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叶茂昌;武瑾;陈梅梅;白冰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开放治疗组和椎间盘镜下治疗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量、Nakai 评分、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开放治疗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多于椎间盘镜下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的优良率为77.5%(31/40)略高于椎间盘镜下治疗组的70%(28/4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81,P=0.446)。步行距离、并发症以及术前JOA 评分等为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有限减压治疗与常规开放性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具有相当的临床疗效,但后路椎间盘镜下的有限减压治疗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较开放治疗组少;其影响因素主要为步行距离、术前JOA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
作者:王磊;赵晓光;孙甫;周永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不同检查时机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 OGIB)患者诊断率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2006年9月至2015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续入组157例OGIB患者,按开始出现消化道出血至胶囊内镜检查时间将其分为出血开始3 d内接受检查患者(A组)及出血开始3 d后接受检查患者(B组)。比较两组患者胶囊内镜诊断率及后续治疗干预间的差异。结果共有157例OGIB患者(男性83例,女性74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总体阳性率为89.2%,血管畸形为主要的阳性发现(32.5%)。 A组患者阳性率为94.2%,B组患者阳性率仅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输血量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较早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可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并因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输血量。
作者:胡静;许建明;蔡轶;吴娟;时晨;马晓菡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在降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广州市南沙区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白内障并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观察两组的眼压、视力、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分数为(80.61±6.62)分,对照组为(63.22±12.8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观察组及对照组进行护理后的眼压对比均有了明显的降低,但观察组较对照组眼压降低更加显著(P=0.03),观察组患者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观察组出现3例并发症(3%),对照组出现10例并发症(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前进行术眼眼球固定与目标扩瞳干预,可以辅助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曾伟燕;李慧英;郭月珍;郭镜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低分子肝素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 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的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宣城中心医院住院的单髋或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3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对照组)24例,达比加群酯组(DE组)25例,低分子肝素组(LMWH组)24例。置换后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元时间( PT)变化情况及安全性。结果 DE组和LMWH预防DVT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而DE组和LMWH组患者在预防DVT发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DE组和LMWH组在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结论达比加群酯与低分子肝素均具有较好的预防髋关节置换后DVT的发生,达比加群酯疗效及安全性与低分子肝素作用相当。
作者:赵伟;曲虹;丁美精;胡小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观察社区干预对2型糖尿病( DM)并发视网膜病变( DR)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效果的影响。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6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及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的678例2型DM患者中筛查,选择确诊并发DR 148例(296只眼),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4例(148只眼),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档案慢性病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区干预,包括社区医护团队和眼科、内分泌科专科医师联合干预、定期检查眼底、签订家庭签约式服务及心理干预,观察2年,评价两组的依从性和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DM患者的依从性增加,血糖控制率比对照组普遍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组视网膜病变发展缓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社区干预能提高辖区2型DM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率,对及早发现DR、保护视力、控制血糖、提高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周源源;伍雪云;刘玉琼;徐哲;李柏坚;丁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 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马鞍山市人民医院89例施行VATS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取“单操作孔法”49例,采取“三孔法”4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中出血量[(24.4±5.9)mL vs (40.62±8.7)mL]和术后疼痛评分[(3.4±1.1)分vs (6.7±0.9)分]上,单操作孔组均低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的手术方式,较“三孔法”可进一步减少创伤。
作者:陆小河;章焱周;吕剑剑;陈业庭;葛孝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比分析细孔钻颅术血肿抽吸术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以及预后。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投掷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观察组行细孔钻颅血肿抽吸术,对照组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血肿吸收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术后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残率、并发症均低于对照组(5.00% vs 45.00%,20.00% vs 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术后随访期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6个月、1年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孔钻颅术较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率高,且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
作者:孙政;卞上;王家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患者,男性,60岁,因“右侧腰部疼痛不适10余天”入院。患者10天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侧腰部疼痛不适,伴有下腹部胀痛不适,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等不适,无肉眼血尿。外院B超示右肾占位,考虑右肾癌,未行特殊处理,于我院门诊以“右肾占位”收住我科。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均可,大小便正常,体质量无明显下降。术前胸片和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血、尿常规和生化电解质等未见明显异常。 CTA 示:右肾体积增大,右肾上极内见一巨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7.8 cm ×6.7 cm,边缘尚清,密度欠均匀,增强扫描动脉期轻度强化,延迟期强化较前明显,肿块由右侧肾动脉远端分支供血,双肾动脉显示清晰,未见明显狭窄及充盈缺损。右肾静脉及下腔静脉内见低密度充盈缺损(图1)。术前诊断为右肾上极占位,考虑肾癌伴左肾静脉及下腔静脉瘤栓形成。患者在全麻下行右肾根治性切除术+腔静脉切开取栓术。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细胞较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呈片状,分叶状或条索状分布,有的呈巢样结构。细胞核可见神经性的Homer-Wright菊形团结构(图2)。免疫标记:Bcl-2(+), CD20(-), CD10(-), CD34(-), CD99(+), CgA(-), EMA(部分+), Ki -67(+), LCA(-), MPO(-),P504s(-), RCC(-), S-100(-), TTF-1(-), Vim(部分+/-)。综合免疫标记结果考虑为肾脏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r,PNET);肿瘤大小约9 cm ×8 cm ×7 cm,腔静脉内见癌栓(3 cm),输尿管切缘未见肿瘤细胞。术后随访8个月,患者术后进行化疗2次,至随访结束时,患者仍然存活。随访检查包括X线胸片、B超和CT扫描,在随访半年时发现有肺部和肝脏转移。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血电解质等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王晓为;方卫华;陈先国;刘文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评估3种牙髓生物活性材料———三氧化聚合物( MTA)、Bioaggregate( BA)和Biodentine( BD)的生物相容性并观察其各自对小鼠间充质干细胞( M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XTT实验和ALP染色检测小鼠MSCs生存能力、分化矿化能力,观察MTA、BA及BD对小鼠MSCs向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BD的细胞生存能力在浓度1、1/2、1/4时明显低于MTA和BA(P<0.001),3种材料的细胞生存能力在材料浓度降至1/10和1/50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MTA、BA和低浓度BD在显示分化矿化能力的ALP染色检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染色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A、BA以及低浓度BD与小鼠MSCs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MTA、BA和低浓度BD在小鼠MSCs向成骨方向分化过程中有促进分化矿化作用,可以作为根管的根尖封闭材料。
作者:周媛;叶茂昌;武瑾;陈梅梅;白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硬化症( SSc)合并间质性肺病( ILD)患者血清中肺表面活性蛋白D( SP-D)和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KL-6),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症状、免疫学指标及肺功能的相关性,探索诊断ILD的新血清学指标。方法收集安徽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2013年1~10月住院及门诊确诊为SSc患者35例,其中SSc-ILD组20例,SSc-非ILD组15例,正常对照组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9例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采用ELISA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SP-D和KL-6的水平。比较SSc组、SSc-ILD组、SSc-非ILD组、正常对照组血清样本中SP-D和KL-6的水平,分析上述血清学指标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血清中KL-6、SP-D水平SSc-ILD组患者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c-ILD组显著高于SSc-非ILD组(P<0.05),而SSc-非IL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SSc患者血清中KL-6、SPD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活量(VC)呈负相关(P<0.05),其中KL-6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IgG、IgA、IgM 无相关性,SP-D与IgG、IgM呈负相关(P<0.05),与ESR、CRP、IgA无相关性。结论 SSc合并ILD患者血清中KL-6、SP-D水平显著升高,SSc患者血清中KL-6、SP-D水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血清KL-6、SP-D可能作为诊断与评估SSc-ILD病情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方璇;陶金辉;徐晓玲;蒋真;左婷;厉小梅;汪国生;李向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行保留下鼻甲骨性框架镂空切除部分增生骨质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安庆石化医院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30例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采用经鼻内镜行保留下鼻甲框架镂空切除增生骨质的手术。术后定期复诊,评定疗效。结果30例患者术后有效率为100%,术后鼻阻塞症状明显改善,无影响鼻腔功能并发症发生。结论经鼻内镜行保留下鼻甲框架镂空切除增生骨质的手术方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术后恢复快、符合鼻腔生理功能要求等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汪文晓;朱长龙;赵小康;杨中目;汤未;杨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了解某医院临床主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14851份行病原菌检测的临床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采用梅里埃ATB Ex-pression 细菌鉴定,采用药敏分析系统对阳性标本进行抗菌药物耐药性监测,统计分析耐药菌的变迁情况。结果14851份临床标本,阳性标本数为3665份,阳性率为24.68%。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肠杆菌科细菌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及阿米卡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除了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米诺环素及夫西地酸较敏感外,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较高的抗菌药物主要为多黏菌素E、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及美洛培南。结论临床标本分离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分离出的主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呈耐药趋势。临床应遵循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文阳;石光顺;胡开明;花静;汤红芳;王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患者,女性,41岁,右耳闷、耳鸣伴听力下降1个月。体检:体温36.4℃,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30/90 mmHg;神清精神可,心肺听诊(-);双侧外耳无畸形,外耳道畅,右侧鼓膜内陷,左侧鼓膜完整,右侧咽鼓管开口处及右侧后鼻孔底壁隆起,右侧咽鼓管开口受压,左侧咽鼓管开口畅,咽隐窝对称存在,未见明显新生物;右侧扁桃体稍突出,会厌无红肿,会厌谷及双侧梨状窝未见明显新生物及积液,双侧声带表面光滑,声带运动正常。
作者:王龙胜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在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原发性肝癌介入术治疗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医疗费用和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及优质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7.02±2.51) d vs (11.01±4.33) d、10.53% vs 30.00%、(5423.13±301.38)元vs (6287.38±467.23)元、94.74% vs 77.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医疗费用和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梅;祖大玲;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象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数比值( 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肿瘤医院2014年4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3例伴病原菌感染肿瘤患者(感染组)和43例无病原菌感染患者(非感染组)资料,统计学分析两组与健康对照组患者白细胞数( WBC)、中性粒细胞数( NEUT)、淋巴细胞数( LYMPH)、NLR、血红蛋白( Hb)及血清白蛋白( ALB)指标差异及其相关性;采用logistic二分类回归分析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NLR对肿瘤并发病原菌感染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的NLR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且非感染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感染组WBC及NEUT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1)但非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0、P=0.666);感染组LYMPH、ALB及Hb均低于非感染组及对照组(P=0.000、P=0.000、P=0.003)且非感染组低于对照组(P=0.000、P=0.000、P=0.000);肿瘤组NLR与其ALB、Hb、淋巴细胞呈负相关(r=-0.530、r=-0.216、r=-0.740,P=0.000、P=0.046、P=0.000),与中性粒细胞正相关(r=0.604,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NLR升高及ALB降低是肿瘤患者合并病原菌感染独立危险因素(P=0.001、P=0.023)。 ROC曲线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64(P=0.000),当NLR取值为4.19、4.62时,NLR诊断感染敏感性为88.39%,83.7%,特异性为69.77%、74.4%,诊断价值大;NEUT的AUC为0.647(P=0.018);WBC对感染无诊断价值(P=0.237)。结论 NLR对肿瘤患者发生病原菌感染具有较好诊断效能;NLR与ALB、Hb有相关性。
作者:邓庆梅;李飞;赵华;计海芬;叶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0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残留复发及其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3~48个月,术后复发36例,复发率35.29%,手术至发现患者肌瘤复发时间平均为(31.26±6.93)个月,术后3个月经B超复查提示有子宫肌瘤残留16例,残留率为15.69%,残留患者接受后续药物治疗复发率22.2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小、肌瘤瘤体直径大、数目多、有残留、未接受后续药物治疗是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40岁),子宫肌瘤大径(≥8 cm)及数目(≥4个)、术后肌瘤残留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有残留患者需接受后续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
作者:江飞云;倪观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12年8月至2016年2月接受胸腹腔镜联合微创手术或者开放手术进行选择性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3例临床资料,其中微创组手术患者48例,开放组手术患者55例。比较两组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死亡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数目及住院费用等资料。结果心律失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声音嘶哑发生率等指标微创组较开放组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手术死亡、乳糜胸发生、腹部切开裂开、术后大出血、吻合口瘘发生率等,微创组与开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微创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显著多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τ=2.281,P=0.039)。但治疗费用方面,微创组患者较开放组花费更大。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微创进行三野淋巴结的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癌是安全的,但是其治疗费用较高。
作者:任自学;张荣新;张安庆;张干;周经月;解明华;王圣应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的资质具有种类众多、时效性强、授予渠道和管理部门多样等特点,如果没有高效、科学的管理工具,很难做到优质管理。北京天坛医院根据医技科室人员资质的特点和管理需求,成功开发了医科科室人员资质管理系统,实现了医科科室人员资质信息化管理目标。本文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软硬件环境及功能特点。
作者:赵瑞丰;赵万全;巢仰云;姜悦;翟文珍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头皮针(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新生儿腰椎穿刺术(简称“腰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铜川市人民医院需行腰穿的住院新生儿65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组使用5.5号头皮针进行腰穿,对照组使用传统腰穿针进行,观察两组的1次进针成功率、穿刺失败率及副损伤等指标。结果1次进针成功率观察组(84.85%)显著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P<0.05);穿刺失败率观察组(6.06%)显著低于对照组(2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副损伤观察组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在新生儿腰穿中一次进针成功率高,失败率低,方便控制,副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苗苗;王斌锋;刘晓会;杨永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肾绞痛发生后不同时间点行经输尿管镜碎石术( 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9月行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共98例,依据肾绞痛首次发作后14 d内和14 d后行手术治疗分为A组(50例)和B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前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测感染发生率、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输尿管息肉检出率及术后第14天双J管拔除率等。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48.60±7.84) min显著长于A组(38.23±5.3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前尿常规检测感染发生率和输尿管息肉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第14天双J管拔除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肾绞痛首次发作后14 d内行URL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前尿路感染和输尿管息肉发生,并有助于缩短术后留置双J管时间。
作者:罗勇;史彦彬;王刚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