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锋
目的:观察环钻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远期疗效.方法:本组50例(52个股骨头)全部采用环钻行髓芯减压治疗,一期植骨.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行X线检查,并采用Harri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X线摄片复查提示42个髋关节无异常改变,8个髋关节有股骨头骨质疏松或有点状硬化,植入骨块完全融合.MRI检查显示减压植骨区骨生长良好.随访时Harris评分为62~90分,平均82分,良好者36例.平均分的增加主要表现在疼痛的减轻和步行能力的增加方面.结论:髓芯减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亮;周章武;刘安平;周正新;李文华;张长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艾灸疗法调节慢性疲劳(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悬吊冷水游泳复合应激的方法复制CFS大鼠模型,艾灸组在复制模型同时艾灸双侧肝俞、脾俞、肾俞;通过Morris迷宫实验、鼠尾悬挂实验、力竭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 CRH)、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CTH)、皮质醇(cortisol, CORT)水平.结果:①模型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力显著下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缩短、悬挂不动时间显著延长,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浓度显著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显著改善,下丘脑CRH、血浆ACTH和CORT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艾灸通过抑制下丘脑CRH,血浆ACTH、CORT的过度分泌,以纠正异常的HPA轴功能,达到治疗CFS目的.
作者:吕杭州;吕明庄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多媒体教学以其明显的优势广泛运用于教学领域,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能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以及无法观察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尤其在形态学科如解剖学、病理学、医学影像学等学科中发挥着巨大优势,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教研室共同制作的课件,可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和教学经验,既避免重复劳动,又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丰富,可避免教师上课时大量书写板书的劳累,使教师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但目前高等中医院校的多媒体教学在一些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以改进.
作者:左建军;徐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颈上神经节切除脑缺血大鼠海马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 CGRP)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 NPY)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水沟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颈上神经节(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SCG)切除组、SCG切除+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酶复合物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GRP和NPY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海马CGRP阳性神经细胞数量较少,模型组及SCG切除组CGRP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增加;电针组、SCG切除+电针组大鼠海马CGRP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正常组、模型组和SCG切除组(P<0.01).模型组大鼠海马NPY阳性神经细胞数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电针组、SCG切除组及SCG切除+电针组大鼠海马NPY阳性神经细胞数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SCG对海马NPY表达具有调控作用,电针可通过调节脑缺血大鼠海马神经肽的表达达到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作者:吴绪平;吴洪阳;王亚文;王述菊;黄伟;刘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方法治疗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139例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51例,予口服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并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加量组46例,予奥美拉唑20 mg,每日2次;PPI常量组42例,予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疗程均为4周,疗程结束后复查胃镜.结果:联合治疗组和PPI加量组溃疡治愈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可提高糖尿病合并消化性溃疡的疗效.
作者:王笑秋;郁卫洲;季淦;邰少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数据挖掘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处理技术,它融汇了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模糊数学、数据库、数理统计等多种技术方法,专门用于海量数据的处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方剂配伍研究的切入点有:方证相关规律,基于类方分析的方剂配伍规律,医家组方用药特色,方药特异性,方剂的运用演变等.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对海量的古今方剂数据进行挖掘,从而发现方剂配伍规律,为临床病证辨证论治、遣药组方提供依据.
作者:邬锡琴;方向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银杏酮酯胶囊中萜类内酯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vaporative light scattering detector, HPLC-ELSD).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四氢呋喃-甲醇-水(12∶18∶70)为流动相.ELSD检测参数:漂移管温度:101 ℃;载气:N2;流速:3.12 L/min.结果:银杏酮酯胶囊中基质对萜类内酯的测定无干扰,银杏内酯浓度自然对数与色谱峰面积自然对数的线性关系良好,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的重现性试验RSD分别为1.09%、1.12%、1.21%、1.03%,萜类内酯的平均回收率为97.73%,RSD为1.44%.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银杏酮酯胶囊中萜类内酯成分有效检测方法.
作者:刘艳;王艳;张玉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手足部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外用自拟中药煎剂熏洗,西药组外用丙酸氯倍他索软膏,中西医结合组采用中药组与西药组两种疗法相结合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西药组为61.5%,中药组为80.0%.中药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00),高于中药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连续校正χ2检验,P=0.026).结论:中药熏泡配合糖皮质激素外用可显著提高手足部慢性角化性湿疹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虹亚;梁汉文;刘涛峰;冯璐;孙洪波;吴敏;王建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山楂药材指纹图谱,以控制其质量.方法:以绿原酸为参照物,采用HPLC分析山楂内有效成分,并利用计算机相似性评价系统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C18(250 mm×4.6 mm,5 μm),采用冰乙酸和乙腈组成的缓冲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25 nm.结果: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相对峰面积大于10%的共有峰的RSD均小于5%,符合<中药注射剂色谱指纹图谱实验研究技术指南>相关要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单,重复性良好,可作为控制山楂药材的内在质量的标准.
作者:彭灿;关世侠;林吉;彭代银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胡国俊主任医师业医40余载,治学严谨,熟谙经典,融汇各家,学验俱丰,其在继承前贤家学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对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的辨治独具匠心.
作者:朱慧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宋金元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在这一时期高度发达的学术文化,与同时期欧洲中世纪中后期文明的相对落后形成鲜明对比.政治、科技、宗教、哲学与战争等外部因素对这一时期的中西医学都各有影响,说明医学不是一门独立发展的学科,医学的发展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分不开.同时从社会大背景下客观横向地比较宋金元时代中西医学历史演变的异同,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西医学异同的原因.
作者:刘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临床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4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 d、4周、8周测量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情况.结果:术后8周X线片影像学评价结果显示优33例,良7例,中5例,优良率为88.89%.术后12周腕部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35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91.11%.结论:外固定支架能较好地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有利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恢复.
作者:孙玉明;毛国庆;蒋东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断血流(Herba Clinopodii)是从安徽霍山县发掘出的民间草药,为多年生草本唇形科风轮菜属植物风轮菜Clinopodium chinensis (Benth.) O.Kfze与荫风轮 Clinopodium polycephalum (Van.) C. Y. Wu et Hsuan ex Hsuan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开花前采收,除去泥沙,晒干.断血流味微苦、涩、凉,有止血之功.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崩漏、尿血、鼻衄、牙龈出血、创伤出血、子宫肌瘤出血[1].风轮菜首载于<救荒本草>(1406年)草部,叶可食用,名曰风轮菜,无药用记载;荫风轮(灯笼草)首载于<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芳草类,名曰大叶香薷,无药用记载.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断血流即为上述两种原植物[1].现对断血流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鉴别、含量测定、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等的研究概况总结如下.
作者:汪莉;方成武;杨洁;杨晨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了解金属元素含量与止血类中药功效的关系.方法:采用混酸体系作为消化液进行样品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7种止血类中草药中Fe、Mn、Cu、Zn、Ca和Mg的含量,并选取样品中的仙鹤草对各测定元素做了加样回收试验.结果:被测中草药中Ca、Mg含量普遍偏高,Fe的含量较高,而Mn、Zn的含量较低,Cu的含量低.结论:止血中药中金属元素含量与其功效间存在一定在相关性.
作者:李吉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建立木瓜丸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00 nm.结果:欧前胡素含量在0.036 4~0.144 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1.02%,n=6).结论:HPLC法灵敏、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木瓜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周志美;耿武松;史学礼;李思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性左心衰竭是内科常见急症,若救治不及时,则病死率较高.现将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内科及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0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寿信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将50重症肺炎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复方丹参组26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包括有效的抗感染和机械通气治疗,纠正内环境紊乱,控制血糖,维持肝功能、肾功能,改善微循环,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给予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中药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之上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婴幼儿患者,0.5 ml/kg,成人患者,20 ml/次,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与对照组(79.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显效率(73.1%)显著高于对照组(45.8%),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重症肺炎,可改善患者症状体征,缩短疗程.
作者:曹英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总结编辑加工中医药论文的经验,认为中医药论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引经据典差错多,信息异位结构乱,赘述常识篇幅长,诠释不足结论缺,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姚实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考试管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风与学风建设以及教学质量提高.在考试管理过程中引入和实施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考试管理质量.安徽中医学院在考试管理制度、考试环节管理、考试监督反馈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和有益尝试.
作者:彭代银;储全根;阚峻岭;许钒;李国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黄枳胶囊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应用5-羟色胺3(5-hydroxytryptamine 3, 5-HT3)拮抗剂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化疗后服用5-HT3拮抗剂引起便秘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黄枳胶囊,对照组服用乳果糖,疗程14 d,观察两组便秘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23.1%,总有效率为76.9%,对照组显效率为29.1%,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黄枳胶囊对5-HT3拮抗剂所致便秘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丁小娟;夏黎明;周晋华;苏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