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病人应激障碍的护理措施

牛春牧;吕秀春

关键词:外伤, 应激障碍,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外伤病人应激障碍(PTSD)的护理措施. 方法:针对病人出现的应激障碍,进行体位与局部制动护理,镇痛、镇静、心理支持,处理开放性伤口和维护各器官的功能.结果:通过随访发现患者的应激障碍得到很大改善,甚至已经消除,效果明显.结论:应用相关护理措施,消除病人紧张心理,疗效满意.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相关文献
  • 200例车祸致骨盆骨折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随着经济的增长,交通工具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员愈来愈多.因此,交通事故所致的骨盆骨折也日渐增多,而且常合并多脏器损伤.

    作者:魏玲本;苗玉梅;黄希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CCU中AMI患者失眠原因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CCU中AMI患者失眠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1例CCU中AMI失眠患者采取心理护理、改善监护环境等多元化护理措施.结果:59例CCU中AMI患者睡眠良好,心功能明显改善,2例仍出现轻度失眠障碍.结论:CCU中AMI患者失眠护理能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作者:周银玲;宋丽华;王咏梅;李国珍;刘海英;何凤云;邱智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320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的护理特点和方法.方法:对我院320例行单侧唇裂功能性修复患儿的护理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患儿及家属能积极配合,患儿术后恢复良好,家属满意.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患儿特别是家属对疾病和手术方案的认识对手术和护理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作者:方玉珊;辛映华;成义花;杨晓青;权小香;罗慧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门诊静脉室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评价

    门诊是病人迈进医院的第一台阶,为了病人在门诊就医期间得到良好的帮助,我们从2001年12月在门诊静脉室开展了健康教育工作,这不仅在患者中得到了良好的反响,也提高了护士的自身素质.

    作者:耿秀英;李惠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对疼痛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疼痛是指某种损伤刺激周围感受器产生信号,通过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殊传导途径在皮质感受器的反应,是某种主观的十分不愉快的感觉,它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常有密切的关系,也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指征和评定疗效的指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对疼痛的观察及研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作者:李胜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迟发性应激性溃疡的预见性护理

    总结回顾我院1997年~2003年收治的重度颅脑损伤术后病人206例,其中发生应激性溃疡142例,发生于手术后2周的迟发性应激性溃疡15例.

    作者:刘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融洽护患关系的做法和体会

    护患关系反映着临床护理中基本、直接的伦理关系.融洽的护患关系的建立,是减少护患冲突,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融洽护患关系谈几点看法.

    作者:姚志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我院整体护理开展概况及今后走向

    整体护理作为较先进的护理理念,自1994年在我国建立试点以来,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肯定,并取得显著成效.现将我院整体护理开展概况介绍如下.

    作者:任洪兰;高凤菊;贾连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韩国脐带血干细胞研究与应用

    2003年4月~2003年10月,笔者受医院的派遣到韩国顺风妇产科医院,进行为期6个月的护理技术研修.体会深的是韩国医院已普通应用脐带血,弥补了各种癌症治疗的空白.现将韩国脐带血的开发与研究作一简介.

    作者:金海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外伤后气管切开病人早期气道灌洗的意义

    重度颅脑损伤是脑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而脑外伤后口鼻腔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呕吐物等误吸入肺,极易发生呼吸道梗阻.气管切开手术是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病情危重,出现呼吸困难时采用的一种急救措施,而病人的治疗和生命安全又与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密切相关.我科自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成立以来,对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气道灌洗,显著提高了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作者:曹靖惠;李洪娟;王晓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抗生素在鼻腔填塞中的应用

    鼻出血、鼻部、上颌窦术后为及时有效止血,常常一次或数次用凡士林油纱填塞,我院自1999年开始使用抗生素油纱填塞,疗效好、病程短.

    作者:王文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预防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静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术后需绝对卧床休息时下肢的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的速度减慢,加上手术病人进食差,饮水少,使体内血液变得浓缩、粘稠,很容易形成血栓,导致下肢静脉栓塞症.我院泌尿外科为了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栓塞的发生,制订了适用于长期卧床患者的肢体功能锻炼方法.自2002 年3月开始,我科护理人员采用此方法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至今无1例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新华;朴元子;朴今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脑出血病人的分期护理

    脑出血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脑出血病人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瘫痪、一侧肢体偏瘫、抽搐、呕吐、大小便失禁以及其他并发症,病人多病情危重,变化快.而且,在抢救、诊治上比较复杂,康复的时间较长.护理脑出血病人的护士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及娴熟的各种技术操作,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急性期和恢复期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要做到全面、细致、周到,使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刘淑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例重度胸外伤术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我科今年收治1名重度胸外伤昏迷的患者,经呼吸机辅助呼吸及专科治疗护理87d后,患者神志转清,能自主呼吸,可下床行走并痊愈出院.

    作者:曲冬梅;崔成爱;王艳菊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提高全院性护理查房效果的探索和体会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了解护士工作性质的一种基本、常用、主要的方法,是护理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按护理查房的性质可分为临床业务性查房、教学指导性查房和常规评价性查房.按护理级别可将查房分为:护士组长查房、护士长查房和护理部主任查房.我们在此探讨的查房主要是护理部主任组织的全院性护理业务查房.为提高查房的效果和质量,我们护理部从2003年1月开始,对查房的做法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王学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所并发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肌梗死等疾病也日趋增多.高血压的发病率在糖尿病人群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倍,高血压可加速糖尿病并发症的恶化,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致死危险的因素.因此,做好此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王海波;王海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基层医院护理临床教学管理探讨

    护理临床教学是护理教学中的后阶段,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我院是一所二级综合性基层医院,每年有卫校、护校实习生到临床见习和实习.笔者就如何培养护生,做好护理临床教学工作,对本院目前临床教学现状作如下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部分改进措施.

    作者:许雅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2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围术期护理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指先天性生长过程中髋关节发育不良,在儿童期即可存在,但多无症状,随着年龄增长,髋关节会出现功能障碍、易疲劳、活动受限的症状.如至成年则可较早出现骨性关节炎而导致髋痛,此时易发现,但往往已失去保守治疗的时机,是成人退行性骨关节炎和髋部疼痛的常见病因.早期手术治疗不仅可缓解或消除症状,还可以预防或减少骨关节炎的发生.

    作者:李伟;李美福;金青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护理模式的转变对骨科病人的心理影响

    目的:通过整体护理对骨科病人采取的几项措施,使病人的安全感、自尊感、舒适感、信任感及护患关系明显增强.方法:入院接、检查陪、诊疗巡、出院送、回家访的实施.结果:新型的护理理念,整体护理的模式,对病人身心健康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效应.结论:护士再不是机械地、功能制的工作了,而现代的护理应该以护士的高素质,优质服务,善待病人为主题.

    作者:白颖;王宛华;王春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30例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0年~2002年共收治30例上下颌骨骨折的病人.我们采用牙弓夹板颌间结扎固定术,控制下颌骨的活动,保持骨折片与骨折端的稳定状态,达到恢复良好的咀嚼功能和颜面外形.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为临床一期骨折愈合,对位良好,无1例发生坠积性肺炎及口腔感染.

    作者:刘淑芬;刘秋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吉林医学(护理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厅

主办:吉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