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横窦损伤手术治疗21例体会

徐潮

关键词:脑损伤, 外科, 手术, 横窦
摘要:目的:总结横窦损伤所致的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1例横窦损伤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横窦损伤中治愈17例(81%),死亡4例(19%).结论:及时清除硬膜外及横窦沟血肿,正确处理损伤的横窦,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30例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的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3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中分别使用汽化电极和切割电极,由膀胱颈至精阜,完整切除腺体;而对年老体弱的患者,则切除部分腺体以利减轻症状.结果:术后疗效满意,无1例发生穿孔、出血、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综合征及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方法.

    作者:周文生;李庆文;关超;刘建民;朱永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2例已行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查的肝硬化患者Hp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p感染在性别和年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Hp感染率随食管静脉曲张加重、肝功能恶化、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而降低(P<0.05~P<0 .01);Hp感染在消化性溃疡的有无发生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肝硬化患者中,Hp感染与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恶化、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关.对有Hp感染的肝硬化患者无需行根除治疗.

    作者:甘惠中;钟能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大鼠脑组织中微量钙的ICP-AES法测定

    目的:探讨降低Ca2+-PO3-4 在ICP-AES法中的干扰,制定合适的分析条件,测定大鼠脑组织中钙的含量.方法:实验不同浓度P(V)(0~2 000 mg/L)在五个观测高度,对Ca2+ 谱线强度的影响;阳极电流改变时2 000 mg/L P(V)对Ca2+的影响;载气压力改变时P (V)对Ca2+的影响.结果:本实验制定的分析条件可以明显降低PO3-4的干扰,20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7%.结论:优化ICP-AES实验条件对降低干扰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至关重要 .

    作者:刘石林;贾利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股蓝肿1例护理体会

    临床上股蓝肿罕见。该病特点是起病急,疼痛剧烈,患肢广泛、 明显 肿胀,皮肤发亮,呈紫绀色[1]。病情发展快,随时可出现休克及下肢湿性坏疽而 危及生命。我院于1999年成功救治1例,现将有关临床护理作一介绍。

    作者:王平;焦文芹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纤维支气管镜代替胸腔镜检查术的护理

    近年来,胸腔镜手术发展迅速。胸腔镜的临床应用包括诊断 和治疗两个方面[1],它适应于各种原因不明的胸腔积液、慢性顽固性胸膜病变、 胸部创伤等的诊断、治疗。我科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代替胸腔镜检查11例 ,现总结护理体会。

    作者:陈雪英;余华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手术前后的护理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手术前后护理及新膀胱功能训练的经验.方法:注重术前心理护理和术后新膀胱的康复训练.结果:8例中4例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等康复训练,3例恢复,另1例仍有熟睡时尿失禁现象.1例手术后3个月出现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经留置导尿后缓解.结论: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后,加强对新膀胱排尿机能的训练及精心护理,是本手术护理的关键.

    作者:王玉峥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原发性阴道癌60例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阴道癌的治疗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0例原发性阴道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单纯放射治疗24例, 放疗加化疗22例,单纯手术6例,手术加化疗8例.结果:总5年生存率58.3%.放疗组和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56.5%和64. 3%(P>0.05).单纯放疗和放疗加化疗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1.7%和72.7%(P>0.05 ).临床分期为Ⅰ、Ⅱ、Ⅲ和Ⅳ期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5.6%、36.3%和0/5(P<0 .05);肿瘤浸润阴道≤1/3段和>1/3段的5年生存率为76.9%和44.1%(P<0.05); 鳞癌Ⅰ、Ⅱ、Ⅲ级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68.2%和37.5%(P<0.05).结论:原发性阴道癌采取彻底的手术治疗或合理的放射治疗,均可取得满意疗效.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和阴道浸润范围均影响预后.

    作者:孙蕊;王文福;李燕华;马玲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糖尿病现代综合疗法中提高护理质量的体会

    糖尿病是慢性全身性疾病,且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在护理糖尿病患者时,运用现代综合 护理疗法,控制病情,减缓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着重总结提高护理质量的 体会。

    作者:胡娟;姚爱群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镇痛对胸心手术围术期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围术期通气功能的改变一直是临床上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心脏和开胸手术围术期呼吸功能的变化及术后镇痛技术是否能有效地改善通气功能,从而减少肺部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李晓立;刘玉传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21例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体会 .方法:在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护理、功能锻炼、疗效观察及健康教育 ,以缓解病情.结果:21例患儿中7例症状明显缓解,5例全身型患儿经物理降温体温下降 ,其他9例病情反复迁延,只有1例发展为强直性脊柱炎.结论:单独药物治疗能缓解关节症状,若配合护理会得到更好的康复.

    作者:杨茹;李桂英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影响中学生鼻内镜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分析中学生鼻窦炎、鼻息肉对鼻内镜术的手术的效果.方法:对1996~1998年手术并随访1年以上的18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Ⅰ型70例,Ⅱ型99例,Ⅲ型17例.结果:186例中总治愈好转率91.4%,治愈率分别为:Ⅰ型一期为100.0 % 、二期为90.6%、三期为63.2%,Ⅱ型一期为92.3%、二期79.2%、三期为55.0%,Ⅲ型为47.1% .鼻窦病变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与手术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学生的鼻内镜术对治疗鼻窦炎是安全和有效的.

    作者:于锋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肿瘤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肿瘤发生和转归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135例肿瘤患者TNFα水平.结果:肿瘤患者TNFα水平为7.54±2.70 ng/ml,比正常人明显增高(P <0.01);肿瘤转移者为12.15±3.50 ng/ml,手术切除肿瘤2周后,TNFα降至1.57± 0.49 ng/ml,接近正常人水平(P>0.05).结论:检测肿瘤患者的TNFα水平,对观察肿瘤患者临床病理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宛馨;吕美荣;柏平;王凤超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榄香烯乳治疗30例中等量以上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方案为:(1)大量积液,每次榄香烯乳300~500 mg胸腹腔注射,1~2次/周;(2 )中等量积液,每天300 mg,静脉滴注14天.结果:榄香烯乳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缓解率为80%,未见骨髓、肝肾功能及心脏毒性,有一定程度的发热、局部疼痛及胃肠道反应,但多数患者均可耐受.结论:榄香烯乳治疗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有效,患者毒副反应轻.

    作者:王婕;王明训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糖皮质激素受体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关系

    糖皮质激素(GC)在控制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糖皮质激素受体(GR)是GC发挥重要生理和病理作用的中介物[1].自从196 8年Munck和Shaumburg等首次发现大鼠胸腺细胞中存在GR以来,已对GR进行大量研究,对其结构和功能已有较深入的了解.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多种新技术的应用,特别是GR的分子克隆及测序成功后,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十分迅速,不仅促进临床药理学的发展,而且大大加深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和病理机制的认识.许多采用GC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等[2~4],其外周血白细胞GR数目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并发现GR数目的改变与这些疾病应用GC治疗的疗效及发病机制存在一定关系 .多发性肌炎(PM)/皮肌炎(DM)亦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采用GC治疗,相当一部分患者获得较好疗效.故而,笔者推测PM/DM外周血白细胞GR数目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且可能与其应用GC的疗效及发病机制存在一定关系.本文就GR的分子特性、GR与PM/DM的发病机制及疗效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陈向芳;余裕民;沈继龙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人工血管移植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的手术配合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手术中的护士正规操作及与术者密切配合.方法:通过32例Budd-Chiari综合征采用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手术的器械准备,术中默契配合,总结可行经验.结果:本组32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随访平均30个月无复发.结论:该手术视野暴露困难、出血多、难度大,手术护士应熟悉局部解剖及特殊器械,严格无菌操作与配合默契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陈逸曼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常见的内科急症,在此基础上常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而ARF又是DKA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如何早期识别和正确处理, 及时护理,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我科收治的DKA并发ARF 15例,对其诱发因素、防治、观察与护理作一报道.

    作者:任启芳;汤云霞;王丽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7例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方法:对74例发病6 h内的A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UK 100万u,60 min内静脉滴完;对照组37例,给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血管再通率67.6%,对照组无1例出现血管再通,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治疗组胸痛基本消失出现在治疗后2.10±1.43 h,CK-MB酶峰出现在发病后10.96±2.35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治疗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和P<0.01).治疗组病死率为5.4%, 明显低于对照组21.6%(P<0.05).治疗组出现轻度出血2例,无严重出血者.结论:UK静脉溶栓治疗AMI血管再通率高,能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作者:周士广;崔毅;孙成珍;卢士云;王广吉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小切口心脏不停搏心内直视手术84例

    目的:探讨应用胸壁小切口、心脏不停搏技术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84例患者经右胸前外侧小切口(57例)或胸骨下段小切口(27例),同时应用浅低温(32±1℃)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技术施行各种心内直视手术.包括房间隔缺损2 1例,室间隔缺损33例,部分房室管畸型6例,肺动脉瓣狭窄、双腔右心室及法洛三联症各3 例,Ebstein综合征2例,左房粘液瘤1例,风心二尖瓣成形1例、换瓣11例.结果:手术死亡1例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余均痊愈出院,无严重并发症及晚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51.24±21.15 min,上下腔静脉阻断时间35.07±18.76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6.02±2.80 h,胸腔引流量202.35±65.84 ml.结论:联合应用右胸前外侧或胸骨下段小切口及心脏不停搏微创技术,适用于绝大部分心内直视手术,达到手术安全、创伤小、出血少、外表美观、保持胸廓连续性和良好的心肌保护等效果.

    作者:刘学刚;唐震;史向前;王祖义;刘以尧;李小军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1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戊乙奎醚(商品名长效托宁 )在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戊乙奎醚、氯解磷定和对症治疗;对照组用阿托品、氯解磷定和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148例,死亡2例,治愈率98.6%;对照组152例,死亡3例,治愈率98.0%(P>0.05).在同等情况下治疗组用药次数和用药总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01),且副作用小.结论:戊乙奎醚是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选择性较好且疗效可靠的抗胆碱药物.

    作者:余长河;周八先 刊期: 2002年第01期

  • 横窦损伤手术治疗21例体会

    目的:总结横窦损伤所致的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的救治经验.方法:对21例横窦损伤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横窦损伤中治愈17例(81%),死亡4例(19%).结论:及时清除硬膜外及横窦沟血肿,正确处理损伤的横窦,止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徐潮 刊期: 2002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