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尿7例

胡玮;徐家庭;江羽

关键词:乳糜尿, 后腹腔,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腹腔镜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7例乳糜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结果:7例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5~11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术后随访2~28个月,尿乳糜试验均阴性.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除具有微创及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势外,同时具有结扎更彻底、近期疗效好的优点,可完全替代开放手术,是目前治疗乳糜尿的理想手术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95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加强并发症的监测及护理.结果:95例中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PCI成功率100%.结论:重视手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以及血糖的监测与控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加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有效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危害,大大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成功率.

    作者:吴红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卵巢癌血清学人附睾蛋白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gene protein 4,HE4)对临床不同分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及是否优于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肿瘤标志物.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46例卵巢癌组(其中早期9例、中期31例、晚期6例)、50例盆腔良性瘤组、50名健康女性对照组的HE4含量.结果:卵巢癌组HE4含量均明显高于盆腔良性肿瘤组和健康组(P<0.01);9例早期卵巢癌中的HE4阳性率达78%,而CA125阳性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4是诊断卵巢癌的一项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且优于CA125,特别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刚;葛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7例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77例流脑患者的季节分布、年龄分布、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7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96±18.21)岁.临床特点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及皮肤淤点、淤斑为主.普通型55例,暴发型22例,病死4例,未愈自动出院6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脑疝、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13例细菌学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部分标本进行分群,其中C群7例.结论:流脑病例并发其他系统损害者多,病情较重,可能与细菌菌群变迁有关.

    作者:徐葵花;张莉;陈峰;王彩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3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的效果.方法:分析7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腔镜组)36例,开腹手术穿孔修补术(开腹组)38例.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腔镜组无中转开腹.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文革;张辉;王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18例护理体会

    随着血液透析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各种并发症亦明显增加,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2007~2008年,我院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现就其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周锡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80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等治疗,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 mg/h微量泵入,2周后改为尼莫地平片剂30 mg,每天3次持续使用12~24周.并于治疗后24 h和72 h、7 d和14 d应用经颅多普勒观察伤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3个月后哥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结果: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程度及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明显,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曹永胜;程宏伟;冯春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D147、MMP-9与VEGF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白细胞分化抗原147(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肾细胞癌(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肾癌组织发生、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7例RCC组织、10例正常肾组织中CD147、MMP-9与VEGF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RCC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及其三者间的相关性.结果:RCC中CD147、MMP-9与VEGF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P<0.01),不同病理类型的RCC组织中CD14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期RCC组织CD147、MMP-9与VEGF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D147、MMP-9与VEGF表达之间也均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CD147的表达在患者年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肿瘤转移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D147、MMP-9与VEGF在RCC的临床演进中起重要作用.检测CD147、MMP-9与VEGF可作为反映RCC发生及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王苏春;王禾;秦卫军;孙航;顾汝军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Bhlha15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Bhlha15(basic helix-loop-helix family,member a15)也称Mist1(muscle intestine and stomach exprssion 1),或Bhlhb8(basic helix-loop-helix family,member b8),属于碱性螺旋-环-螺旋(basic helix-loop-helix,bHLH)转录因子家族.bHLH转录因子的名称来自其结构中的bHLH基序,该基序约含60个氨基酸,由一个能与DNA结合的碱性区域(basic region)和螺旋-环-螺旋模体(helix1-loop-helix motif)组成,其中环的长度在不同bHLH蛋白有差异[1].Bhlha15转录因子于1997年由Lemercier等[2]从小鼠基因中分离鉴定,在果蝇[3]、斑马鱼[4]及人类[5]基因中也相继被发现.本文就Bhlha15在各系统组织、细胞分化发育调控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徐成岭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肠镜辅助纽扣内置堵压治疗结肠瘘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肛肠镜辅助下纽扣内置瘘口堵压治疗结、直肠吻合口瘘的护理配合.方法: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虑,做好术前准备,加强术后引流管和牵引线的管理,合理冲洗,指导饮食.结果:提高了患者治疗的信心和依从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降低了费用,3例患者均获良好的效果.结论:系统的护理配合,为经肛肠镜辅助下纽扣内置瘘口堵压治疗结、直肠吻合口瘘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作者:卫璠;方珍;何秀英;应月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水提法和微波助提法在蛹虫草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的应用.方法:利用水提法和微波助提法提取蛹虫草菌丝体中多糖成分,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水提法粗多糖的提取率为22.26%,微波助提法的提取率为15.16%.结论:菌丝体粗多糖提取过程中应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率高,但其工艺复杂、耗时,微波助提法工艺简便、快速.

    作者:郑庆委;张涛;徐志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T在诊断脑白质疏松症和Binswanger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白质变性(LA)和Binswanger病(BD)的临床改变和CT检查的变化.方法:分析96例LA患者(LA组)和56例BD患者(BD组)的影像学资料和临床症状,比较2组患者CT分级和临床症状的不同.结果:LA组和BD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CT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的影像学分型有所不同,BD组患者发生脑室扩大、多发腔隙性梗死灶和单发梗死灶的发生率高于LA组.相比较LA组,BD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更严重,出现了明显的功能障碍.结论:熟悉LA的CT表现,有助于其诊断以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作者:张文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腺癌患者血浆及尿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研究

    目的:分析血浆和尿中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改良酚-氯仿方法从血浆和尿中提取DNA,突变富集型PCR技术扩增EGFR外显子19和21,进行基因测序.结果:60例进展期肺腺癌患者中,血浆中检测出12例EGFR突变,其中外显子19缺失突变7例,外显子21点突变5例,尿标本中未检测出突变.血浆EGFR突变与性别相关,与年龄、吸烟史无相关.结论:在进展期肺腺癌患者血浆标本中可检测出EGFR突变,尿标本中未检测出EGFR突变.

    作者:袁海花;刘峰;张文颖;赵美;王炯轶;姜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5例.结果:随访10~30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骨性融合,优19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结论:应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技术对腰椎前、后柱均起稳定作用,腰椎融合效果确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作者:左传宏;谢威;凤晓翔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乙醇后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抗氧化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乙醇后处理(EtOH)的心肌保护作用与抗氧化应激损伤关系.方法:采用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灌流法,局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复灌120 min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测定心室动力学指标及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含量,RT-PCR检测线粒体乙醛脱氢酶2(ALDH2)、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EtOH明显促进左心室发展压、左心室内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的恢复,心肌组织中SOD活力增加,MDA含量降低,Bcl-2表达增加,Bax表达降低(P<0.01).ALDH2阻断剂氨基氰减弱了EtOH的作用,抑制了心室动力学指标的恢复,心肌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含量增加,Bcl-2表达降低,Bax表达增加(P<0.01).结论:EtOH的心肌保护作用可能与激动ALDH2、降低I/R引起的氧化应激损伤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叶红伟;高琴;王晓梅;康品方;姜翠荣;吴继锋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均行保肛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肛门功能进行判定.结果:5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48个月.全组手术无死亡,切缘均经病理证实,除1例有肿瘤细胞浸润其余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3例.2例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严格选择病例,改进吻合技术,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保肛手术对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案,并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作者:顾颖浩;蒋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OCP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OCP组术后当日口服短效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2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腹痛、阴道分泌物和月经转经等情况.结果:OCP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OCP组均有月经来潮,而对照组正常转经者89例;OCP组术后阴道分泌物较以往增多6例,对照组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有助于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预防感染、正常转经,有益于妇女身心健康.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糖仪和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结果比较

    目的:评估临床所用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血糖仪)与检验科7170型生化分析仪(生化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及结果偏差.方法:分别用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40例门诊患者血糖.血糖仪测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生化仪测静脉血浆血糖.结果: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仪器有较好相关性(r=0.992 8),测定血糖的结果偏差绝对值在1.93%~9.71%,较低和较高血糖时偏差较大.结论:只要控制好测定的影响因素,定期做比对试验,血糖仪所测血糖结果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孙亚楠;张帆;孙旦晖;钱小华;阮桂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双硫仑样反应86例急诊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双硫仑样反应及其救治方法.方法:对86例急诊双硫仑样反应的患者留诊观察,给予吸氧、静脉输液、纳络酮解酒促醒、护胃活血、补液利尿及对症处理.结果:86例患者30~180 min症状明显缓解,皮肤潮红消退,胸闷心悸、头痛、头晕好转,无一例病死.结论:双硫仑样反应临床表现严重,但经治疗可以完全恢复.

    作者:贾振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儿童慢性咳嗽60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病因、诊断及分类.方法:对门诊诊治的60例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分析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并对诊断分类进行总结.结果:60例患儿病因分别为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22例,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6例,咳嗽变异性哮喘6例,特异性咳嗽6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2例,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2例,心因性2例,先天性呼吸道疾病2例,多发性抽动及气管微小异物各1例.其中呼吸道感染与感染后咳嗽、UACS、CVA及特异性咳嗽为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结论:细化对慢性咳嗽病因的诊断及分类,强调合理诊断治疗对儿童慢性咳嗽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武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速发展及新的分析技术问世,SLE遗传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成为目前探讨本病发生机制的突破点.目前已知多种遗传基因与人类SLE易感性有关联,某些易感基因与SLE发病的关键途径相关,本文主要就近年来SLE易感基因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冯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