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维生素E局部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

张萍;刘国伟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 维生素E, 按摩法, 护理
摘要:新生儿硬肿症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是新生儿时期由于早产、受寒、窒息、休克、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重者可并发肺炎、败血症、肺出血、DIC等,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996年1月~1998年6月,我院儿科共收治76例,给予局部维生素E(Vit E)按摩辅佐治疗,效果满意.本文旨在探讨Vit E的临床使用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环孢素治疗难治性皮肌炎1例

    患者女性,45岁.因面部对称性水肿性紫红斑伴肌无力4年,肌酶升高,肌电图提示肌源性改变,诊断为皮肌炎.曾于1988年5月及1990年7月两次住我院治疗.第2次住院给予泼尼松60 mg/d,每周MTX 15 mg,雷公藤8片/天治疗,住院3个月,肌酶恢复正常,皮损完全消退,病情缓解后以泼尼松每天20 mg维持,出院治疗.1997年患者自行停用泼尼松,1个月后病情复发.

    作者:蒋法兴;刘训荃;张广富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孕(育)患者抗精子抗体检测120例

    目的:了解本地区男女之间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与不孕(育)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20例不孕(育)症患者检测血清AsAb,并对部分男性精液作常规检测.结果:120例中有43例AsAb阳性,阳性率为35.8%;女性阳性率为48.3%(29/60),男性检测阳性率为23.3%(14/60),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38例男性进行AsAb测定的同时并做精液常规检查,其中AsAb(+)者13例中分别有12例精子计数<50×109/L,9例精子活动率低于60%.似AsAb阳性者对男性精液的质量有影响.结论:AsAb阳性是本地区不孕(育)症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吴学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10例

    目的:探讨单纯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0例手术治疗黄韧带骨化性胸脊髓压迫症的病史特点、MRI影像特征及手术减压疗效.结果:10例患者均有胸背外伤史,多在1年以上出现神经学损伤症状,病灶位于下胸椎多节段.手术疗效优良者2例,尚好7例,差1例.结论:胸背屈曲损伤1年以上渐进性出现双下肢无力,应疑有此病,同时辅以胸椎MRI诊断,一旦确诊即应行手术减压.

    作者:王宵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儿童腺样体肥大相关症状的外科治疗

    目的:正确治疗因腺样体肥大导致的相关症状,使儿童健康成长.方法:对102例学龄期儿童腺样体肥大的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岁为多发年龄.治疗后,听力有明显提高(P<0.01),鼾症治疗有效率为82%.结论:腺样体肥大可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外科手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詹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直肠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护理体会

    由肛门送入药液,保留在直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又避免药物口服引起胃肠道反应.本文着重总结用药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启芳;何淑燕;徐贵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

    端粒是一种DNA-蛋白质复合体,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保证线性DNA完整复制.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染色体末端转移酶,近年来研究发现,端粒酶活性及端粒的稳定与恶性肿瘤发生相关.

    作者:黄礼年;王安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注射用A群链球菌联用顺铂治疗癌性腹水

    目的:观察注射用A群链球菌联合顺铂腹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腹水的近期疗效.方法:50例晚期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两组:Ⅰ组(27例)为注射用A群链球菌加顺铂腹腔注射;Ⅱ组(23例)为单用顺铂腹腔注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活动状况(Karnofsky评分)改变、腹水消退情况及毒副反应.结果:Ⅰ组治疗后Karnofsky评分升高者22例(81.5%),Ⅱ组12例( 52.2%),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腹水消退Ⅰ组有效率70.4%,Ⅱ组有效率30.4%,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Ⅰ组发热、全身不适及胃肠道反应仅1例,明显少于Ⅱ组(P<0.01).结论:注射用A群链球菌加顺铂治疗晚期癌性腹水及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效果,不良反应少.

    作者:傅晓艳;蒋鹏程;顾科;李诚信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膀胱底部肿瘤误诊2例

    膀胱肿瘤与子宫及卵巢肿瘤虽同位于盆腔,因其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故临床上相互误诊较少见.我院于1999年 1月及5月份分别误诊1例,现就其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徐运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护理体会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是目前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望治愈的疾病.但在化疗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副反应,甚至较严重.因此,化疗期间的护理成为治疗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本文就提高护理质量的若干问题加以探讨.

    作者:陶素美;谢琪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平阳霉素、顺铂化疗加放疗治疗食管癌30例

    食管癌单纯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约10%~17%.为提高中晚期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本文将化疗加放疗(化放组)及单纯放疗组(单放组)资料作一比较分析.

    作者:张震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眼外伤一期人工晶体及玻璃体切除术10例体会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白内障及玻璃体混浊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及玻璃体切割术的可行性.方法:10例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玻璃体混浊,均行一期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放及玻璃体切除三联手术.结果:一期手术者,术后随访3~12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可减少某些手术并发症,尤其是减少玻璃体填充物对角膜的直接损害,因而视力不同程度地提高.

    作者:秦梅;郭柳峰;李韵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慢乙肝加戊肝)的临床特点.方法:比较慢乙肝加戊肝(20例)与单纯急性戊肝(20例)的临床表现与肝功能.结果:慢乙肝加戊肝后黄疸的发生率、白蛋白/球蛋白倒置、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前白蛋白显著下降等均较单纯急性戊肝组显著(P<0.05~P<0.005).结论:慢性乙肝重叠感染急性戊肝后肝功能损害严重、病死率高、预后差.

    作者:赵守松;刘雪燕;高春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新生儿期血气测定采血部位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血气测定的采血部位.方法:对生后2~10天新生儿桡动脉血、股静脉血、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进行血气分析及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血与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除PaO2和SaO2(P<0.01)外,其它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与股静脉血中pH、PaO2、SaO2及HCO-3指标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股静脉血代替足跟动脉化毛细血管血或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其结果不可靠.

    作者:王秀英;王琳;席康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硒对实验性肝纤维化预防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抗氧化损伤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之日起给予亚硒酸钠,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硒、肝细胞膜流动性、肝细胞中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亚硒酸钠抗氧化损伤可显著保护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免受损伤,减轻肝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亚硒酸钠抗肝氧化损伤能够预防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纤维化.

    作者:赵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脏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不同血液动力学状态心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介入方式选择.方法: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 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VT 1例安装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果:2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在中后间隔消融成功、消融能量20~30 W,放电90 s,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无VT发作.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两年内有数次VT发作,均采用低能量(2 J)转复成功,无晕厥发生.结论:射频消融和ICD都是治疗V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应根据血液动力学状态来选择正确的心脏介入治疗方式.

    作者:蔡鑫;包宗明;高大胜;史晓俊;宋业年;冯慧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毒蛇咬伤91例治疗体会

    南京江北地区毒蛇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因治疗不及时,结果导致伤残甚至死亡.1996~1999年,我院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91例,经使用抗蛇毒血清等综合治疗,并注意并发症的处理,取得满意疗效.为探讨毒蛇咬伤的佳治疗方案,现总结治疗体会.

    作者:谢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甲状腺肿瘤高频声像图82例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声像图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超声对82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良性腺瘤60例、甲状腺癌22例,进行声像图分析.结果:良性肿瘤以混合性回声为主,占48.3%.恶性肿瘤以实质性低回声为主,占63.6%.肿瘤内伴有砂粒状钙化灶.结论:高频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张学珍;苏兰;朱长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尿路感染22例

    尿路感染是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合并症,临床上容易造成漏诊或误诊.尿路感染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肾病综合征治愈率、控制复发的关键,与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高莉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改良PTCD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评价实用新型PTCD针及改良单针法PTCD操作技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黄疸,采用自制实用新型PTCD针及改良单针法PTCD技术行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引流.结果:38例均顺利置管,操作过程平稳.术后1周患者黄疸减轻,皮肤瘙痒缓解,血清胆红素下降60~150 μmol/L,平均下降110 μmol/L.无1例出现内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胆道感染、引流管脱出等并发症.结论:新型PTCD针是胆管穿刺引流的良好器具,改良单针法PTCD操作技术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会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安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1994年10月~1998年12月,笔者运用安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疗效满意.兹作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4例患者均经胃镜和(或)病理检查而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21~65岁,病程0.2~3.5年;轻度33例,中度 23例,重度6例.

    作者:杨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