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RMET的原核表达及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王法财;王海萍;李琪;方圣云;沈玉先

关键词:抗体, 单克隆/分离和提纯
摘要:目的 制备抗人ARMET(arginine-rich,mutated in early stage of tumors)的单克隆抗体(mAb),并鉴定其特性.方法 将pET28a-ARMET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然后用IPTG诱导表达,用预装好的Ni-beads柱进行纯化,通过SDS-PAGE电泳及考玛斯亮蓝染色方法 判断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及纯度.将纯化的ARMET免疫雌性BALB/c小鼠后采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取分泌抗ARMET杂交瘤细胞株.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mAb,间接ELISA法测定其效价及抗体亚型,辛酸-硫酸铵沉淀法及亲和层析法纯化mAb.用免疫荧光双标及Western blot法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获得了纯度较高、浓度较高的融合蛋白;建立了7株稳定分泌特异性抗ARMET mAb的杂交瘤细胞株,诱生腹水法获得的抗体效价在1×10-5~1×10-7之间.且均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 已成功制备出抗ARMET mAb,为进一步用于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Synaptotagmin 1在成年期甲减大鼠海马内表达变化及甲状腺素治疗效应

    目的 研究成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大鼠海马突触小体内突触结合蛋白1(syt 1)的表达量及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的恢复状况,探讨甲减脑损伤及恢复的分子基础.方法 用丙基硫氧嘧啶(PTU)建立成年期大鼠甲减模型,采用Western blot方法 分析甲减组、小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组、大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内syt 1的表达情况.结果甲减组大鼠血清T3、T4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背侧海马突触小体内syt 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小剂量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血清T3、T4恢复至正常水平;syt1蛋白表达水平与甲减组比较未见明显改变(P>0.05).经大剂量替代治疗后血清T3、T4高于正常;syt1的蛋白表达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结论 成年期甲减大鼠海马内syt1蛋白表达降低,甲状腺素治疗能使其恢复,且恢复的程度与甲状腺素的治疗剂量有关,大剂量替代治疗较小剂量效果好.

    作者:徐永霞;王迅;沈玉先;朱德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剂量学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疗(IMRT)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区适形度和危及器官的受量情况.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中晚期NSCLC(Ⅲ~Ⅳ期)患者行回顾性研究,计划靶区处方剂量66 Gy,利用TPS对每个患者分别设计常规、3DCRT、IMRT三种放疗计?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三种计划对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IMRT与3DCRT、常规放疗比较:肿瘤靶区有更好的剂量分布;明显减少了肺V30、V40值;心脏V35及食管V45亦减少;肺V5值提高;脊髓受量较3DCRT有所加大.结论 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明显优于常规放疗和3DCRT,同时能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

    作者:张丽;王凡;汪志;王教成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及联合用药改善高血压合并下尿路综合征患者IPSS评分比较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特拉唑嗪及其联合用药改善高血压合并下尿路综合征(LUTS)患者的IPSS评分.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55例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氨氯地平5 mg组、特拉唑嗪2 mg组和氨氯地平5 mg与特拉唑嗪2 mg联合组,特拉唑嗪组和联合用药组前4 d采用1mg/d的导入剂量.结果治疗4周后,组患者的各症状评分均有显著降低,联合用药组改善尿频的有效率优于单用特拉唑嗪和氨氯地平,改善用力排尿症状优于氨氯地平.其它症状评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组药物均可明显降低IPSS各症状评分;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独用药,可更全面地缓解LUTS症状.

    作者:李友龙;杨春;方建;张枭;刘海鹏;徐希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5周岁以下儿童轻度持续性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轻度持续性哮喘儿童的治疗中各方案间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105名5周岁以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白三烯(LTRA)、吸入激素(ICS)治疗并监测呼气峰流速(PEF).经过1个月的治疗后比较各治疗方案控制等级、PEF及肺功能(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改善情况;1个月后,将LTRA组未达到控制的患儿升级至ICS继续治疗1个月,将ICS组未达到控制的患儿升级至ICS+LTRA继续治疗1个月.经过第2个月的治疗后各治疗组自身前后比较控制等级情况并将未控制患儿再次升级治疗(按照上述方法 )1个月并再次比较各组控制水平.结果经过第1个月的治疗,CS组控制等级和PEF改善情况优于LTR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第2、3个月的治疗,升级治疗后的患儿得到控制.结论 对于5周岁以下轻度持续性哮喘患儿:ICS疗效优于单一LTRA;单一LTRA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ICS疗效欠佳时可加用LTRA.

    作者:张旭中;倪陈;潘家华;陈云龙;廖承琳;刘利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FISH技术和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检测体外受精-移植后胎儿与葡萄胎共同妊娠1例

    目的 探讨胎儿和葡萄胎共同妊娠病例的诊断方法 .方法 结合超声、临床检查、病理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技术)诊断1例体外受精-移植后胎儿和葡萄胎共同妊娠的病例,并随访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孕妇因阴道流血较多而行钳刮术终止妊娠.刮出物送病理和遗传学分析,病理结果符合葡萄胎的诊断,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的结果相符,均显示胎儿和葡萄胎的染色体均为二倍体,结合病理结果、超声显示和血HCG水平,诊断为完全性葡萄胎与胎儿共存.结论 葡萄胎是一种少见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可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技术检测胎儿是否整倍体,并结合临床特点等决定临床治疗方案.FISH技术所需时间短,便于临床及时诊治.

    作者:付娟娟;丛林;袁静;叶四云;方慧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非诺贝特对高脂诱导肥胖SD大鼠Visfatin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SD大鼠visfat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45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普食组(NC组)、高脂组(HF组)、非诺贝特组(FF组).NC组喂以普通饲料,其余两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12周后,FF组以非诺贝特30 mg/(kg·d)灌胃治疗4周,空腹取血进行相关代谢指标测定,并检测腹部皮下脂肪、附睾脂肪和骨骼肌组织中visfatin蛋白表达.结果HF组大鼠体重(BW)、血清visfatin、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三脂(TG)明显高于NC组(P<0.05),非诺贝特能减少BW、下调血清visfatin表达(P<0.05),改善高脂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Visfatin在附睾脂肪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皮下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非诺贝特下调附睾脂肪组织visfatin表达.相关分析显示血清visfatin与FFA、TG、FBG呈正相关(P<0.05).结论 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具有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质异常、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下调visfatin作用.

    作者:吕齐欢;王佑民;王文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浆Obestatin在非肥胖人群不同糖耐量状态下的水平变化

    目的 探讨血浆Obestatin在不同糖耐量状态下的水平变化以及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将80例非肥胖人群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糖耐量异常组(IGT)和2型糖尿病组(DM),比较不同组间各代谢指标及空腹血浆Obestatin的差异.结果Obestatin在NGT组(3.55±0.57)μg/L与IGT组(3.17±0.24)μg/L及DM组(2.85±0.53)μg/L内呈递减趋势(P<0.01);Obestatin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结论 Obestatin可能参与胰岛素抵抗,与糖代谢密切相关.

    作者:顾朋颖;康冬梅;郑辉;杨娟;夏媛;梅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一种新型牙槽骨牵张器的研制

    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的牙槽骨牵张器,并且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自行设计的牙槽骨牵张器装置.实验犬4只,拔除一侧下颌前磨牙1个月后,骨切开放置牵张器,间歇7 d后以1 mm,d速度牵张,共牵张6 d.2只犬于牵张过程中逐步颊向改变移动骨段位置,另2只犬于牵张完成后第2天一步颊向改变移动骨段位置至术前预定位置,固定期2个月后行牵张区组织学检查.结果移动骨段都达到术前预定的高度及颊向位置.组织学检查显示牵张区新骨形成良好.结论 新型的牙槽骨牵张器能在垂直向及颊舌向上精确控制牵张方?且在垂直牵张过程中或牵张完成后改变移动骨段位置,可避免牙槽骨牵张成骨常见的轴向移位.动物实验预示该牵张器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律娜;孙明;陈松龄;黄代营;韩晓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第三磨牙伸长对颞下颌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对颞下颌关节(TMJ)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单侧上、下颌第三磨牙伸长以及无第三磨牙伸长的患者各50例,拍摄牙尖交错位时双侧TMJ薛氏位片,定点测量双侧TMJ间隙,并计算髁突在关节窝中的位置,运用统计学方法 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1组两侧间隙除30°和150°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仅90°和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未伸长侧髁突在水平方向上位于后位的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实验组出现(牙合)干扰的比例及实验1组出现咀嚼肌及关节区疼痛、TMJ弹响、开口型异常等的比例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侧第三磨牙伸长可改变TMJ间隙,致使髁突移位,引起关节疼痛、弹响等功能障碍.

    作者:陈丽娟;侯爱兵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结局与Willis环变异的CT血管成像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结局与Willis环的解剖变异的关系.方法 64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诊断为重度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20例,单侧和双侧各10例,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大面积脑梗死组和非大面积脑梗死组.分析其Willis环变异情况.结果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组发生大面积脑梗死者前、后循环完整率分别为37.5%(3/8)、12.5%(1/8),明显低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结局与Willis环的变异密切相关.

    作者:管松;余永强;刘斌;王万勤;吴兴旺;孟庆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17例羊水细胞培养结局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目的 探讨影响羊水细胞培养结局的相关临床因素.方法 对117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抽取羊水行羊水细胞培养.对孕妇的年龄、孕周、外周血WBC、中性粒细胞(N)、羊膜腔穿刺指征、羊水的WBC、RBC等指标与培养结局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7例羊水培养中成功112例,成功率为95.73%.孕妇年龄、外周血WBC、N计数与羊水细胞培养结局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穿刺指征、羊水WBC和RBC计数与羊水细胞培养结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水WBC计数与孕妇外周血WBC、N计数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孕妇的年龄、外周血WBC和N计数对羊水细胞培养结局有影响,高龄、外周血WBC≥10×109/L、N≥7.5×109/L易导致羊水培养失败.建议羊膜腔穿前检查孕妇外周血常规.

    作者:李从青;丛林;姚洁;袁静;叶四云;方慧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全反式维甲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兔动脉平滑肌细胞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动脉骨桥蛋白(OPN)表达的影响.方法 复制AS兔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主动脉OPN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As兔模型,高脂组兔主动脉OP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经ATRA治疗后OPN蛋白表达下降,AS斑块减少.结论 ATRA可能通过降低动脉OPN的表达抑制AS的形成.

    作者:江志奎;朱华庆;程筱雯;肖林林;左莉;周青;汪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高脂饮食对大鼠肝脏组织AMPK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饮食模式对大鼠肝脏组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表达及其活性的影响.方法 28只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2组:普通对照组(NC组,n=15),高脂饮食组(HF组,n=13).NC组给予普通饲料,HF组给予高脂饲料.16周后分别测定体重(BW)、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等指标.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大鼠肝脏组织中AMPKa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亚基(p-AMPKa)蛋白的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HF组大鼠的体重、FFA、TG、FPG、FINS增高(均P<0.05).两组肝脏组织中AMPKα的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F组肝脏组织中P-AMPKα的蛋白表达水平及AMPK活性降低(均P<0.05).结论 长期高脂饮食减少肝脏组织AMPKα蛋白的磷酸化和AMPK的活性.

    作者:丁晓洁;王佑民;王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353周期临床分析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已成不孕不育治疗的常规手段,但其治疗结局常受多种因素影响,笔者对2005年10月~2008年12月间在我院实施的353个完整IVF-ET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IVF-ET过程中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临床因素.

    作者:丁玉芹;姜宏;裴红;汪存利;何瑞冰;张文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常见染色体异常.方法 结合1q21/RB1、D13S319/p53、IGH一组DNA特异性探针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M患者13q14缺失、+1、p53缺失以及IgH基因重排的发生率.结果22例MM患者中,3q14缺失7例(31.8%),其中D13S319、RB1探针同时检出4例13号染色体异常;IgH基因重排6例(27.2%);+113例(59.1%);p53基因缺失4例(18.1%).不同免疫球蛋白类型的D13S319缺失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q14缺失、IgH基因重排及+1在MM中发生率较高,ISH技术检测分子遗传学异常敏感度高,应作为MM的常规检查方法 .

    作者:王风云;夏瑞祥;吴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THAP11转基因线虫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线虫的制备

    目的 构建带有线虫组织特异启动子的含不同ployQ的THAP11转基因线虫载体,并制备转基因线虫,为进一步研究THAP11基因的功能提供基础.方法 设计引物,以THAP11-pcDNA3.1 his/mycB真核表达载体为模板,PCR法扩增含不同ployQ的THAP11基因,将其克隆至带有线虫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pFx-unc119(Gene Marker dsRed)载体.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用显微注射的方法 制备THAP11转基因线虫,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载体荧光表达并提取转基因线虫基因组DNA、RNA,PCR、RT-PCR方法 检测其整合及表达情况.结果 PcR扩增出含不同ployQ的THAP11-HIS片段,长度约1000 bp,测序正确并构建pFx-uncll9(THAP11)载体THAP11转基因线虫的载体在线虫体内稳定表达红色荧光,转基因线虫基因组内有相应的THAP11插入及转录.结论 成功构建的THAP11转基因线虫的载体能稳定转染线虫,将有助于THAP11功能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杨帆;李长燕;任长虹;赵娜;杨晓明;汪思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序列探针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异常

    目的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常见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状况及对预后评价.方法 应用探针D13S25(13q14.3)、RBI(13q14)、p53(17p13)、ATM(11q22.3)、CSP12(12号染色体着丝粒)对14例CLL患者进行检测,并与其年龄、性别、临床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4例中,0例(71.4%)检出遗传学异常,其中del(13q14.3)异常7例,el(13q14)2例,12 4例,el(17p13)2例,el(11q22.3)1例.两种及以上复杂遗传学异常5例(35.5%).根据Binet分期,例del(13q14.3)患者,A期3例,期2例,期2例,期2例患者均伴有del(17p13).经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el(13q14.3)在不同性别、年龄分组以及Binet分期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期FISH技术大大提高了CLL患者异常染色体检出率,具有敏感、特异、直观的优点,其在CLL患者中的预后预测价值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梁兴林;王凤云;吴炜;夏瑞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二甲双胍及游泳运动对肥胖大鼠血清Ghrelin水平的影响

    目的 研究二甲双胍、游泳运动及联合干预对肥胖大鼠血清Ghrelin水平的影响,探讨Ghrelin与肥胖、代谢紊乱之间的关系.方法 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普食(ND,n=10)组和高脂(HD,n=60)组,16周HD组成功建立肥胖模型后(n=40)随机分为:肥胖对照(OB)组,二甲双胍(MET)组,游泳(SWI)组,二甲双胍+游泳(MAS)组,各10只.MET组予二甲双胍灌胃200 mg/(kg·d),SWI组进行游泳运动,MAS组予二甲双胍灌胃200 mg/(kg·d)联合游泳运动,SWI组、OB组及ND组等剂量蒸馏水灌胃,共6周.分别测定干预前及干预6周后各组体重(BW)、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Ghrelin.结果①干预前,肥胖模型各组较ND组BW、FPG、TG、TCH、FINS、HOMA-IR升高,Ghrelin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肥胖模型各组间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MET组、SWI组、MAS组较OB组BW、TG、TCH、FPG、FINS、HOMA-IR降低,Ghrelin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各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FINS与Ghrelin呈负相关(r=-0.817,P<0.05).结论 二甲双胍及游泳运动可显著升高肥胖大鼠血清Ghrelin水平,并可改善代谢紊乱.Ghrelin可能是肥胖发生发展过程及机体长期能量调控的重要因素.

    作者:高雅;王长江;代芳;罗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白血病1185例次住院患者血流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白血病(AL)并发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病原菌株特点.方法 对1185例次AL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分析其发生血流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AL 合并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5.06%,病死率为0.68%.老年组(≥60岁)和非老年组(<60岁)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53%和4.14%(P<0.01).中性粒细胞缺乏组及中性粒细胞非缺乏组两组血流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65%和0.88%(P<0.01).AL初发组、复发及未缓解组和缓解组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8.07%、6.81%和1.57%(P<0.01).高肿瘤负荷组15.38%、低血红蛋白组6.79%、低血清蛋白血症组14.78%高于对比组(P<0.01).经验性治疗正确与否的病死率分别为8.8%和28.7%.病原体以G-菌为主,头孢三代耐药多见.结论 AL合并血流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治疗前高肿瘤负荷、初治及复发状态、中性粒细胞缺乏、低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血症等是血流感染的易感因素.根据血流感染病原特点经验性正确选择初始抗生素有助于改善疾病.

    作者:秦慧;杨明珍;宋万灯;武琳琳;缪华伟;程歆;吴炜;刘沁华;王永庆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肉瘤组织中endocan、VEGF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人骨肉瘤组织中endoca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状况及其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SP法对34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组织中endocan、VEGF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Endocan在骨瘤组织胞质中呈阳性表达,肿瘤周围的血管内皮细胞呈阳性表达.对照组表达无明显表达.分别记录各组的平均光密度(MOD),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较endocan、VEGF的MOD值,经Pearson相关统计分析,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ocan、VEGF的MOD值与患者年龄及性别无相关性,与患者病程及肺转移有明显相关性;endocan、VEGF的MOD与肿瘤的类型有相关性.结论 Endocan在骨肉瘤组织中有明显的表达,其表达与骨肉瘤的生长、转移有关,提示检测endocan的表达对骨肉瘤的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丁青华;尹宗生;桂丽;周青;汪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