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仙子及其混伪品的微性状鉴别

杨青山;吴秋芳;姚强;周建理;谢冬梅;孟祥松

关键词:天仙子, 混伪品, 微性状鉴别
摘要:目的 对天仙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查阅文献,在明确天仙子及其混伪品种类的基础上,应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对其进行鉴别研究.结果 天仙子及其混伪品呈现不同的微性状特征,在性状、大小、色泽、表面光滑程度、表面附属物等方面有较明显的区别.结论 利用中药微性状鉴定法可以对天仙子及其混伪品进行鉴别.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241例中国城市女性中医体质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考察中国城市女性的体质状况,为个体化养生养美服务.方法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召集女性志愿者2 241名,以网络问卷的方式对受访者进行中医体质类型调查,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判定中医体质类型.按年龄段、职业、婚姻状况和地域进行分层,考察9种体质类型的频数分布.结果 中国城市女性平和质占21.95%,在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婚姻状况和不同地域的女性偏颇体质频数分布中,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频数居前3位.结论 应针对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对中国城市女性开展养生养美等保健服务.

    作者:方程;王济;赵亚;熊卫国;戴竞;孙淑娴;王琦;魏少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余霖生平及其《疫疹一得》考

    余霖,字师愚,以字行,为清代瘟疫学名家,籍贯为安徽桐城,约生于清雍正四年(1 726年),卒年不详.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余霖著成《疫疹一得》一书,并自序刊行,后经裴奉辰、庄锦制等多次重刻,得以保存至今.此书现存早刻本为道光八年(1828年)延庆堂刻本,佳版本是《续修四库全书》所收的清抄本.

    作者:傅建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百癣夏塔热联合阿维A、复方氟米松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百癣夏塔热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2例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分为试验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试验组采用百癣夏塔热胶囊联合阿维A胶囊、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联合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持续8周,治疗前、治疗4周和治疗8周后分别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测评,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和8周后,两组PASI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试验组PASI降低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和8周后,试验组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阿维A胶囊、复方氟米松软膏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再联用百癣夏塔热胶囊可明显提高斑块状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春生;周武军;袁荔;刘萍;张玉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益气解毒化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IL-23和IL-10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化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3 (interleukin-23,IL-23)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影响,探讨益气解毒化瘀方治疗UC的机制.方法 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组、益气解毒化瘀方低剂量组和益气解毒化瘀方高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采用三硝基苯磺酸联合无水乙醇灌肠法复制UC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肉眼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大体病理损伤指数(chief morphology dam-age index,CMDI),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损伤指数(tissue damage index,TDI),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IL-23和IL-10水平.结果 各治疗组大鼠结肠CMDI和TDI评分及血清IL-23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IL-10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益气解毒化瘀方高剂量组在改善上述指标方面显著优于益气化瘀解毒方低剂量组和SASP组(P<0.05,或P<0.01).结论 益气解毒化瘀方通过调节促炎性细胞因子和抑炎性细胞因子平衡,达到治疗UC目的.

    作者:程雪;查安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大白口蘑子实体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大白口蘑(Tricholoma giganteum Massee)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大白口蘑子实体的乙酸乙酯部位经过硅胶、RP-18、Sephadex LH-20等多种材料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它们分别为:亚油酸甲酯(1)、亚油酸(2)、麦角甾-4,6,8 (14),22-四烯3酮(3)、麦角甾-5,7,22-三烯-3β-醇(4)、过氧麦角甾醇(5)、麦角甾-7,22-二烯-3β,5α,9α三羟基-6酮(6)、麦角甾-7,22-二烯-3β,5α二羟基-6酮(7)、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α,9α四醇(8)、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9α-四醇(9)、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0)、3β-O-glucopyranosyl-5α,6β-dihydroxy-ergosta-7,22-diene(11)、脑苷脂D(12).结论 化合物1-3、6-12均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

    作者:孙程亮;李正辉;冯涛;王元忠;刘吉开;王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历版《方剂学》教材及其编写体例考察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同时也是一门学科知识及其体系构成的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全国统编《方剂学》教材共历经了8个主要版次,历版教材在篇章结构、内容设置、语言表述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并不断趋于完善,但在结构布局、内容更新及述理规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反映方剂现代研究和学科教学改革的发展方面显得不足,值得今后《方剂学》教材编写者们关注.

    作者:么元超;谢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先秦“和”文化对《黄帝内经》诊疗思想的影响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形成一些重要的认知原则.由于受到文化轴心期的先秦“和”文化的影响,《黄帝内经》成为中医“和”思想的源头,其中“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医患和合”等诊疗思想,为后世“和”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作者:卜菲菲;王键;胡建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恶劣心境4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恶劣心境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恶劣心境(肝郁脾虚证)患者分为治疗组(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和对照组(单用米氮平治疗),每组40例.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分别观察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治疗第8周末,观察并比较两组中医症状疗效和西医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第4周和第8周末,两组SDS和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第8周末,治疗组SDS和HAMD评分下降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在中医症状(包括精神抑郁、胸胁作胀、胸闷心悸、脘痞纳呆、善太息、月经不调、脉弦细)总有效率及西医临床总有效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逍遥归脾汤联合米氮平治疗恶劣心境(肝郁脾虚证)的疗效优于单用米氮平.

    作者:王军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余无言辨治奔豚病

    奔豚一词首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次见于《伤寒杂病论》,又名贲豚、奔豚气.自古迄今,医家对奔豚病的病因及其治疗用药争议较多.余无言认为惊恐、“针处被寒”仅是奔豚病因之一,其本质是体内正气与寒邪相争所致;桂枝加桂汤即桂枝汤原方加肉桂,并证之于临床.

    作者:周易;傅延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何立人论治高脂血症经验

    何立人论治高脂血症,认为肝、脾、肾功能失调为其本,痰浊、瘀血、热毒、积滞胶着为其标;灵活运用健脾助运、疏肝益肾以治其本,化痰湿、祛瘀血、清热毒、消积滞以治其标.

    作者:姜明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由“闭户塞牖”“以从其意”论心理治疗的保密原则与治疗关系

    《素问·移精变气论》中有“闭户塞牖,系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大致含义为:临床诊治疾病时,应紧闭门窗,让患者处于安静、无外界干扰的环境中,详细询问其病情,顺从其意愿.由此可见,安静、保密的氛围与良好的医患关系在中国古代已受到足够重视,也是现代心理治疗顺利开展和进行的关键.

    作者:谭梦;冯晔;张伯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补肾通腑法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

    肾精亏虚不能上充脑髓,腑气不通、浊气上扰脑窍是小脑性共济失调的主要病机,治疗上以补肾通腑为基本治法.

    作者:于佳佳;孙西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甘温除热法源流与实质探讨

    甘温除热法是重要的中医治法,是热因热用的反治法,即运用性味甘温的方药治疗脾胃阳虚、水火气机升降失调或气虚、阳虚等所致的阳损及阴,出现发热表现的一种治疗方法.甘温除热法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伤寒杂病论》,成熟于《脾胃论》.甘温除热法为后世的内伤发热治疗提供了广阔思路,在此基础之上推衍出补脾胃清湿热法、益中气除余热法、健脾清肝治疗脾虚肝郁之热证法等,使发热的病机理论更趋完善与实用.

    作者:陈新;陈涤平;李文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徐经世临证思维探析

    徐经世系全国第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其根据中医理论和自身实践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临证思维:在诊断方面,灵活运用脏腑、六经、卫气营血等多种方法,细考病机,详审脉理,多思善辨;在治疗方面,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主次分明,表里兼顾;在遣方用药方面,圆活变通,既不执方,亦不离方,适度把握变方与守方的关系.

    作者:张莉;徐升;李永攀;李艳;李崇慧;张国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对《伤寒论》祛邪理论的思考

    《伤寒论》吸取《黄帝内经》的祛邪思路及当时的医疗经验,采用汗、吐、下法使邪从上窍、下窍、汗孔而出,并用清法治无可汗可下之证,攻邪时注意顾护正气和津液,过用或误用攻邪则及时救弊.《伤寒论》使祛邪理论渐趋完善,并将其贯穿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临床合理使用祛邪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王安军;王兴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孙一奎养生学术思想探析

    新安医家孙一奎为新安医学“固本培元”派代表人物,其倡导命门动气说,重视元气;受道家思想影响,重视养生,主张清心寡欲、恬淡虚无;受师祖汪机影响,重视脾肾,固本培元,先后天并重.孙一奎的养生学术思想至今仍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张倩;牛淑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滋阴活血方治疗IgA肾病阴虚血瘀证60例

    目的 观察滋阴活血方治疗阴虚血瘀型Ig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IgA肾病阴虚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自拟滋阴活血方,两组疗程均为12周.治疗后观察并比较两组IgA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尿红细胞(urine red blood cell,URBC)计数、24 h尿蛋白定量(24-hour urinary protein,24hUP)、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 vs 45.00%,P=0.037),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5);治疗组治疗后URBC、24hUP、SCr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eGFR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在降低URBC、24hUP、SCr及升高eGFR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滋阴活血方对阴虚血瘀型IgA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适用于中轻度蛋白尿、早中期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作者:王晓星;涂元宝;刘贤亮;李传平;张小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肌电图分析

    目的 观察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疗效.方法 48例LDH患者均接受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前后用肌电图检测其腓总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NCV)、神经远端潜伏期(distal latency,DL).结果 经过3次腰突穴臭氧注射治疗后,48例患者临床治愈25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8%.与治疗前比较,LDH患者治疗后胫神经、腓总神经MNCV显著增快(P<0.05),DL显著缩短(P<0.05).结论 腰突穴臭氧注射能够有效改善LDH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照庆;李威;夏杨;徐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应激反应人群中医证候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心理应激反应人群中医证候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自评焦虑量表、自评抑郁量表筛选心理应激人群,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医五态性格测量表测评应激原及性格心理特质,采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采集中医证候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 2 156例心理应激反应人群中,有典型证候者1 233例,无典型证候者923例.在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工作相关问题、家庭相关问题这3个应激原的得分方面,在中医五态性格的太阳、少阳、太阴及阴阳平和这4个因子得分方面,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内外向因子、情绪稳定性因子方面,以及在特质应对方式和社会家庭支持度方面,有典型证候人群与无典型证候人群比较,以及具有不同类型证候的心理应激反应人群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心理应激反应人群中医证候的形成与人群的心理特质及社会因素有关.

    作者:严灿;吴丽丽;唐彩花;高璟;潘毅;何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建采用Welch Ultimate AQ-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60:40:2)系统,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柱温为25 ℃.结果 木犀草素进样量在0.0432~0.432 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加样回收率为98.15%;RSD=1.87%(n=6).结论 建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醉鱼草果实中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以军;任亚硕;吴德玲;张伟;汪天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