下静脉型5例.肝外共见5类侧支:①腰静脉-腰升静脉-奇静脉及半奇静脉侧支18例,②左肾静脉-左腰升静脉-半奇静脉通道和左肾静脉-左膈下静脉侧支8例,③肾静脉-肾包膜下静脉-腹壁浅静脉侧支4例,④腹壁浅静脉侧支7例,⑤脊柱静脉丛侧支18例.肝内及肝外门-体交通各1例.结论 LAVA可清楚显示BCS的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病变,结合MIP及MPR可以更直观、准确地显示肝内、外侧支循环.

    作者:汪卫兵;孟晓梅;钱银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胰岛素对糖尿病大鼠动脉壁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胰岛素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通路调控糖尿病模型大鼠动脉壁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的表达.方法 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对照组、糖尿病组、胰岛素治疗组,通过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心脏取血检测血清学指标,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分析大鼠动脉壁MLCK的表达以及肌球蛋白轻链(MLC)、ERK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动脉壁中MLCK的表达处于较低水平,高脂对照组表达略有升高,而糖尿病组MLCK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和高脂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造成的MLCK表达的升高(P<0.05);并且MLC、ERK的磷酸化水平与MLCK表达呈一致性.结论 糖尿病进程中可能通过ERK通路上调动脉壁MLCK的表达而导致血管损伤,而胰岛素治疗可以下调动脉壁MLCK的高表达.

    作者:高峻岭;杜勇;左莉;朱华庆;周青;桂淑玉;汪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OG-1、PKC-θ、CD105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检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组织中DOG-1、蛋白激酶C(PKC)-θ的表达情况及CD105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OG-1、PKC-θ及CD105在86例GIST、30例非GIST间叶组织肿瘤及20例对照胃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计数MVD值,分析其与GIST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①86例GIST组织中CD117、DOG-1、PKC-θ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9%、93.0%、89.5%,其中DOG-1、PKC-θ在CD117阴性组的表达率分别为61.5%、69.2%,而在非GIST间叶组织肿瘤中DOG-1不表达,PKC-θ表达率为3.3%,对照胃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CD105标记的MVD值在GIST组织和对照胃组织分别为(6.23±1.72)、(3.56±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DOG-1与肿瘤的核分裂像、危险度分级呈负相关(P<0.05),PKC-θ与肿瘤的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P<0.05),MVD值与肿瘤的直径、核分裂像及危险度分级呈正相关(P<0.05),高MVD组与低MVD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9%、73.8%、45.7%和100%、93.1%、7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OG-1、PKC-θ阳性组与阴性组术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OG-1、PKC-θ是GIST敏感且特异性的诊断标记物,特别对于CD117阴性表达GIST有重要诊断意义.DOG-1、PKC-θ表达与GIST预后无关,CD105标记的MVD值与GIST预后有关.

    作者:陈立权;刘弋;吴强;葛尔树;姜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