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管道标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殷良田;曹敏

关键词:管道标识, 重症监护室, 管道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未进行管道标识的80例(无标识组)患者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实施管道标识后的123例患者(标识组)的管道安全情况、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标识组的管道堵塞率、管道脱出率、连接错误率和差错率均高于标识组(P<0.05~P<0.01),急救给药时间高于非标识组(P<0.01),而管道受压扭曲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标识应用在ICU患者中,可有效提高管道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目的:调查医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大学生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表(AFW-US)对200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不同生源地医学生之间总体幸福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幸福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城乡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等不同群体之间在自我意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城镇与农村生源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医学生在家庭环境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不同性别之间在工作与社会适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校学习、家庭环境、工作与社会适应、恋爱、休闲活动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回归分析显示学校学习、自我意识对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结论:医学生总体幸福感水平较高,自我意识、学校学习是影响医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岚;马长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外固定架结合皮瓣转移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一期行外固定支架.术后对存在不同程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骨外露或窦道患者行伤口分泌物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结果进行治疗以控制感染,均采用病灶清除,切除死骨后植骨,进行带蒂皮瓣转移治疗.结果:23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术后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炎症复发,再次手术后愈合,成活皮瓣外观及质地良好,均有感觉功能.随访16~24个月,21例骨折愈合,愈合时间4~18个月;2例延期愈合,再次行切开加压锁钉钢板加植骨后愈合.无深部感染;5例出现针道感染,拔出外固定钢针后,换药1周愈合;3例腓肠肌萎缩;2例膝关节轻度受限;2例踝关节功能背伸受限,但行走功能可.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带蒂皮瓣转移手术技术可达到同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和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目的,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鲍广全;曹烈虎;宋绍军;苏佳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成人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院日期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CNP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依据CNP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等的差异.结果:CNP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评分均好于对照组(P<0.01);CNP组患者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实施CNP可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护理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终止瘢痕子宫早孕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序贯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效果.方法:82例瘢痕子宫早孕要求终止妊娠患者,其中对照组56例直接行无痛人工流产;观察组26例序贯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后行无痛人工流产.比较2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口扩张情况、术中出血量、丙泊酚用量、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手术时间、宫腔残留、子宫穿孔等情况.结果:2组镇痛效果均为100%,观察组宫口100%扩张;观察组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痛率与宫腔残留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子宫穿孔发生.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瘢痕子宫早孕终止妊娠安全有效,能减少子宫损伤、出血以及人工流产并发症.

    作者:吴霞;唐桂娥;桑学梅;马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血脂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脂及肝功能检测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脂肪肝患者80例作为治疗组,体检正常者80名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进行肝脏超声检查,同时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血脂和肝功能指标.结果:脂肪肝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却较正常对照组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脂肪肝的形成与血脂关系密切,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血脂和肝功能酶学指标监测有利于早期预防和治疗.

    作者:蔡玉华;胥振国;杜江;曾一鸣;金崇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面部皮肤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后缺损修复38例

    目的:探讨面部皮肤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后缺损修复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对38例面部肿瘤患者进行肿瘤扩大切除术,采用原位缝合、皮片移植或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缺损.结果:38例中原位缝合11例,植皮13例,局部皮瓣转移14例.除1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给予换药外,切口均愈合良好.结论:在面部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应兼顾外形的恢复,推荐使用全厚皮片、局部皮瓣修复皮肤缺损.

    作者:李玲;张鹏;朱成浩;王杨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失血量及复苏液体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限制性液体复苏联合血必净注射液对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失血量及复苏液体量的影响.方法:取24只新西兰兔,建立失血未控制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3组,血必净组(XBJ组)、乳酸林格液组(LRS组)和不复苏组(NRC组),分别在限制复苏期和止血复苏期给予不同的复苏液体干预,观察兔子存活数量、失血量、补液量以及在各个时相点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结果:在实验结束(约390 min)时,NRC组全部死亡,平均存活时间152.8 min ;XBJ组和LRS组全部存活.在限制复苏期,NRC组失血量少,XBJ组失血量明显少于LRS组(P<0.01).在限制复苏期和止血复苏期,XBJ组的复苏液体量均少于LRS组(P<0.01).在限制复苏期末(90 min)、止血复苏期末(210 min)和院内观察期末(390 min),XBJ组的HCT均高于LRS组(P<0.01).结论:与乳酸林格液相比,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乳酸林格液在限制性液体复苏时,能够减少失血未控制性休克兔的失血量、补液量和HCT的下降,有助于休克机体的复苏.

    作者:王振杰;李磊;邱兆磊;纪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76例符合研究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健康知识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规范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在护理干预前24 h及干预结束后1周,分别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的Bra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与Fulg-Meyer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观察组评分提高幅度较对照组大(P<0.01);2组SAS与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评分降低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P<0.01).结论:科学规范化的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受损的肢体功能、情感及社会功能的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黄丽霞;黄春桃;吴秋霞;陈雁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49例青年AMI患者和82例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青年组冠心病家族史、吸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患高血压、糖尿病率均显著低于老年组(P<0.01).2组患者比较,青年组发病多有明确诱因(P<0.05),临床表现典型(P<0.01),并发症相对较少(P<0.01~P<0.05),病死率低(P<0.05),预后较好.结论:青年AMI应以冠心病危险因素为主进行早期预防,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有利于降低AMI的发生.

    作者:杨茹;邵素云;胡司淦;于继英;张晶;朱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管道标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管道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7月未进行管道标识的80例(无标识组)患者与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实施管道标识后的123例患者(标识组)的管道安全情况、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无标识组的管道堵塞率、管道脱出率、连接错误率和差错率均高于标识组(P<0.05~P<0.01),急救给药时间高于非标识组(P<0.01),而管道受压扭曲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道标识应用在ICU患者中,可有效提高管道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和急救给药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作者:殷良田;曹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高分辨率CT诊断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诊断肺孤立性肺结节(SPN)的价值.方法:SPN 62例,其中周围型肺癌31例,转移瘤2例,良性SPN 29例,对不同病变结节的边缘形态和内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充分显示孤立性肺结节内的细微结构:分叶征37例,毛刺征30例,胸膜凹陷征50例,钙化征17例,血管集束征20例,支气管征15例.结论:HRCT能显示SPN内部结构,是区分良恶性SPN的有效方法.其中容积重建技术和多平面重建成像技术结合观察,能更好地观察病变的各种特征.

    作者:徐加利;刘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联合应用MRI多种功能成像诊断前列腺癌的研究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MRI多种功能成像(fMRI)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并分析经手术、穿刺后病理或临床治疗后证实的50例前列腺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均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进行功能成像检查:包括扩散加权成像(DWI)、波谱及动态增强扫描.结果:前列腺癌在DWI图上多呈高信号,ADC图为低信号,ADC值平均低于(897.4±67.5)×10-6,波谱显示胆碱类化合物(Cho)峰值明显增高,枸橼酸盐(Cit)峰值减低,[Cho+肌酸(Cre)]/Cit比值升高,其平均值为2.75±0.83,动态增强为早期明显强化,时间强化曲线多为流出型或平台型.结论:联合应用fMRI检查可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也有助于前列腺癌的定性,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强荣;陈进;周鸣;陈丽红;袁小卫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征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168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术前进行体位适应训练和术中灵活改变体位,并与手术麻醉相关人员沟通,观察预防甲状腺体位综合征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积极加强术前行之有效的手术体位训练及与麻醉相关人员沟通,灵活改变术中体位,有效减少术中患者颈部过伸后仰的时间,可大大降低患者术后体位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崔苗;赵峰;王万霞;顾侠;郭燕;宋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儿童烧伤656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儿童烧伤的特点,探讨预防或减少儿童烧伤的措施.方法:对656例烧伤患儿的性别、年龄、致伤因素、烧伤部位、烧伤程度、季节分布、地点、家庭及监护人文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656例儿童烧伤中,男女比为1.66:1,1~3岁患儿为多(383例,58.38%),以热液烫伤为多(481例,73.33%),以头面颈部及躯干为主(50.30%、64.63%),中度为主(47.37%),多发生在夏季(42.63%),烧伤发生的地点大部分在家中(81.86%),农村患儿多于城市,家中有父母或监护人在场的占75.46%.结论:儿童烧烫伤主要是监护人的疏忽大意、照顾不周所致,提高监护人的安全意识和加强烧伤知识宣传、普及,是预防或减少儿童烧烫伤发生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继松;张开俊;章祥洲;徐东卫;杜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子宫瘢痕部妊娠4例诊治分析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CSP)是指妊娠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瘢痕处,是一种较少见的异位妊娠,有学者[1]称之为剖宫产瘢痕部位的异位妊娠.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增加,CS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识不足,多数CSP被诊断为宫内妊娠或难免流产,治疗过程中行清宫术或人工流产术,导致术中或术后子宫出血,甚至发生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快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2004~2010年,我院共收治CSP 4例,现将其诊断和治疗方法作一报道.

    作者:黄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调节性T细胞研究进展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是机体调控不适当或者过强免疫应答的关键机制之一,它们可以主动地抑制普通T细胞的功能,维持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的耐受.目前认为CD4+CD25+FOXP3+T细胞为Treg细胞的特征性表型[1].1995年,Sakaguchi等[2]完成了一项划时代的研究,他们将去除了CD25+细胞的正常BALB/c小鼠脾细胞输入到BALB/c裸鼠体内,该裸鼠会出现严重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如果在输入CD4+CD25-细胞后不久,将分离出的CD4+CD25+T细胞回输到裸鼠体内,则可以阻止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发生,因此认为CD4+CD25+T细胞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功能.这个T细胞亚群被命名为Treg细胞.随后不久该研究小组又发现,如果在小鼠新生第3天切除胸腺,则该小鼠的CD4+CD25+T细胞缺失,表明这种T细胞是在胸腺内分化和发育的[3].

    作者:王晓莉;翟志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基因修饰细胞促进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潜力与挑战

    关节软骨损伤导致的退化性关节疾病影响了世界人口的约三分之一,超过一半的60岁以上老人存在关节功能紊乱.因此,找到一种优化治疗软骨疾病的策略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益[1].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能力差,一直是困扰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者的一个难题.如何有效地提高关节软骨损伤后的修复能力是治疗关节软骨损伤面临的大挑战.

    作者:陈传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下腹部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拟行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CSEA)组和硬膜外(CEA)组,各30例.CSEA组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左旋布比因2 ml,必要时通过置入硬膜外腔的硬膜外导管向硬膜外腔注入0.375%左旋布比卡因+1%利多卡因混合液3~10 ml,用于调整麻醉平面和麻醉维持;CEA组硬膜外腔注入0.5%左旋布比卡因10~15 ml.比较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效果.结果:2组患者麻醉后30 min时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SEA组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P<0.05).CSEA组麻醉效果优于CEA组(P<0.05).结论:CSEA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起效快,镇痛及肌松效果好.

    作者:王健;李传明;金玉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通路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研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TLR4)、髓样分化分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模型结肠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的表达水平,探讨TLR4/NF-κb信号通路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将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和正常对照组(B组),每组各20只,运用复合法(三硝基苯磺酸+乙醇)制备细胞免疫反应性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进行大体形态损伤评分,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学改变,采用RT-PCR法检测UC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组织中TLR4、Myd88和NF-κb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的表达.结果:与B组比较,A组大鼠结肠黏膜大体形态评分、组织学损伤评分、结肠黏膜组织中TLR4、Myd88和NF-κb的表达及外周血中IL-1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1).结论:UC大鼠模型中TLR4、Myd88、NF-κb和IL-1的表达明显升高,TLR4可能通过介导NF-κb引发信号通路下游的基因表达,从而导致炎症因子的释放.

    作者:李雅琳;郑海伦;王启之;于东红;柳青;燕善军;柯希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替莫唑胺联合适形调强放射治疗MGMT阳性的高级别脑胶质瘤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阳性表达的患者应用替莫唑胺联合适形调强放疗(IMRT)的疗效.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GMT阳性表达的Ⅲ~Ⅳ级脑胶质瘤患者34例(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13例,间变性少枝细胞瘤11例,胶质母细胞瘤10例),分为替莫唑胺联合IMRT同步治疗组(治疗组)15例,单纯IMRT组(对照组)19例.2组均行头颅IMRT 95% 计划靶区60 Gy/30f/42 d,治疗组在放疗同时口服替莫唑胺75 mg/m2,每周5 d,共6周,放疗结束后4周再接受4~6疗程化疗,150~200 mg/m2,连服5 d,28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客观有效率为46.67%,疾病控制率为86.67%,对照组分别为42.11%和84.21%;中位生存时间治疗组1.5年,对照组1.3年;1年生存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57.89%,2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莫唑胺联合IMRT同步治疗MGMT阳性的高级别脑胶质瘤的疗效不优于单纯IMRT.

    作者:金雯雯;张红雁;王业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