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旭;朱辉;李学则;佟长征;任大营;胡正军
目的:通过对非脱垂有盆腔手术史及大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评价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越性及其在基层医院开展的可能性.方法:对26例非脱垂大子宫及有盆腔手术史者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阴式组),并与同期26例开腹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腹式组(P<0.01),但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术后恢复快.对于有盆腔手术史及大子宫者也是安全可行的,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李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六安市2008年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国际标准平皿琼脂对倍稀释法,对2008年9月从六安市3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非重复的102株革兰阴性菌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测定细菌的低抑菌浓度,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2008年的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结果:102株革兰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27株,鲍曼不动杆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23株,肺炎克雷伯菌18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7株,其他2株;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73.5%)也较敏感,其次较敏感的药物为阿米卡星(67.6%)、磷霉素(62.7%);耐药性高的药物依次是氨苄西林(96.1%)、头孢西丁(83.3%)、氨曲南(81.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51.0%)及头孢吡肟也有明显耐药性(39.4%).结论:临床上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指征地使用抗菌药物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作者:朱贞祥;陶琼;曹炎;李家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双极等离子内镜系统对40例BPH患者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手术时间55~155 min,平均95 min;术中失血量约80~600 ml,平均180 ml;切除腺体重量平均67.2 g;无出血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随访6~18个月,无真性尿失禁,大尿流率及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提高.结论: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具有腺体切除彻底,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大体积前列腺.
作者:钱永;杜永强;刘彬;单卫民;刘雷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对鉴别肝硬化失代偿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选择4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总胆汁酸水平.结果: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总胆汁酸(30.75±28.70)μmol/L,显著高于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4.80±3.87)μmol/L及正常对照组的(4.50±3.60)μmol/L(P<0.01).结论: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可作为鉴别肝硬化及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简单指标.
作者:房玉亮;张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生存素(survivin)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胆囊癌、15例胆囊腺瘤和1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hTERT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胆囊癌组织中hTERT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P<0.01).hTERT的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胆囊癌组织学类型、是否伴有结石、病理分级、Nevin临床分期、是否转移以及术后生存时间等因素均无明显关系(P>0.05).Nevin Ⅲ~Ⅴ期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Nevin Ⅰ~Ⅱ期(P<0.05),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组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组(P<0.05).胆囊癌中hTERT表达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hTERT和survivin在胆囊癌中均有异常高表达且呈正相关关系,两者共同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并起一定的协同作用.hTERT过表达是胆囊癌发生中的早期事件,survivin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胆囊癌的不良生物学行为.
作者:吴斌全;刘会春;金浩;承泽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腺性膀胱炎(cystitis glandularis,CG)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经膀胱镜病理活检证实的CG患者行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术后行吡柔比星20 mg+5% GS 40 ml膀胱灌注. 结果:27例手术均获得成功,随访8~27个月,19例治愈,6例好转,2例复发,无癌变. 结论:经尿道钬激光治疗CG,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罗勇;曹志刚;刘军;贾瑞鹏;苏江浩;茅一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农药中毒患者急救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及时洗胃,以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
作者:刘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利托君抑制子宫收缩的效果及副作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早产(包括先兆早产)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给予利托君静脉滴注,以0.05 mg/min逐渐调整滴速至子宫收缩完全停止后再维持12~18 h,然后改为口服维持7天.对照组40例给予硫酸镁4 g于30 min左右静脉滴注完毕,然后改为1~2 g/h静脉滴注至子宫收缩完全抑制.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延长孕周时间、抑制子宫收缩的显效时间、低钾血症发生率、心率变化、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对围生儿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保胎失败率为11.7%,对照组为12.5%;观察组延长孕周(1.00±0.7)周,对照组延长孕周(0.87±0.6)周,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制子宫收缩显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低钾血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托君抑制早产孕妇的子宫收缩疗效确切,显效快,但需注意防范低血钾等副作用.
作者:陈红波;黄大雁;吴自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43例和乳腺癌32例,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方案(多西他赛70 mg/m2 d1,顺铂40 mg d2~4,3周为1疗程)化疗2个疗程以上评价疗效.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的缓解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27.9%,乳腺癌为31.3%;主要毒副作用均为白细胞减少和恶心、呕吐、肌肉酸痛、发热等,且Ⅳ度少见,未见明显肝肾毒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叶明明;胡文军;孙翠玲;周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滴人体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entral pontine myelinolysis,CPM)的疗效.方法:利用IVIG冲击治疗1例CPM患者和文献复习并阐述其原理.结果:大剂量IVIG冲击治疗CPM具有一定效果.结论:大剂量IVIG冲击疗法可用于治疗CPM.
作者:韦道祥;谢宗玉;孙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建立白细胞滤器(Plasmodipur)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浓集纯化红内期间日疟原虫(P.v)的方法.分析和比较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的差别.方法: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经60%Percoll浓集其中的感染红细胞(iRBC).采用皂素法和冻融法从iRBC中释放疟原虫,经超声粉碎,所获P.v可溶性抗原和同样处理的正常红细胞(nRBC)成分经SDS-PAGE电泳分析其组分差别,并应用P.v感染者、正常对照混合血清与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印迹分析,确定具有免疫原性的抗原组分.结果:115例P.v感染者血样,用Plasmodipur滤器分离去除白细胞,每10个油镜视野中WBC残留≤5个99例(86.1%),经60%Percoll浓集的35例样本中,共有30例(85.7%)能提高iRBC比例至60%以上.SDS-PAGE电泳分析,皂素处理与冻融处理的P.v抗原分别显示出6条和2条P.v特异性蛋白条带.免疫印迹分析表明,P.v感染者混合血清能特异性地识别22、24.5、29、35、36 kDa皂素处理的P.v抗原,26、49、59、63、115、120 kDa冻融处理的P.v抗原.结论:血样中疟原虫皂素与冻融两种处理方法制备的P.v抗原与P.v感染者混合血清免疫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皂素处理的22 kDa抗原组分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其作为P.v特异性诊断抗原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胡守锋;陶志勇;夏惠;高琪;胡开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动脉出血的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胆囊动脉出血原因,处理方法采用牵引孔吸尽,交换钳头,钛夹钳夹止血.结果:术后未发生继发出血,无胆管损伤.中转开腹1例.结论:胆囊动脉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出血的常见原因,只要术者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相应处理对策,均能获到满意的效果.
作者:许长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分泌性中耳炎为不伴有急性中耳炎症状和体征的中耳腔积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它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
作者:付竞云;李秀琴;陈艳丽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分别检测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即刻(ST)及结束后6、24、48、72 h和术后6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和β-羟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分析其变化.结果:术前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中除CRP外均在正常范围内,cTnI和 CK-MB在术后6 h增高(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LDH、HBDH 于术后24 h增高显著(P<0.01),CRP则于术后48 h达到峰值.血清cTnI与CK-MB两变量间在TST~T6d为正的直线相关关系,和其他标志物比较,相关程度较高.结论: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先后都有异常的变化,监测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有益于观察病情,减少猝死和其他心脏事件的发生,降低治疗的危险.
作者:张凡;刘玉侠;陈建文;程佩萍;杨萍;张伦军;邓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39例RA住院患者实施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予以心理及健康指导、饮食、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对疾病的诊疗和护理给予积极配合.结论:对RA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治疗疾病的信心,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莉;王静;周薇薇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方法:22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150 mg/m2静脉滴注3 h,d1;表阿霉素75 mg/m2静脉滴注,d1.21天为1个周期,治疗2个周期以上评价疗效.结果:22例中,完全缓解2例(9.1%),部分缓解12例(54.5%),稳定7例(31.8%),进展1例(4.5%),总有效率为63.6%(14/22).毒副作用主要为骨髓抑制、脱发和呕吐.初治患者和复治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9、6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治疗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可耐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的方案.
作者:鲍时杰;夏国安;王文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CT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与Ras相似物A(Ras homologue A,Rho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测量17例高级别(Ⅲ、Ⅳ级)星形细胞瘤及14例低级别(Ⅰ、Ⅱ级)星形细胞瘤的CBV值,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瘤组织RhoA表达,比较CBV与Rho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星形细胞瘤CBV值及RhoA的表达免疫反应评分显著低于高级别星形细胞瘤(P<0.01).星形细胞瘤CBV值与RhoA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灌注成像对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CBV灌注图是活体检测肿瘤侵袭性的较好工具.
作者:马宜传;付凯;陈岩;丁强;孙景秋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索如何实现留学生<组织胚胎学>的教学目标.方法:通过分析留学生特点、教师自身基本功的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手段的完善4方面来提高留学生<组织胚胎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结果:创新教学模式和完善教学手段能激发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结论:在探索不同于国内本科生的教学模式和创制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下,不但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也达到了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效果.
作者:孙美群;关宿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心律失常,低血压,血管并发症等情况的原因及护理措施.结果:12例并发症患者均抢救护理成功,顺利完成介入治疗.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观察及时,措施得当,护理到位,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及危险性,提高治疗成功率.
作者:于勤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评价非鹰嘴截骨平行双钢板加压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非鹰嘴截骨入路、平行双钢板加压技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12例临床资料.结果:按Cassbaum评分:优2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66%.结论:非鹰嘴截骨入路平行双钢板加压术治疗肱骨远端C3型骨折固定牢固,能早期功能锻炼,且不截骨易为患者接受,是治疗C3型骨折的可靠方法.
作者:许旭;朱辉;李学则;佟长征;任大营;胡正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