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心理护理

邵玲;席淑新

关键词:心理护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手术, 表面麻醉
摘要: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的作用.方法:将在表面麻醉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9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2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2组手术顺利情况、患者在术中的配合情况以及患者的痛苦程度.结果:心理护理组手术顺利、基本顺利、不顺利分别占72.4%、24.1%和3.45%,对照组分别占56.7%、33.3%和1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组术中配合程度得分为(4.69±0.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0±1.05)分(P<0.01).患者的术中痛苦程度心理护理组为(1.66±0.6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0.63)分(P<0.01).结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术中的痛苦,提高患者术中配合程度,使手术更加顺利.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便秘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便秘中的作用.方法:将156例产妇按住院顺序先后随机分成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按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内容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可降低产妇剖宫产术后便秘的发生率,并且能提高产妇掌握知识程度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陈素珍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鼻窦内镜下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鼻窦内镜下鼻内筛前神经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近期疗效.方法:4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在鼻窦内镜的照明下用微波烧灼鼻内筛前神经区.结果:术后症状消失33例;2~3个月内有5例复发,但均较术前症状轻,经再次治疗症状消失;2例治疗无效.近期显效率95%.结论:鼻窦内镜下微波治疗过敏性鼻炎,术后反应轻,疗效明显,无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服药时间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晨服非洛地平缓释片,晚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对照组晨服非洛地平缓释片+马来酸依那普利.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后8周监测其动态血压,比较其血压节律性的变化.结果:服药8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患者的白天舒张压、夜间血压、24 h收缩压及晨间血压下降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并且,2组患者治疗前非杓型患者的比例分别为89.2%和89.1%,治疗后分别为50.8%和72.7%,治疗组昼夜节律的改善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合不同降压药,分不同时间服药能明显纠正患者夜间血压,显著改善血压的节律性,抑制晨峰现象的出现,更好地保护靶器官.

    作者:王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突发致命性心律失常实施胸外按压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突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胸外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对突发致命性心律失常的50例患者除及时合理用药、电复律、严密监测外,还及时进行胸外按压,分别在心律失常发生后0.5 min、胸外按压1 min后、心律转复后3个时间点(分别标记为A、B、C)采血测动脉血气.结果:与A点比较,B点和C点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乳酸(Lac)均明显升高(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降低(P<0.01),pH无明显变化(P>0.05);C与B点PaO2、PaCO2、pH和La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中存活47例,遗留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1例,病死2例.结论:对突发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实施胸外按压效果好,患者存活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颖慧;刘华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外翻拖出式Dixon手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外翻拖出式Dixon手术在中、低位直肠癌直肠远端切缘的优势.方法:全麻后取头低足高截石位,常规腹腔镜方法分离肠系膜下血管,在左结肠动脉下方切断肠系膜下血管,游离乙状结肠和降结肠外侧的腹膜,完全游离直肠到尾骨尖下方,完全切除直肠系膜,距肿瘤上缘10~15 cm处离断结肠;助手充分扩肛后用卵圆钳从肛门伸入夹持肠管壁,将远端乙状结肠、直肠及其系膜、直肠肿瘤等从肛门外翻拖出,在肿瘤远端3~5 cm处切断直肠并闭合残端,然后还纳直肠残端后在腹腔内腹腔镜直视下将结肠与直肠吻合.结果:1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10~150 min;术中出血60~160 ml.切除标本远端阴性切缘≥3 cm,环周经病理检查未见癌细胞侵犯,术后无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病理类型:低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8例,高分化腺癌3例.Dukes A期8例,B期8例.术后8~11 d出院.结论: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外翻拖出式Dixon手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能获得更充分和精确的远端切缘,避免或减少肿瘤的局部复发,简单方便,安全可行,同时具有腹腔镜手术的微创优势.

    作者:李洪涛;陈勇;刘先富;张小静;郭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体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缺损23例

    目的:评估自体软骨镶嵌移植术治疗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缺损临床疗效.方法:23例膝关节股骨髁软骨缺损患者均接受自体软骨镶嵌移植术,并对其Lysholm评分、国际软骨修复学会(ICRS)评级、MRI检查及二次关节镜复查取活检组织学检查,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的优秀率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CRS评级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3例随访期间出现肿胀和疼痛,接受关节腔抽液及灌洗治疗恢复良好.未发现骨性关节炎、深部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结论:自体镶嵌骨移植术治疗股骨髁负重区局限性软骨损伤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廷玖;张东;曾凡伟;庾明;王枰稀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中远端组织缺损的护理

    目的:探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2例应用低旋转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中远端组织缺损患者,于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检测穿支血管,护理人员根据病程不同阶段密切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前训练、临床护理和病情观察,对出院患者进行3~6个月随访以指导功能锻炼.结果:11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远端出现约1 cm×1 cm皮肤坏死,后行换药、植皮修复.随访3~6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薄与受区皮肤接近.结论:术前对患者作充分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相关事项和特殊要求作预先告知和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情况,及早发现血管危象,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马艳;赵凤娟;李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心理弹性特点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弹性特点,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68例糖尿病患者,采用自制基本情况问卷、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SA)对其进行调查.结果:研究对象的不同婚姻状况RSA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基本资料RAS得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婚姻状况及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对患者的心理弹性均有较显著影响(P<0.05~P<0.01).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的防治中,应关注他们的生活环境及心理健康,增加社会保障力度.

    作者:郭延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PDCA循环法在喉镜室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喉镜室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法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进行效果评价.实施PDCA管理前后,分别随机采样清洗消毒后喉镜55份(每日初消毒后喉镜镜身)、使用中的消毒液50份、洗后工作人员手52份、消毒后储镜室空气50份并进行生物学监测.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清洗消毒后喉镜镜身、使用中的消毒液、洗后工作人员手、消毒后储镜室空气均达到<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总合格率达99.05%.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4项监测项目生物学指标合格率均高于PDCA循环管理前(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护理质量管理的各个层面或某个切入点取得了显著效果,是提高喉镜室清洗消毒工作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慧;魏兆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脑梗死患者与超敏C反应蛋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脑梗死(E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7例EH患者,其中合并ECI(ECI组)25例,未合并ECI的EH组22例;另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检测3组患者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hs-CRP水平和颈动脉IMT.结果:3组年龄、性别构成、吸烟史、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CI组hs-CRP和颈动脉IMT均高于对照组和EH组(P<0.05~P<0.01),EH组hs-CRP和颈动脉IMT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EH组中,颈动脉IMT增高组的血清hs-CRP明显高于IMT正常组(P<0.01),hs-CRP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关系(P<0.01).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的多重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和hs-CRP即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为Y ∧IMT=0.319+0.064Xhs-CRP+0.008X年龄.结论:hs-CRP可能通过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ECI的发生、发展.

    作者:蒋宏俨;寿广丽;冯敏;孟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肠内营养混悬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混悬液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混悬液,每次1 000 ml,每天2次,连续口服3周.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营养支持治疗3周后,治疗组患者营养状况(体质量指数、皮褶厚度、上臂中点肌肉周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脂联素、瘦素)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和IgG)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改善(P<0.05~P<0.01),而IgM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混悬液支持治疗能够使AECOPD患者获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金德海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淋巴瘤组织中B7-H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B7-H4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Vision plu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B7-H4在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例霍奇金淋巴瘤(HL)及8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37例淋巴瘤患者B7-H4阳性率为54.1%,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患者阳性率为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HL患者B7-H4阳性率为56.7%,HL阳性率为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37例淋巴瘤患者中,Ⅰ/Ⅱ期患者B7-H4阳性率为18.8%,Ⅲ/Ⅳ期患者阳性率为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2);不同性别和年龄间B7-H4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30和P=0.746).结论:B7-H4与淋巴瘤的发病有关,可作为淋巴瘤与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鉴别的有效指标,但对于HL与NHL的鉴别无临床意义.

    作者:朱俊锋;周黎黎;耿英华;张凤;杨艳丽;夏瑞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23例胸部外伤患者同时行X线摄片和高频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X线摄片诊断肋骨骨折53例,高频超声诊断肋骨骨折75例,高频超声诊断阳性率为61.0%,高于X线摄片诊断阳性率43.1%(P<0.01).结论: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厚波;杨慧琴;王丽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上颌窦良性病变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不同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9例上颌窦良性病变分别采用4种不同手术径路进行治疗,其中18例采用经中鼻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径路,9例采用经鼻内中、下鼻道双径路,11例采用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及鼻腔外侧壁切除双径路,1例采用传统Caldwell-Luc径路.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30例,好转7例,复发2例.1例复发为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再次手术后病理为乳头状鳞状细胞癌,行放疗后失访.1例上颌窦囊肿患者术后8个月在上颌窦其他部位再发,但囊肿小且无临床症状未作处理.结论:针对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特点,在鼻内镜下采取不同的手术径路,对手术疗效的提高及手术创伤的减少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伟;强化龙;程忠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凶险型前置胎盘38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凶险型前置胎盘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方法:将220例前置胎盘分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组(A组)38例和一般前置胎盘组(B组)182例,比较2组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子宫切除、剖宫产、早产、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死亡情况.结果:A组产时产后出血率、胎盘植入率、子宫切除率、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危害大,应提高对凶险型前置胎盘的认识,做好孕期监护和术中、术后有效的处理,有利于改善凶险型前置胎盘母儿的预后.

    作者:贾文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1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ICH)继续出血的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对18例ICH继续出血组患者和同期34例ICH血肿稳定组患者血肿形态、部位、是否破人脑室以及年龄、血压、起病至首次CT时间、血肿体积等相关临床因素进行比较.结果:ICH继续出血组血肿形态不规则者发生率为66.7%,显著高于血肿稳定组的32.4%(P<0.05);继续出血组基底核丘脑区血肿为72.2%,血肿稳定组为7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出血组血肿破入脑室者为55.6%,高于血肿稳定组的23.5%(P<0.05).2组相关临床因素中,起病至首次CT时间、入院时收缩压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舒张压、血肿体积、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H继续出血主要与起病至首次CT检查时间短、入院时收缩压高、血肿形态不规则、出血破入脑室等因素有关.

    作者:何国胜;朱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后颅窝手术后颈枕部局部积液15例防治分析

    目的:探讨后颅窝手术后颈枕部局部积液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15例后颅窝术后出现颈枕部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5例患者均在颈枕部积液腔留置外引流管,其中5例通过放置外引流管积液消失;10例在单纯放置外引流管无效后联合放置腰大池外引流,6例积液消失,4例终进行二次手术.结果:经治疗,15例患者无发热、头痛等临床症状,颈枕部局部积液消失.结论:术中认真仔细操作是减少积液发生的关键,对于出现积液的患者,联合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赵永轩;苏贺先;马骏;李建;李如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99Tcm-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目的:研究99Tcm-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99Tcm-LHRH)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探讨LHRH用于肿瘤诊断和靶向治疗的价值.方法:直接标记法99Tcm标记LHRH;25只荷瘤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荷人乳腺癌SK-BR3裸鼠尾静脉注射99Tcm-LHRH后断头处死小鼠,测定 99Tcm-LHRH在各组荷瘤鼠体内的放射性分布,计算每克组织放射性占总注入放射性的百分比.结果:99Tcm-LHRH放化纯度>95%,标志物稳定性好.荷瘤鼠注入99Tcm-LHRH后4 h,肿瘤/血液及肿瘤/肌肉的比值分别为12.89±1.67、36.81±5.64,99Tcm-LHRH主要分布于肿瘤、肝脏、血液,脑、肌肉等组织中放射性分布极低.结论:99Tcm-LHRH高特异地与人乳腺癌细胞结合,在乳腺癌显像和靶向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作者:年娣;孙俊杰;时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31例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妇产科异常出血性疾病的患者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果:31例患者均有效实施子宫动脉栓塞术,均达到了止血的目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有效的方法,疗效肯定,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作者:焦雪娟;申庆文;张兰玲;刘淑玉;叶国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目的:检测成骨细胞在不同质量浓度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作用下一氧化氮(NO)的水平.方法:培养及鉴定成骨细胞,检测不同质量浓度TNF-α作用下成骨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结果:随着TNF-α质量浓度的提高,NO的水平逐渐升高;当TNF-α为10 μg/L时NO水平高,此后随着TNF-α作用时间和质量浓度的增加NO水平减少(P<0.05~P<0.01).结论:单一的TNF-α可以诱导成骨细胞产生NO,但NO并不随着TNF-α质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增多.

    作者:黄洁;张宏;沈亚仙;周中华;唐卫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