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杨月东;王新东;沈建平
脊柱退行性病变属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趋于年轻化等特点.推拿学是中医学的瑰宝,在临床上治疗筋骨病具有明显优势.李业甫为一指禅流派第五代传人,其一指禅手法独具风格,首创颈椎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病、大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李业甫认为,脊柱筋骨力学失衡是脊柱退行性疾病之重要病机,推拿临证应病症合参、筋骨并举,辨别筋骨失衡之状态,禅旋相济、治养一体方可取效.
作者:杨得光;李培真;邵超凌;李韬;何光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不同加工方式亳白芍饮片质量,验证亳白芍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工艺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不同加工方式亳白芍饮片标准煎液的指纹图谱,同时对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对所有样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亳白芍趁鲜片标准煎液指纹图谱相似度较亳白芍生斜片标准煎液相似度高;不同加工方式白芍饮片标准煎液中没食子酸等7种成分含量有一定差异;聚类分析结果将白芍趁鲜片与白芍传统片聚为一类,而白芍生斜片自成一类.结论 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加工的亳白芍趁鲜片质量与传统片差异较小,可与传统片一并应用,生斜片质量差异略大,能否作为白芍饮片在临床进行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梁德勤;赵园园;罗云;金传山;吴德玲;张伟;王林;凌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预防医学是中医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关注学生发展、提高教学效益”的教学理念,课程组积极探索并实施了多元化中医学专业的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李白坤;李静;王鸣瑞;汪婷婷;杨洁;朱继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不同产地知母须根中新芒果苷、芒果苷和异芒果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二极管陈列检测法,Shim-pack色谱柱(4.6 mm×250mm,5μm);乙腈-0.4%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为258 nm.结果 所收集的知母须根样品中新芒果苷的含量为1.2%~1.9%,芒果苷的含量为1.0%~1.6%,异芒果苷的含量为0.4%~0.6%.结论 知母须根中(口山)酮成分含量较高,在知母须根的综合开发利用中可考虑此类成分.
作者:贾鹏晖;黄琪;许凤清;金传山;王培;马凯;穆凤扬;吴德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 Bunge.)的干燥须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从知母须根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1)、菝葜皂苷元(2)、芒果苷(3)、7-hydroxy-3-(4-methoxybenzyl)-chroman (4)、3′-hydroxy-4′-methoxy-4-dehydroxynyasol (5)、5,7-dihydroxy-3-(4-methoxybenzyl)-chroman-4-one(6)、2,4′-dihydroxy-4-methoxy benzophenone(7)、1,3-Bis(4-hydroxyphenyl) pent-4-en-1-one(8)、(+)-syringaresinol (9)、ent-16,17-dihydroxy-kauran-19-oic acid (10)、(+)-pinoresinol (11)、对羟基苯甲酸(12)、新芒果苷(13)、丁香酸(14)、4′,6-dihydroxy-4-met hoxy-benzophenone2-O-(2″),3-C-(1″)-1-desoxy-α-L-fructofuranoside (15).结论 化合物5~11、14、15为首次从知母须根中分离得到.
作者:黄琪;肖曦晨;金传山;吴德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芪参护心方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成功施行冠心病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他汀等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参护心方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研究组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芪参护心方联合西药常规干预治疗冠心痛PCI术后气虚血瘀型心绞痛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燕;杨月东;王新东;沈建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当归芍药散(Danggui Shaoyao San,DSS)含药血清对内皮素-1(endothelin,ET-1)介导的肝星状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RhoA/ROCK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空白组和给药组,分别提取血清,-20 C冻存备用.细胞实验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DSS含药血清高、中、低剂量组,Y-27632抑制剂组.肝星状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RhoA、ROCKⅡ、eN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RhoA、ROCKⅡ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细胞内eNO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DSS含药血清各剂量组RhoA、ROCKⅡ蛋白表达水平减少(P<0.05),DSS含药血清高、中剂量组细胞内eNOS蛋白表达水平增多(P<0.05).结论 DSS可通过抑制肝星状细胞RhoA、ROCK蛋白的表达,上调eNOS蛋白的表达,抑制ET-1诱导的肝星状细胞收缩.
作者:刘浩坤;潘永福;周敏;王运来;尹丹丹;许钒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星形胶质细胞C6的氧化应激模型,以研究酸枣仁皂苷A(Jujuboside A,JuA)的抗氧化活性.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C6.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标记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活化情况,采用Griess还原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采用ELISA测定各组细胞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L-glutathione,GSH)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结果 0.125~50 μmol/L JuA对C6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P>0.05);1 μg/mL LPS可以明显升高C6细胞GFA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上清液中NO和细胞内ROS、MDA水平,降低细胞内GSH水平和SOD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S组比较,12.5、25、50μmol/L JuA可以明显抑制LPS诱导的GFAP表达,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水平,降低细胞内ROS、MDA水平,升高细胞内GSH水平和SOD活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uA对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冰洁;张睿;李庆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开四关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开四关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每周自主排便(spontaneous bowel movements,SBM)次数、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量表(patient assessment of constipation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PAC-QOL)评分及简明生活质量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并检测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SBM次数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和SF-36总评分均有显著变化(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NO、NOS、VIP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开四关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确切,其部分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NO有关.
作者:张思斌;张正;周颖;杨原芳;聂小峰;尤梦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和一枝黄花进行鉴别,从而控制一枝黄花的药材质量.方法 采用显微鉴定技术对两种样品的叶片进行显微制片并对比观察.结果 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叶缘非腺毛的细胞构成数目和叶片下表皮非腺毛的类型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一枝黄花叶缘非腺毛常为3~7个细胞,而加拿大一枝黄花叶缘非腺毛多由2~4个细胞构成,加拿大一枝黄花的下表皮具有非鼠尾状的普通非腺毛,而一枝黄花则无.结论 一枝黄花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叶片上的显微差异可以作为一枝黄花药材鉴别的参考依据.
作者:闫攀;方成武;穆二廷;杨青山;周建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汪机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新安医家.汪机一生勤于临证,著作颇丰,其针灸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针灸问对》一书中.汪机在《针灸问对》一书中观点纷多,主张遵从经旨、“治病无定穴”、针灸必先诊脉、针法“有泻无补”、灸主温阳、无病忌灸等,并且勇于批判诸家之说,包括《金针赋》针法、“子午流注”针法、针灸补泻手法等.
作者:张蕊;周美启;万四妹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曲池、上巨虚)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其中电针组采用电针双侧曲池、上巨虚穴;药物组口服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各组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分别记录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及每周正常排便天数,同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 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4周随访时,每周排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每周正常排便天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治疗4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针大肠合穴下合穴配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疗效与常规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且其效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作者:钟峰;曹越;罗容;盛蓉蓉;石文英;刘英含;潘江;余兆安;章薇 刊期: 2018年第02期
杨骏认为血管性痴呆的病位在脑,髓海空虚为本,脑络瘀阻为标,治宜化瘀通络、填髓益智.灸法可以温经通络,兼具补益之效,压灸百会,悬灸神庭、大椎,可达化瘀血、通脑络、填髓海、醒神智之功效.
作者:邹坤霞;雍启正;翟静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补肝益肾活血法治疗中重度斑秃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对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中重度斑秃患者50例,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服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组给予补肝益肾活血之剂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斑秃严重程度评分(severity of alopecia tool,SALT)的变化,评价临床疗效,并利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清CD4+ CD25+调节性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SALT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LT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均未达到正常组水平.结论 补肝益肾活血法能够有效治疗中重度斑秃,并可以提高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效果优于复方甘草酸苷.
作者:王建锋;刘庆婷;吴玲;张虹亚;刘涛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及血瘀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加予针刺治疗,对照组加予低分子肝素4 100 U皮下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血小板(platelet,PLT)水平,以及血瘀证疗效及出血性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APTT、PT较治疗前明显延长,FIB、PLT、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检测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瘀证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出血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治疗可以防治恶性肿瘤患者高凝状态,改善患者中医血瘀证候,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冷玉玲;曾永蕾;吴勇;奚玉红;周先阳;夏克春;徐珩;郝婉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痴呆,早出现于唐代孙思邈所编集的《华佗神医秘传·华佗治痴呆神方》中.明清及以前,“痴呆”多作为癫、狂、痫的症状描述.至明清时,始有“痴呆”专论.历代医家对于痴呆病病因的认识,多责之于“虚”“痰”“瘀”三方面.痴呆病常虚实夹杂,病位在脑髓,尤以肾虚为本,同时,与其他脏的功能关系密切.其论治以培补五脏、活血化瘀、化痰开窍、调畅情志为主.
作者:姜德友;张宇;袁颍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司徒仪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病机以脾肾不足为本,血瘀为标,立滋水培土调周之法,结合现代医学,因人制宜选择优方案,即中药分期论治,中西医互参,同时重视心肝的调治,擅内外同治.用药方面善用风药、子类药物.
作者:程思;许明桃;梁雪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新安郑氏喉科名方紫正地黄汤治疗腺样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腺样体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用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抗生素治疗,分别测定患者治疗前后临床主要症状、体征积分和鼻咽侧位片(吸气相)A/N值.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及A/N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鼻塞、打鼾、张口呼吸及A/N值降低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紫正地黄汤治疗腺样体炎效果显著.
作者:金芬芬;宋若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药枕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外治法,道教经典总集《道藏》中收录的大量医药文献中就包括药枕方文献.《道藏》医方文献中的药枕方可分为单味药物药枕方和多味药物药枕方,前者特点为所使用药物皆属寒性药物,而后者特点为所含药味多,且多为文献的重复收录.《道藏》药枕方内容不但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同时对养生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刘珊;朱佳杰;段晓华;唐禄俊;张青颖;张其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回阳醒神针刺法治疗脑性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回阳醒神针刺方法,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治疗前与治疗28 d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价两组患者苏醒程度,并观察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GCS疗效、GOS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升高脑梗死患者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的平均峰流速(the mean peak velocity,Vm)和降低基底动脉(basical aretery,BA)的收缩期峰流速(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Vs)方面,在降低脑出血患者LVA的Vs,BA的Vs、Vm方面,以及在降低颅脑损伤患者LVA的Vs,右侧椎动脉的Vm和BA的Vs、Vm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阳醒神针刺法对脑性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作者:陆彦青;刘悦;杨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