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气管镜介入治疗恶性肿瘤致气道狭窄的临床研究

芦洪波;关正宇;尤振宇

关键词:经气管镜介入, 恶性肿瘤, 气道狭窄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经气管镜介入方法治疗因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医院确诊并收治的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气道狭窄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在治疗中采用的高频电凝术、氩等离子凝固技术、冷冻方法等经气管镜应用技术治疗恶性肿瘤所带来的96例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前后的患者病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6例接受经气管镜介入技术的气道狭窄患者中,完全有效为7例,部分有效为53例,轻度有效为35例,无效为1例.治疗前后的气促指数有所差异(P<0.05).结论:在对因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经气管镜介入技术,可加快患者的痊愈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胃镜诊断60例早期胃癌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胃镜诊断早期胃癌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水平.方法:择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某院收治的早期胃癌者60例,患者均进行胃镜检查,并取材实施病理活检,记录患者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资料,患者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呕吐、黑便、消瘦等.胃镜检查,发病部位差异,其中胃窦34例,占56.67%,胃角6例,占10%,胃体17例,占28.33%,胃底3例,占5%.胃镜下的临床表现中,患者包含隆起型、浅表型、凹陷型几种表现.而病理分型中,主要以管状腺癌者35例多,占58.33%.且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00%,胃镜诊断符合率为98.83%,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效果较为理想,其在具体的诊断中,可实现具体的了解患者临床表现,有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再配合有效的活检确诊,可进一步增强准确性,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价值显著.

    作者:孙健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对血糖检测的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研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对血糖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常规生化仪)和观察组(快速血糖仪),40例/组,均进行血糖检测.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血糖检查结果、检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葡萄糖、静脉血血糖的检测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的检测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及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测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快速血糖仪的操作更加简捷,检测时间更短,临床优势更加明显.

    作者:江泸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分析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应用于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

    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为90例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常规X线检查,同时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后借助于重建技术实施分析,观察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结果:9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大于X线诊断后70.00%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为97.78%,对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90.00%.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可较好的明确肠梗阻病变部位、病因等相关资料,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志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收治的7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细胞学核的特征.结果: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针吸细胞学检查共检出甲状腺乳头状癌64例,占比88.89%,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诊断出的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均伴有明显的核沟,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核沟阳性率为100.00%(64/64),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的核内假包涵体检出率为70.31%(45/64),砂砾体的出现率低为10.94%(7/64);乳头状结构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检出率为100.00%(64/64).结论:超声引导针吸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作者:杨明杰;周策勋;陈兴德;和娴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联合切口结合微型钛板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11月~2018年3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选出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接受联合切口+不锈钢板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切口+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疗效确切,实现减轻内固定,促进术后康复,且维持患者的面部美观度.

    作者:邵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均为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延迟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组为早期无创呼吸机通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的的气管切开率和气管插管率发生率为7.6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更有助于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康复.

    作者:吴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刍议医院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

    医疗器械对于每一个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还是衡量一家医院实力的重要指标.由此,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医疗器械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就是重中之重的一个项目.

    作者:张永尧;王爱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体会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即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①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87%,组间数据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良好,有助于症状改善.

    作者:郭平;史瑞峰;王晓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基于信息化的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探讨

    医疗设备是医院的重要资源,随着科技进步,医疗设备在医院工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并成为衡量医院现代化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医疗设备的管理,设备使用效能、使用寿命,也越来越受到医院的重视,基于当前计算机的普及,对医疗设备实行信息化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管理实效,为医疗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作者:金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螺旋CT在骨骼肌肉创伤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螺旋CT应用于骨骼肌肉创伤中应用效果.方法:对到本院收治的77例骨骼肌肉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别给予患者采用X线、螺旋CT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结果.结果:与病理或手术诊断结果对比,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两种诊断方法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肌肉创伤发生率较高,螺旋CT诊断优势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李华侨;任诗君;周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中选取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椎间融合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椎间隙高度以及Cobb角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腰痛、腿痛VAS评分、椎间隙高度与Cobb角分别为(2.15±0.62)分、(2.05±0.27)分、(7.89±0.62)mm、(10.25±3.12)?,均优于对照组的(3.56±1.52)分、(3.96±1.52)分、(5.26±1.52)mm、(14.59±3.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31、8.6252、10.3663、6.3252、8.6257,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亚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及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及常规产科超声检查的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产科共建立档案开展孕检26105例,对比产科常规超声、系统超声诊断不同系统的畸形检出率,同时对比孕早期胎儿系统超声诊断效用.结果:系统超声的诊断四肢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合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4%、100.0%、88.2%高于常规超声的75.0%、77.8%、7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的消化系统的孕早期系统超声诊断效用存在明显的差异,按照检出率从高到底前5位分别为皮肤72.7%、四肢骨骼系统60.7%、胸腹腔63.6%、中枢神经系统55.9%、消化系统33.3%.结论:胎儿系统超声检查可以明显降低结构畸形的检出率,但不同系统的畸形早期检出率存在较大的差异.

    作者:张聪颖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技术诊断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价值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技术在胆囊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采用R×Cχ2检验比较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诊断符合率,采用t检验比较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整体弹性值.结果: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率分别为94.7%,88.2%,χ2=4.000,P<0.05).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整体弹性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186,P=0.001<0.01)结论:对于胆囊隆起性病变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可对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脱小飞;张彩华;王光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结直肠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效果.方法:本次的讨论对象为本院60例结直肠息肉患者,接受治疗的时间均在2016年1月~2018年1月,并将所有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结直肠息肉患者使用传统的结肠镜手术治疗,实验组结直肠息肉患者使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是93.33%,比对照组高23.33%,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高20.00%,两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实验数据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息肉的患者实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效果;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恶心、厌食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存质量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疗效肯定,可有效加速手术进程,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梁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究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2例患者,所有研究对象经结肠镜或者手术病理诊断为结肠癌及结肠癌复发患者,回顾每位患者临床基本资料,进行术前病理分析以及术后复发检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T临床价值.结果:42例结肠癌患者术前经CT扫描,TNM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各12例、18例、8例、4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7.54%、86.23%、100.00%、100.00%.28例结肠癌复发患者经CT扫描,TNM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8.92%、69.25%、100.00%、10.00%,可见TNMⅢ、Ⅳ期患者的CT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TNMⅠ、Ⅱ期(P<0.05).结论:CT技术在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清晰可观.

    作者:任诗君;周丹丹;李华侨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的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的比对

    目的:分析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采样水样4份,分别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氟化物含量,比较两种测定方法的结果.结果:所有水样通过检测其水氟浓度都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1.0mg/L以下,两种测定方式下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加标回收率为98.7%~101.8%,两种检测方法都达到质量控制要求,二者之间回收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离子选择电极法与离子色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氟化物均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效果无明显差异,但离子色谱法操作时间更短.

    作者:魏富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浅析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与培养

    在医患关系的紧张的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浅析了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探索和总结医疗机构如何加强临床工程师的培养.

    作者:邹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中的辐射剂量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中存在的辐射剂量并对环境内的辐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针对本院57例治疗产后出血的子宫动脉栓塞术中的辐射风险做研究,收集术中的DSA设备自带的参数,对其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并参照相关辐射标准.结果:CD为(6.05±1.19)cGy;DAP为(2273.32±608.73)cGy.cm2;总辐射时间为(210.49±66.45)s.CD、DAP与辐射总时间之间相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的辐射剂量在辐射安全范围内,而且可以采用一些措施降低术中辐射风险,使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成为一种速度快、辐射风险小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雪芬;王添平;张国福;张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胎盘早剥的B超检查与诊断价值探究

    目的:探索胎盘早剥的B超检查与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50例疑似胎盘早剥孕妇为实验对象,且均进行B超检查,随后分析此项检查的诊断正确率以及诊断价值.结果:B超检查的阳性率为95.00%,对重度状态诊断正确率为88.89%,对轻度状态诊断正确率为96.55%,同时其对胎盘早剥的特异性、敏感性、误诊率、漏诊率分别为90.00%、95.00%、10.00%、5.00%.结论:B超检查用于胎盘早剥产妇中价值性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作者:宋艳萍;张春玲;张含 刊期: 2019年第02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