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燕;杨汝艳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与LKB1在肥胖大鼠脂肪组织的表达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3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普通饮食组(NC组)和高脂饮食组(HF组),各15只,分别予普通饲料喂养和高脂饲料喂养.喂养16周后,HF组大鼠体重高于NC组20%者为成功建立模型.所有大鼠过夜禁食后,麻醉状态下测量体重(BW),取静脉血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处死大鼠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中AMPKα、磷酸化AMPK(P-AMPKα)和磷酸化LKB1蛋白(P-LKB1)的表达.计算AMPK活性.结果:与NC组比较,HF组大鼠BW、FFA、TG、FPG、FINS均升高(P<0.05~P<0.01),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骨骼肌组织中P-AMPKα和P-LKB1蛋白表达降低,AMPK活性降低(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大鼠营养性肥胖,降低LKB1和AMPK的活性,从而导致TG和TCH的合成增加,血糖升高,形成胰岛素抵抗.
作者:程媛;王佑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前颅底肿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10例鼻内镜下鼻前颅底肿瘤切除术患者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护理.结果:10例患者经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鼻前颅底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质量及治疗效果,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秀丽;李玉升;姜宋丽;王琴;金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将84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30 d)43例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48 h)41例,并选择40例水平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hs-CRP.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P<0.01),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房颤动与炎症有关,炎症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
作者:程仁力;黄涛;张澍;黄利军;孙彤;谢后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管理屏障在便携式血糖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管理屏障对便携式血糖仪进行管理,并对管理前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屏障技术后,护理人员对便携式血糖仪使用逐步规范,使用的正确率均有所提高.结论:管理屏障能提高便携式血糖仪的管理效果.
作者:徐红;王飞;李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焦虑症误诊为冠心病的常见原因.方法:对30例误诊为冠心病的焦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相对年轻,30~45岁,女性是男性1.5倍,并且大部分患者社会和精神压力较大;治疗后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痊愈6例,显著好转18例,好转5例,无效1例.结论:焦虑症和冠心病有很多相似或相同症状,易误诊误治,临床医生要具有丰富的相关专业知识,在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后,综合分析评估病情,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许春奇;钟平;马峥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将10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应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IG,根据Child-Pugh评分分层观察治疗效果.结果:Child-Pugh<10分患者,2组感染1周后均有胆红素升高、胆固醇下降、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组治疗1周感染控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ild-Pugh 10~15分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感染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46.15%,无效率为20.00%和53.85%(P<0.05).结论:对Child-Pugh评分10~15分的终末期肝病合并感染患者,早期联合应用IG治疗能提高抗感染的疗效,可能有助于减少二重霉菌感染的发生.
作者:马春明;李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吸痰方法的安全性.方法:将40例建立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AR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开放式吸痰法(即脱机吸痰),观察组使用三通管不脱机密闭式吸痰.对2组患者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进行监测.结果:对照组吸痰后PaO2、SaO2较吸痰前均明显降低,HR、SBP均明显升高(P<0.01),DBP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PaO2、SaO2、DBP较吸痰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SBP均明显降低(P<0.01);2组吸痰前后PaO2、SaO2变化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三通管不脱机密闭式吸痰能降低ARDS机械通气患者由吸痰引起的低血氧水平,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作者:侯丽;朱红娟;汪伟;贾培艳;黄美玲;章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滑车上动脉血管蒂额部皮瓣鼻再造术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1例行滑车上动脉血管蒂额部皮瓣鼻再造术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术前心理调适、术后心理支持,严格监测术后各项生命体征,及时观察皮瓣血运,对出现的异常情况早发现、早处理,正确指导患者体位,做好患者切口的局部护理和再造鼻的固定与塑形.结果:11例均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移植皮瓣全部成活,再造鼻外形效果满意.结论:做好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切口和皮瓣的血运观察,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不仅提高了皮瓣成活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丽;商琼琼;赵永娟;徐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的影响.方法:将ASAⅠ~Ⅱ级择期行胸科手术的食管癌和肺癌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给予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A组)和全身麻醉(B组).A组在全麻诱导前行硬膜外穿刺,选择T5-6或T6-7间隙,局麻药选用1.5%利多卡因4 ml,确定硬膜外麻醉有效后再行全麻诱导.2组患者全麻诱导均采用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2~0.3 mg/kg、芬太尼3~4 μg/kg、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诱导成功后插入双腔导管,维持采用吸入1%~3%七氟烷,泵入瑞芬太尼并间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A组持续泵入1.5%利多卡因5~6 ml/h直至手术结束.B组单纯全麻.记录2组术前、术中和手术结束时血流动力学、动脉血氧饱和度和ScVO2.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中血流动力学较平稳.2组病例在单肺通气和手术后的ScVO2均比手术前有明显的降低(P<0.01),但B组较A组下降更多.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可以显著提高胸科手术患者ScVO2,降低氧的消耗.
作者:陈龙;房孝梅;张茂银;刘功俭;朱煊;陈西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头皮半冠状切口加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在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应用疗效.方法:对34例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骨折复位加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头皮半冠状切口结合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固定可靠、功能恢复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汪国栋;张辉;顾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与血管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分析其与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探讨其在直肠癌的发生和淋巴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sion plus法检测72例直肠癌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及VEGFR-3染色的微淋巴管密度.结果:HIF-1α、VEGF-C在直肠癌及癌旁组织中阳性率分别为77.8%、83.0%和44.4%、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者中HIF-1α阳性率为90.0%,无转移者为63.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1);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者中VEGF-C阳性率为95.0%,无转移者为68.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2,P<0.01).在直肠癌高、中分化组和低、未分化组HIF-1α阳性率分别为12%和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阳性率分别为14%和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F-1α与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相关关系(r= 0.105,P<0.01).结论:HIF-1α、VEGF-C在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中低表达,且其阳性表达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年龄、性别无关.HIF-1α、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两者在直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存在协同效应.
作者:朱小康;韩福生;李兴文;刘先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观察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在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ω-3PUFAs.2组患者均完善相关检查,常规治疗为抗感染、脱水降颅压等,均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均给予能量补充105~125 kJ·kg-1·d-1,干预组中部分热量由ω-3PUFAs的脂肪乳剂来提供.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7天监测患者当日高体温、呼吸频率、心率、白细胞计数及氧合指数,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和ICU期间的费用.结果:2组的临床指标在第2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白细胞计数均呈下降趋势,氧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与时间呈相关性,干预组在第4和7天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第7天观察患者预后转归,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及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ω-3PUFAs对重度颅脑外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机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成;张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索留学生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有效路径.方法:编写针对性、实用性药理学实验教学教材,重化实验集体备课、组织实验带教预演示,走简单英语是好英语、直观的教学是实验操作演示的教学之路,开启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估机制.结果:双语教材为留学生有序、有效地开展药理学实验教学;直观的实验教学演示补充了语言信息的不足;多元化教学质量评估实现了对教学质量的动态监测.结论:以国际化、针对性、质量观为指导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实际动手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作者:杨克红;祝晓光;吴华璞;蒋志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的水平在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110例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中Cys C,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尿酶电极法测定血清尿素氮,按照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水平分为5期,并对各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10例肾功能损伤患者,各期血清Cys C水平随eGFR的降低而逐渐升高(P<0.01);5期之间Cys C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期血清Cys 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2.94%、64.29%、92.00%、100.00%、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ys C是早期诊断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在肾病早期诊断方面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葛玲;程训民;毛诗海;崔杰西;张琪;纪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人胆囊癌GBC-SD细胞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基因的表达,探讨抑制HPA基因后对GBC-SD细胞侵袭性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人HPA基因miRNA重组质粒,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质粒转染入人胆囊癌GBC-SD细胞,RT-PCR检测转染前后HPA mRNA表达情况,选出对HPA基因沉默效果佳的质粒.通过划痕损伤试验和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干扰沉默HPA表达后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侵袭性的影响.结果:质粒pcDNA6.2-GW/EmGFP-miR-HPA-2沉默人胆囊癌GBC-SD细胞HPA mRNA表达的效果好.划痕损伤试验中胆囊癌GBC-SD细胞的迁移距离在12 h、24 h pcDNA6.2-GW/EmGFP-miR-HPA-2组均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P<0.01).pcDNA6.2-GW/EmGFP-miR-HPA-2组中穿过Transwell小室基质的胆囊癌GBC-SD细胞数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P<0.01).结论:靶向人HPA基因miRNA重组质粒能有效抑制HPA基因的表达,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李三红;刘会春;周少波;金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比对分析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与美国强生Vitros-350型干式化学分析仪测定血清电解质的结果,并作偏差评估,以保证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要求,以7600-020系统为比对方法,Vitros-350系统为试验方法,分别在2台仪器上测定血清电解质,并记录数据,检查离散点,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r),并对其进行偏倚评估.结果:2台仪器3个项目的检测结果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临床接受性评价均未超过CLIA′88允许误差的一半.结论:日立7600-020型全自动生化仪和强生Vitros-350型干式生化分析仪电解质测定结果基本一致,具有很好的可比性,临床检测过程中可任选一种进行电解质测定.
作者:孙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科败血症细菌谱的改变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582例败血症患儿血培养阳性分离菌株的细菌谱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005~2007年的263例患儿设为A组、2008~2010年的319例患儿设为B组,比较2组细菌谱及耐药性的变化.结果:共分离菌株58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58株(61.5%),革兰阴性菌188株(32.3%),念珠菌8株(1.4%),其他28株(4.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1.2%、大肠埃希菌20.4%、金黄色葡萄球菌6.4%、肺炎克雷伯杆菌3.4%、肠杆菌3.4%.B组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于A组分离菌株,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株增加.结论:儿科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并有逐渐增长趋势;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应用,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明显.
作者:时花;都鹏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采用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碎石率、排石率及并发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次碎石成功82例;3例结石上移至肾盂,置双J管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1例因结石远端狭窄、扭曲,输尿管镜无法插入,改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2.3±7.4)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5±1.7)d.术后随访1~3个月,结石排净率98.8%(85/86).术中输尿管穿孔1例,术后发热6例.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是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方法,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鲁卫民;蒋政干;王志金;李庆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青年人(<45岁)脑梗死的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74例青年人脑梗死均予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液循环,营养脑神经细胞及对症治疗.结果:51例患者病因明确,其中高血压、高血脂为主要原因,其次为风湿性心脏病、血同型半胱氨酸增高、糖尿病;6例有偏头痛病史,而口服避孕药、吸烟、饮酒是常见的诱发因素;腔隙性脑梗死53例,大面积脑梗死6例;治愈好转率为98.65%,复发率为1.37%.结论:青年人脑梗死以高血压、高血脂为主要原因,预后较好,早期病因干预是防治脑梗死的主要措施.
作者:余宗洋;陈久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前后牙残根、残冠经桩核冠修复后的治疗体会.方法:对126颗前后牙残根、残冠先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前牙采用铸造桩核或成品螺纹根管桩、树脂核,后牙采用成品螺纹根管桩、树脂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或金属全冠的修复方法.结果:126颗前后牙残根、残冠12个月后复查,成功120颗,失败6颗.结论:前后牙牙周无明显破坏的残根、残冠经过完善彻底的根管治疗后,前后牙采用铸造桩核或成品螺纹根管桩、树脂核加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或金属全冠的修复方法,完全可以保留并能承担口腔正常的咀嚼功能,并能满足前牙美观要求.
作者:陈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