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温岭市居民去死因寿命表分析

张奕;王嫽嫽

关键词:寿命表, 去死因寿命表, 期望寿命
摘要:目的 分析2007年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损耗情况.方法 按蒋庆琅法,用Excel软件计算和编制简略寿命表及去死因简略寿命表.结果 2007年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为77.20岁(男性74.85岁,女性79.77岁).对期望寿命损耗,以恶性肿瘤严重,男性为4.42岁,女性为2.81岁.恶性肿瘤对男女性期望寿命的损耗,均以肺癌严重(男性1.15岁,女性0.52岁).结论 延长温岭市居民期望寿命的关键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制,而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重要的措施.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浙江省2004-2007年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浙江省细菌性痢疾流行特征,为以后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国传染病疫情信息网报告病例和浙江省历年疫情资料汇编录入Excel 2003整理后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浙江省2004-2007年细菌性痢疾平均年发病率42.91/10万,发病高峰一般在每年的8~9月份,发病高峰年龄段均集中在0~10岁.多数暴发疫情发生在学校.福氏志贺菌是散发病例的优势菌种,而宋内志贺菌是暴发疫情的优势菌种.结论 浙江省细菌性痢疾发病情况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的疫情防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必须对学校和托幼机构的卫生加强管理.

    作者:余昭;罗芸;秦淑文;叶菊莲;缪梓萍;朱水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满洲里市扎赉诺尔区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满州里扎赉诺尔区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保障人民饮用上安全卫生水,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满州里扎赉诺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7年度全区开展了农村饮用水水质状况调查,为制定该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发展规划及为下一步安全饮水工程的实施提供依据.

    作者:刘志英;刘声;郭耸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北京市西城区2001-2007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动态分析

    目的 调查北京市西城区2001-2007年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整群分层抽样方法.结果 高血压3次调查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19.5%、2004年19.4%、2007年22.4%,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5.2%、2004年7.5%、2007年9.1%,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001年12.6%、2004年15.3%、2007年14.2%,3次患病率经统计学卡方检验均呈上升趋势.3次调查男女慢病患病率没有统计学差异.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有升高的趋势.结论 北京西城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现较高水平,并有明显上升趋势,应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

    作者:杨柳;卢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北海市两次风疹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北海市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风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北海市1995年11月中旬至1996年底及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两次风疹流行现场和实验室监测资料,对该市风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对消除麻疹工作的影响情况作描述性分析.结果 该市两次风疹流行报告风疹病例共706例,首次流行发病率11.18/10万,临床误诊为麻疹46.2%;第二次流行发病率36.8/10万,临床误诊为麻疹3.9%;5~19岁人群发病占83.7%,暴发病例占24.5%.结论 提高病例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及血清学或病毒学检测,是减少误诊、漏诊以确保实施正确的防治措施的关健;必须加强风疹的监测和对中、小学学生的免疫接种工作,以减少发病和对消除麻疹工作的干扰.

    作者:梁家素;沈智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应用聚类分析评价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效果

    目的 了解河北省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门诊)的咨询效果.方法 对2005年7月~2005年9月在河北省VCT门诊进行自愿咨询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表中的5个指标进行系统聚类,使用x2检验、确切概率法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等方法比较类间差异.结果 220人聚为3类,每一类的咨询结果均存在问题.Ⅱ类咨询效果好,获得的帮助包括有4种的占42.1%,愿意将所获的知识讲给家人和朋友的86人(68.3%);Ⅲ类其次;Ⅰ类差,咨询后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的题数均未超过4个,而且回答对4题的仅占总人数的30.4%,有20人疑问解决一半及以上,不足半数,54.3%的人不愿将所获的知识讲给家人和朋友.在全部咨询人群中Ⅱ类共126人,占57.27%,差的Ⅰ类占20.91%.结论 河北省VCT门诊的咨询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存在问题,尚需改进.

    作者:唐龙妹;赵丽娟;王立芹;张晓琳;李涛;刘建波;刘殿武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浙江省某县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状况调查

    随着企业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浙江省某县在原有企业的基础上,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不少企业.为了解该县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作业人员职业健康、职业病防治等职业卫生状况,并为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提供科学依据,三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业人员,于2007年对该县存在职业危害因素的272家用人单位进行了一般情况及职业卫生状况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子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流感嗜血杆菌分型的研究进展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是一类无动力、无芽胞,呈球杆状,杆状或长丝状等多形性的G-杆菌,以人类为惟一寄生对象.据WHO在2000年的数据统计,流感嗜血杆菌Hi中血清b型菌每年在全球至少引起300万例严重病例,其中有40~70万的4岁以下儿童死于Hi感染.

    作者:张艳;裘益辉;华春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1995-2007年湖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1995-2007年湖州市伤寒副伤寒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湖州市1995-2007年疫情资料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结果 湖州市伤寒副伤寒发病率逐年下降,地区分布上仍表现为平原水乡高于山区,2000年前发病呈现春季和夏季两个高峰,2000年后春季次高峰消失,以青壮年人群发病为主,以农民和学生多见,近年来散居儿童和民工发病构成比增加.结论 湖州市伤寒疫情稳定在较低水平,但仍然面临回升的可能,需继续采取以农村改水改厕为主的措施,提高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同时,进一步加强传染源的主动搜索和疫情规范处理等综合性防控措施.

    作者:金玫华;沈建勇;韩建康;朱新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慈溪市2004-2008年妊娠女性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1].文献报道我国梅毒发病率1993-1995年分别为0.81/10万、1.72/10万、3.91/10万,年均递增率为137.13%,占住院分娩病例总数的6.2‰.随着梅毒患者的增加,妊娠合并梅毒的患者也成倍增加,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为有效防治妊娠期梅毒,笔者对慈溪市妇幼保健院住院部2004-2008年分娩女性的梅毒感染状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素琴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梅毒病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潜在威胁及对策

    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属中的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1].近几年患病人数逐年增多.江山市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7年6月,共收治梅毒病人71例,给医院的治疗、护理及院感控制带来新的挑战.现将梅毒病人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潜在威胁及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李瑶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围生儿的影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黄疸和血清胆酸升高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44例ICP孕产妇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并与同期分娩的140例正常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进行比较,探讨ICP对围生儿结局的不良影响.

    作者:吴兰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健全基层妇幼保健网络的思考

    国家制定了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保障妇女享有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改善儿童卫生保健服务,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浙江省人民政府也下发了2006-2010年妇女儿童两个发展纲要,明确了近5年内妇女儿童健康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为浙江省妇女、儿童健康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实施妇女儿童两个发展<规划>,是推进妇女事业发展,优化儿童成长环境的有力保障.

    作者:潘玲斐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浙江省1951-2007年麻疹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1951-2007年浙江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1951-2007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自然感染阶段麻疹发病1~2年一个流行高峰,年平均发病率为1067.53/10万,疫苗推广应用阶段年均发病率为253.11/10万,流行周期推迟为2~3年,计划免疫阶段和免疫规划阶段年均发病率进一步下降,为36.73/10万.1992-2007年麻疹每年3~5月或4~6月份为发病高峰,发病以14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64.58%.近年<1岁组和≥15岁组麻疹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实施儿童计划免疫有效的控制了麻疹的流行;但要实现消除麻疹,目前浙江省应采取措施加强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和复种工作,确保麻疹疫苗2剂次接种率达到95%以上,同时可考虑对成人再补种一剂次麻疹疫苗,以提高整个人群的麻疹疫苗接种率.

    作者:徐旭卿;王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2004-2007年衢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及对策

    目的 了解衢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及有效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07年各县(区)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4年来,衢州市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1起;其中未分级14起、一般75起、较大事件2起.传染病暴发疫情占88起(96.7%);食物中毒占3起(3.3%).以4、11月为发病高峰,呈双峰型;患者主要为学生和托幼儿童.乡镇学校68起(74.7%)、市区学校5起(5.5%)、县城学校7起(7.7%)、行政村11起(12.1%).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比例逐年下降,肠道传染病疫情逐年递增,狂犬病疫情近年来有所回升.市区和县城学校均为呼吸道疫情,但乡镇学校仍有肠道暴发疫情;行政村主要以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性、食物中毒为主.结论 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疫情预防控制的领导和支持,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疫情报告的监督力度.

    作者:邓小雁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预防医学论文中实验设计常见问题分析

    科研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设计必须明确所要观察的实验因素、受试对象、所观察的指标,以及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重要非实验因素,使各重要非实验因素在各组间保持均衡性,并应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才能得到有说服力和可信的研究结论.

    作者:陈继彬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嘉兴市1984-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嘉兴市实行免疫预防以后1984-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嘉兴市1984-2007年共报告麻疹797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9.59/10万,城区发病率高于县(市).≥20岁成人、7~14岁、9月龄~6岁、≤8月龄婴儿分别占46.39%、19.57%、18.86%和7.08%.对1 891例8月龄~14岁儿童麻疹的免疫史分析,有麻疹疫苗(MV) 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22.53%、47.96%、29.51%.结论 本地人口成人发病增多,流动儿童MV接种率低,提高MV接种率和加强麻疹监测,才能消除麻疹.

    作者:何奔;林云;沈国初;朱红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空气细菌总数监测结果的分析与评价

    公共场所是人群聚集的重要环境,其环境空气质量的好坏是预防和控制各类疾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掌握公共场所环境空气的卫生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办法,本文对2006年至2008年随机采集的508份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环境空气细菌总数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谢文芳;富小飞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克拉玛依市实施国外贷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在克拉玛依市实施的成效.方法 根据克拉玛依市结核病报表资料分析肺结核病人发现及治疗效果.结果 克拉玛依市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自2002年3月开始启动至2006年12月31日,5年来累计接诊肺结核疑似者3 279例,发现、登记和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32例,其中菌阳肺结核患者439例,新发菌阳339例,复治菌阳100例.新发菌阳平均治愈率为94.7%,复治菌阳平均治愈率为90.0%,菌阳平均治愈率为93.6%.结论 克拉玛依市世界银行贷款/英国政府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杨芳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学校疾病监测预警机制的建立与预警分析

    近年来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相关事件频发,给学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同时也给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些事件提示我们建立学校疾病监测预警机制的重要性[1-3].余杭区近3年来每年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均占全区应急事件的75%以上,由此该区积极探讨学校疾病监测预警机制,用于学校疾病预警预测,降低学校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及对学生健康的危害.

    作者:杨其法;鹿凤苓;张宝津;王昵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商业性女性性服务人群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商业性女性性服务人群(CSW)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的心理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整群抽样法选择胶州市、聊城市的东昌府区、邹城市3个县级市(区)社区内从事商业性性服务的女性为调查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496人,平均年龄(22.05±4.00)岁,未婚者占85.48%,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0.57%,其SCL-90量表9个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两个全国常模(P值均小于0.001),多种心理问题间存在相关性,其心理状况在不同年龄组、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来源场所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文化程度、城乡户口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社会支持影响其心理状况.结论 商业性女性性服务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普通人群,文化程度、户口类型等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是影响其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

    作者:康殿民;朱晓艳;傅继华;刘学真;廖玫珍 刊期: 2009年第05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