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钉棒系统内固定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左传宏;谢威;凤晓翔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滑脱症, 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 钉棒系统
摘要:目的:探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症25例.结果:随访10~30个月,所有滑脱椎间均骨性融合,优19例,良4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2%.结论:应用钉棒系统加椎间及后外侧联合植骨技术对腰椎前、后柱均起稳定作用,腰椎融合效果确切,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理想术式.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77例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77例流脑患者的季节分布、年龄分布、临床特征及预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7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96±18.21)岁.临床特点以发热、头痛、意识障碍及皮肤淤点、淤斑为主.普通型55例,暴发型22例,病死4例,未愈自动出院6例,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休克、脑疝、呼吸衰竭等多器官功能损害者预后较差.13例细菌学培养脑膜炎奈瑟菌阳性,部分标本进行分群,其中C群7例.结论:流脑病例并发其他系统损害者多,病情较重,可能与细菌菌群变迁有关.

    作者:徐葵花;张莉;陈峰;王彩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术在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CT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诊断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价值.方法:对38例CT引导穿刺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CT表现及穿刺病理结果进行分析,其中手术治疗18例与术后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穿刺成功32例;失败6例,其中2例为靶点选择错误,4例因为取材较少,不能明确病理类型.18例穿刺成功并进行手术者,穿刺病理与术后病理完全相符.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于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是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作者:马先红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瘦素抵抗肥胖雌性大鼠肺通气功能的损伤研究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诱导的瘦素抵抗肥胖大鼠肺通气功能(PVF)的变化.方法:将30只SD雌性刚离乳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高脂组各15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第8周末按体重增量从高脂组中筛选出7只大鼠作为瘦素抵抗肥胖组,测定2组大鼠的体重、血清瘦素浓度及潮气量(TV)、肺通气量(PV)、用力肺活量(FVC)、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吸气峰流量(PIF)和呼气峰流量(PEF).结果:瘦素抵抗肥胖组第3周末至第8周末大鼠的体重和第8周末血清瘦素浓度、PV、PIF与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V、FVC 和MM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诱导的瘦素抵抗性肥胖降低了雌性大鼠的PVF.

    作者:姚荣英;顾璇;郑玲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百草枯中毒21例救治体会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患者的治疗方法并观察效果.方法:应用综合治疗(洗胃、导泻、血液净化、药物治疗等)救治百草枯中毒患者21例.结果:21例患者中病死5例,自动出院3例,治愈13例.结论:早期洗胃、导泻及血液净化是救治百草枯中毒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克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皮肌炎/多肌炎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肌炎(dermatomyositis/polymyositis,DM/PM)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16例未经治疗的DM/PM患者血清为DM/PM组,其中8例治疗前取血清作为治疗前组,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再次取血清作为治疗后组,13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为正常组.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MTT法检测血清对HUVEC活性的影响.结果:DM/PM组与正常组血清对HUVEC活性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血清与正常组相比,在24 h时对HUVEC活性呈抑制作用(P<0.01),而在72 h则表现为增强作用(P<0.05).治疗后血清对HUVEC活性的影响在24 h时低于治疗前(P<0.05),而在48 h和72 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PM患者血清中可能不存在影响血管内皮细胞活性并直接导致其损伤的因素,治疗后的血清体外对HUVEC活性的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

    作者:王彩梅;陈爱明;代丽美;杨玉花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80例tSA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尼莫地平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降颅压、止血、营养神经等治疗,尼莫地平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1 mg/h微量泵入,2周后改为尼莫地平片剂30 mg,每天3次持续使用12~24周.并于治疗后24 h和72 h、7 d和14 d应用经颅多普勒观察伤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及3个月后哥拉斯哥昏迷预后评分.结果:尼莫地平组脑血管痉挛程度及预后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对t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效果明显,并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曹永胜;程宏伟;冯春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肺腺癌患者血浆及尿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研究

    目的:分析血浆和尿中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检测的可行性.方法:利用改良酚-氯仿方法从血浆和尿中提取DNA,突变富集型PCR技术扩增EGFR外显子19和21,进行基因测序.结果:60例进展期肺腺癌患者中,血浆中检测出12例EGFR突变,其中外显子19缺失突变7例,外显子21点突变5例,尿标本中未检测出突变.血浆EGFR突变与性别相关,与年龄、吸烟史无相关.结论:在进展期肺腺癌患者血浆标本中可检测出EGFR突变,尿标本中未检测出EGFR突变.

    作者:袁海花;刘峰;张文颖;赵美;王炯轶;姜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现状及构建

    高速发展的互联网已将社会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联结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网络社会.截至2010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4.2亿,与2009年底相比提高了2.9%.学生群体在整体网民中的构成比仍远远高于其他群体,接近1/3的网民为学生.大学生网络使用率在90%以上,他们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流群体[1].研究[2]表明,互联网对我国网民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既产生了许多正面效应,也带来了各种负面冲击.网络成瘾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学生正在成为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3-5].

    作者:齐玉龙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糖仪和日立7170A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结果比较

    目的:评估临床所用雅培安妥超越血糖仪(血糖仪)与检验科7170型生化分析仪(生化仪)测定血糖的相关性及结果偏差.方法:分别用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40例门诊患者血糖.血糖仪测毛细血管全血血糖,生化仪测静脉血浆血糖.结果:血糖仪和生化仪测定血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仪器有较好相关性(r=0.992 8),测定血糖的结果偏差绝对值在1.93%~9.71%,较低和较高血糖时偏差较大.结论:只要控制好测定的影响因素,定期做比对试验,血糖仪所测血糖结果能满足临床需要.

    作者:孙亚楠;张帆;孙旦晖;钱小华;阮桂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室医院感染18例护理体会

    随着血液透析水平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各种并发症亦明显增加,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严重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活质量.2007~2008年,我院50例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8例,现就其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周锡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 Treg上PD-1分子的表达分析

    目的: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CD4+CD25highTreg及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分子的表达,探讨Treg和PD-1表达在SLE中的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患者组、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4+ T细胞中的CD4+CD25highTreg和CD4+CD25lowT细胞的比例,及其PD-1分子的表达率.结果:CD4+CD25highTreg在SLE患者组外周血中CD4+ T细胞的比例(0.63±0.31)%与正常对照组(2.07±0.74)%相比明显降低(P<0.05),该亚群细胞上 PD-1+的百分率(24.99±18.65)%与对照组(6.97±1.92)%相比显著增高(P<0.05);CD4+CD25lowT细胞的百分率(13.40±8.47)%及其PD-1+的百分率(2.70±3.06)%与正常对照组(20.16±11.89)%和(0.43±0.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CD4+CD25highTreg数量下降及其PD-1分子表达上调可能在SLE中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元元;陈晓蓉;刘铜;唐洁;谢长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治疗乳糜尿7例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对7例乳糜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结果:7例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5~11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 d;术后随访2~28个月,尿乳糜试验均阴性.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除具有微创及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势外,同时具有结扎更彻底、近期疗效好的优点,可完全替代开放手术,是目前治疗乳糜尿的理想手术方法.

    作者:胡玮;徐家庭;江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肝癌合并门静脉栓子的超声表现类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癌合并门静脉栓子的超声类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肝癌伴门静脉癌栓32例(PVTT组),肝癌伴门静脉血栓18例(PVBT组).肝动脉插管介入治疗后,PVTT组 32例、PVBT组4例均作门静脉途径介入治疗.2组患者均排除肝动静脉瘘.结果:PVTT组门静脉完全阻塞型17例,不全阻塞型6例,侵犯门静脉管壁型9例.PVBT组门静脉完全阻塞型10例,不全阻塞型8例.PVTT组中,彩超检查显示血供29例,PVBT组仅1例疑有少许血供,2组血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1,P<0.01).结论:门静脉栓子的超声表现分型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寿巧;丁汇清;朱云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水提法和微波助提法在蛹虫草多糖提取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方法的应用.方法:利用水提法和微波助提法提取蛹虫草菌丝体中多糖成分,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多糖的含量.结果:水提法粗多糖的提取率为22.26%,微波助提法的提取率为15.16%.结论:菌丝体粗多糖提取过程中应用传统水提法提取率高,但其工艺复杂、耗时,微波助提法工艺简便、快速.

    作者:郑庆委;张涛;徐志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必要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00例,随机分为口服避孕药组(OCP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OCP组术后当日口服短效避孕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观察2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流血量、腹痛、阴道分泌物和月经转经等情况.结果:OCP组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OCP组均有月经来潮,而对照组正常转经者89例;OCP组术后阴道分泌物较以往增多6例,对照组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后即时口服短效避孕药有助于减少术后阴道流血时间、预防感染、正常转经,有益于妇女身心健康.

    作者:杨晓琴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消毒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比较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和甲醛甲酚用于根管消毒的疗效.方法:选择112颗有根管治疗指征的患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二次完成根管治疗.对照组患牙采用甲醛甲酚棉捻根管内封药,观察组患牙采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内封药消毒,1周后第1次复诊,评定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牙根管封药1周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氢氧化钙碘仿糊剂用于根管消毒疗效较好.

    作者:冯承水;朱锐;兰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化学发光法检测卵巢癌血清学人附睾蛋白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gene protein 4,HE4)对临床不同分期卵巢癌的诊断价值及是否优于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肿瘤标志物.方法: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46例卵巢癌组(其中早期9例、中期31例、晚期6例)、50例盆腔良性瘤组、50名健康女性对照组的HE4含量.结果:卵巢癌组HE4含量均明显高于盆腔良性肿瘤组和健康组(P<0.01);9例早期卵巢癌中的HE4阳性率达78%,而CA125阳性率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4是诊断卵巢癌的一项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且优于CA125,特别对早期卵巢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刚;葛鑫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172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调查唐山地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特点和一般耐药性状况.方法:分析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临床各科室培养鉴定出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其药敏试验.结果:肺炎克雷伯菌80%来自痰标本,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46株,占培养出菌株的26.74%,其中重症监护治疗病房培养鉴定出产酶菌30株,占65.22%,明显高于各普通病房.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该菌敏感为100%.结论:肺炎克雷伯菌在各病房、多种标本中是常见分离菌株.氨曲南和美罗培南对ESBLs阳性菌株有很好疗效,可作为首选药物.

    作者:靳双荣;张全福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系统性红斑狼疮易感基因的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以自身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沉积、补体激活为特点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被认为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速发展及新的分析技术问世,SLE遗传学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成为目前探讨本病发生机制的突破点.目前已知多种遗传基因与人类SLE易感性有关联,某些易感基因与SLE发病的关键途径相关,本文主要就近年来SLE易感基因与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冯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 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术54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保肛术治疗超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超低位直肠癌患者均行保肛手术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肛门功能进行判定.结果:5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48个月.全组手术无死亡,切缘均经病理证实,除1例有肿瘤细胞浸润其余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无切口感染.吻合口瘘3例,吻合口狭窄3例.2例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结论:严格选择病例,改进吻合技术,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保肛手术对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案,并能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作者:顾颖浩;蒋斌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