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潍坊市2000~2014年苯丙酮尿症筛查资料回顾分析

葛瑞钦;张增国;高振忠;鹿相花

关键词:新生儿, 苯丙酮尿症, 筛查
摘要:目的 了解潍坊市2000~ 2014年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和确诊患儿情况.方法 查阅潍坊市15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年报和患儿病历档案,对PKU筛查和确诊患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潍坊市PKU筛查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高的99.15%;共确诊患儿136例,检出率为1.22/万,以经典型为主,男性居多,农村患儿数多于城市;规范治疗率69.85%,患儿治疗前后的血苯丙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潍坊市PKU筛查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需加强资料统计工作,实施安全有效治疗、规范随访,可较好改善患儿预后.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合肥市社区居民膳食情况与代谢指标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多个社区的居民膳食情况与代谢指标的关系.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合肥多个社区居民的膳食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膳食习惯,同时测定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OGTIT 2 h血糖、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H)等指标.结果 合肥市社区居民膳食构成前3位依次是谷物、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男性在谷物、各种肉类、蔬菜、豆制品及鸡蛋摄入方面均高于女性,水果摄入低于女性.超重与肥胖人群谷物的摄入高于正常BMI人群,鸡蛋和奶制品的摄入低于正常BMI人群;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谷物、薯类、水果的摄入低于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奶制品的摄入高于空腹血糖<7.0 mmol/L的人群;OGTT 2 h血糖≥11.1 mmol/L的人群,谷物、薯类、猪肉、蔬菜、水果、豆制品的摄入低于OGTT 2 h血糖<11.1 mmol/L的人群,奶制品的摄入高于OGTT 2 h血糖< 11.1 mmol/L的人群;TG≥1.70 mmol/L的人群蔬菜、蛋类的摄入低于TG正常人群,水产品摄入高于TG正常人群;TCH≥5.18 mmol/L的人群,谷物、猪肉、蔬菜、水果的摄入低于TCH正常的人群,薯类及水产品的摄入高于TCH正常人群;每周不在餐馆就餐者TG基本在正常范围内,且低于有在餐馆就餐者.结论 合肥市社区居民膳食结构具有一定的特点,存在较多不合理之处,膳食特点的确与体质量、血糖、血脂之间存在较多的关联.

    作者:周晓惠;余本富;王道年;王佑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信息化平台医疗健康管理在食管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信息化平台医疗健康管理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实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行食管癌手术并出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出院后按照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电话随访,干预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由科内健康管理小组成员采用电话随访、QQ群、微信群、医院网站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医疗健康管理.比较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能力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信息化平台医疗健康管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自我护理能力,从而降低了患者再次住院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庆;袁佰通;赵荣华;项彩霞;汪红艳;詹必成;刘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及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8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PVP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行疼痛评分及健康状况评分,并观察患者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及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VAS评分显著降低,SF-36评分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后凸角度、椎体压缩率均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及PKP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椎体复位,PKP较PVP更具优势.

    作者:王家顺;余润泽;李勇;陶学顺;喻德富;沈政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闭合复位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64例,并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 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 ~21周,平均14.2周.术后肺部感染3例,髋内翻畸形2例.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参照Harris评分:优38例,良21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92.1%.结论 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固定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

    作者:林俊涛;姚志保;程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妇科肿瘤患者经放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其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收集其痰、咽拭子、胸水、腹水、血液、尿液、粪便标本送检,经过细菌及真菌培养鉴定,分析感染率、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结果 100例标本,共有18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不同类型妇科肿瘤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年龄、侵入性操作、白细胞下降、治疗方式、抗菌药物、住院时间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感染的发生与其均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回归,发现年龄大于60岁、患者状态较差、治疗过程中有侵入性操作、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采用了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大于30天,均是造成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大于60岁、患者状态较差、治疗过程中有侵入性操作、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采用了放疗与化疗结合的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应用了抗菌药物、住院时间大于30天,均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作者:刘文涓;曹兰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现状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condary hyper para thyroidism,SHPT)是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钙磷代谢紊乱;影响骨转运,骨纤维化和矿化;造成血管及软组织钙化;增加CKD患者的心血管病死率和全因病死率[1].研究认为,SHPT发病与低钙、高磷、活性维生素D合成不足、维生素D受体活性下降、钙敏感受体表达下调及钙离子浓度调定点的升高等因素有关2].治疗措施主要有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血液净化治疗、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本文对SHPT的治疗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黄庆龙;周健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2016年读片窗(5)

    1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0岁,于半年前始发现左手背一囊性包块,约黄豆大小,无明显压痛,未予治疗.近期渐感包块增大伴不适感,稍有压痛,约蚕豆大小,手部无明显麻木.病程中患者否认有“胸闷胸痛、恶心呕吐”史,精神饮食睡眠正常,近期无发热及明显消瘦.体格检查:左手背可扪及大小3 cm×2 cm×1 cm包块,包块压痛(+),质韧,活动度差,皮温正常,无明显浅表静脉怒张,左腕关节及左手各指活动自如,无麻木,末梢血运良,腋窝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朱先清;季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肾脏功能及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肾脏功能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厄贝沙坦单用(对照组)和与瑞舒伐他汀联用(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及实验室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分别为(5.65±1.36) mmol/L、(2.18±0.85) mmol/L、(3.70±0.97) mmol/L、(1.18 ±0.63) 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及HDL-C水平分别为(3.94±0.80) mmol/L、(1.62±0.46) mmol/L、(2.26±0.64) mmol/L、(1.45±0.73) mmol/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9.15±17.25) mmol/L、(5.37±1.07) mmol/L、(73.54±16.34)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Scr、BUN及24 h尿白蛋白定量水平分别为(75.70±14.84) mmol/L、(4.92±0.98) mmol/L、(57.32±12.94) mmol/L;试验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和肾脏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β2-MC、Cys-C、hs-CRP及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伤患者效果确切.

    作者:邵贵峰;汪茂宝;杨方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下公立医院发展战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方法

    目的 明确在改革背景下城市公立医院的发展战略.方法 利用SWOT分析城市公立医院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结果 城市公立医院的优势体现在人才、技术上,劣势是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国家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改革以及城镇化、疾病谱的改变,威胁是分级诊疗和社会办医的影响.结论 城市公立医院应推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并继续发挥在人才、技术上的优势,将服务定位于危急重症和疑难杂症等高层次医疗服务需求上.

    作者:王飞;汤少梁;邱英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安徽省冠心病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

    一、我国冠心病的现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1.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15.9‰,农村地区为4.8‰,城乡合计为7.7‰,较2003年第三次调查结果大幅度升高.2.冠心病死亡率:2002 ~2011年冠心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男性高于女性.3.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2002~2011年急性心梗死亡率呈上升态势,2005年起,农村急性心梗死亡率快速上升,至2011年已连续3年超过城市,无论城市、农村,男性或女性,急性心梗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疗效的策略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及循环栓塞的发生需要终生抗凝,但与抗凝相关的并发症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出血及栓塞是换瓣术后常见的危及患者生命的并发症及导致患者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所有术后并发症的75%[1-2],仅仅依靠监测凝血功能、降低抗凝强度,并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来调整华法林的用量只能降低50%左右的抗凝相关并发症[3].如何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疗效,降低抗凝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对提高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疗效的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洪克林;李亚雄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并发应力性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和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并发应力性骨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13年8月使用锁骨钩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218例及TossyⅢ肩锁关节脱位患者89例的疗效及术后并发应力性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末次随访按Karlssorn标准评定患侧肩关节功能.结果 307例患者:优256例,良32例,差19例,优良率为93.81%.术后9例(2.93%)出现锁骨钩钢板内侧螺钉处锁骨应力性骨折,其中术后3个月内出现应力性骨折3例(0.97%),术后3~6月内出现4例(1.30%),2例(0.65%)在术后12个月行内固定取出时出现锁骨钩钢板内侧螺钉处骨折.结论 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内侧端应力集中是并发应力性骨折主要原因.提高手术操作技巧,合适使用内固定,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可降低术后应力性骨折风险.

    作者:刘志勤;张锡平;王镖;杨新佑;王永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脑瘫患儿照料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照料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4年10 ~ 12月198例脑瘫患儿及照料者,采用SF-36量表和自制调查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和基本资料收集,采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儿年龄与照料者生活质量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领域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照料者年龄与照料者生活质量生理职能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照料者文化水平与照料者生活质量总体健康外的其他领域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照料者经济水平与照料者生活质量生理职能领域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生活质量除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外的其他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示患儿年龄、康复机构,亲属关系,照料者性别、年龄、文化及经济水平、婚姻状态8个因素对照料者生活质量有影响(P<0.05).多元回归分析示患儿年龄、亲属关系、照料者性别3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患儿年龄、亲属关系、照料者性别为影响脑瘫患儿照料者生活质量的3个主要因素,现实中需改善脑瘫照料者生活质量,保证他们更好地参与脑瘫患儿的康复.

    作者:张金牛;吴建贤;刘卫斌;马红军;张安山;白蔚阶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水平,比较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健康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按照脑梗死体积将患者分为小梗死组(<5 cm3,n=24),中梗死组(5~15 cm3,n=25),大梗死组(>15 cm3,n=19),比较不同梗死体积患者炎症水平;按脑神经缺损程度(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0~ 15分,n=26),中度组(16~30分,n =24),重度组(31~45分,n=18),比较不同脑缺损程度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法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脑梗死体积与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组TNF-α、IL-1β、sICAM-1、Hcy、NT-proBNP、MMP-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脑神经损伤程度、梗死体积的增加,患者TNF-α、IL-1β、sICAM-1、Hcy、NT-proBNP、MMP-9均上升,重度神经损伤、大面积脑梗死组上升明显(P<0.05);脑神经缺损程度、脑梗死体积与急性脑梗死炎症因子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炎症因子水平高于正常人,其脑神经损伤程度、脑梗死体积与炎症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张瑛;戴启荷;陈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伴虹膜后粘连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

    目的 评估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后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治疗伴虹膜后粘连人工晶体前膜的疗效.方法 对人工晶体前膜伴虹膜粘连患者55例(59眼),使用Nd∶YAG激光联合氩激光方法切除人工晶体前表面机化膜,对合并虹膜粘连者予以松解,观察治疗后患者视力提高情况、一次性激光治疗成功率、人工晶体的损伤、术后人工晶体前膜再发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57眼一次性激光治疗后前膜全部切除且解除虹膜与人工晶体间粘连,2眼因前房炎症反应较重复发,行第二次激光治疗后痊愈,激光治疗一次成功率达96.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瞳孔区人工晶体前膜完全切除,虹膜粘连松解.视力稳定提高≥3级者51眼(86.4%).结论 YAG激光联合氩激光切除人工晶体前膜、松解虹膜后粘连的方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可及早恢复视力.

    作者:王勇;詹邶;秦永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对AE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焦虑抑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RF)焦虑、抑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RF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程度、血气分析指标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程度及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PO2、PCO2、PH值)各项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后焦虑(SAS)和抑郁(SD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7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RF患者的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唐冬娥;吴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aVR导联ST段改变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aVR导联ST段变化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罪犯血管定位和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ACS患者共80例,根据心电图测量结果分为:aVR导联ST段抬高组(32例)、压低组(20例)和无偏移组(28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及必要时PCI术,根据造影结果统计各组罪犯血管的分布,并比较各组间罪犯血管分布的差异.随访患者出院90 d内短期预后情况,比较各组间预后的差异.结果 aVR导联ST段抬高组左主干病变、前降支罪犯血管分布比例显著高于压低组和无偏移组;aVR导联ST段压低组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分布比例显著高于抬高组和无偏移组;aVR导联ST段抬高组和压低组短期预后均明显差于无偏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VR导联ST段抬高或压低对冠状动脉罪犯血管定位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并为后续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短期预后评估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徐荣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及内镜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 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2月至2015年3月消化内科收治的70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腹型过敏性紫癜好发于青年(75.7%),春夏冬季(85.7%),发病前有可疑诱因的51.4%,临床表现常为恶心呕吐和消化道出血,伴有腹痛,腹痛性质常为阵发性绞痛、胀痛或隐痛,腹部体征以压痛为主97.1% (68/70),无明显反跳痛及肌紧张;皮疹出现先于消化道症状易于诊断,皮疹出现迟于消化道症状容易误诊,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症状患者误诊率47.1%(33/70).误诊原因常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者、胆道疾病、消化道溃疡等;腹型过敏性紫癜内镜下表现常累及上消化道胃体、胃窦和十二指肠的球、降部,下消化道常累及回肠末端和直肠,内镜下表现形式常为黏膜的红斑、充血、糜烂、溃疡,常成广泛性病变,其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炎性细胞的浸润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黏膜坏死;腹型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组的上肢、躯干紫癜和CRP值升高高于过敏性紫癜无消化道出血组(P<0.05).结论 十二指肠球降部和胃体、胃窦、在腹型过敏性紫癜常累及;腹型过敏性紫癜中上肢、躯干的皮疹和CRP的升高有助于过敏性紫癜合并消化道出血的预测.

    作者:魏明通;胡乃中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潍坊市2000~2014年苯丙酮尿症筛查资料回顾分析

    目的 了解潍坊市2000~ 2014年苯丙酮尿症(PKU)的筛查和确诊患儿情况.方法 查阅潍坊市15年来新生儿疾病筛查年报和患儿病历档案,对PKU筛查和确诊患儿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潍坊市PKU筛查覆盖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达到高的99.15%;共确诊患儿136例,检出率为1.22/万,以经典型为主,男性居多,农村患儿数多于城市;规范治疗率69.85%,患儿治疗前后的血苯丙氨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潍坊市PKU筛查推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需加强资料统计工作,实施安全有效治疗、规范随访,可较好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葛瑞钦;张增国;高振忠;鹿相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血清G试验在深部真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1,3-β-D-葡聚糖含量测定(G试验)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的早期诊断及个性化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太和医院各临床科室高度怀疑深部真菌感染患者128例,同时进行血清G试验和真菌培养,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检验方法的差异.结果 血清G试验检测的阳性率57.81% (74/128)高于真菌培养阳性率46.88%(60/1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真菌培养阳性患者血清中1,3-β-D-葡聚糖含量为(90.65±22.36)ng/L,健康对照者为(4.36±0.27) 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真菌培养作为参考标准,G试验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75%、78.30%、81.08%、92.59%.结论 血清G试验,方法简便、阳性率高、特异性高,可以辅助早期诊断深部真菌感染.

    作者:金丽;孙曼;张昭勇;夏先如;张吉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