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宇;黄道才;洪小玉
目的比较分析结核病控制项目县与非项目县二类不同干预措施对社会产生的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评价结核病控制措施的经济学效果.方法采用WHO推荐的失能调整寿命年(DALY)测算方法评价结核病人的疾病负担.结果项目县初治例均DALY损失值为0.08,复治为0.25,非项目县初治为0.11,复治为O.48.结核病例均社会疾病经济总负担,项目县为3 131元;非项目县为12 395元,非项目县是项目县的3.96倍.项目县初、复治结核病的DALY损失值和社会例均直接、间接经济负担及社会负担均明显低于非项目县.结论本研究揭示了1名结核病人给社会造成的经济负担值得重视.
作者:何铁牛;徐旭卿;李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居民肥胖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与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市区2个社区,郊县2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4 68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结果杭州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BMI≥24)发生率达34.39%,其中腹型肥胖占53.95%;糖尿病(DM)与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59%和7.07%;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02和2.82,95%CI分别为1.50~2.72和1.87~4.28;腹型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分别达8.02%和10.29%,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OR值为2.83,95%CI为2.15~3.73.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对肥胖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作者:徐卫民;施世锋;田建三;吴黎明;蒋惠人;叶俊杰;金行一;朱晓霞;沈毅;方顺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乳头状甲状腺癌(PTC)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家系研究设计,采用Greenwood-Yule法和Haldane-Smith法,对172例PTC先证者及18例患PTC的亲属进行出生顺序分析.比较先证者一、二级亲属和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并进行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分析PTC是否具有家族聚集性.结果Greenwood-Yule法的分析结果显示,PTC出生顺序的实际分布与期望分布相近,各出生顺序的实际数与期望数的比值在1范围波动,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Haldane-Smith法计算得C=|∑6A实际值-∑6A理伦值|/√∑V6A=0.567,P>0.05,实际值与期望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亦表明PTC与出生顺序无关.PTC患者的一、二级亲属和人群患病率分别为1.08%、0.42%和0.09%,其中,一、二级亲属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44),二级亲属与人群患病率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P=0.046),PTC患病率存在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一般人群的规律.零截尾负二项分布拟合检验结果表明,PTC在家系中的分布符合零截尾负二项分布(x2=0.13,P>0.05),PTC的发生存在家族聚集性.结论遗传因素可能是PTC的主要危险因素,PTC可能是一种多因子遗传病.
作者:朱虔兮;边建超;沈强;汤洪伟;张宏伟;吴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据瑞典报道,在一些常见的煎、烤烹制的食物中检测到较高剂量的丙烯酰胺[1],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尽管丙烯酰胺作为一种化学品早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其毒理学特征明确,但其在食物的加工过程中形成却是一项新的发现.为此,许多国家科研机构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笔者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罗荣;赵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为了进一步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状况,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嘉兴市所属7个县(市、区),本地和外来流动人员,自1998年至2002年进行了监测,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金荣;林云;姜兆宏;沈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自1999年至2002年筛选局限型白癜风患者268例,通过纹刺加硝酸银液、碘酊、地塞米松液外用治疗白癜风与外用光化学疗法的比较,证实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学英;张铭玉;李进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5月21日下午4时,济宁市中区卫生防疫站接到高新区某中学报告,该校初中一年级两个班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学生13人,请求处理.接报后,市、区站两级流行病学调查队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作者:刘艳军;梁玉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6月,云南省弥勒县某村发生一起进食病羊肉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实验室确证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俊;李宝芬;白鹏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海军某医院拟建设一面积约1000 m2的病房.此工程由海军某建筑工程单位负责施工,工期8 d,施工队24h二班作业.在非典流行期间,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海军卫生防疫队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了预防非典与卫生防疫保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作者:丛黎明;杨建军;姜东升;郝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教育普及,医学科学发展,人类死亡流行特征及主要死因会发生一些变化.现将金华地区4 324例死亡病例作如下分析.
作者:徐康康;徐忠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2003年12月28日至2004年1月6日,慈溪市一所中学有50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慈溪市疾控中心经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分析,证实这是一起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爆发.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胡超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烟台市HIV-1流行毒株的流行情况和基因亚型特征.方法采集了7份HIV-1感染者的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提取前病毒DNA,经nested-PCR扩增HIV-1膜蛋白(env)基因的核酸片段进行扩增,并测定和分析了C2-V3区及其邻区270个核苷酸序列.结果7份HIV-1感染者的PBMC样品中扩增到HIV1env基因片段,经序列分析发现7份样品中有A、B′和E亚型.5名有偿献血人员均为B′(泰国B)亚型,2名回国劳务人员分别为A、E亚型.结论烟台市目前存在HIV-1A、B′和E三种亚型毒株,感染情况复杂,因此应加强对献血者及回国劳务人员等高危人群的检测和控制,以防HIV-1各亚型毒株在烟台市的蔓延.
作者:孙颖;王玉才;宫连凤;韩文清;田云龙;邵一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电磁脉冲(Electromagnetic pulse,EMP)对犬晶状体上皮细胞P21WAF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6×104V/m场强的EMP辐射家犬1~10次,应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P21WAF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EMP辐射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分裂,抑制作用随照射次数的增加而加强.辐射10次组P21WAF1表达明显升高(P<0.05),导致上皮细胞增殖延缓.P1WAF1蛋白与mRNA表达同步且一致.结论高场强大剂量的EMP辐射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正常增殖.
作者:姜涛;王德文;张建;高亚兵;崔雪梅;彭瑞云;谷庆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非典时期如何依靠法律、依靠科学是战胜非典的重要措施,也是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控制、爱国卫生运动、媒体等普及法律、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职能.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相关卫生知识,是形成全社会合力,共同抗击非典的有力基础之一.海盐县在开展普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同时,爱卫、卫生行政、疾控和媒体联合举行了以有奖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了实践经验也引发了相关思考.
作者:祝亮;徐佩华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河南省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点,探讨预防与控制策略.方法采用Excel 2000对全省2001~2003年肺结核疫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1~2003年全省肺结核发病率分别为33.38/10万,41.41/10万和47.72/10万.地区分布豫南豫西地区高于豫北豫东地区;时间分布有很弱的季节性;年龄分布青年组和壮年组高于儿童组和老年组;性别分布男性明显大于女性;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结论应加强河南省农村地区,特别是劳动力人群的肺结核防治工作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作者:张更荣;赵东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已知大量的逆转录病毒能够感染许多物种,其中包括人类.逆转录病毒生命周期起始于将可逆转录的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的DNA上,成为原病毒.原病毒可激活也可灭活宿主细胞的基因.逆转录病毒极高的突变和重组率极易导致其宿主范围和毒性改变,因而可感染人体细胞并做为部分宿主基因长期整合在人体细胞上,可导致肿瘤、免疫缺陷、白血病和淋巴瘤.
作者:洪小栩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炎病毒基础与临床的研究报道较多,但有关沙漠地区乙肝病毒感染现状的研究尚需充实.为了解沙漠地区这一特殊群体乙肝病毒感染的现状,作者趁援疆期间在搭克拉玛于沙漠地区南缘新疆墨玉县进行了HBsAg携带率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忠星;库热西江·托乎提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前真菌毒素对人畜的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医学家、农业和兽医科研人员的重视,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者对真菌毒素的研究历史和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李群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DM)在各地的发病率日趋增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在进行大规模随机分层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项DM病危险因子与2型DM发生的关系,从中发现与2型DM发生为密切的危险因子,为进一步开展社区DM的防治、降低患病率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章一丰;王吉玲;陈奇峰;陈恩慈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高血压是主要的心血管危险因子,是全球范围内大的公共卫生,而老年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占老年人死亡第三位,据统计60岁以上老人1/3患高血压病,70岁以上有半数患高血压,心血管致残率和死亡率随着血压升高而增高,而心血管并发症随着血压增高而增高,高血压又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是迫切需要的.
作者:胡丽华;陈文广;周公民;姜龙;杨宇音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