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帮河;何金生;汪春兰;赵宇;汪红俊;曹东升
目的探讨犬快速右心室起搏构建心衰模型的方法学.方法采用快频率[(230±10)次/min]以VOO方式起搏犬右心室3周,构建实验性心衰模型,观察起搏前、后临床表现.同时应用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起搏前后心功能及心脏形态学变化.结果 5条犬经快速右心室起搏3周均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减少、体重减轻等临床表现,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证实左室射血分数由62.6±4.77降至44.4±2.88 (P<0.01).结论慢性快速右心室起搏是构建心衰模型的有效方法,成功地给犬安植快频率右心室起搏器并确保手术后3周以(230±10)次/min快频率起搏是模型构建成功的关键,选择理想的手术切口及佳的囊袋位置在模型构建过程中尤为重要.
作者:王邦宁;宋兵;陈大年;骆志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odocin在肾小球滤过膜中的定位及其在肾病综合征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4周后测尿蛋白的变化,同时处死大鼠取肾皮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研究各组肾组织中足细胞蛋白podocin的异同.结果 podocin主要分布在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裂隙隔膜的胞质面,小部分金颗粒偶可发现于离肾小球基底膜(GBM)稍远的足突细胞的表面,而在GBM、内皮细胞、系膜、包曼囊或肾小管均没有表达迹象.肾病组肾小球中 podocin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podocin为肾小球上皮细胞裂孔隔膜上的主要结构蛋白;阿霉素肾病幼鼠肾小球podocin含量显著减少.
作者:胡旭;鹿玲;王明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呼吸阻抗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脉冲振荡法(IOS)对62例COPD患者进行呼吸阻抗测定并将测定结果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比较.结果 COPD患者黏性阻力较健康组明显增高,COPD组呼吸阻抗指标中Fres、R5、R20、 R5-R20与FEV1/FVC、FEV1(%pred)、 Vmax50(%pred) 、Vmax25(%pred)、 MMEF(%pred)均呈显著负相关,而X5则与它们呈正相关,Fres与FEV1(%pred)的相关性强,Fres诊断COPD的敏感性高,其次为R5、 X5.结论 IOS法测定COPD患者呼吸阻抗与常规肺通气功能测定有显著的相关性,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杨志仁;胡杰贵;孙耕耘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大鼠胚脑皮层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技术,探讨其增殖分化特性,为应用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疾病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含有丝分裂源表皮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SD大鼠孕14.5 d的胚胎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了解其增殖分化特性; 以单细胞克隆实验及BrdU免疫标记证实神经干细胞自我增殖能力.结果培养细胞在EGF作用下可分裂增殖,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 nestin,分化细胞MAP2及GFAP抗原表达阳性.结论 SD大鼠胚脑皮层可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并具有增殖、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特性.
作者:任于果;陈先文;高宗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重组弓形虫信号转导蛋白14-3-3(Toxo14-3-3)在弓形虫病免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根据弓形虫Beverly株猫肠上皮细胞增殖阶段的14-3-3编码基因,设计合成引物,自RH株速殖子基因组克隆Toxo14-3-3的ORF,克隆pET-28a质粒,转化大肠杆菌,获得表达产物并纯化融合蛋白,以此抗原包被反应板进行ELISA检测,并与粗制抗原及市售试剂进行比较.结果对400份血清标本的平行检测,Toxo14-3-3抗原、粗制抗原和市售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2.5%、3.0%和3.25%,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者之间的符合率为99.0%、98.8%和99.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重组Toxo14-3-3抗原检测弓形虫血清抗体具有潜在价值.
作者:蔡娟;都建;汪学龙;沈继龙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浸润性乳腺癌中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PTEN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8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整合素β1与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腋淋巴结转移组中整合素β1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P<0.01);组织学分级Ⅲ级者,整合素β1阳性率明显高于组织学分级Ⅰ、Ⅱ级者(P<0.01);整合素β1阳性率随肿瘤临床分期及肿瘤体积增加而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整合素β1与PTEN蛋白表达呈显著负相关(P<0.01).PTEN蛋白高表达时,腋淋巴结转移组中整合素β1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P<0.01),但PTEN蛋白低表达时,整合素β1阳性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整合素β1蛋白是乳腺癌分化程度和转移的潜在生物学标志,其表达及其在乳腺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可能部分地受到PTEN的调控.
作者:薛花;吴强;周隽;杨枫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对43例各种疾病的患者进行三维重建.结果三维图像重建满意者38例,成功率88%.三维图像形象逼真,形态直观,立体感强,空间关系明确.结论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临床应用是可行的,可以提供二维超声图像不能提供的病灶形态学信息.
作者:张超学;张新书;王玲;郑慧;姜凡;段开诚;刘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采用蜕膜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移植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早孕期蜕膜组织种植于NOD-SCID鼠腹部皮下,随机分成4组,分别在2、4、6、8周,取出其皮下移植物送病理检查,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其形态学、增殖活性方面有无改变.结果 16只小鼠均存活,有15只小鼠皮下病灶经HE染色可见明显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成功率为93.75%.腺上皮细胞角蛋白、ki67染色均阳性,基质细胞波形蛋白染色阳性,8周移植物中一些基质细胞减少区域的腺上皮细胞波形蛋白染色阳性.结论采用人蜕膜建立NOD-SCID小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成功率高,模型形状显著且稳定.
作者:王群华;凌斌;赵卫东;祝怀平;陈纲;陈柯;胡闻;朱园园;陈敏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超微结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及治疗组,用STZ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饲养12周后测体重和血糖,取材制片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体重[(367.33±26.73) g]和血糖[(6.49±0.79) mmol/L]比较:实验组体重[(156.50±10.13) g]减轻、血糖[(27.79±9.28) mmol/L]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体重[(354.67±31.94) g]、血糖[(8.75±2.56) mmol/L]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下颌下腺电镜下主要变化为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致密;线粒体肿胀或空泡变性、嵴断裂;粗面内质网囊状扩张,断裂成短棒状,脱颗粒等.治疗组无明显改变.结论糖尿病可导致下颌下腺组织出现一系列超微病理改变,为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发生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作者:吴学平;贾雪梅;王盛花;汪渊;张孝林;朱华庆;胡闻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g)和脂蛋白(a) [Lp(a)]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意义.方法测定39例ACS患者和33例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血CRP、Fig和Lp(a) 浓度,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别,同时检测冠心病其他常见危险因子并和CRP、Fig、Lp(a)一起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ACS组血CRP和Fig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CS组和SAP组血Lp(a)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只有CRP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Fig在AC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Lp(a)与ACS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胡泽平;王邦宁;刘敏;骆志刚;陈大年;曹海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浸润性导管癌(IDC)钼靶X线表现和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上皮生长因子-2之间(c-erbB-2)的关系,评价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术前预测浸润性导管癌的ER、PR、c-erbB-2的表达的可行性.方法 35例乳腺钼靶和临床病理证实的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大体标本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判断这些免疫因子的表达情况.把浸润性导管癌钼靶X线表现中的恶性钙化、肿块边缘的毛刺与ER、PR及c-erB-2表达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35例导管癌中, 肿块伴毛刺者25例,有钙化者14例;ER阳性者21例,毛刺组ER阳性率与无毛刺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钙化组ER阳性率较有钙化组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R表达阳性者23例,毛刺组PR阳性率较无毛刺组高,钙化组PR阳性率较无钙化组略高,无统计学意义; c-erbB-2表达阳性者25例,无毛刺组c-erbB-2阳性率较毛刺组高,无统计学意义.钙化组c-erbB-2阳性率与无钙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DC中毛刺性肿块与ER表达、钙化性肿块和c-erB-2、PR表达之间有相关性,钼靶X线征像可以粗略反映ER、PR及c-erB-2表达情况.
作者:胡君梅;邹树兰;王薇薇;王光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外皮肤移植模型(VSEM)预测移植器官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方法供、受鼠配对后移植卵巢,同时将受鼠淋巴结与供鼠脾淋巴细胞悬液混合培养6~7 d,再加入受鼠耳皮继续培养,制成VSEM.将第12、30天受鼠的移植卵巢、脾和VSEM按病理变化分级.结果第12天VSEM分别与移植卵巢、脾的GVHR相同等级达77%,而且三者浸润细胞类型、数量与受损形式大致相仿;第30天VSEM预测卵巢、脾的GVHR相同等级与第12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30天VSEM与卵巢浸润炎性细胞数量、类型差异较大.结论 VSEM预测急性和慢性GVHR准确度相差不大,预测移植器官急性病理变化准确度较高.
作者:楼皖玲;潘家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亚硝酸钠(NaNO2)小鼠记忆的影响.方法采用跳台实验观察EGB对跳台潜伏期(SDL)和跳台错误次数的影响;应用毛细管微量热沉法和毛细管微量法分别检测血液指标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红细胞压积(HCT)数值.结果 EGB 25、50、100 mg/kg可明显延长SDL,EGB 50、100 mg/kg组小鼠跳台错误次数明显减少.EGB 25、50、100 mg/kg均可明显恢复降低的Fib含量;EGB 50 mg/kg可明显升高NaNO2小鼠的HCT数值.结论 EGB对NaNO2造成的小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状态有关.
作者:周兰兰;明亮;左从文;马传庚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运用卡方检验、圆形分布、同质分析对周期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用卡方检验、圆形分布、同质分析对安徽省某地区 1 236名3~6周岁儿童的出生体重和出生日期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卡方检验难以正确分析周期性数据的构成差异,圆形分布与同质分析的分析周期性数据的结果较一致.结论圆形分布和同质分析可以综合分析周期性数据,使分析结果更加丰富和全面.
作者:祝高峰;潘发明;魏跃红;叶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2期
抗生素序贯疗法[1]:是指在感染早期阶段胃肠道外给予2或3 d的抗生素,待临床征象改善和基本稳定后就将抗生素改为口服用药的疗法.笔者对62例小儿细菌性肺炎患儿实施了抗生素序贯疗法,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诱导焦虑反应模型,观察焦虑反应对大鼠睡眠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电击训练、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电击训练大鼠诱导后睡眠与基础睡眠相比慢波睡眠减少,异相睡眠增多;在木僵行为实验中,电击训练使大鼠木僵反应显著增加,小范围探究运动和活动显著减少.结论焦虑反应对大鼠睡眠产生影响,表现为异相睡眠增多,慢波睡眠减少.
作者:韩要武;赵乐章;刘巧琼;范一菲;章功良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引进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实验方法,用以检测小鼠胸腺细胞DNA链断裂.方法载有经紫外线和H2O2作用过的胸腺细胞和凝胶的玻片首先在pH10的弱碱性裂解液中作用1 h,在电泳缓冲液中解旋30 min,电泳30 min,胸腺细胞核用20 mg/L的EB染色5 min,用荧光显微镜和显微细胞图像分析系统观察和分析H2O2和紫外线在体外条件下对正常胸腺细胞的DNA损伤作用.结果紫外线和不同浓度H2O2 0.001、0.01、0.1、1.0 mmol/L均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DNA损伤,且随着H2O2浓度的增加DNA损伤逐渐加重.结论 SCGE可用于检测小鼠胸腺细胞DNA链断裂,使用这一实验方法成功地检测出H2O2和紫外线引起的胸腺细胞DNA损伤.
作者:吴庆四;徐迎春;姬艳丽;杨媛媛;姚余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屈趾肌腱吻合术后早期主动活动对其愈合及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健康红宝鸡,其中3只6趾不做手术,用于正常鸡足屈趾深肌腱不抗阻力主动屈曲所需力的测定;51只双侧足的第三趾屈趾深肌腱切断后行改良Kessler法吻合,术后实验足不用任何固定,对照足予管型石膏固定.24只用于术后3、7、14、21 d的形态学观察,30只用于术后即刻和3、7、14、21 d的生物力学性能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在各个时间段,实验足肌腱愈合的形态学观察均优于对照足,实验足的抗断裂力均不差于对照足,实验足从术后即刻开始其抗断裂力均大于正常鸡足肌腱不抗阻力主动屈曲所需力.结论屈趾肌腱吻合术后进行早期主动活动是可行的,而且可以提高肌腱的愈合质量.
作者:尹宗生;王姚斐;华兴一;汤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目前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构成现状,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 1 847例口腔科住院肿瘤患者的就诊年龄、性别、部位、组织类型及不同病种间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847例中男女比例为 1.2:1.良性肿瘤患者938例,占50.8%;恶性肿瘤患者909例,占49.2%.腺源性肿瘤中,多性形腺瘤占87%.恶性肿瘤中,鳞状上皮细胞癌占60.8%;腺上皮癌中,腺样囊性癌占33.4%.结论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以多性形腺瘤居首位,且发病率较高,腮腺为高发部位.恶性肿瘤中,鳞癌占首位,舌为好发部位,女性患者有增加趋势,口腔癌的好发部位顺序为:舌、颊、龈、腭、口底,50~70岁组为发病高峰.
作者:曾贺;颜雨春 刊期: 200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兴奋和抑制大鼠下丘脑背内侧核团(DMH)对睡眠觉醒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脑立体定位、核团微量注射和多导睡眠描记技术.结果 DMH微量注入兴奋性神经递质L-谷氨酸引起睡眠减少,觉醒增加;DMH微量注入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引起觉醒减少,睡眠增加.结论 DMH参与觉醒睡眠周期的调节,其神经元兴奋具有促觉醒作用.
作者:刘巧琼;赵乐章;韩要武;钟明奎;张瑾;章功良;李春华;张景行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