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芬;王添平;张国福;张娣
目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58例开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留置大便失禁引流装置,观察引流装置内引流物性状及流量并及时冲洗;观察骶前引流管内引流物量及性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58例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术后均留置大便失禁引流装置,仅一例术后因低蛋白血症,术后12d出现吻合口瘘,其余57例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切口液化、吻合口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对吻合口起到充分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
作者:敖春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微小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并超声定性诊断困难的68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微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行常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照,计算应变率比值(SR)、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种方法对SR值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常规超声诊断与病理一致为良性结节4枚,恶性结节18枚,超声显示良性结节12枚,病理显示良性结节4枚.弹性成像SR法结果显示恶性结节28枚(病理提示良性、恶性结节22枚、6枚),良性结节50枚(病理提示良性、恶性结节8枚、42枚).以病理结果为对照,HT合并甲状腺恶性结节SR值(5.35±0.68)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SR值(2.34±0.5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计算AUC=(0.85±0.06),95%置信区间为0.765~0.942,约登指数大切点3.945为佳诊断临界点.弹性成像SR对HT合并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3.3%、82.1%高于常规超声60.0%、79.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弹性成像较常规超声对HT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研究和选择.
作者:鲍静;潘砚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机透析效果的相关因素以及维护方法,以此来提高透析质量以及设备的使用价值,减少成本,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对血液透析机的维护主要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加强操作培训以及提高维修水平与责任意识等指标进行,将之前的被动维修转变为主动定期保养与维护.结果:通过对影响血液透析机透析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定期保养与维护透析机,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血液透析机的故障发生率,在降低维修成本的同时促进血液透析室正常运行.结论:明确血液透析机透析效果的影响因素可保证透析效果,促进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对血液透析机进行定期保养以及维护可保证其处于安全状态,不但可为医院以及科室节省耗材成本,还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保证透析室正常运转的同时还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郁金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自动腹膜透析机治疗白血病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白血病患者9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依托泊苷进行化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腹膜透析,研究组患者不透析.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后并发症产生情况.结果:经化疗后,研究组感染、出血、电解质紊乱以及肠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依托泊苷对白血病患者实施化疗,虽然透析方案安全可靠,实时性较好,但运用于白血病化疗中,不仅会大大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预后效果差,不透析效果更理想.
作者:贾锐;章亚非;刘凡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利普刀对于宫颈糜烂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对象均为本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25例,治疗时均选择采用利普刀进行治疗,分析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研究通过对225例患者治疗情况的观察,有效治疗患者220例,5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78%,患者治疗之后没有出现继发性出血情况,也无感染情况.结论:临床上通过对利普刀的应用对宫颈糜烂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减轻患者的痛苦,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医疗器械对于每一个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还是衡量一家医院实力的重要指标.由此,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医疗器械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就是重中之重的一个项目.
作者:张永尧;王爱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差异性平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即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①比较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②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87%,组间数据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电子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良好,有助于症状改善.
作者:郭平;史瑞峰;王晓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4年11月~2018年3月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颧骨颧弓骨折患者中选出150例,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分组:对照组接受联合切口+不锈钢板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联合切口+微型钛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7%低于对照组的13.33%,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切口与微型钛板结合治疗颧骨颧弓骨折疗效确切,实现减轻内固定,促进术后康复,且维持患者的面部美观度.
作者:邵秀梅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本实验将研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胆囊腹腔镜麻醉治疗患者.使用逐差法进行抽取120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于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的麻醉方式则为喉罩麻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气管插管麻醉.手术后对比患者的麻醉治疗情况,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34%.相比较治疗前的情况,两组患者的麻醉病理行为评分以及改良评估表评分有所下降.治疗一段时间后,在患者满意程度的评价分析上,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3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为66.67%.结论:喉罩麻醉手术麻醉措施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对胆囊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有奇效,患者反馈情况较好,有助于患者早日重回正常的生活状态,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刘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经气管镜介入方法治疗因恶性肿瘤所导致的气道狭窄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医院确诊并收治的因恶性肿瘤导致的气道狭窄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在治疗中采用的高频电凝术、氩等离子凝固技术、冷冻方法等经气管镜应用技术治疗恶性肿瘤所带来的96例气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治疗前后的患者病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96例接受经气管镜介入技术的气道狭窄患者中,完全有效为7例,部分有效为53例,轻度有效为35例,无效为1例.治疗前后的气促指数有所差异(P<0.05).结论:在对因恶性肿瘤引起的气道狭窄患者的治疗中采用经气管镜介入技术,可加快患者的痊愈速度,减轻患者的痛苦,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芦洪波;关正宇;尤振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8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85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使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21.34±4.16)次/min较治疗前(24.63±2.54)次/min减少,血压有所降低;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24.03±1.73,18.35±3.25)次/min和血压(110.15±10.53,115.78±19.24)mmHg变化相当,均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对患者刺激较小,更有助于降低心率,但无创呼吸机治疗更能有效控制患者呼吸频率.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血压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控制呼吸频率方面优于高流量吸氧湿化仪,但后者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对患者的刺激更小.
作者:姜红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确诊并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85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的技术以治疗肝脏肿瘤病症,对手术后的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定期的观察与访问,并对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病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5例接受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技术的肝脏肿瘤患者中,存在肝脏肿瘤有明显消融现象的患者有81例,占比95.29%;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结束后的AFP值明显降低的患者有71例,占比83.53%;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腹痛、体温升高等不良病症,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方式,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孙琳琳;张泽璇;尤振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中存在的辐射剂量并对环境内的辐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针对本院57例治疗产后出血的子宫动脉栓塞术中的辐射风险做研究,收集术中的DSA设备自带的参数,对其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并参照相关辐射标准.结果:CD为(6.05±1.19)cGy;DAP为(2273.32±608.73)cGy.cm2;总辐射时间为(210.49±66.45)s.CD、DAP与辐射总时间之间相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的辐射剂量在辐射安全范围内,而且可以采用一些措施降低术中辐射风险,使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成为一种速度快、辐射风险小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雪芬;王添平;张国福;张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技术在胆囊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采用R×Cχ2检验比较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诊断符合率,采用t检验比较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整体弹性值.结果: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率分别为94.7%,88.2%,χ2=4.000,P<0.05).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整体弹性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186,P=0.001<0.01)结论:对于胆囊隆起性病变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可对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脱小飞;张彩华;王光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析牙体牙髓治疗时联合应用根管显微镜技术与超声技术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内接收的82例接受牙体牙髓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分别行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下根管治疗、普通根管治疗,对比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且治疗后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较对照组与治疗前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需要接受牙体牙髓治疗的患者,可采用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提高根管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牙齿功能的康复,临床实用价值较高.
作者:吕舒颖;阮召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胎心监护仪监测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分娩产妇进行分析,采用胎心监护仪对其进行产前与产后胎心监测,观察胎儿窘迫诊断效率.结果:在180例分娩产妇中,有35例出现胎儿窘迫症状,占19.4%.在胎心监护仪诊断中,诊断35例出现胎儿窘迫,其中23例出现急性胎儿窘迫症状,占65.7%;另外12例出现慢性胎儿窘迫症状,占34.3%.在胎心监护仪诊断中,诊断准确率为100%.诱发原因为妊高症、过期妊娠、宫缩过强、脐带绕颈、脐带受压等,慢性胎儿窘迫更容易出现胎儿窒息情况.结论:针对分娩产妇使用胎心监护仪进行监测,可以明确诊断胎儿窘迫情况,对其种类与原因进行准确诊断,从而可以为对症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患者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比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图像与彩色血流分布特征.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符合率为93.75%;子宫腺肌症诊断符合率为79.17%;腺肌瘤诊断符合率为80.00%;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显示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腺肌瘤病灶血流信号显示不同,回声以及边界各异.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症及腺肌瘤具有临床价值,超声诊断能够清晰显示子宫组织结构,诊断符合率高.
作者:李欣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高频超声对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乳腺肿瘤疾病患者80例,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3月~2017年8月,根据患者疾病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均为导管型乳腺癌,观察组患者均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对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评价并分析两组患者的超声资料.结果:通过对超声声像图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共分为三个类型,分别为囊实混合性回声型、导管扩张型并导管内实质性结节以及不规则整块型,分别为20例、10例和10例,其中误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5.00%;比较钙化灶和患者导管扩张几率,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导管壁清晰和走行规则几率进行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血流分布状况进行比较,两组之间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差异性.结论:临床应用高频超声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进行诊断是一种良好的诊断方法,可以有效地区别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和导管型乳腺癌.
作者:寇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螺旋CT应用于骨骼肌肉创伤中应用效果.方法:对到本院收治的77例骨骼肌肉创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别给予患者采用X线、螺旋CT诊断,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结果.结果:与病理或手术诊断结果对比,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诊断准确率,两种诊断方法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骼肌肉创伤发生率较高,螺旋CT诊断优势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李华侨;任诗君;周丹丹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对血糖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住院患者80例,根据电脑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常规生化仪)和观察组(快速血糖仪),40例/组,均进行血糖检测.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血糖检查结果、检测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葡萄糖、静脉血血糖的检测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的检测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及常规生化仪在血糖检测中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快速血糖仪的操作更加简捷,检测时间更短,临床优势更加明显.
作者:江泸泳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