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富
目的:探讨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术治疗结肠大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结肠大息肉患者,收治时间为2016年12月~2017年8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排便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手术出血量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0%,而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4.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结肠大息肉患者接受内镜圈套息肉摘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并且复发率低,安全性也更高.
作者:吴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两种内固定器在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本院骨科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参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给予参照组患者应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LPHP)的治疗方式;为研究组患者应用肱骨近端内固定锁定钢板系统(PHILOS)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时间指标、疼痛发生率及术后两年关节功能评分,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时间指标及疼痛发生率均少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两年Neer关节功能评分相比于参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内固定器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术后两年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但是PHILOS能够减少患者疼痛,有效地促进骨折快速的愈合.
作者:张长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本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中选取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独采用椎间融合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椎间隙高度以及Cobb角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年腰痛、腿痛VAS评分、椎间隙高度与Cobb角分别为(2.15±0.62)分、(2.05±0.27)分、(7.89±0.62)mm、(10.25±3.12)?,均优于对照组的(3.56±1.52)分、(3.96±1.52)分、(5.26±1.52)mm、(14.59±3.5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31、8.6252、10.3663、6.3252、8.6257,P<0.05.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采用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亚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金因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75.00%,复发率4.17%低于对照组的25.00%,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减轻了疼痛感,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时机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0月~2018年3月收治的52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两组均为常规治疗,对照组为延迟无创呼吸机通气,观察组为早期无创呼吸机通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命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的改善更为显著;观察组的的气管切开率和气管插管率发生率为7.69%,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更有助于急性左心衰竭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康复.
作者:吴彬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与弹性成像在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微小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并超声定性诊断困难的68例桥本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微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行常规超声、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对照,计算应变率比值(SR)、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两种方法对SR值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常规超声诊断与病理一致为良性结节4枚,恶性结节18枚,超声显示良性结节12枚,病理显示良性结节4枚.弹性成像SR法结果显示恶性结节28枚(病理提示良性、恶性结节22枚、6枚),良性结节50枚(病理提示良性、恶性结节8枚、42枚).以病理结果为对照,HT合并甲状腺恶性结节SR值(5.35±0.68)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SR值(2.34±0.5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计算AUC=(0.85±0.06),95%置信区间为0.765~0.942,约登指数大切点3.945为佳诊断临界点.弹性成像SR对HT合并甲状腺微小癌诊断敏感性、准确性分别为73.3%、82.1%高于常规超声60.0%、79.5%,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弹性成像较常规超声对HT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研究和选择.
作者:鲍静;潘砚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检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85例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检查患者腘静脉、大隐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以及股总静脉等部位.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X线静脉造影检查动脉-静脉瘘、深静脉血栓后遗症、深静脉瓣功能不全以及正常等检测准确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59条大隐静脉行剥离手术后,未见下肢肿胀现象且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没有检出深静脉反流等表现.小腿交通静脉反流速度明显较其他检测部位慢,反流时间明显短于其他检测部位,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股浅静脉瓣反流速度明显较其他检测部位快,反流时间明显长于其他检测部位,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曲张术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临床医生观察深静脉血流状态以及结构情况,能够为其制定手术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信息.
作者:陈玲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大尺寸豆瓣成型片修复磨牙邻面龋的效果进行简要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老年磨牙邻面龋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来本院牙科门诊进行修复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患者,分别给予汞合金成型片以及大尺寸豆瓣成型片修复,对比两组患者的牙龈指数与修复成功率.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在治疗后以及治疗3个月后的牙龈指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修复成功率96%(24/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2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尺寸豆瓣成型片修复磨牙邻面龋的修复效果显著.
作者:汤玲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超短波理疗仪治疗的干预体会.方法:以本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6例类风湿关节炎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以奇偶数字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53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超短波理疗仪治疗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超短波理疗仪并辅之以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煜;高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6例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对患者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杨氏模量值进行测量及统计,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并采用ROC曲线得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杨氏模量值的佳临界值.结果:经过检查,所有患者共有甲状腺实性结节72个,良性结节52个,恶性结节20个.良性结节杨氏模量平均值(25.16±6.62)kPa明显低于恶性结节杨氏模量平均值的(48.06±17.33)kPa,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ROC曲线分析,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杨氏模区分的适宜临界点为27kPa,此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915,对应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0.7%、82.6%、85.4%.结论:采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以测量结节弹性模量值,从而定量分析甲状腺结节硬度,为鉴别良恶性结节提供一定依据.
作者:曹宏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以本院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58例开腹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均留置大便失禁引流装置,观察引流装置内引流物性状及流量并及时冲洗;观察骶前引流管内引流物量及性状;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58例患者均行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术后均留置大便失禁引流装置,仅一例术后因低蛋白血症,术后12d出现吻合口瘘,其余57例患者均无吻合口瘘及吻合口出血、切口感染、切口液化、吻合口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大便失禁引流装置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对吻合口起到充分保护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吻合口瘘.
作者:敖春波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效果;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恶心、厌食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存质量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疗效肯定,可有效加速手术进程,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梁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确诊并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85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的技术以治疗肝脏肿瘤病症,对手术后的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定期的观察与访问,并对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病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5例接受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技术的肝脏肿瘤患者中,存在肝脏肿瘤有明显消融现象的患者有81例,占比95.29%;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结束后的AFP值明显降低的患者有71例,占比83.53%;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腹痛、体温升高等不良病症,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方式,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孙琳琳;张泽璇;尤振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肿瘤患者数量将逐步增加,肿瘤的治疗手段及技术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放射治疗作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得到越来越多医院认可和应用.而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作为放射治疗的主要医疗设备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加速器故障率偏高,机器稳定性差一直是行业内棘手的问题之一.所以,保证机器高开机率和低故障率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主要例举了多例医科达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常见故障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作者:郭旭峰;陈荣耀;孙士钊;符史果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本实验将研究喉罩麻醉与气管插管麻醉在胆囊腹腔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6月到本院就诊的胆囊腹腔镜麻醉治疗患者.使用逐差法进行抽取120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2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于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的麻醉方式则为喉罩麻醉,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气管插管麻醉.手术后对比患者的麻醉治疗情况,并调查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8.34%.相比较治疗前的情况,两组患者的麻醉病理行为评分以及改良评估表评分有所下降.治疗一段时间后,在患者满意程度的评价分析上,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3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为66.67%.结论:喉罩麻醉手术麻醉措施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对胆囊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有奇效,患者反馈情况较好,有助于患者早日重回正常的生活状态,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刘锋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膀胱癌不同TNM分期对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1例膀胱癌患者TNM分期分为T1期、T2期、T3期、T4期,均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比较几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T3期、T4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残余尿量明显高于T1期、T2期(P<0.05),大尿流速、膀胱容量明显小于T1期、T2期(P<0.05).结论:膀胱癌不同TNM分期对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预后有一定影响,分期越高,预后越差,借助TNM分期情况可对患者预后加以评估.
作者:姚增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在产前检查中应用B超检查,探究分析该检查措施对胎儿异常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从2015年8月~2017年8月本院选取1000例接受产前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分析,比较产前、产后以及胎儿尸检结果.结果:接受产前检查的1000例孕妇中,出现胎儿异象的产妇有12例,所占比例为1.20%.通过产后以及胎儿尸检后发现,共有13例胎儿异常情况,所占比例为1.30%.检查准确率为99.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前检查中应用B超检查的效果显著,可对胎儿异常进行准确诊断,具有减少胎儿异常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丽;徐文越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应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探讨相关数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为观察组,70例老年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进行24小时血压动态监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夜间舒张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4小时和白昼舒张压平均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24h和白昼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夜间平均动脉压平均值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较好,临床价值高,可以准确测量出老年患者血压变化情况,为临床医师拟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支持.
作者:赵雪莲;郭文娟;郑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近年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严峻,大量的高技术含量的医疗器械进入医院,但是某些基层医院的技术人员不具备操作这些设备的能力和经验,没有设备日常维护、故障维修的能力,使高科技设备停用和处于故障状态,导致医院社会口碑和经济效益降低,遭受不必要的损失,这样一来,这些设备的使用成本大大增加,使这些设备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本文就精密医疗器械设备的使用现状和维修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告知人们医疗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得必要性,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作者:黄家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探讨在剖宫产术中应用产钳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期间前来本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产妇,给予对照组徒手娩头剖宫产术,给予观察组产钳进行剖宫产术,对两组产妇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产前可以使胎头快速、有效地娩出,减少子宫切口撕裂伤和新生儿窒息的情况.
作者:贾立媛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