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型套细胞淋巴瘤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骆莉莉;王欣

关键词:淋巴瘤, 非霍奇金, 套细胞淋巴瘤, 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 鉴别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型套细胞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1例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型套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病理表现,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回肠末段多发性息肉瘤细胞累及黏膜固有层及黏膜下层,破坏淋巴滤泡;CD20、CD79α、cyclinD1、CD5等抗原表达阳性.结论:多发性淋巴瘤性息肉病型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多为套细胞性淋巴瘤,具有特殊的免疫表型,其恶性程度高,治疗难度大,以综合治疗为主,预后差.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缺血总负荷值、心率变异性及校正Q-T离散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值(TIB)、心率变异性(HRV)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变化,并探讨它们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31例,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病史,分为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3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P组)35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35例和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组(对照组)30名.每组均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得出TIB、HRV指标(PNN50、SDNN、SDANN、RMSSD)及校正QTcd,进行对比分析;采用Gensini积分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冠心病患者HRV指标与TIB、QTcd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比较所有研究对象不同范围QTcd的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结果:SAP组、UAP组和AMI组的HRV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UAP组的HRV指标均较SAP组显著降低(P<0.01);AMI组的HRV指标较UAP组显著降低(P<0.01);UAP组和AMI组的TIB均较对照组和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TIB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SAP组、UAP组和AMI组的QTc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和AMI组的QTcd均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QTcd值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UAP组和AMI组的Gensini积分均较SAP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的Gensini积分较UAP组显著升高(P<0.01).HRV指标与Gensini积分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TIB和QTcd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QTcd>60 ms者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高(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TIB、HRV指标、QTcd和Gensini积分有明显差异性;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严重,TIB、QTcd越大,而HRV越小;QTcd越大,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越高.TIB、HRV、QTcd对判断冠心病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作用.

    作者:徐玮;宣玲;卢冬雨;王洪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及蛋白酶体抑制剂与大肠癌关系研究进展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年死亡率为5.07/10万人,在恶性肿瘤中居第5位[1].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的大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大肠癌的治疗首选外科手术以及放化疗,但疗效仍不令人满意.有研究[2]表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的异常在多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中都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在大肠癌中同样如此.UPS突变会导致对靶蛋白的调控能力丧失,从而引起癌蛋白积聚、抑癌蛋白异常降解、细胞凋亡受阻和增殖加速,导致大肠癌的发生.UPS的各类组成成分已成为肿瘤防治的研究焦点,蛋白酶体抑制剂也正在成为某些肿瘤新的治疗热点.近研究[2]表明,UPS在大肠癌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本文就UPS的组成及其在大肠癌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余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不同人群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比较心理干预对新兵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研究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将新兵和精神分裂症患者各分成2组,入组后对所有受试者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现场交卷.新兵分为A组和B组,A组系统授课和训练,进行心理干预3个月,遇有应激障碍及时给予心理治疗;B组进行常规模式的军事训练.3个月后2组再测SCL-90.药物治疗效果方面无明显差异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C组和D组,分别进行SCL-90量表测查,现场交卷.C组在精神科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D组继续精神科的传统住院治疗.3个月后再次测评SCL-90.结果:A组干预后新兵心理障碍阳性症状者和C组精神分裂症症状严重程度均明显少于B组和D组(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新兵或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效,积极的心理治疗对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很重要.

    作者:罗爱军;郭红;邹永江;盛玉霞;张婧;巨星;武业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配伍复方土槿皮酊溶液治疗甲真菌感染22例

    目的:观察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配伍复方土槿皮酊溶液治疗甲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先用特比萘芬乳膏适量涂抹病甲上及甲缝中,使药物保留病甲上20 min,待病甲软化后,用消毒后的指甲刀削薄病甲或刮削松脆的病甲增厚部分,在修整的病甲上和甲缝中喷洒适量复方土槿皮酊溶液,10 min后再次在病甲上及甲缝中涂抹特比萘芬乳膏,不需封包.结果:22例(趾甲真菌感染18例,指甲真菌感染4例)中,临床治愈18例,显效2例(趾甲真菌感染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盐酸特比萘芬乳膏配伍复方土槿皮酊治疗甲真菌感染疗效较好,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环孢素A对心房颤动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及血清中MMP-2、TIMP-2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心房颤动(AF)大鼠心房有效不应期(ERP)、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F组、AFCsA处理组.除对照组外,采用乙酰胆碱-氯化钙药物经尾静脉注射法构建AF大鼠模型;对照组静脉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AF CsA处理组饮食加5 mg·kg-1·d-1 CsA;对照组和AF组每天胃内注入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心电图检测AF持续时间;测定心房ERP;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MMP-2及TIMP-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F组心房ERP明显缩短(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增高,TIMP-2水平明显下降(P<0.01);与AF组比较,AF CsA处理组AF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心房ERP明显延长(P<0.01),血清中MMP-2水平明显降低,TIMP-2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CsA具有抗AF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延长心房ERP从而改善大鼠心房电重构,以及调控MMP-2及TIMP-2表达而改善大鼠心房结构重构.

    作者:王茂林;宣玲;唐碧;吴士礼;周丽平;包宗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CXCL12/CXCR4信号通路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是一类结构相似,对某些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质.趋化因子12(CXCL12) 及其受体(CXCR4)在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中通过几个不同途径使细胞内信号发生改变,能够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运动、黏附、侵袭、转移和分泌等,影响着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本文就近年来CXCL12/ CXCR4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高艳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静吸复合全麻在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静吸复合全麻对经皮肾镜碎石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128例经皮肾镜手术患者给予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04~0.08 mg/kg、舒芬太尼4~6 μg/kg稀释到20 ml,2~3 min静脉缓慢注射完毕;丙泊酚1~2 mg、苯磺顺阿曲库胺0.15 mg /kg、2%利多卡因1~2 mg/kg(>65岁酌减).静吸复合全麻期间严密监测、观察生命体征、麻醉深度、肌松,采取保温措施.结果:128例中2例出现灌洗吸收综合征,9例腹膜后冲洗外渗,2例因肾大出血行肾摘除术,其他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麻醉期间降低灌洗液压力、减少灌洗液量,可以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熹;和儒林;汤芸芸;洪松涛;徐湘盛;解放军第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NCPAP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盐酸氨溴索7.5 mg/kg,每6 h 1次,连用7 d.观察2组NCPAP时间、机械通气使用率、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氧合指数(OI)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NCPAP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氧疗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4 h、36 h及48 h的OI均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治疗后12 h的OI、机械通气使用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NCPAP较单用NCPAP治疗NRDS疗效好、安全.

    作者:朱峰;黄启凌;李莹莹;柴彦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锁骨下动脉(subclavian artery,SA)窃血综合征(subclavian steal syndrome,S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测SA起始段、颅外段椎动脉、上肢动脉声像图特征及血流状况.结果:18例SSS中17例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1例由多发性大动脉炎引起;完全性窃血11例,不完全性窃血7例,1例患侧合并椎动脉重度狭窄,窃血程度降级.结论:SSS主要由动脉粥样硬化和多发性大动脉炎所致,SA狭窄与窃血程度相关,但非绝对关系,不能单纯依靠椎动脉血流方向与频谱改变判断SA或无名动脉的狭窄程度与窃血.

    作者:丁文君;郭艳;于海晶;段园园;尹吉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喷他佐辛组(P组)各40例.D组选用地佐辛4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P组选用喷他佐辛1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均采用自控镇痛泵(100 ml)以负荷剂量2 ml+持续剂量2 ml/h+自控镇痛每次0.5 ml、锁定时间15 min模式静脉镇痛.观察术后4、8、16、24和48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患者有效自控镇痛按压次数.结果:D组术后4、8、16、24和48 h患者视觉模拟评分和有效自控镇痛按压次数与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恶心、呕吐和嗜睡等发生率均低于P组(P<0.05~P<0.01).结论:地佐辛、喷他佐辛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地佐辛较喷他佐辛的不良反应少.

    作者:汪胜友;金文然;王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2例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围手术期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施行PD中病例资料完整的72例围手术期处理方法.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者21例(27例次),发生率29.17%;病死2例,病死率2.78%;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提高PD手术的安全性和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易婉婉;崔培元;范恒伟;谈?;吴华;吴斌全;吴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木村病文献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木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木村病的诊治方法及预后.方法:检索<万方数据>2001~2011年木村病的病例报道49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木村病主要表现为头颈部肿块、淋巴结肿大、大涎腺侵犯,可合并肾病综合征,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增多、血清IgE水平升高,双链DNA 均阴性,病灶边界不清无包膜,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易复发.有2例患者转化为恶性淋巴瘤.结论:木村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常累及周围淋巴结、大涎腺和肾脏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容易复发,有向恶性淋巴瘤转化的倾向.

    作者:庄万传;夏瑞祥;李秀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与Milligan-Morgan术治疗重度痔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与Milligan-Morgan术(M-M)治疗重度痔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6例Ⅲ~Ⅳ期重度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5年随访资料,M-M组和PPH组各83例.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远期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指数及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Ⅲ期患者中,PPH组术后3年、5年复发率与M-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期患者中,PPH组术后3年、5年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5年的复发率均高于M-M组(P<0.05).结论:PPH治疗Ⅲ、Ⅳ期重度痔的近期疗效优于M-M,但远期并发症及复发率较高.对于Ⅲ期脱垂性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宜选择PPH治疗,而对于Ⅳ期重度痔及以外痔为主的混合痔则应考虑以M-M进行治疗.

    作者:谭书锦;别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对复杂性胆囊三角的处理

    目的: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两镜联合)在胆囊三角常规暴露困难中的运用,探讨如何减少胆管损伤及降低中转开腹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两镜联合胆囊切除术中对胆囊三角的处理.结果:通过两镜联合解剖胆囊三角,手术成功率达100%.结论:胆囊三角暴露困难者,通过两镜联合处理可降低手术中胆管损伤及中转开腹率.

    作者:徐礼治;汪继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结核分枝杆菌H37Ra株fbpC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目的:探讨克隆结核杆菌H37Ra菌株抗原fbpC基因及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的表达.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扩增人结核杆菌弱毒性菌株H37Ra的编码基因fbpC,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通过酶切、聚合酶链反应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由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磺酸纳-聚丙烯酰胺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成功构建了pET28a-fbpC 重组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了相对分子量约33 000的重组蛋白.结论:重组质粒pET28a-fbpC成功构建和表达,为fbpc反应原性、免疫诊断价值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马志刚;钱中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对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对鼻咽癌放射敏感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2例鼻咽癌治疗前行螺旋CT动态扫描,通过时间-密度曲线计算鼻咽癌和未受侵犯的翼外肌的灌注数据.患者均接受放疗,外照射至放疗剂量DT50 Gy时行鼻咽部CT复查,分别测量治疗前和外照射放疗剂量DT50 Gy时肿瘤大截面积,观察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等功能参数与肿瘤消退率(Rs0~50)的关系.结果:52例鼻咽癌的BF、BV、MTT和PS分别为(385.79±39.08)ml·min-1·100 g-1,(14.49±16.29)ml/100 g,(3.34±1.5)s和(65.13±10.02 ) ml·min-1·100 g-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F、BV、MTT、PS和肿瘤面积与Rs0~50均无相关关系(P>0.05).将Rs0~50≤0.75定为放疗低敏感组,>0.75为高敏感组,放疗高敏感组的BV和BF均显著高于放疗低敏感组(P<0.01),而PS明显低于放疗高敏感组(P<0.01).结论:鼻咽肿瘤组织的CT灌注参数BV、BF能预测其对放疗的敏感性.

    作者:陆忠华;黄云海;张乐;汤华;戴科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临床肺部感染评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变化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的预后评估作用.方法:对183例SAP患者进行分析,记录出现SAP前3天及发病后第1、3、5、7天的CPIS,根据预后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病死组,比较2组CPIS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后CPIS均比发病前明显升高(P<0.01);病死组发病后第1、3、5、7天与发病前3天的评分比较均明显升高(P<0.01);存活组发病后第1、3、5天与发病前3天的评分比较均明显升高,第7天则较第1天显著下降(P<0.01).发病后第5天且CPIS>6分时,与存活患者相比病死率增高,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3%和93.4%;CPIS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关系(P<0.01);当接受充分治疗后,发病后第5天CPIS轻度下降,而在没有充分的抗感染治疗时变化不明显.结论:CPIS作为肺部感染程度的量化指标可以很好地预测SAP患者的预后.

    作者:邓星奇;李艳艳;顾薇;周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163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3例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BPPV进行比较.结果:163例BPPV患者中男性占28.8%,女性占71.2%;<40岁占68.7%,≥40岁占31.3%;其中后半规管型118例,水平半规管型44例,垂直半规管型1例;后半规管型BPPV眼震潜伏期短于水平半规管型,后半规管型与水平半规管型眼震潜伏期和眼震持续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BPPV在临床上以女性多见,以后半规管型多见,后半规管与水平半规管比较潜伏期更长,但眩晕持续时间较短.

    作者:郑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母婴感染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分析

    目的:分析梅毒抗体阳性待产妇及其新生儿的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为新生儿梅毒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31例梅毒抗体阳性的待产妇及其新生儿使用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RPR)试验和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TPPA)试验进行检测,比较母婴RPR的滴度.结果:131例梅毒抗体阳性的待产妇RPR滴度阳性88例,阴性43例;131例新生儿RPR滴度阳性48例,阴性83例.母婴梅毒滴度等级相关系数为0.857,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梅毒抗体阳性的待产妇RPR滴度越高,新生儿RPR滴度阳性率也越高.临床上对梅毒抗体阳性的产妇应联合检测母婴的RPR和TPPA试验.

    作者:徐灼均;徐宁;梁映亮;张杰良;隋洪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18例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后腹腔镜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8例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常规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准备好各种用药和器械,检查其性能确保术中安全使用;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术后协助麻醉及手术医生对患者复苏,拔除气管插管,护送回病房并完成交接.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后腹腔镜手术,手术配合满意,手术时间110~160 min,术中出血80~100 ml;术后24~48 h肛门排气,开始进食;术后5~7 d出院,术后访视效果良好.结论:高质量的术前访视、术中技术操作配合熟练和术后常规护理,是手术成功率高的重要保证.

    作者:邓娟;付琴;刘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