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梅里埃血培养仪联合Vitek2 compact在血标本中菌株分离鉴定及耐药检测评价

黄春红;谭晓琴;乐玉霞;付静

关键词:梅里埃血培养仪, Vitek2, COMPACT, 血标本, 菌株鉴定, 耐药性
摘要:目的:研究梅里埃血培养仪联合Vitek2 compact在血标本中菌株分离鉴定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临床送检的血液样本80份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菌种的鉴定和耐药性的分析.结果:在80份血液样本中分离出病原菌16株(20.00%),革兰阳性菌9株(56.25%),革兰阴性菌6株(37.50%),真菌1株(6.25%),阴性菌中主要以肠杆菌为主,检出5株,常见检出菌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伯菌为主,而阳性菌则以葡萄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4株;革兰阳性菌对苯唑西林与芐青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7.78%与66.67%,而革兰阴性菌对头孢素类和青霉素类的耐药率比较高.结论:梅里埃血培养仪与Vitek2 compact联合应用在血标本中菌株分离鉴定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准确分离出血标本中的菌株,且在血液感染中的诊疗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应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仪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超声仪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本院120例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6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用超声仪检测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态,分析斑块的大小、内部的回声状况,深入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经过深入观察与分析,观察组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几率为70.50%,颈动脉粥样斑块形状不规则,大多为脂质型,患者颈部动脉IMT厚度平均值为(1.40±0.40)mm.对照组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几率为29.50%,颈动脉粥样斑块形状较为规则,大多为钙化型,患者颈部动脉IMT厚度平均值为(0.50±0.30)mm,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有着密切的关联,通过借助超声仪可精准的检查出脑梗死患者颈部动脉板块的形状与特征,具有很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金明花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选择采用阴道镜对于宫颈病变早期进行诊断应用的价值.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宫颈病变患者,本研究选择其中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患者均选择采用阴道镜进行检查,并且将病理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分析阴道镜检查的相关情况.结果:本研究经病理诊断,200例患者当中有104例患者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CIN),12例患者被诊断为宫颈浸润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患者84例,为患者选择采用阴道镜进行直接诊断,终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患者98例,诊断为宫颈浸润癌患者18例,84例患者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阴道镜检查和临床病理诊断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宫颈病变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是为患者选择采用阴道镜检查,可以有效的对于患者的宫颈疾病进行合理的筛查,而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有效的对于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可行的参考.

    作者:李玲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对经面罩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及其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选70例本院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将70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BiPAP呼吸机经面罩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内pH值、PaCO2变化,FCV、FEV1的变化进行分析统计,同时细分治疗后各时间段:治疗后8h、治疗后24h、治疗后第4d,分析比较患者各项指标在不同时间段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FCV和FEV1两项指标均有所上升.PaCO2指标有所下降,pH值得到改善.结论:经面罩无创通气能够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其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杨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1月40例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随机分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给氧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给氧,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血气指标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氧分压均高于对照组,且二氧化碳分压、pH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李东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定本院在2018年2月~2018年11月接诊的4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均已接受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术及血管造影术检查,按照检查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47例(64-SCT检查)与对照组47例(CAG检查),分析其结果指标.结果:47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CAG检查方法发现245处狭窄,64-SCT检查方法发现238处狭窄,7处由于运动伪影、钙化等问题,导致患者病灶过诊、漏诊.冠状动脉病变上,64-SCT检查方法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准确性、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96.24%、91.28%、8.06%、4.47%、94.58%、92.82%、95.46%.结论:64-SCT检查方法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效果较佳,临床价值较高.

    作者:韩丹丹;许倩;朱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内镜止血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评价

    目的:分析内镜止血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沈阳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于2016年2月~2018年1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实验组(n=36),对照组采用基础止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内镜止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止血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输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止血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复发率较低,输血量较少.

    作者:谭作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高压氧舱设备预防性维护应用探讨

    在现阶段的临床领域,高压氧舱主要涉及到临床治疗与临床急救.因此可见,高压氧舱设备构成了不可或缺的医院关键性设备.然而不应忽视,经过长期性与持续性的运转,某些氧舱设施很有可能减损性能并且逐渐呈现老化.在情形严重时,针对高压氧舱如果不慎予以维护,则有可能引发程度较重的医疗事故.因此从目前来看,医院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侧重于预防性维护,确保将预防性维护的相关举措全面适用于高压氧舱的日常维护中.

    作者:麦家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无创呼吸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58例,研究时段自2016年1月~2018年8月,对上述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组原则以入院顺序奇偶性为主,对照组(29例,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29例,使用无创呼吸机开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气血样指标、并发症和呼吸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前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改善,且试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SaO2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试验组SGPQ评分显著较对照组低,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44%)显著较对照组(20.68%)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心衰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无创呼吸机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改善患者血气、血氧指标,调节其呼吸功能,且更为安全,值得借鉴.

    作者:朱红;赵志会;许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宫腔镜结合腹腔镜对输卵管性不孕生殖道炎性因子和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镜辅助腹腔镜应用于输卵管性不孕,对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殖道炎性因子变化评价.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81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器械的应用方案不同,分成观察组(以宫腔镜配合腹腔镜进行手术,41例)和对照组(以宫腔镜手术治疗,4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与手术2个月后生殖道炎性因子与术后1年输卵管再通情况、妊娠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2个月INF-γ(30.52±2.67)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IL-4(6.02±0.84)pg/mL、TNF-α(65.91±6.85)pg/mL、IL-6(6.88±1.05)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妊娠率(73.17%)、输卵管再通率(62.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单纯使用宫腔镜介入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增加腹腔镜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殖道炎性指标,提高输卵管再通率,保障妊娠质量,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可行性高的治疗方案.

    作者:栾晓丹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尿常规检验目视法与仪器法的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尿常规检验目视法与仪器法的符合率.方法:本次研究中用随机数字表法在本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进行尿常规检测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为对象,采用仪器法检验的样本数值为对照组,采用目视法检验的样本数值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数据的各方面检验情况.结果:尿pH值检验结果显示目测试纸显色是见由橘红到墨绿色,谱带宽且色泽呈鲜艳状,可用肉眼判断;尿蛋白检验结果显示目测试纸的敏感度比仪器法高;尿潜血检验结果显示目视法试纸是依显色区的散布情况判断红细胞的含量;尿糖检验结果显示两组相差一个等级的均为3例;尿酮体检验结果显示目视法的敏感度比仪器法高;尿胆红素检验结果显示目视法的标准色板没有±等级,目色的差异也小.结论:尿常规检测时选用目视法检验的结果比仪器法优,检测准确率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刘桂元;翟凤娟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呼吸机质量安全风险管理

    在当前的临床领域中,呼吸机构成了常用的临床医疗设施.从基本性能的视角来看,呼吸机主要针对突发性呼吸衰竭或者欠缺健全呼吸功能的特殊患者,对其施以全方位的救治处理.然而经过长期性的运行以后,很多呼吸机设施就会频繁表现为多种多样的质量风险,对其有必要着眼于全方位的质控检测.因此可见,针对医院内的呼吸机设施有必要运用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测的举措来保持优良性能,确保从源头入手来消除呼吸机的某些质量隐患.

    作者:卢汉标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钢板加异体骨板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讨钢板加异体骨板固定在临床上对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9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钢板加异体骨板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治疗效果;手术开展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手术前后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开展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患者行钢板加异体骨板固定手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和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和下床时间.

    作者:李欢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观察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疑似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患者,对其采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结果:手术证实45例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97.8%(44/45).结论: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前置胎盘并发胎盘植入筛查的重要手段.

    作者:闫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内镜下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治疗的效果.方法:将在本院接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随机选择10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采用治疗方案的差异划分为对比组(n=49)和实验组(n=53),对比组患者补充血容量、液体复苏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等抑酸药物,同时应用生长抑素、铝镁加混悬液等黏膜保护剂等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内镜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98.11%,再出血率为3.77%,对比组患者止血有效率为81.63%,再出血率为为20.41%,2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04,P=0.0138),2组患者再出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69,P=0.0092).结论: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内镜下治疗可提高止血效果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作者:万鹏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双腔心脏起搏器治疗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析针对于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的临床效果.方法:拟选取本院经收治住院且确诊为慢性心律失常患者7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选用单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方法;观察组选用双腔心脏起搏器植入方法.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心脏指数、心率以及心输出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双腔心脏起搏器针对于慢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患者心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有效率也有提高.

    作者:张方方;许倩;赵志会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初产妇采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促进自然分娩的体会

    目的:分析并研究对于初产妇选择采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分娩对促进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分组对照的方法进行调查和研究,调查时间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研究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初产妇,选择其中的128例进行分组对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于本研究的对照组产妇选择常规的分娩方式进行分娩,而本研究的观察组产妇则配合采用导乐球配合自由体位进行分辨,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本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对于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的时间进行比较,两组产妇存在有差异性,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本研究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进行分析和比较,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比对照组更高,比较两组产后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也存在差异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产妇在进行分娩的过程当中,为其配合采用导乐球和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产程,并且提升自然分娩率,可有效地降低产后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作者:周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的使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中应用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5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进行OPCAB治疗的患者55例进行研究,术中应用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对其不同时期心脏功能指标的情况进行监测.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7d及术后3个月的Vp水平显著上升,且术后3个月水平高于术后7d(P<0.05),术后7d与术前EF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3个月EF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食道超声多普勒监测仪应用于OPCAB手术中,可以对患者Vp、EF等心脏功能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对患者左室舒张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价,在临床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孟剑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研究新鲜全血在血液分析仪比对试验中的价值

    目的:研究新鲜全血在血液分析仪比对试验中的价值.方法:抽取新鲜全血作为研究样本,对两种仪器在新鲜全血比对试验中的检测结果准确性和一致性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两台仪器在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TL)、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的精密度测定结果均在室间质量评价标准允许误差的1/4范围内;试验仪器和参比仪器的一致性良好,相关系数>0.98,且平均相对偏差在允许误差的1/2范围内.结论:在确保仪器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的前提条件之下,进行定期的比对试验可以明确不同仪器检测结果的一致性,选择适宜的检测仪器,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杜国振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固定正畸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口腔冲洗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牙龈指数、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76.6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口腔冲洗器治疗固定正畸患者牙龈炎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牙周组织,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作者:刘锐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胃镜电凝止血联合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胃溃疡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胃镜电凝止血辅助胃镜下蒙脱石散创面给药应用于胃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采集105例2017年2月~2017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出血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以胃镜电凝止血治疗,共53例,实验组基于对照组,增加胃镜介入蒙脱石散创面给药治疗,共52例,比较两组止血时间、疼痛评分、术中输血量以及治疗4周后的溃疡修复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实验组止血时间(1.26±0.52)d、VAS评分(1.92±0.67)分、术中输血量(261.89±13.47)mL显著低于对照组(2.38±0.73)d、(3.57±1.04)分、(431.25±27.42)mL,P<0.05;实验组在治疗4周后的溃疡愈合率(73.08%)显著高于对照组(49.06%),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出血,可采取胃镜电凝止血配合胃镜下蒙脱石散治疗,能有效缓解溃疡损伤情况,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中输血量和疼痛程度.

    作者:王孟岩 刊期: 2019年第04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