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绍玉;吴家贵;沈飞
腹膜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心血管疾病占透析患者总病死率的50%以上,成为主要死亡原因[1].因此探讨腹膜透析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病因及对策,对提高透析患者的存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作者:戴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治疗声带任克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治疗的17例声带任克水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侧病变15例,单侧病变2例,全部采用全麻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手术.结果 1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1例发音无嘶哑,6例发音仍有轻度嘶哑,复查喉镜1例前联合有轻度粘连,无复发病例.结论 在支撑喉镜下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治疗声带任克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晓咏;毛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2008~2010年阜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点,为控制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手足口病发病统计数据,对阜阳市2008~2010年手足口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阜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计38 570例,年均发病率为152.01/10万,其中2010年发病率高,达235.35/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7月份;不同性别、年龄组间发病率差别较大(x2=2806.24,P=0.000;x2=516 988.6,P=0.000),男性发病高于女性,5岁及以下婴幼儿发病多(95.29%);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为主,占手足口病发病总数的89.81%.结论 阜阳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人群差异.在流行季节应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感染机会,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和流行.
作者:万俊峰;孙良;朱理业;刘奇泉;杜杰;宋秀萍;孙业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男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男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使用自制尿路造口袋,对照组使用其他外用接尿容器,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自制尿路造口袋应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外用接尿容器使用者.结论 自制尿路造口袋的应用克服了以往各种接尿容器使用中的各种难题,减少了男性尿失禁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胡章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皮锥颅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案、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1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分别对采用经皮锥颅引流术(A组,42例)、颅骨钻孔引流术(B组,47例)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C组,50例)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同组别的疗效和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ADL评分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C组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C组复发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述3种手术方法中,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效果好、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杨国瑛;王学富;张文彬;樊保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输尿管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输尿管镜腔内技术治疗妊娠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19例患者术后肾绞痛、发热等症状均消失.结石一次取尽者16例(84.2%),3例留置双J管至分娩后行ESWL治疗.19例孕妇均顺利渡过围生期并产健康婴儿.结论 妊娠期中下段输尿管结石应用输尿管镜腔内技术治疗安全、有效;妊娠晚期因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腔内技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风险较高,可置管解除梗阻,妊娠结束再处理结石.
作者:汪勇;王传圣;程华根;聂士富;李磊;耿仁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ERCP/EST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措施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ERCP/EST治疗胆管结石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指导和术后护理. 结果 所有患者均准备充分,配合手术,除l例放弃继续治疗外,均取得手术成功. 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和指导,术后严密观察,血尿淀粉酶的监测,全方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巫荷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和外科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29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治愈122例,死亡7例.其中非手术急性胆囊炎症状缓解8例(6.2%),6例(4.6%)患者病情加重但家属拒绝手术终死亡,非手术治疗病死率4.6%;手术治疗115例,治愈114例,手术治疗病死率0.77%.结论 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病情进展快,因大多有其他合并症,治疗难度大,风险高.要高度重视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方法,应尽早手术治疗,同时要注意围手术期的处理.
作者:吴浩瀚;丁朝霞;冯光星;许剑钊;欧松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46例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n=25)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n=21)两组.E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给予1%利多卡因+ 0.375%罗哌卡因10~14 ml;N组行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45%罗哌卡因,腰丛阻滞剂量25~30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20~25 ml.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血流动力学、起效维持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E组麻醉后15、20、30 min MAP下降(P<0.05),E组麻醉后30 min MAP低于N组(P<0.05);E组运动完全阻滞时间(T2)、感觉恢复时间(T3)、运动恢复时间(T4)低于N组( 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u)长于N组(P<0.05);N组并发症少于E组.结论 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且相对长时间患者.
作者:章蔚;疏树华;方才;邵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艾恒(国产奥沙利铂)使用中急性神经毒性反应及相关护理措施(保温预处理)的有效性.方法 常规应用艾恒56例患者79个周期,记录用药后1周内神经毒性反应发生情况,并记录用药前预处理对剐反应的影响.将结果分别按性别、年龄、癌症类型不良反应史进行分组.结果 性别、年龄、癌症类型对于艾恒使用后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不良反应史较无不良反应史的患者,其再次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1);常见的保温预处理不能降低艾恒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不良反应史是艾恒急性神经毒性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但常见保温预处理对于降低神经毒性反应发生率无效.
作者:王文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肺癌骨转移患者核素全身骨显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的肺癌骨转移患者189例为研究对象,分析骨转移部位、发生率与肺癌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较其他类型多;骨转移部位以胸部、中轴骨为主.结论 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核素全身骨显像分析可以准确判断骨转移的部位和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吴国;王朝晖;李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以外周血CK-19为指标评价术后化疗作用及其监控血液微转移意义.方法 以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巢式RT-PCR检测外周血CK-19 mRNA,比较化疗前后表达差异及CK-19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关系.结果 化疗前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23.33%,化疗后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9阳性组肿瘤转移率为76.9%,阴性组肿瘤转移率为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能降低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外周血CK-19能监控乳腺癌血液微转移.
作者:孙新六;张新丽;周宝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与各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SGA(主观全面评估)、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对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200例住院肝硬化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和营养风险筛查,分析不同年龄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及风险与并发症、住院时间、Child分级及临床各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住院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营养风险发生率老年组(≥60岁)均高于非老年组(<60岁),老年组肝硬化中有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长(P<0.05);老年肝硬化患者Child分级、并发症发生率在有营养不良、营养风险与无营养不良、无营养风险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明显增加,住院时间明显延长;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对他们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
作者:杨中菊;胡乃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住院的412例肝硬化患者,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肝硬化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对临床特点、并发症、肝功能分级、转归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 肝硬化患者中女性的糖尿病发生率高于男性(P<0.05).肝硬化糖尿病组平均年龄大于肝硬化非糖尿病组(P<0.05),前者更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及电解质紊乱,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肝硬化非糖尿病组(P<0.05).肝源性糖尿病组和非肝源性糖尿病组的临床特点、Child-Pugh分级以及肝硬化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性与高龄是肝硬化患者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的肝硬化患者容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电解质紊乱,预后差.
作者:吴娟;胡乃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脐孔入路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0例行经脐孔入路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与常规腹腔镜手术进行对比.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与常规腹腔镜手术相比,可以明显缩短手术时间(P<0.05),而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脐孔入路免气腹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理想方法.
作者:张炽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紫癜样皮疹的易发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4例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情况、皮疹易发时间及影响皮疹反复因素.结果 本病易发高频时间为首次发作至10 d(33.33%),且年龄(6~14岁)、生活农村、9月至次年3月季节及有诱发因素者更容易引起反复.结论 应根据过敏性紫癜紫癜样皮疹易发时间及影响因素进行早期治疗及早期干预.
作者:徐为民;张海艳;杨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诊为各种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同时HP阳性的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方案为前3d给予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后7d给予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对照组(56例)三联为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疗程10d,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P根除率.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1.3%,对照组为73%,其根除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等组成的10d序贯疗法治疗HP具有较高的根除率.
作者:陈全德;鲍劲松;刘三宝;曹敬银;陈玉祥;龚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各种原发性肾脏病和继发性肾脏病随着病程的延长以及病变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肾功能减退,随着肾功能损害逐渐加重,会出现多个系统及多个脏器渐进性损伤或功能减退.心血管并发症是常见的表现之一,也是肾功能减退时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约占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50%,其病死率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1-2].本文就慢性肾功能减退时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作一简述.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后壁修补直肠前突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经阴道后壁修补直肠前突,同时对合并肛门疾患一期处理的病例.结果 26例均痊愈出院,其中1例术后并发血肿自行吸收,无直肠阴道瘘、阴道狭窄、感染等并发症,经术后6个月~2年随访,痊愈20例,显效6例,无复发病例.结论 经阴道后壁修补直肠前突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创伤小、视野清晰的优点.
作者:张瑜;武伟;聂伟;曹莹莹;王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ER、PR和C-erbB-2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97例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切片ER、PR、C-erbB-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乳腺癌肿块的大小与ER、PR、C-erbB-2表达相关性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乳腺癌肿块边缘、血流信号分级及腋窝淋巴结转移与ER、PR、C-erbB-2的表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超声表现与ER、PR、C-erbB-2表达有一定的相关性,二者结合分析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陈剑琼;孙国平;王露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