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2例疗效分析

段中华

关键词:颅脑损伤,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预后
摘要: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术及去骨瓣减压同时硬膜敞开,骨窗大小为6 cm×8 cm;治疗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治疗,骨窗大小为12 cm×15 cm,术中同步行硬膜减张缝合修补.比较2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术后半个月,治疗组患者颅内高压连续3d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2组外伤性脑梗死、脑组织切口疝、外伤性癫痫、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残以上康复率为84.4%,对照组为60.0%,治疗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显著减少脑神经损伤,保留脑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更明显,疗效更好.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s of normal,ULN)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临床特征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关系.方法:将110例行肝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按照ALT≤1×ULN和1 × ULN<ALT<2×ULN分成Ⅰ(n=64)、Ⅱ(n=46)组,分析其ALT水平、HBV DNA复制水平、年龄与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Ⅰ、Ⅱ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共有21.82%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2级,29.09%的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S2期,19.09%的患者肝组织学表现为肝硬化(S4期).HBV DNA载量≥10 7(拷贝/ml)的患者年龄分布相对较年轻,肝组织的炎症和纤维化程度也相对较轻.共有81例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显示肝组织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核心抗原(HBcAg)的表达,2组患者肝组织内HBsAg和HBcAg的免疫染色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生化和病毒学指标并不能完全反映肝脏病变的真实情况,对年龄较大的、病程较长的患者,无论ALT水平如何,均建议行肝活检,尤其可早期发现隐匿性肝硬化.

    作者:徐葵花;张莉;陈家盛;李伟;宋文庆;承泽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药复方体内指纹图谱研究进展

    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无明确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临床应用时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导致其很难在国际上流通.为此,国内许多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标准,以期为中药走向世界找到科学的质量控制标准.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1],中药指纹图谱可以较好地解决中药及其复方制剂的稳定性、药效成分复杂等问题:因此,中药指纹图谱逐渐成为目前国际较为认可的中药及其复方质量控制的评价模式,但其仍不能完全有效表征中药在体内的生物活性及其作用机制.而将指纹图谱技术和中药血清药物化学、中药血清药理学相结合则有助于明确中药复方在体内的作用成分和作用机制.为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运用体内指纹图谱来研究中药复方制剂在体内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本文就近年来中药复方体内指纹图谱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桑冉;王雷;陈卫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PUHY002对人肝微粒体CYP450酶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评价CPUHY002在体外对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6种亚型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将CPUHY002与CYP450酶6种亚型的特异性探针底物非那西丁、双氯酚酸钠、奥美拉唑、右美沙芬、氯唑沙宗、丙酸睾酮与人肝微粒体进行孵育,采用LC-MS/MS法测定对应6种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4-羟基双氯酚酸、5-羟基奥美拉唑、右啡烷、6-羟基氯唑沙宗、6β-羟基睾酮的浓度,求算出IC50.结果:CPUHY002对CYP2C19和CYP2E1的IC50值分别为48.02 μmol/L和47.19 μmol/L,对CYP1 A2、CYP2D6、CYP3A4和CYP2C9的IC50值>100 μmol/L.结论:CPUHY002对于CYP2C19和CYP2E1具有弱抑制作用,对CYP1A2、CYP2D6、CYP3A4和CYP2C9无抑制作用.

    作者:周建财;高署;鲁晓蓉;张勇;沈陈林;韦颖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任务导向为核心的中高职衔接高血压健康管理教学模型构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各种慢性病患病率增加、并发症增多,如高血压并发脑卒中等.我国人群高血压呈现“三高”(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三低”(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态势[1].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综合征”、“生活方式病”,对高血压的正规科学的“健康管理”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患病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的方法[1].目前,“健康管理”人才紧缺,社区急需大批健康管理人才,而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不强,中高职专业课程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及内容衔接存在问题[2-3].故本文就高血压健康管理教学模型的构建作一探讨.

    作者:胡月琴;杨秀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阴囊钙质沉积症1例误诊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分析阴囊钙质沉积症(SC)误诊原因并复习相关文献,提高临床医生对SC的认识.方法:1例阴囊皮肤多发结节患者,因误诊为阴囊皮肤多发皮脂腺腺瘤,行较大结节逐个切除术.数月后小结节增大,上级医院确诊为SC,行阴囊局部病变皮肤切除术.结果:两次手术切口均恢复良好,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SC是罕见的良性疾病,发病原因不明,确诊后行阴囊局部病变切除术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权伟合;梁志恒;张栩亮;李虎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虹膜损伤13例个性化修复术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虹膜损伤个性化修复方式的设计思路及手术技巧.方法:对13例(15眼)虹膜损伤的患者根据虹膜根部离断范围大小,酌情采用巩膜夹持法、双弯针聚丙烯缝线缝合法、注射针引线法、改良McCannal式、Siepser式虹膜缝合法修补虹膜.术后随访3个月,观察瞳孔形状、视力、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变化,有否单眼复视、畏光、眩光等不适症状.结果: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优于0.5者11眼,0.1 ~0.4者4眼.患眼瞳孔呈圆形或类圆形,眼压正常,除Siepser式虹膜缝合法外,其余4种手术方法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在5.16%~2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无单眼复视、畏光、眩光等不适.结论:个性化虹膜损伤修复术,在提高视力的同时,能消除单眼复视、畏光、眩光等症状,提高视觉质量,达到损伤小、视功能恢复大的目的.

    作者:温利辉;农义军;莫明辉;王俊;詹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预防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将60例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A组为戊乙奎醚联合托烷司琼组,B组为托烷司琼组,C组为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观察术后24 h患者恶心呕吐情况.结果:C组在T1~T4恶心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T1、T2时A组视觉模拟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1),T3、T4时2组视觉模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在苏醒后0~6h、0~12 h和0~24 h内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1);A组和B组呕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戊乙奎醚复合托烷司琼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可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特别是在术后早期,其效果优于单独应用托烷司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长黄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品管圈方法减少神经内科病区呼叫铃声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品管圈方法减少神经内科病区呼叫铃声的效果.方法:使用查检表得出60例住院患者2周(10个工作日内)呼叫铃声的主要原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无干预,观察组使用品管圈方法干预.讨论品管圈方法的效果.结果:使用查检表得出呼叫铃声的主要原因为输液问题(占81.83%),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更换输液呼叫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启用品管圈方法后观察组圈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和谐度评分均较实施前和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结论:品管圈方法有效减少了神经内科病区频繁的呼叫铃声问题.

    作者:陈孋孋;王博;王戈;翁晨菲;万婕;黄建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3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32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手术在C臂机监测下,经皮穿刺经椎弓根到达伤椎椎体.其中28例外伤引起的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单纯椎体成型术.对镇痛效果和椎体高度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逐渐减轻,在术后不同时间及随访期间,患者疼痛情况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和随访期间椎体丢失高度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Cobb's角均明显小于术前(P<0.01).结论:单纯椎体成型术与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成功率高,疗效确切,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能较好恢复其椎体高度.

    作者:张晓珑;何伟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结核杆菌抗原刺激外周血T细胞亚群产生干扰素的比较

    目的:比较磷酸化抗原(HDMAPP)、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和结核杆菌低分子耐热抗原Mtb-HAg(10 k)刺激外周血T细胞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反应能力方面的特点及差异.方法:采集正常人外周血,分别用HDMAPP、Mtb-HAg和Mtb-HAg(10 k)刺激培养14 h,再加入莫能霉素继续培养6h,收集细胞,加入荧光标记单抗进行表面分子和胞内染色,然后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各实验组中CD3+ αβ细胞和CD3+ γδ细胞胞内IFN-γ的表达.结果:正常人各抗原实验组CD3+ αβ细胞和CD3+γδ细胞胞内产生IFN-γ+细胞比率较阴性组对照组升高(P<0.01).各抗原刺激组CD3+γδ细胞产生IFN-γ+细胞比率明显高于CD3+αβ细胞(P <0.05 ~P<0.01).3种抗原刺激组间CD3+αβ细胞和CD3+γδ细胞无明显不同(P>0.05).结论:HDMAPP、Mtb-HAg和Mtb-HAg(10 k)均可以刺激外周血中T细胞中αβ和γδ细胞群产生IFN-γ,均可特异性诱导刺激CD3+γδ细胞产生IFN-γ,HDMAPP、Mtb-HAg(10 k)对CD3+γδ细胞产生IFN-γ的表达量高于Mtb-HAg.

    作者:盛玲玲;夏惠;孙悝;陈勇;李柏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围手术期盆腔肿瘤患者下肢静脉血流评估的意义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评估围手术期盆腔肿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方法:对35例伴有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的围手术期盆腔肿瘤患者行CDFI检查,确诊有无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并测量股静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术后3~10d复查.结果:11例术前伴发DVT;23例术前未发生DVT,与术后相比术前股静脉内径增宽,股静脉血流速度降低,平静呼吸时股静脉平均大血流速度降低(P<0.01).结论:对出现下肢症状的围手术期盆腔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应常规行术前CDFI检查,不仅可以及时诊断DVT,还可以提示患者的下肢静脉血流淤滞状况.

    作者:张征;苏里亚;徐光;王川予;李超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职高专护生自我价值感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研究高职高专护生自我价值感(SW)现状.方法:采取整群和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 818人,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实习护生SW各维度进行团体测试.结果:高职高专护生在总体、一般和特殊SW等多维度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大学二年级护生个人取向的人际SW、实习护生社会取向的道德SW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P<0.01),实习护生个人取向的人际SW得分与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人际维度异常率均高于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护生(P<0.01),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护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职高专护生SW总体水平较高,随着专业因素的逐步涉入,与专业因素相关的少数维度显示异常,可能与专业对护生的需求有关.

    作者:李正姐;刘新民;程茂雨;李世红;高月;邾迎君;童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食管鳞癌中的联合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以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作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6例ESCC组织标本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表达.结果:ESCC组织中Ezrin蛋白与E-cadher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78.95%和59.21%;而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异常表达率分别为26.67%和6.67%,两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zrin蛋白异常表达在E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程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和P<0.01),E-cadherin异常表达在ESCC组织的浸润深度、ESCC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P <0.01).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中的异常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E-cadherin异常表达组Ezrin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E-cadherin正常表达患者(P<0.05).两者同时异常表达的40例中淋巴结转移高达70%,而两者同时正常表达的11例均无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zrin蛋白与E-cadherin在ESCC组织中均异常表达,且呈正相关.联合检测Ezri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有助于综合判断ESCC的浸润、转移及预后.

    作者:崔珍;何斌;殷红梅;楼建军;吴云来;刘静景;李多杰;江浩;彭开桂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浆置换的护理现状及进展

    血浆置换(PE)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血浆分离器分离血细胞和血浆,弃去含有毒素的异常血浆和血浆中的病理成分,将患者的血细胞保留成分和补充的等量新鲜血浆、平衡液等置换液一起回输体内.传统的洗胃、灌肠、催吐、导泻及皮肤清洗等仅能对急性中毒时患者的消化道及体表残留毒物起到清除作用,对已吸收入血的循环毒物则无法清除,而中毒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吸收入血的循环毒物所致.阿托品和复能剂又有各自的局限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是急诊科常见病,病情重,尤其是农村地区急性中毒的主要死因.PE治疗SAOPP使阿托品用量明显减少,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缩短,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1].故PE在SAOPP的应用及护理很重要,现将其作一综述.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2例疗效分析

    目的:比较标准大骨瓣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颅术及去骨瓣减压同时硬膜敞开,骨窗大小为6 cm×8 cm;治疗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治疗,骨窗大小为12 cm×15 cm,术中同步行硬膜减张缝合修补.比较2组术后颅内压变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术后半个月,治疗组患者颅内高压连续3d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2组外伤性脑梗死、脑组织切口疝、外伤性癫痫、外伤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残以上康复率为84.4%,对照组为60.0%,治疗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能够显著减少脑神经损伤,保留脑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比常规骨瓣开颅术减压效果更明显,疗效更好.

    作者:段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神经梅毒1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诊断要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降低误诊和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结合文献分析其临床表现、分型及诊断要点.结果:13例中无症状神经梅毒3例,脑(脊)膜血管梅毒5例,脊髓痨2例,麻痹性痴呆3例,其中4例误诊.常见症状有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及多发性脑梗死症状.影像学表现为脑萎缩、脑积水、脑梗死及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结论: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无特异性,误诊和漏诊率高,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提示作用.

    作者:刘彬;钟平;汪国胜;张雷;马争飞;张尊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碳酸酐酶-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碳酸酐酶-Ⅸ(CA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正常食管组织和68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AⅨ的表达,分析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关系.结果:CAⅨ在正常食管组织中的阳性率是6.67%,明显低于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72.06% (P <0.01);CAⅨ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一定关系(P<0.05).结论:CAⅨ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可能是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作者:郭伟;刘先富;张明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76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治疗.比较2组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降低值、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值,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肌酸激酶(CK)升高值.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ALT、CK升高值均大于对照组(P<0.01),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值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能更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同时需要监测ALT及CK变化.

    作者:李丽燕;李雷;杨荣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鲜全血校准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评价

    目的:对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校准和校准后比对,确保检测结果符合标准.方法:取健康人新鲜全血,第1管用于定值,第2管用于校准,第3管用于校准后验证,以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作为二级标准检测系统定值,计算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的偏差,对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各参数进行校准.结果:校准前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部分参数偏差超出范围,经调试并调整校准系数后,各参数偏差均符合要求,分别为白细胞计数-1.0%,红细胞计数0.8%,血红蛋白-1.0%,红细胞比容1.3%,血小板计数-1.4%,2种分析仪测定的结果中除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项目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DRAY BC-5500型血细胞分析仪校准方法简便、快捷,部分参数经校准后检测结果的偏差比校准前明显降低,与实验室其他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能满足实验室要求.

    作者:钱小华;张帆;沈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烟雾病4例围手术期护理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Moyamoya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是因患者行血管造影时脑底部显示烟雾状毛细血管网而得名[1].其病因不明,目前治疗上无特殊方法,手术治疗对改善神经功能损害有帮助,手术方式有多种.儿童MMD主要表现为脑缺血症状,而在成年人则主要表现为脑出血和脑梗死症状[2].2012年我科对1例成人和3例儿童MMD患者分别采用颞浅动脉贴敷加颅骨多点钻孔术以及单纯颅骨多点钻孔术治疗,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牛梅;高文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