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分析

许寿明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 设备维修, 精细化管理
摘要:在医疗行业中医疗设备已经成为判定疾病、诊疗患者的重要工具,医疗设备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着临床医疗效果.目前,医院中医疗设备不断增多,但多数医院设备维修管理方式仍以传统管理方式为主,医疗设备的安全运行效率差强人意,影响患者诊疗效果.在医院医疗设备维修中,加强精细化管理,可以更高效地保障医疗设备可持续运行,促进诊疗效果提升,推动医院发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评价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采用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6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与60例微小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前者定为观察组、后者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在病理确诊前,两组患者均实施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分析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在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效果.结果:病变边缘毛糙、血流、微钙化、低回声、血流阻力>0.7等方面对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理确诊为金标准,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符合率91.7%,灵敏度96.6%,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微小癌符合率91.7%,灵敏度94.8%.结论:多普勒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良性病变与微小癌,诊断价值较高,可为临床诊治方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作者:匡艳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经伤椎和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对脊柱骨折生物力学和远期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相比在治疗脊柱骨折中对生物力学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方法:病例来源于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74例脊柱骨折经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骨折复位固定方式不同,随机分成2组,为经伤椎组(n=38)和跨伤椎组(n=36),比较治疗1年后两组生物力学变化及并发症.结果:经伤椎组在治疗后1年矫正丢失度(1.36±0.29)、矢状面Cobb角(5.37±0.78)显著低于跨伤椎组,伤椎前缘高度比(93.72±7.6)、骨折椎椎管面积比(90.18±5.82)显著高于跨伤椎组(P<0.05);经伤椎组并发症率(7.89%)和跨伤椎组(16.6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于跨伤椎椎弓根钉固定,使用经伤椎固定能够有效改善脊柱骨折患者多项生物力学指标,对促进远期预后有良好效果.

    作者:郝家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泰瑞影以AI驱动的影像增强平台创造数字放射成像新水平

    康泰瑞影(ContextVision)公司发源于瑞典的大学研究机构,初专注于磁共振的图像处理,随着公司不断发展,研发出了更多新的产品门类,可以应用在不同的设备上.目前,涵盖2D/3D/4D超声、MRI、放射成像以及乳腺成像领域,对于常规的影像处理提供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近两年来,公司在图像可视化处理方面,比如渲染3D,人工智能,如机器深度学习等投入更多研发,并将业务从图像处理延伸至数字病理的发展方向.在接受本刊采访时康泰瑞影市场及产品线经理Ann-Sofi Hoff介绍了新的X射线图像增强产品Altumira?平台.

    作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温度压力检测仪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性能测试及分析

    目的:应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对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性能测试,实时了解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物理参数.方法:采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对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温度压力检测仪检测的结果与设定的灭菌参数存在差异,灭菌器自带的温度传感器因长期使用而出现偏差.结论:应定期采用温度压力检测仪对灭菌参数测试,便于掌握灭菌器性能和灭菌包裹内部温度、时间,精确地检测灭菌质量,同时检测仪可以用于灭菌器故障原因分析.

    作者:田泽芳;杨小燕;吴伟;朱荔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静电纺丝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静电纺丝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制备新型纳米纤维的技术,聚合物溶液在电场力作用下形成两纳米到几微米的纤维.静电纺丝纤维与普通纤维相比,具备表面积体积比高,孔隙率可调节,延展性好,纤维精细程度与均一性高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纳米催化、光电子、生物医药、国防和安全等各个领域.文章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静电纺丝纤维特性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如组织工程支架、伤口敷料、酶固定、药物控释中的应用,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及临床的应用前景.

    作者:尹玉霞;郑秀娥;鲁守涛;王鲁宁;张海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输液泵新版安全标准之前瞻

    输液泵是一种在各类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具有较高精度和较高临床风险的医疗器械,文章就正在转化中的GB9706.27新版标准进行了一定的前瞻研究,以为各方尤其是生产企业提供参考.

    作者:李宁;刘明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的合成与鉴定

    目的:合成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并检测其体外缓释作用.方法:本实验使用可降解高分子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采用乳化分散法,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进行包裹,制成可控制释放的微粒.测定VEGF体外释放情况并描绘成曲线.结果:制得VEGF的缓释微粒大小约80~120nm.体外释放检测开始时为快速释放期,随后为缓慢持续释放.结论:此实验证实成功构建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粒.

    作者:钟声;尚耀华;杨文峰;任远飞;董玉金;梁武;张铁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与开腹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开腹切除手术和腹腔镜切除手术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治疗的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配合采用腹腔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选择采用腹腔镜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其手术的治疗价值明显比开腹切除手术更优,可以有效地减少对患者的损伤,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也能降低切口感染率.

    作者:安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GB/T 13810-2017《外科植入物用钛及钛合金加工材》标准解析

    介绍新版标准GB/T 13810-2017与旧版标准差异,阐述主要技术变化及背景.以期相关人员加深对新版标准的理解,以更全面、系统地掌握和应用新版标准.

    作者:杨群;陈长胜;马忠贤;王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电子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两种麻醉方法在电子气管镜检查中应用的具体效果,寻找一种更加适合的电子气管镜检查的麻醉方式.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麻醉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雾化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改良后的复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以及患者呛咳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0%,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80%;观察组有20例患者无咳嗽,而对照组只有1例患者无咳嗽;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8%,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复合麻醉方式麻醉效果更加理想,麻醉的优良率更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呛咳程度,提高电子气管镜检查的效果.

    作者:单立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FNA与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目的:通过将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与人工关节置换分别应用于临床,分析比较两者的治疗效果,为以后该疾病的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该院患有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90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其中,采用PFNA治疗手段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手段的患者对照组.观察记录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要明显比对照组少,但卧床时间却比对照组长(P<0.05).从后一次随访记录中可以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1.7%和93.2%.结论:通过观察比较分析,选择PFNA治疗手段还是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手段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需根据不同患者有针对性的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家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7年1月本科室收治的癫痫患者40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脑电图与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自此基础上给予神经内科护理,比较两组疾病阳性检出率.结果:视频脑电图检测到异常率、痫样放电率和临床发作率显著高于常规脑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相比常规脑电图对癫痫进行监测能有效提高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疾病进行分型、确诊等.

    作者:邹良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临床观察和经验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60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行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镇痛,试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进行镇痛,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程度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前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分别为(6.57±2.18)min和(463.23±20.34)min,对照组患者术前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持续时间分别为(9.24±2.71)min和(386.74±17.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4.49±0.73),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为(6.58±0.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肢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以有效缩短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延长麻醉持续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效果显著.

    作者:王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心电图ST-T改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6月~2018年7月某院收治的冠心病者98例为研究对象,选用12导联同步全息动态心电图检查,再对ST-T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动态改变,再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2组,A组(有动态变化)与B组(无动态变化),每组患者49例,再分别给予2组患者行冠脉造影,比较结果.结果:经过冠脉造影检查后,A组与B组患者的冠心病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5.51%与30.61%,发现A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心电图ST-T改变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价值,存在心电图ST-T改变的准确率比心电图ST-T无改变的准确率高,说明心电图ST-T改变可作为冠心病诊断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指标.

    作者:王艳丽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肠镜检查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在结肠镜检查之前通过使患者进行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来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继而为找出更好的肠道准备创造条件方法.方法:在本次试验过程中选择200例自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本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时,给予服用甘露醇的方式,观察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工作时给予患者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的方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在结肠镜检查之前的肠道清洁程度、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肠道气泡的出现情况进行对比,判断两种不同的肠道准备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结肠镜检查之前,通过相关数据表明,两组患者都较好的完成了肠道准备工作,但是,在肠道的清洁程度方面,观察组的效果好于对照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中共有11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11.00%,而在对照组中则有27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为27.00%;此外,在肠道气泡的出现情况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的肠道气泡也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少,因此,在进行肠道图像观察时,观察组患者的图像要比对照组的清楚很多.结论: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在进行结肠镜检查之前使患者服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来进行肠道准备工作将会极大程度的使肠道清洁程度更高、肠道气泡数量减少,同时也能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因此,在今后进行结肠镜检查之前,应该更多的使患者通过此方式来进行肠道清理工作.

    作者:李春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膝关节疼痛患者60例,采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2组,各30例.采取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基于此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疼痛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73.33%明显较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较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膝关节疼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关节功能,还可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王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和分娩镇痛仪应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对比

    目的:硬膜外麻醉和分娩镇痛仪应用于无痛分娩效果对比.方法:将本院1年内收治的120例无痛分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行硬膜外麻醉为观察组,60例行分娩镇痛药分娩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引导助产率以及缩宫素干扰率.结果:观察组60例产妇疼痛均为0级,对照组5例0级、51例1级,4例为2级疼痛.宫口开全的时间观察组短30min,长4h,对照组短1h,长4h.两组均使用缩宫素,其中对照组25例使用,观察组41例使用.阴道助产率观察组9例使用,比例15%.对照组3例使用,比例5%.结论:两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镇痛效果,不过就目前看,硬膜外麻醉更理想,镇痛仪只能收到一定的效果.同时,两组均可缩短第一产程,保障母婴安全,但硬膜外无痛分娩的阴道助产率及缩宫素干扰率较高.

    作者:李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某三级专科医院基于HRP系统平台实施手术室高值耗材管理初探

    医院资源规划管理系统是支持医院整体运行管理的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系统化医院资源管理平台.本文旨在探讨医院应用HRP信息系统对手术室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策略.HRP系统中建立手术室耗材二级库房管理模块,与一级库房对接.HRP系统分别与医院OA系统、HIS系统、财务系统、市阳光采购平台做接口,管理部门在HRP系统内完成高值耗材的申购、入库、保管、出库、记账及盘点工作.植入性耗材通过二维码扫描技术完成了全流程监控和使用追溯.医院综合运用HRP信息系统和二级库管理方法达到对手术室高值耗材的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核算要求,极大提高了医院耗材管理能力.

    作者:陶麒麟;张晓波;朱宏敏;耿静;倪佳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椎间孔镜与开放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就椎间孔镜与开放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50例采取开放椎板开窗手术治疗,研究组50例采取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对两个组别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总有效率92.0%,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切口长度(1.4±0.4)cm、术中出血量(25.9±4.7)mL、手术时间(38.1±8.8)min、卧床时间(33.1±7.8)h,对照组(5.1±0.9)cm、(60.2±6.8)mL、(71.8±10.9)min、(88.3±10.4)h,两组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应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收获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曲大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用 于根管充填的近远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用于根管充填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90颗患牙)牙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45颗患牙).对照组采用Cortisomol糊剂填充根管,观察组采用iRoot SP糊剂填充根管,比较两组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治疗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术后3d的NRS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2年的治疗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7d的NR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ortisomol糊剂与iRoot SP糊剂用于根管充填均有效,但iRoot SP糊剂远期临床疗效显著优于Cortisomol糊剂.

    作者:孙振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