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脑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单发转移瘤的MRI特点

张辉;孟晓梅;钱银锋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诊断, 星形细胞瘤/诊断, 小脑肿瘤/诊断,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 探讨MRI在小脑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单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脑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和转移瘤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14、36、50岁.髓母细胞瘤多位于小脑蚓部且无囊变,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且明显囊变,单发转移瘤仅见于小脑半球且多为轻度囊变,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表现对小脑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单发转移瘤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临床疗效观察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根据着床部位不同,有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等,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是造成腹腔内出血甚至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明显增高,其中未育患者所占比例较高,对仍需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选择保守治疗采用何种药物为佳治疗方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随着高分辨率的阴道B超进展,诊断性刮宫应用及快速、敏感的血清及尿人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技术的开展[1],使得大部分EP在未破裂前得以早期诊断,为药物保守治疗争取了有利时机.

    作者:周秀芬;徐运川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癫痫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生的影响

    目的 观察儿童癫痫患者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现状及其亚型特征;探讨癫痫自身的多种因素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标准编制的儿童ADHD临床诊断性会谈量表对145例癫痫儿童进行评估,并与84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45例癫痫儿童ADHD的检出率为46.8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0.24%.癫痫儿童ADHD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型;除苯巴比妥外未发现其他各种常用抗癫痫药物与ADHD的发生有关.回归分析服药治疗的癫痫儿童共患ADHD的可能相关因素,显示癫痫控制与否与其共患ADHD明显相关;回归分析首次发作的癫痫儿童共患ADHD的可能相关因素,未发现所列的因素对ADHD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癫痫儿童共患ADHD的风险较正常儿童高,以注意缺陷亚型常见;癫痫控制与否与其ADHD的发生明显相关.

    作者:陈芳;周农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血标本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某医院2008年血培养中分离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方法 患者血标本经血培养仪培养,阳性株用MicroScan wal kAway-40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进行菌种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血培养标本3 930份,分离菌株396株,阳性率10.1%.其中革兰阴性菌223株,分离率为223/3 930(5.7%);革兰阳性菌137株,分离率为137/3 930(3.5%);真菌36株,分离率为36/3 930(0.9%).分离菌中以凝同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真菌为主.革兰阳性菌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素高度敏感.结论 2008年血培养分离菌中革兰阴性菌所占比例第一,革兰阳性菌所占比例其次;血培养中分离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较低.

    作者:程中乐;管世鹤;沈继录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外源性microRNA介导的RNA干扰抑制HBV复制和表达

    目的 设计并构建靶向HBV的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观察其对HBV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HBV P基因和X基因为靶基因,根据pcDNA6.2-G/W-miR载体要求,设计靶向HBV的microRNA序列,进行直接合成获得目的 片段并克隆到载体中,测序正确的载体通过脂质体方法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乙肝五项定量和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HBV mRNA和HBV DNA的抑制作用.结果 质粒的转染效率为50%~60%,在这种状态下,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在HBV mRNA和HBsAg、HBeAg和HBV DNA水平上均能显著抑制HepG2.2.15细胞中HBV的复制和表达(P<0.05).结论 外源性micro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能抑制HBV靶基因的表达,为其在慢性HBV感染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郜玉峰;余莉;叶珺;邹桂舟;李家斌;沈继龙;李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鼠诱发性肝癌模型中血管生成拟态现象观察

    目的 观察在大鼠诱发性肝癌中有无血管生成拟态(VM)现象,并研究其与肝癌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建立二乙基亚硝胺(DEN)和N-亚硝基吗啉(NMOR)联合诱导的具有转移潜能的♂ SD大鼠肝癌模型,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透射电子显微镜等手段描述VM现象.结果 成功构建了具有肝内转移播散的♂ SD大鼠诱发性肝癌动物模型,在肝癌模型标本中观察到VM现象.分化级别低的肝癌组织比分化级别高的肝癌组织中VM现象多见,两组阳性率分别为6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2,P<0.05);在有肝内播散转移的肝癌组织标本中VM现象较无转移的肝癌组织标本多见,VM阳性率分别为6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8,P<0.05).结论 在DEN联合NMOR诱导的♂ SD大鼠肝癌模型中存在VM现象,该现象与诱发性肝癌分化程度、肝内侵袭转移相关.

    作者:胡晔;许戈良;荚卫东;任维华;胡闻;刘文斌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β-内酰胺酶及OprD2耐药基因存在状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39株下呼吸道分离MDRP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β-内酰胺酶、OprD2基因并进行测序分析.结果 39株MDRPA中OXA-10阳性7株(18%),VIM-2阳性2株(5%),34株OprD2基因缺失(87%).结论 携带0XA-10、VIM-2及OprD2基因缺失是导致MDR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重要机制.

    作者:曹晓慧;胡杰贵;王中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胚胎晚期暴露LPS对中年CD-1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研究胚胎晚期暴露LPS对中年CD-1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利用Morris水迷宫任务检测胚胎晚期暴露LPS和暴露生理盐水的对照组13月龄CD-1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 在定位航行实验中,LPS组的学习成绩显著低于对照组.在空间探索实验中,LPS组在目标象限所花时间或游泳距离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胚胎晚期暴露LPS的CD-1小鼠经正常发育期后,到中年提早出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

    作者:陶飞;冯寅;田冬梅;徐德祥;陈贵海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安徽省某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安徽省某贫困县6所中学的初中和高中女生共1 492名,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影响因素分析量表进行统一的问卷填写.结果 该地区女中学生中SCL-90因子分得分较高的项目有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敌对与抑郁;高中女生SCL-90总均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初中女生(P<0.05);该地区女中学生SCL-90所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女中学生常模水平(P<0.01).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影响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为年级、和同学关系、学习压力、父亲文化程度和父亲支持情况.结论 贫困地区女中学生尤其是高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应加强对她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积极生动地开展心理知识的教育与宣传活动,通过全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的共同努力,营造出和谐友爱互助的社会、校园和家庭环境.

    作者:邹延峰;冯晓亮;廖芳芳;夏果;潘发明;叶冬青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大肠癌手术前后PGE2、IL-2、CD4+/CD8+的变化及相关性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PGE2、IL-2、T淋巴细胞亚群在手术前后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61例大肠癌患者按有无转移分成两组:无远处转移组46例,远处转移组15例;其中根治性切除41例(根治组),姑息性切除11例(姑息组),剖腹探查9例(剖腹组).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检测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PGE2、IL-2、CD4+、CD8+含量.结果 大肠癌患者术前外周血PGE2水平明显升高,IL-2水平和CD4+/CD8+值降低,IL-2和PGE2呈显著负相关.手术切除原发肿瘤后外周血PGE2显著下降,IL-2水平和CD4+/CD8+值显著升高;其中根治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姑息组和剖腹组术后外周血PGE2水平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PGE2参与了大肠癌患者术前存在的免疫抑制过程.非甾体抗炎药与外源性IL-2联合应用以预防和治疗大肠癌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作者:何磊;孟翔凌;文刚;徐阿曼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阿维A联合含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癌胚抗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 应用阿维A联合含铂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了解化疗前后外周血中血癌胚抗原(CEA)、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非小细胞相关抗原(CYFRA21-1)、神经特异烯醇化酶(NSE)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常规含铂类方案化疗后给予阿维A胶囊,对照组单纯采用含铂类方案化疗.3周后比较治疗前后CEA、EGFR、CYFRA21-1、NSE水平变化及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率.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血CEA、EGFR、NSE水平与化疗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而CYFRA21-1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EGFR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YFRA21-1、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完全缓解病例,临床有效率(CR+PR)和疾病控制率(CR+PR+SD)治疗组分别为45.5%、100%,对照组分别为26.92%、76.92%;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FR水平治疗前后敏感性与CEA相似,是一个有价值的肺癌标记物,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化疗疗效的评价;治疗组化疗后肿瘤标记物水平下降程度略高于对照组,疾病控制率也高于对照组;阿维A联合细胞毒疗法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控制率.

    作者:张媛媛;徐爱晖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中低度近视LASIK手术中瓣蒂的宽度大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

    目的 比较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中的角膜瓣瓣蒂宽度大小对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低度近视患者40例80只眼,行LASIK手术,在同一患者两只眼睛随机做成两种宽度不同的瓣蒂,分为宽瓣蒂组、窄瓣蒂组,使用Wavelight的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观察术后1、3、6个月时,C7(慧差)、C12(球差)、RMSH(总高阶像差均方根)3个变量.结果 术前两组C7、C12、RMSH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的C7、RM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宽瓣蒂组的均值小于宽瓣蒂组,C12的差异在术后3个时间点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手术中角膜瓣瓣蒂宽度的大小对术后高阶像差有影响,术后宽瓣蒂的高阶像差比窄瓣蒂的高阶像差小,其中主要是对C7的影响,对C12影响不大.

    作者:曹全刚;廖荣丰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MRI在直肠癌术前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46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接受MRI检查,常规行横断面及矢状面TSE T2WI,斜横断面T2WI检查,分析肿瘤局部浸润深度及肿瘤下缘与肛缘间的曲线距离.结果 与手术病理相对照.结果 46例直肠癌MRI T分期总的诊断准确性为84.78%,T1~T4期MRI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7.83%、89.13%、86.96%、95.65%.19例行MILES手术者MRI测量直肠癌肿瘤下缘与肛门的曲线距离与病理标本测得的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5,P=0.606).结论 MRI对直肠癌术前评估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订.

    作者:朱娟;余永强;鲍克志;张亚铭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Th17细胞水平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异常与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8例胸痛综合征(CPS)、17例稳定性心绞痛(SA)、2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检测其外周血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的表达.结果 AMI组和UA组外周血CD4+IL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分别为(4.04±0.93)%、(3.07±0.50)%,明显高于SA组的(1.45±0.35)%和CPS组的(1.04±0.24)%(P<0.01),SA组的CD4+IL-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较CPS组也有明显增加.AMI组和UA组IL-17水平分别为(55.91±5.13)pg/ml、(46.65±8.72)pg/ml,较SA组(17.13±4.13)pg/ml和CPS组(12.28±2.03)pg/ml明显增加.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水平增加,IL-17水平相应增加,Th17细胞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和ACS的发病.

    作者:王怡;李庆;陈坷;周青;桂淑玉;汪渊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与计算机X线摄影及屏-片系统摄影的对比评价

    目的 评价数字化X线摄影(DR)、计算机X线摄影(CR)、屏-片成像3种成像方式在胸部的应用,为实际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3种成像方法 各500例,进行视觉质量评价、工作效率、工作强度等方面比较.结果 DR优片率(98.6%)高于CR(85.4%)和屏-片系统(55.8%).DR、CR和屏-片系统每小时平均完成73、52、50例的胸部摄影;DR成像时间平均为5 s,CR和屏-片系统分别为210 s和264 s.结论 DR能改善胸部图像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胸部摄影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宏;钱银锋;李仁民;余永强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褪黑素联合全反式维甲酸对NB4细胞株的影响

    目的 观察褪黑素(MLT)联合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的增殖、凋亡、分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1 mmol/L的MLT与1 μmol/LATRA联合作用于NB4细胞,1 mmol/L的MLT和1 μmol/LATRA作为对照组,药物作用24、48、72 h后进行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膜表面抗原CD11b的表达阳性率,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情况.结果 MLT联合ATRA作用于NB4细胞24、48、72 h后,促进细胞的凋亡率为16.23%±0.38%、31.03%±0.51%和55.65%±2.68%,细胞表面CD11b的阳性率为22.66%±0.36%、57.31%±3.12%和81.74%±0.47%,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则表现为G1期细胞增多(68.1%±0.3%、73.3%±0.4%和83.2%±0.2%),S期细胞减少(23.1%±0.1%、23.2%±0.5%和8.2%±0.1%),均优于单用MLT组或ATRA组(P<0.05).结论 MLT和ATRA联合用药的作用优于单用药.

    作者:刘沁华;夏瑞祥;李嘉嘉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安庆农村社区高血压人群血脂与年龄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安庆农村社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人群血脂与年龄、性别的关系,为从多重因素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 ,用整群抽样抽取安庆农村社区45~7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酶法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3个指标水平.结果 纳入分析对象共8 562人,女性的TC和TG平均水平均高于男性,但HDL-C平均水平低于男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的高TC和高TG患病率均高于男性(P<0.001).以年龄每5岁分为一组,男性血脂水平主要表现为TG和TC水平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女性结果 相反.在校正相关变量后的线性回归结果 显示,男性每增加5岁,TG和TC分别下降0.04 mmol/L和0.02 mmol/L(P<0.05),以45~50岁组为参照组,各年龄组与其比较的TG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性每增加5岁,TG和TC就分别增加0.02 mmol/L和0.05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校正相关变量后的分析结果 发现,男性每增加5岁,患高TG和高TC的发作风险分别下降24%(OR=0.76,95%CI:0.68~0.85)和13%(OR=0.87,95%CI:0.77~0.98).结论 安庆农村社区45~75岁高血压人群的TC和TG水平普遍较低;不同性别间的血脂水平是有差异的.该人群高TC、高TG以及低HDL-C的患病率相对较低,这与农村地区该类人群大部分还在从事适宜体力活动、多吃蔬菜水果以及低脂饮食有关.

    作者:杨中荣;蒋善群;秦献辉;王玉;王滨燕;邢厚恂;唐根富;霍勇;徐希平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PGP9.5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荧光定量PCR法(SYBR Green Ⅰ)检测PGP9.5在34例NSCLC及癌旁组织和7例肺良性病变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肺癌临床病例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NSCLC组织中PGP9.5阳性表达率(64.71%)显著高于癌旁肺组织(32.35%)及肺良性病变肺组织(14.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GP9.5 mRNA的表达与肺癌T分期及吸烟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GP9.5的异常表达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作者:胡昆;韩军;陆友金;王道兵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主要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情况以帮助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 对我院NICU室收住新生儿中符合VAP诊断标准的41例患儿行下呼吸道分泌物及撤机时取气管导管末端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41例患儿中23例检测阳性.检出病原菌34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29.41%)、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59%)、阴沟肠杆菌(11.76%)为主要致病菌;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红霉素、头孢菌素耐药率在50%以上,对亚胺培南、喹诺酮类、万古霉素较为敏感.结论 肺炎克雷伯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阴沟肠杆菌是新生儿VAP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马金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EZH2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EZH2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EZH2和PTEN在62例前列腺癌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EZH2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8.7%、66.7%,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ZH2与患者的术前PSA水平、年龄、临床分期及Gleason分级均无相关性.前列腺癌中EZH2和PTEN的表达明显呈负相关(rs=-0.368,P<0.01).结论 EZH2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抑制PTEN基因的表达,共同参与前列腺癌的发生.

    作者:李道旺;吴强;马成民;王红群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

    目的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法评价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并探讨肠黏膜通透性反映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方法 应用HPLC-RI检测15例UC患者和15例健康者口服乳果糖(L)和甘露醇(M)测试液后尿液中L、M含量,计算L/M比值,比较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分析肠黏膜通透性和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反映UC患者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结果 15例UC患者尿中L/M比值为,明显高于15例健康者(0.494±0.190 vs 0.039±0.014,P<0.05),表明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明显高于健康者.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改变和Sutherland DAI评分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左半结肠病变患者ESR、CRP均在正常范围,但左半结肠肠黏膜通透性增高(P<0.05).结论 UC患者肠黏膜通透性和健康者相比明显增高,并且反映疾病活动程度的敏感性高于ESR、CRP.

    作者:刘晓昌;梅俏;许建明;夏泉;许杜鹃;金娟 刊期: 2010年第04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