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巧耘;刘琴;陈双静;蔡晓华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普及,医学科学发展,人类死亡流行特征及主要死因会发生一些变化.现将金华地区4 324例死亡病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徐康康;徐忠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伤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国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的低年龄化造成巨大的潜在寿命损失,不仅给个人和家庭带来严重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1].笔者采用潜在减寿年数等指标对浙江省1995~2001年伤害死亡资料分四类地区[2]进行分析,了解浙江省各类地区主要伤害死亡原因及伤害死亡对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的影响,为制定伤害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作者:龚巍巍;俞敏;韩晓军;胡如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因口服痢特灵而引起的多发性神经病目前较为常见,在治疗上常规治疗方法是停用该药,早期给予维生素B族及能量合剂治疗,但疗效不尽人意.我们试用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配合常规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世凤;孙泽群;熊焰;彭先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脑复聪颗粒对脑缺血小鼠记忆能力及大脑皮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双颈总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术造成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小鼠记忆能力以Morris圆形水迷宫的潜伏期作为指标.结果小鼠脑缺血后7 d潜伏期[(82.3±32.0)s]比假手术组[(35.3±37.9)s]延长(P<0.01);脑复聪组[(30.6±31.3)s]恢复正常(P<0.01).脑缺血小鼠大脑皮层SOD和GSH-Px活性(68.59±2.55,10.88±1.01)比假手术组(79.68±5.69,13.09±2.53)降低,脑复聪及当归芍药散治疗组提高到正常水平(77.56±4.88,13.35 ± 3.38;75.77±6.88,13.32±2.69)(P<0.05~0.01).结论脑复聪颗粒对脑缺血所致的智能障碍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和GSH-Px活性、对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张孟仁;郭赛珊;徐惠媛;左萍萍;杨楠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海军某医院拟建设一面积约1000 m2的病房.此工程由海军某建筑工程单位负责施工,工期8 d,施工队24h二班作业.在非典流行期间,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海军卫生防疫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预防非典与卫生防疫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丛黎明;杨建军;姜东升;郝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气象因素与霍乱发病的关系.方法将绍兴地区1991~2001年霍乱各年6~11月份月平均发病率数据进行正态化处理后,再利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对可能影响霍乱发病的气温、气压、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降水量等5项研究变量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霍乱的发病与气温呈显著性正相关,与气压呈显著性负相关.结论霍乱发病与高气温、低气压有关.
作者:谈荣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6年开始在温州全市范围内实施全民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并取得了满意的防治效果.1999年底该市组织各县进行自我评估工作,2000年5月浙江省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小组对温州市进行目标评估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永强;张孝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非典时期如何依靠法律、依靠科学是战胜非典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爱国卫生运动、媒体等普及法律、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职能.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卫生知识,是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同抗击非典的有力基础之一.海盐县在开展普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同时,爱卫、卫生行政、疾控和媒体联合举行了以有奖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了实践经验也引发了相关思考.
作者:祝亮;徐佩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面对高氟水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对高氟地区生活饮用水采取有效的改水降氟措施.目前采用的物理、化学降氟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吸附和离子交换法、电凝聚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等,其中以吸附和离子交换法应用广.
作者:王京京;李亚栋;应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承担国家和地方的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重任.检验、检测工作是开展疾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我们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优势所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实验环境设备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和运作机制的完善.为尽快与国际接轨,不断增强检验能力,拓展业务领域,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才能在今后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强势发展的位置.
作者:董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7月中旬,江西省东乡县一所中学发生一起隐翅虫皮炎(paederus dermatitis)爆发,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飞宇;黄道才;洪小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居民肥胖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与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市区2个社区,郊县2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4 68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结果杭州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BMI≥24)发生率达34.39%,其中腹型肥胖占53.95%;糖尿病(DM)与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59%和7.07%;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02和2.82,95%CI分别为1.50~2.72和1.87~4.28;腹型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分别达8.02%和10.29%,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OR值为2.83,95%CI为2.15~3.73.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对肥胖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作者:徐卫民;施世锋;田建三;吴黎明;蒋惠人;叶俊杰;金行一;朱晓霞;沈毅;方顺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证券交易场所成为人群聚集的一类公共场所,大量人群在交易厅内长期滞留,其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大众的健康.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证券交易场所的卫生状况,为制定其卫生标准及管理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汪静;任振营;王淑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 vera,以下简称真红)是一种克隆性以红系细胞异常增殖为主的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1],血液学主要特征为红细胞和全血容量绝对增加,血黏滞度增高,常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增加.我们应用CS-3000 PLUS型血细胞分离机对真红患者进行浓缩红细胞去除,取得满意疗效,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善会;肖东杰;汪运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烟台市HIV-1流行毒株的流行情况和基因亚型特征.方法采集了7份HIV-1感染者的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经nested-PCR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和分析了C2-V3区及其邻区270个核苷酸序列.结果7份HIV-1感染者的PBMC样品中扩增到HIV1env基因片段,经序列分析发现7份样品中有A、B′和E亚型.5名有偿献血人员均为B′(泰国B)亚型,2名回国劳务人员分别为A、E亚型.结论烟台市目前存在HIV-1A、B′和E三种亚型毒株,感染情况复杂,因此应加强对献血者及回国劳务人员等高危人群的检测和控制,以防HIV-1各亚型毒株在烟台市的蔓延.
作者:孙颖;王玉才;宫连凤;韩文清;田云龙;邵一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自1999年至2002年筛选局限型白癜风患者268例,通过纹刺加硝酸银液、碘酊、地塞米松液外用治疗白癜风与外用光化学疗法的比较,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学英;张铭玉;李进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Gln)对电离辐射损伤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探讨Gln的辐射防护作用机制.方法48只体重相近的健康雄性昆明小鼠被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和照射组喂质量分数为15%酪蛋白饲料,照射+Gln组在15%酩蛋白饲料的基础上添加4%Gln,照射组和照射+Gln组用137Cs作为放射源,以4 Gy的照射剂量进行一次性全身照射,照射后1周和2周分批处死动物,测定血清、肝脏和肠黏膜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照射后血清、肝脏和肠黏膜中的丙二醛(MDA)质量浓度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质量浓度下降,补充Gln后MDA降低,SOD活性和GSH质量浓度升高.结论补充Gln可增强小鼠的抗氧化能力,对辐射损伤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作者:刘颖;金宏;许志勤;王先远;南文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即指先天性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障碍所致的心脏、血管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的异常.其临床后果极为严重,通常导致流产、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儿童、青少年和成人残疾,据保守估计,我国每年有10万名CHD患儿出生[1].同时有研究表明,71%CHD患儿可存活到生育年龄以后[2].可见CHD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及人口生存质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3],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刘世炜;陈景武;闫辉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5月21日下午4时,济宁市中区卫生防疫站接到高新区某中学报告,该校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学生13人,请求处理.接报后,市、区站两级流行病学调查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刘艳军;梁玉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是全球范围内大的公共卫生,而老年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占老年人死亡第三位,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1/3患高血压病,70岁以上有半数患高血压,心血管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血压升高而增高,而心血管并发症随着血压增高而增高,高血压又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是迫切需要的.
作者:胡丽华;陈文广;周公民;姜龙;杨宇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