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梅;江从军;张汝芝;柴继侠;贺文欣;陈晓宇;陈晓蓉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Ⅰ(TGFβRⅠ)、Ⅱ在大肠癌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10例大肠息肉(息肉组,其中高危型大肠腺瘤50例)、各期大肠癌(大肠癌组)40例及正常大肠组织(正常组)20例TGFβ1,TGFβRⅠ、TGFβRⅡ的表达.结果:息肉组、大肠癌组和正常组间TGFβ1、TGFβR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3组间TGFβRⅠ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大肠腺瘤与Duke′s A期大肠癌TGFβ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间TGFβRⅠ、TGFβRⅡ表达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Fβ1、TGFβRⅡ在正常组、息肉组、大肠癌组间有不同,提示该指标可能参与大肠癌发生,TGFβ1可能在大肠腺瘤癌变早期起作用.
作者:汪发勇;汤海涛;潘宏年;王宝友;刘晓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切除治疗直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36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根治术.结果:围手术期无病死病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无意外损伤,术后早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术者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操作技巧,严格按照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操作规范实施,腹腔镜下行直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杭群;姜从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创面经久不愈是创伤骨科临床治疗中的难题之一,其病情复杂、病程长,易并发慢性窦道、皮肤瘢痕及缺损,常常合并骨折、骨缺损,手术失败率、感染发生率高[1],给患者精神上、经济上带来难以承受的负担.2007年10月至2012年1月,笔者对15例外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在彻底清创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并经过合理的术后护理,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就其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作者:余新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192Ir高剂量率腔内与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直线加速器体外照射治疗Ⅱ、Ⅲ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123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颈癌患者,采用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近距离放疗配合外照射,首先全盆腔前-后野外照射,每次1.8~2 Gy,5次/周,盆腔平面中心剂量30~32 Gy/3~3.5周完成,然后盆腔中间挡铅3 cm,子宫旁剂量追加20~24 Gy/2.5~3周;同时采用近距离放疗,腔内18~24 Gy/3~4次/3~3.5周,敷贴12~18 Gy/2~3次/2~3周,总剂量30~42 Gy/5~6.5周(A点).结果:123例随访均满5年,5年生存率为62.6%,Ⅱ、Ⅲ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68%和45.8%.RTOG/EROTC≥2级放射性直肠损伤22例,膀胱损伤8例;晚期放射性直肠、乙状结肠损伤40例,膀胱损伤为10例,直肠阴道瘘2例.结论:192Ir高剂量率腔内加敷贴后装近距离放疗配合体外照射治疗子宫颈癌疗效肯定,应用方便,晚期直肠损伤发生率稍高,但总体上放射性损伤可以接受,是安全的近距离治疗模式.
作者:程勇;赵于飞;刘云琴;马军;钱立庭;张红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急性脑卒中应激性高血糖的效果.方法:将160例无糖尿病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80例,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对照组80例,当血糖≥11.1 mmol/L时,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在8.0~11.1 mmol/L.观察2组病死率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8.75%,尿路感染发生率6.25%,病死率2.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第15、30天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伍德生;吴晓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肺撕裂伤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肺撕裂伤的CT表现. 结果:11例肺撕裂伤患者累及12侧,18个病灶,大多位于肺的背部,贴近胸膜和脊柱,单发或多发,CT主要表现为肺气囊肿4例,气液囊肿4例,肺血肿3例.11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挫伤,其中肋骨骨折7例,胸腔积液6例,气胸6例,皮下气肿4例.结论:肺撕裂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能准确及时诊断肺撕裂伤范围及严重程度,对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殷文兵;汪大武;张子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每周尿激酶封管1次对长期留置股静脉导管患者的导管堵塞率、导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股静脉置管超过1周以上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每周使用尿激酶1万u封管1次,对照组采用肝素生理盐水常规封管.结果:观察组发生股静脉导管部分堵塞率、完全堵塞率分别为12.0%、4.0%,均低于对照组的40.0%、32.0%(P<0.01);观察组出现导管堵塞的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单次穿刺置管后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1).结论:每周尿激酶封管可以减少股静脉留置管阻塞的发生率,延长股静脉导管留置时间.
作者:张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和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89例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患者,观察淋巴结的大小、长径/短径比值(L/S)、形态、边界、内部回声、阻力指数(RI)及血流类型等声像图特点.结果:良性组和恶性组颈部淋巴结在L/S、边界、内部回声、淋巴结门、血流类型及RI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维超声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颈部浅表肿大淋巴结的良恶性做出诊断,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阮吟;尹正银;孙医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09例PPH患者行术前心理护理、肠道准备,术中积极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和健康教育.结果:术后9例发生尿潴留,7例嘱其按摩下腹部及热水袋热敷好转,2例留置尿管1 d后拔除.术后无活动性出血、直肠阴道瘘等严重并发症.随访6~12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老年患者PPH的围手术期针对性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顺利出院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雪会;葛云霞;韩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DPC)对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保护作用及对心室肌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含量的影响.方法: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IRI)组、缺血预适应(IPC)组、二氮嗪预处理(DPC)组和5-羟葵酸(5-HD)预处理组,每组9只.建立大鼠在体心肌MIRI模型,连接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监测左心室收缩压、舒张末压等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采取血浆检测心肌酶谱,留取心室肌标本,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x43含量.结果:DPC组与IRI组比较,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均下降(P<0.05~P<0.01);Cx43含量的平均光密度显著升高,且以PCx43为主(P<0.01);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较IRI组升高(P<0.05~P<0.01).结论:DPC能维持再灌注心肌Cx43的数量,降低心肌损伤,维护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水平,提示Cx43可能参与了二氮嗪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陈天平;张乃菊;蔡鑫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孕妇,26岁,孕17周来我院做产前超声检查显示:胎儿双顶径3.7 cm,头围13.8 cm,腹围12.6 cm,股骨长2.1 cm,胎心率158次/分,胎盘位于子宫前壁,羊水暗区深度约4.2 cm,胎儿颅骨光环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腹壁完整,脐带附着处未见明显异常,腹腔未见明显胃泡回声,探查显示胎儿左侧胸腔可见类似胃泡的囊状回声,可探及蠕动,其位置与心脏位于同一水平,心脏受挤压,位置靠近右侧胸壁,胎儿左肺受到挤压(见图1).超声提示:中孕,宫内孕,存活,胎儿胃泡位置异常,考虑左侧膈疝.随后孕妇要求引产,经引产发现胎儿外形无明显异常,尸检可见左侧膈肌缺损,胃泡由缺口进入左侧胸腔,心脏位置右移,靠近右侧胸壁.
作者:马逸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应用Harri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49例均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病死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生活可自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作者:李国强;林勇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白细胞(WBC)与中性粒细胞(N)的改变与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初期血WBC和N.按WBC总数将患者分为正常组(10×109/L)、增高组[(10~14)×109/L]、显著增高组(>14×109/L).按N数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0.75)、增高组(0.760.90).结果:与正常组比较,WBC增高组、显著增高组中、重型患者增多(P<0.01),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增高组和显著增高组中、重型患者均较正常组增加(P<0.05),正常组存活率高于显著增高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液中WBC及N增高,提示病情严重、疗效差、病死率高,可作为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
作者:何小春;章明;高捷;査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69例外伤性肝破裂患者行肝修补23例,大网膜填塞后修补19例,不规则肝切除6例,肝动脉结扎1例;保守治疗20例,手术治疗49例.结果:治愈63例,死亡6例,治愈率91.3%.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重度脑外伤3例.结论:外伤性肝破裂应及时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于严重的肝外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治疗的关键.
作者:王宜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Ⅱb~Ⅲb期宫颈癌36例同步放化疗,放疗分次量每次2 Gy,每周5次,总剂量50 Gy,体外照射开始后1周,采用192Ir高剂量率子宫腔内后装照射,腔内照射每周1次,A点剂量每次7Gy,共6次.放疗期间采用紫杉醇135 mg/m2,d1,顺铂25 mg/m2,d1~d3方案同步化疗,每3~4周重复,共2周期,观察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36例患者完全缓解27例,部分缓解7例,进展2例,有效率94.4%.患者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间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和放射性直肠反应.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近期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汪志求;韩光锋;段爱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上下肢神经F波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糖尿病患者(DM组)和22名年龄、身长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神经F波检测,观察参数为F波出现率(Fpresent)、传导速度(Fcv)和平均潜伏期(Flme).将DM组根椐有无周围神经病变症状分为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根椐神经传导检测(NCD)结果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M有症状组上肢Fpresent减少、Fcv减慢、下肢Fpresent减少、Flme延长(P<0.05~P<0.01),无症状组仅上肢Fpresent减少(P<0.01).与DM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上肢Fcv减慢、下肢Fpresent减少、Flme延长(P<0.05~P<0.01),而上肢Fprese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NCD异常组上肢Fpresent减少、Fcv减慢、下肢Fpresent减少、Flme延长(P<0.05~P<0.01),NCD正常组上肢Fpresent减少、Fcv减慢(P<0.01和P<0.05),而下肢Fpresent、Flm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D正常组比较,NCD异常组上肢Fcv减慢、下肢Fpresent减少、Flme延长(P<0.05~P<0.01),而上肢Fpresen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F波(尤其Fpresent)可作为早期诊断DPN的敏感指标,并可发现亚临床病变,上肢近端神经损害早于远端;下肢F波参数变化与临床症状、NCD相一致,DPN中下肢远、近端神经同步受累.
作者:汪飞;程小华;叶梦鸽;胡琛亮;吴和;王建中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高频电波刀电切术(LEEP)联合干扰素栓治疗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诊断为CIN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2组患者均行杂交捕获Ⅱ代(HC-Ⅱ)试验后进行LEEP治疗,手术标本送病理检查,观察记录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观察组联合使用α-干扰素栓治疗,对照组术后不需特殊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术后6个月及12个月HPV阳性率.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CIN治愈率为98.4%,对照组为88.9%,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12个月HPV阳性率分别为6.3%、30.2%和3.2%、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EEP联合干扰素栓可通过抑制HPV感染率进一步降低CIN复发.
作者:张嵘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总结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脑损伤高危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监测,治疗组除完成常规监测内容外,还进行早期干预.结果:监测1年后,脑损伤儿在语言、运动、社会交往等能力方面的综合指标高于对照组,2组发育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损伤儿进行早期综合干预,运动、智能水平得到提高,可以大大改善预后.
作者:张智香;田恒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奥曲肽治疗非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49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奥曲肽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照组单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高于对照组的62.5%(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确切.
作者:刘守芝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侧卧体位下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Ⅱ~Ⅵ型股骨转子间骨折32例,观察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在16~20周左右获得骨性愈合,无髋内翻病例发生.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6例.结论:采用健侧侧卧体位下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便捷、微创等优点,特别适合治疗各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作者:刘巍;曹建明;李健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