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赵淑琴

关键词:选择, 支气管动脉, 动脉介入, 化疗治疗, 肺癌, 介入化疗, 肿瘤, 机体免疫功能, 毒副作用, 药物作用, 药物浓度, 效果最佳, 生活质量, 临床应用, 介入治疗, 化疗药物, 化疗方法, 护理体会, 供血动脉, 癌患者
摘要:肿瘤的治疗要以介入化疗效果佳,长期以来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严重损害,极大地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生活质量,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而介入化疗正是针对此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化疗方法,它直接使药物作用于肿瘤的供血动脉,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的副作用,使药效提高10~20倍.我院从1994年开展介入治疗各种肿瘤千余例,但肺癌患者只有58例,因支气管动脉较特殊,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喘灵超声雾化吸入与定量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对比及护理体会

    目的:观察实施舒喘灵超声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影响.方法:对2001年1月~2003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COPD急性加重期病人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2例,两组病例均进行抗感染、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以舒喘灵气雾剂1.2mg加生理盐水10ml,超声雾化吸人每日3次,对照组用定量法吸入.结果:两组病人列表比较脉搏(P)、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缓解天数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舒喘灵超声雾化面罩吸入,疗效显著,方法简单,患者易接受,体现了护理工作对病人的个体关注更加细致入微,有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作者:王登秀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精神科护士流失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控制

    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流失是国内外各精神病院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人员的流失,加重了精神科其他护士的工作负荷,导致精神科护士的缺乏和护理质量的下降,影响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使流失率增加[1],造成培养经费和卫生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有效控制精神科护士的流失是精神病医院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将其流失的相关因素及对策讨论如下.

    作者:王焕英;毛焕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护理管理在口腔门诊预防与控制感染中的重要地位

    目的:加强口腔门诊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高护理管理工作,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在护理管理中,健全并完善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措施的落实,责任到人.结果:通过提高护士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了重点部位、就诊环境、物品管理、无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管理,从而使医院感染发生率降到低.结论:加强口腔门诊规范化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口腔门诊医院感染,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十分重要.

    作者:潘晓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在骨科术后的应用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骨科术后病人应用自控硬膜外镇痛技术(PCEA)的疗效与副作用,分析疗效不佳及副作用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副作用,增加疗效.方法:530例骨科术后患者采用PCEA,手术结束时开启镇痛泵,负荷量为2ml,持续给药量2ml/h;追加剂量1ml/次;锁定时间20min,保留2~3d,密切了解病人自控镇痛(PCA)的操作情况,镇痛泵的工作状况、病人感受,采用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PCEA24h的镇痛效果,分析镇痛不佳、副作用成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镇痛效果优良率95.75%,效果欠佳或无效者占4.25%;疗效不佳的原因包括装置故障或使用不当、副作用的影响.结论:骨科术后应用PCEA安全有效,及时适当的护理可改善PCEA的疗效,减少和缓解副作用.

    作者:苏燕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6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消化系统疾病中常见而且严重的症候,具有起病急、病情复杂、变化快,涉及系统、器官多等特点.该种疾病常常由于病情凶险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所以高质量的护理不但可以为医生的抢救工作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病情朝着良性方向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现对6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做一总结.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加强手术护理记录的法制化管理

    目的:使手术室护理管理走向法制化轨道.方法:对新、旧手术护理记录单进行比较.结果:新的手术护理记录单格式更规范,内容更详尽,责任更明确.结论:加强手术护理记录单的法制化管理,杜绝了医疗差错,防止了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单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世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人的疾病问题正引起医学界的重视.由于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期痴呆病人的比例也逐渐上升.在这部分老年人中,中、重度痴呆者占60%以上,需要专人照顾护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加强老年期痴呆患者的护理对提高痴呆患者的生存质量,延缓疾病的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东明;毕淑翠;张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法乐四联症的手术配合

    我院自2002年7月~2003年5月共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法乐四联症外科手术治疗12例,其中根治术10例,中央分流术2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国荣;姜淑杰;闫绍慧;李秀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例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护理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在三维空间内发生的结构和形态的畸形,严重脊柱侧凸是指冠状面上cobb角>80°,常合并严重的前凸或后凸畸形造成胸廓显著变形,从而影响肺功能.先天性脊柱侧凸者发病早、病史长,伴有脊柱结构上的异常以及肺本身发育的异常,故对肺功能的影响显著大于特发性患者,因此对发病早、病史长的脊柱侧凸患者,尤其要注意手术前、中、后的肺功能监测.我院收治了1例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凸伴漏斗贩胸畸形的患者,现将其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经惠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抽动障碍患儿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治疗抽动障碍(TD)的药物疗法与心理疗法及效果.方法:以1999年6月~2000年12月就诊并接受治疗的58例抽动障碍患儿为对象,分别对不同类TD患者(TTD、CTD、TS三类)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对TTD采用四步心理治疗法,对CTD、TS患者给予小剂量每日1次的氟哌啶醇(视病情变量)药物治疗配合心理调适.结果:小剂量每日1次服用氟哌啶醇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对CTD、TS有效.四步法心理治疗方案对TTD患儿有效,伴发声性抽动患儿进行心理调适,同时有必要选择性用药.结论:四步心理疗法及新的用药方案有效.

    作者:王艳波;王光;张晓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设计与应用

    为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无误,有效地维护护患双方的权益,我院手术室根据多年积累的经验,设计使用了手术护理记录单,作为手术配合及术中护理的原始资料,便于更真实、准确、详尽、规范地反映手术全过程,现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孔祥丽;王昕华;李东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伴有精神症状的白血病1例护理体会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患者可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感染等,但伴有精神症状较罕见.我科曾收治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化疗期间出现精神症状的患者,经过我们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病人精神症状消失,白血病缓解出院.

    作者:秦晶;王倩;苗凤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选择支气管动脉介入化疗治疗肺癌的护理体会

    肿瘤的治疗要以介入化疗效果佳,长期以来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严重损害,极大地增加了病人的痛苦,降低了生活质量,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而介入化疗正是针对此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化疗方法,它直接使药物作用于肿瘤的供血动脉,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减少全身的副作用,使药效提高10~20倍.我院从1994年开展介入治疗各种肿瘤千余例,但肺癌患者只有58例,因支气管动脉较特殊,故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腹腔镜胆道手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道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4例老年病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护理资料的回顾.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均已痊愈.结论:加强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是病人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杨丽娟;郭焕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管,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护理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现将自1996年10月~2003年10月共56例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常凤辉;熊桂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病人预防肝性脑病的影响

    肝硬化因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病情多迁延不愈且易并发肝性脑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及精神负担.因此肝硬化患者病程中易产生很多负性心理,尤以抑郁多见,而这些负性心理间接影响治疗效果,加重病情或导致并发症肝性脑病的发生.本研究旨在研究对肝硬化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预防肝性脑病的影响.

    作者:孙丽辉;朱海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在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存活时间不断延长.由于护理模式的转变,使护理工作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机体与心理社会密切结合的整体护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护理技术服务,同时希望护理人员为其传播护理技能与预防保健知识.所以,为患者实施护理和健康教育就成为护理工作的要求及护理模式转变的必然结果.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01年以来,运用整体护理程序对血液透析患者,尤其是诱导期患者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庄小花;夏桂芝;张录燕;宋冬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二期神经梅毒--梅毒性脊前动脉闭塞的护理体会

    二期神经梅毒临床中比较少见,对患者危害性较大,临床表现为截瘫和病变节段以下痛觉消失.由于本病不同于一般疾病,护理上较困难,传染性较大.医护人员对梅毒患者要有正确的认识,不歧视,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要重视心理护理.

    作者:周秀文;田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部按摩治疗老年性便秘39例疗效分析及护理

    低张力性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主要由排便相关肌群如腹肌、肠平滑肌、提肛肌动力低下所致.我科从2001年3月~2003年11月采用腹部按摩治疗老年性便秘39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曲增君;曲志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例妊娠合并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体会

    综合征(NS)是指各种疾病所致的大量蛋白尿(24h尿量超过3.5g)、低蛋白血症(血清蛋白少于30g/L)、高度水肿和高脂血症等临床表现.妊娠合并NS对母婴危害严重,临床上较少见.我院产科于2003年4月收治1例妊娠合并NS的孕妇,经剖宫产术结束分娩.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明子;金玉子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