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心电监护仪安装工程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探讨

汤童

关键词:心电监护仪, 动态生理参数, 心电图
摘要:心电监护仪是一种较为精密性的仪器,自动化,智能型,主要作用是监护患者的身体动态,对于危重患者而言,心电监护仪在一定程度上是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的.心电监护仪使用范围非常广泛,是医院使用的一种比较常见的电子仪器.它能不断的检测患者的身体动态生理参数,以心电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还能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及时报警.为争取患者生命争分夺秒,让患者的生命多了些许安全性.能让医生及时赶到,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措施,阻止患者病情恶化,或减弱患者并发症的严重程度,进行有序的治疗.心电监护仪一般是需要操作人员根据心电图所反映的患者状况,从而进行分析判断,正确处理的.操作人员的操作水准对于心电图的了解概括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器械人机工程研究——磁共振设备的医患人机工程数据研究

    近年来医疗器械产业增长速度突飞猛进,在技术、临床应用及工业设计方面迎头赶上国际水平,将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之一.文章基于我国医疗设备人机工程学研究的现状,阐述了结合不同体型的医护人员、患者在作为医疗器械受用者在使用医疗设备的过程中的人机工程研究和思考,结合我国现有设备的状况,分析了在核磁共振设备的工业设计中需要考量的人因学、人体工程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建议.

    作者:深圳市无限空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多层螺旋CT和MRI诊断膝关节损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和MRI在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 ~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X射线、MRI、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入组患者均依次按计划完成理化检查,其中经DR初步筛查明确诊断骨折部位88处,高度怀疑骨折部位20处,另有18例患者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多层CT示明确诊断骨折部位共128处,疑似骨折2处,16例患者提示未见异常;MRI诊断提示明确骨折患者120处,其中经DR及多层CT提示未见明显异常患者中发现有骨挫伤部分共46处,副韧带损伤部位共44处,前十字韧带损伤44例.结论:相对于DR摄片、多层螺旋CT检查,MRI对膝关节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更具敏感性,临床中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手段.

    作者:曲胜;李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6年12月20日 ~2017年12月1日就诊的小儿阑尾炎穿孔患者98例,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相关临床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0.54±12.54)min,住院时间为(5.31±1.25)d,排气时间为(12.04±2.05)min;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有3例,对照组有12例,数据之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阑尾炎穿孔效果显著.

    作者:姜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脊柱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因素

    目的:研究脊柱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因素.方法:本次观察对象为2016年1月 ~2017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电脑随机抽取80名患者,对80名患者都采用脊柱植入物固定方法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复发者30例分为对照组,未复发者50例分为研究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脊柱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在年龄、体重、病程上均轻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饮食习惯普遍好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手术时腰椎盘突出切除更彻底.两组数据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发因素主要有年龄高、体重重、病程长、手术不彻底和不良饮食习惯等因素.

    作者:刁海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管理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设备的使用、保养和管理方法.方法:对2017年3月 ~2018年3月本院手术治疗中使用到的300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期腹腔镜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保养措施和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总结了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设备的保养经验.结果:300例腹腔镜手术均正常进行,未出现因为腹腔镜手术器材等设备的原因而导致手术治疗进程延误的情况.且通过对器材和相关设备的检查,未发现出现损坏的情况,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设备的保存完好率达到了100%.结论:腹腔镜手术器械和设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治疗.对于腹腔镜手术器械与设备等常用的医疗用具,应该及时的做好对其保养和管理工作,降低器械故障发生率的同时,也能够极大的延长其使用期限.

    作者:张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真空采血管无菌情况分析与建议

    目前,血液标本的采集是医院检验标本采集中常见且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次性真空采血管得到大量使用.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分析前血液标本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真空采血管的质量对标本质量影响显著.文章总结了2017年河南省监督抽验中真空采血管的无菌检验情况,对于发现的大量无菌检验不合格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作者:周静;魏聪;韩颖;张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根管填充的应用与填充程度分析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根管填充的应用与填充程度.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 ~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牙体牙髓患者分组.所有患者均采取根管填充治疗,根据填充程度划分超充组、欠充组、适充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三组牙体牙髓疾病转归率;疼痛程度;干预前后患者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适充组牙体牙髓疾病转归率98.00% 高于超充组66.00%、欠充组50.00%,P<0.05.适充组疼痛程度(2.12±0.77)分低于超充组(4.12±1.01)分、欠充组(4.10±1.02)分,P<0.05;干预前三组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适充组牙齿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超充组、欠充组,P<0.05.结论:牙体牙髓患者治疗中根管填充的应用效果确切,但填充程度可影响治疗效果,其中,适充的治疗效果好,可大限度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牙齿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士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发射试验的探讨

    医用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测试主要依据YY0505-2012要求中的试验环境、试验方法进行.文章主要阐述了医用电磁兼容中发射实验的相应标准,并对发射实验测试超标的原因及整改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对提高医用电气设备的电磁兼容水平起到了一定的启示.

    作者:刘海燕;曹相军;高之鹏;张娇娇;李若瑄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电磁兼容测试方法浅析

    阐述了神经和肌肉刺激器电磁兼容测试的相关要求,并结合日常检测的情况,对测试模式、测试要求及布置、性能判据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以提高检验质量和效率.

    作者:陈婷;邱纬宇;伍倚明;宋盟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根治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16年11月 ~2017年11月收治的124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加以分析,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照组予PC治疗,实验组予根治性TURBt治疗,比对2组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40.02±5.38)mL、手术时间(54.23±7.52)min及留置导管时间(5.36±0.85)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物质功能(88.64±8.35)分、躯体功能(87.52±8.48)分等生活质量维度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MIBC行根治性TURBt治疗可取得确切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宁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对比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腹腔镜穿孔修补术与传统开腹穿孔修补术的疗效,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现选取本院2015年3月 ~2016年3月期间70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35例应用传统开腹术治疗的设置为对照组,将另外35例应用腹腔镜实施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患者设置为实验组,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于对照明显较低(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各项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术与开腹术比,效果显著,创伤小,术后恢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贾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神经肌肉定位仪辅助低频脉冲电刺激对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运用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定位患侧胫前肌的敏感位置后再进行XFT-2001D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治疗脑卒中足下垂的疗效观察.方法:脑卒中恢复期足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偏瘫肢体训练、针灸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使用神经肌肉定位仪寻找患侧胫前肌的佳刺激部位后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则由医师的主观经验对解剖位置定位后运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训练.两组观察时间为2周,采用患侧下肢肌力(徒手肌力测定,MMT)、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评分(BI)及踝关节背曲主动关节活动度(ROM)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上下楼梯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踝关节关节活动度均有改善,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比较对照组疗效更显著(P<0.05).结论:低频脉冲电刺激对改善脑卒中足下垂患者的下肢肌力、运动功能及踝关节主动活动度的疗效确切,但结合XFT-2001P神经肌肉定位仪明确神经定位敏感点后再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有助于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诊断帮助.

    作者:骆明军;陈星宇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低剂量螺旋CT不同重建层厚对检出肺小结节的影响

    目的:研究低剂量螺旋CT不同重建层厚对检出肺小结节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0月 ~2017年10月收治的肺部10mm以下有结节的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为低剂量,均以5mm重建层厚低剂量螺旋CT检查作为金标准.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3mm重建层厚,研究组采用5mm重建层厚.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检出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检出结节大小各项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在不同位置的检出情况上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剂量螺旋CT5mm重建层厚,在检出肺小结节上检出率较高,对尽早开始临床治疗有较高的意义.

    作者:冯盛春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观察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与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在临床中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3年11月 ~2017年12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210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遵照随机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105)与观察组(n=105),对照组患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一次与二次结石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其手术时间、出血量以及结石清除率明显较佳,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猷;柳东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在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在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 ~2017年至本院接受诊疗的86例壶腹周围胆管疾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进行常规MRI结合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检查,并对检查结果与经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86例患者的常规MRI结合MRCP检查与ERCP和手术病理结果对照,良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89.2%(33/37),恶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为91.8%(45/49).结论:常规MRI结合MRCP用于壶腹周围胆管疾病的检查可清晰地显示出病变的部位、程度、范围,在不同疾病之间还能进行清楚的鉴别.

    作者:陈亮;庄玉慧;吕艳杰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疗器械产品有机溶剂残留检测方法

    在医疗器械的生产过程中,会接触到多种有害物质,造成医疗器械污染,影响医疗器械的使用.虽然会对生产后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但是如果清洗不完全反而会出现溶剂残留.因此,临床上对医疗器械产品有机溶剂残留进行检测十分重要,对于医疗器械的保护和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阿尔斯兰·艾合买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双ENDOBUTTON技术在重建肩锁关节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双带绊纽扣钢板(ENDOBUTTON)技术在重建肩锁关节临床应用.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1月 ~2017年7月收入30例重建肩锁关节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对术前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以及constant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术后VAS、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重建肩锁关节患者实施双ENDOBUTTON技术,能够减少术后疼痛,并且患者肩关节活动度较好.

    作者:裴梓峰;李寒姝;周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老年患者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

    目的:探讨机械血栓清除治疗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3月 ~2016年10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管外科42例老年急性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血栓,术后均常规抗凝6~12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患健侧大小腿周径差,随访过程中依Villalta评分标准评估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及分级.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穿刺并行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治疗,术后大小腿患健侧周径差明显小于术前(P<0.01),术后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20~28)个月,随访期间1例患者出现血栓复发,4例患者出现轻度血栓后遗症.结论:AngioJet机械血栓清除可迅速清除血栓,恢复血流,针对老年患者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预防血栓后遗症中期效果较好.

    作者:赵健;张晶;谷岩;杨森;何菊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紧急机械通气用于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紧急机械通气急诊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在2017年4月 ~2018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120例进行分组研究,抽签均分为对照组(n=60)和实验组(n=60),分别施加紧急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和紧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呼吸衰竭患者、对照组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0%、78.30%,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实验组呼吸衰竭患者二氧化碳分压(5.1±0.3)kPa,动脉血氧分压(8.3±3.5)kPa,心率(61.4±9.4)次/min,呼吸频率(18.1±1.3)次/min,均优于对照组呼吸衰竭患者(P<0.05).结论:对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采取紧急机械通气来进行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等,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张志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疗器械配方类产品技术审评规范探讨

    根据《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基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结合注册技术审评的要求对第二类医疗器械配方类产品的类别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核查、使用说明书、生物相容性评价、技术要求、临床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张龚敏;李风梅;林卓立;蔡丹丹;赖锦坝 刊期: 2018年第17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