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显;李正权
目的:评价实用新型PTCD针及改良单针法PTCD操作技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方法:38例梗阻性黄疸,采用自制实用新型PTCD针及改良单针法PTCD技术行术前胆道减压或姑息性引流.结果:38例均顺利置管,操作过程平稳.术后1周患者黄疸减轻,皮肤瘙痒缓解,血清胆红素下降60~150 μmol/L,平均下降110 μmol/L.无1例出现内出血、胆汁性腹膜炎、胆道感染、引流管脱出等并发症.结论:新型PTCD针是胆管穿刺引流的良好器具,改良单针法PTCD操作技术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会春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升白汤对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自身交叉对比法,将36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第一周期化疗后予升白汤及鲨肝醇、利血生,第二周期仅服西药;B组第一、第二周期给药分别与A组第二、第一周期给药相同.结果:A、B两组两周期化疗后升白汤治疗组WBC分别比西药对照组增加(1.07±0.94)×109/L(P< 0.001)和(0.88±0.21)×109/L(P<0.001);WBC<4.0×109/L持续时间分别比西药对照组缩短12.31±6.45天(P< 0.001)和 13.17±7.58天(P<0.001).两组升白汤治疗周期的感染例数少于西药对照周期(P<0.05).结论:升白汤配合鲨肝醇、利血生口服可作为肿瘤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防治方法.
作者:孙惠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4年10月~1998年12月,笔者运用安胃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疗效满意.兹作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24例患者均经胃镜和(或)病理检查而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46例,女16例;年龄21~65岁,病程0.2~3.5年;轻度33例,中度 23例,重度6例.
作者:杨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弹性及可塑性较好的三角针髓内固定锁骨骨折50例.结果:所有病例均在6~8周内达到临床愈合.随访0.5~2年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三角针可塑性较好,髓内固定锁骨骨折稳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
作者:司长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膀胱肿瘤与子宫及卵巢肿瘤虽同位于盆腔,因其各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故临床上相互误诊较少见.我院于1999年 1月及5月份分别误诊1例,现就其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徐运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端粒是一种DNA-蛋白质复合体,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保证线性DNA完整复制.端粒酶是一种特异的染色体末端转移酶,近年来研究发现,端粒酶活性及端粒的稳定与恶性肿瘤发生相关.
作者:黄礼年;王安潮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患者27岁.因胎儿娩出后82天,胎盘未娩出伴发热 7天,门诊诊断胎盘滞留伴感染于1999年6月21日入院.患者系第1胎,足月妊娠,臀位;在当地镇医院阴道分娩1活婴,出生时苍白窒息,抢救5 min后死亡.产后10 min助产者牵拉脐带,因脐带断裂而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术中出血较多而停止剥离,后转送县级医院行第2次人工剥离胎盘,又因大出血暂停剥离;7天后行第3次人工剥离胎盘,因阴道出血过多伴休克而被迫放弃手术,3次手术均未取出胎盘组织,总失血量1 200 ml,共输血800 ml.
作者:孙祥熙;靳丽杰;陶蕴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男女之间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阳性与不孕(育)症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120例不孕(育)症患者检测血清AsAb,并对部分男性精液作常规检测.结果:120例中有43例AsAb阳性,阳性率为35.8%;女性阳性率为48.3%(29/60),男性检测阳性率为23.3%(14/60),男女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38例男性进行AsAb测定的同时并做精液常规检查,其中AsAb(+)者13例中分别有12例精子计数<50×109/L,9例精子活动率低于60%.似AsAb阳性者对男性精液的质量有影响.结论:AsAb阳性是本地区不孕(育)症患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作者:吴学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抗氧化损伤预防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用四氯化碳制造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之日起给予亚硒酸钠,实验结束时测定血清硒、肝细胞膜流动性、肝细胞中羟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亚硒酸钠抗氧化损伤可显著保护肝细胞膜的流动性免受损伤,减轻肝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有效清除氧自由基,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结论:亚硒酸钠抗肝氧化损伤能够预防四氯化碳造成的大鼠肝纤维化.
作者:赵文海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评价室性心动过速(VT)合并不同血液动力学状态心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介入方式选择.方法: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 2例,行射频消融治疗;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VT 1例安装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结果:2例血液动力学稳定的VT在中后间隔消融成功、消融能量20~30 W,放电90 s,术后随访3个月~2年,均无VT发作.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患者两年内有数次VT发作,均采用低能量(2 J)转复成功,无晕厥发生.结论:射频消融和ICD都是治疗VT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应根据血液动力学状态来选择正确的心脏介入治疗方式.
作者:蔡鑫;包宗明;高大胜;史晓俊;宋业年;冯慧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我院教职工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方法:调查我院88例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的种类、时间趋势、人群分布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前五位恶性肿瘤的顺序为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及甲状腺癌,其分布与性别、职业有一定关系.结论:恶性肿瘤呈增长趋势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秦凤展;郑荣生;王竞;孙惠娟;李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猪带绦虫囊尾蚴囊液内谷胱甘肽S转换酶(GST)的活性.方法:测定酶催化反应后底物浓度的变化,计算GST活力单位.结果:囊液经1∶20稀释,重复4次测定酶促管与非酶促管吸光值,测得平均GST活性为61.84活力单位;囊液冻干品则几无GST活性.结论:囊液中存在游离形式的GST活性,对筛选保护性抗原和可能的化疗靶分子具有潜在意义.
作者:孙新;胡守锋;陈兴智;夏惠;方强;陈兴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1990~1998年,我院经胃镜活检病理或细胞学确诊贲门癌265例,其中并发显性出血110例(41.5%).本文结合同期未并发出血的贲门癌病例分析,探讨贲门癌并发出血的临床和内镜特点,以提高诊治水平.
作者:王立芹;代兵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静脉联合应用维拉帕米和利多卡因与两药单独应用降低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有效性.方法:选80例ASA Ⅰ~Ⅱ级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例.A组:生理盐水组;B组: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1 mg/kg+生理盐水);C组:维拉帕米组(维拉帕米0.1 mg/kg+生理盐水);D组:维拉帕米复合利多卡因组(维拉帕米0.1 mg/kg+利多卡因1 mg/kg+生理盐水).均于气管拔管前2 min给药,拔管时和拔管后均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A组HR、SBP、DBP于气管拔管后显著增加,B、C、D组和A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其中D组效果好.结论:维拉帕米、利多卡因拔管前2 min给药均能降低气管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副反应,两药联合应用优于单独使用.
作者:李晓立;韩延华;薛梅;王南海;文公堂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肝前间隙在正常情况下因其解剖位置,一般不会存留积液,但特殊情况下则可形成局部包裹性积液,易引起误诊.笔者在工作中曾遇到此病2例,兹作报道.
作者:王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南京江北地区毒蛇伤人事件时有发生,有的因治疗不及时,结果导致伤残甚至死亡.1996~1999年,我院共收治毒蛇咬伤患者91例,经使用抗蛇毒血清等综合治疗,并注意并发症的处理,取得满意疗效.为探讨毒蛇咬伤的佳治疗方案,现总结治疗体会.
作者:谢洪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后负荷增加所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大鼠血浆心钠素(ANP)水平的变化及地高辛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性腹主动脉银夹狭窄大鼠模型,观察左室重量指数(LVMI),放免测定血浆ANP.结果:模型组LVMI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模型组血浆ANP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而地高辛组血浆ANP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地高辛组LVMI与模型组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CHF大鼠血浆ANP水平是升高的,地高辛能明显降低该大鼠模型血浆ANP水平;心肌ANP的合成和释放可能主要与心脏血液动力学改变有关.
作者:蔡辉;胡婉英;董耀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968株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药敏结果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细菌的小抑菌浓度(MIC),并根据NCCLS标准分析、质控.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对11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有增加,尤以头孢菌素耐药性增加明显(P<0.05~P<0.005).医院内感染分离株的耐药性比院外感染分离株高(P<0.01~P<0.005).肺炎克雷伯杆菌中存在着多重耐药现象.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逐年上升;对头孢他啶耐药菌株的增加提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的存在,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穆新林;何礼贤;周春妹;周昭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眼外伤所致白内障及玻璃体混浊行一期人工晶体植入及玻璃体切割术的可行性.方法:10例外伤性白内障合并玻璃体混浊,均行一期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置放及玻璃体切除三联手术.结果:一期手术者,术后随访3~12个月,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恢复,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该手术可减少某些手术并发症,尤其是减少玻璃体填充物对角膜的直接损害,因而视力不同程度地提高.
作者:秦梅;郭柳峰;李韵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由肛门送入药液,保留在直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可促进溃疡面愈合,又避免药物口服引起胃肠道反应.本文着重总结用药过程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任启芳;何淑燕;徐贵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