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

金文超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 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基层医院应用的经验.方法 对76例急性胆囊炎行LC.术中行胆囊减压,将胆囊颈部嵌顿的结石反向推到胆囊内,恢复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紧贴胆囊颈分离解剖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对增粗的胆囊管用4号丝线结扎后再加钛夹;胆囊局部病变较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者,行胆囊大部切除,残余胆囊黏膜电凝破坏,缝合胆囊残端;对短胆囊管,在明确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的关系后用1枚钛夹夹闭胆囊管,离断时留部分胆囊颈组织以防钛夹脱落.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 76例完成LC,1例术后胆漏,经保守治疗痊愈.随访2~ 12个月,平均6个月,均无胆总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安全可行,严格病例选择,酌情处理胆囊三角、胆囊管和分离胆囊,常规放置引流管,适时中转开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过敏性紫癜皮疹易发时间及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紫癜样皮疹的易发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4例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情况、皮疹易发时间及影响皮疹反复因素.结果 本病易发高频时间为首次发作至10 d(33.33%),且年龄(6~14岁)、生活农村、9月至次年3月季节及有诱发因素者更容易引起反复.结论 应根据过敏性紫癜紫癜样皮疹易发时间及影响因素进行早期治疗及早期干预.

    作者:徐为民;张海艳;杨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初步研究

    目的 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沙利度胺(第1周100 mg/d,第2周起200 mg/d)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3粒/次,2次/d)直至疾病进展、死亡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副反应.结果 12例患者接受治疗,无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患者,疾病稳定(SD)5例(41.7%),疾病进展(PD)7例(58.3%),疾病控制率(DCR)41.7%;无进展生存(PFS)1.3~ 4.3个月,中位PFS为2个月;总生存(OS)2~ 6.7个月,中位OS为5.5个月.患者的KPS评分、睡眠、食欲、体质量、情绪等得到改善.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乏力和嗜睡.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进展期肝细胞癌有一定疗效,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耐受性好、治疗费用低、用药方便,值得进一步扩大病例数开展临床研究.

    作者:洪艳艳;闫敏;许苗苗;惠锦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32例

    目的 探讨脑室内出血的治疗方法及其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对32例脑室内出血患者,29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术,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血肿侧侧脑室外引流,所有患者均行尿激酶灌注治疗及腰穿释放脑脊液.结果 32例中ADL1(恢复正常)11例,ADL2(生活自理)8例,ADL3(需人帮助)5例,ADL4(卧床不起)2例,ADL5(植物状态)2例,死亡4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可及时缓解颅高压;术后通过尿激酶灌注治疗及腰椎穿刺释放脑脊液可有效缩短引流时间,尽早清除脑室内积血,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马绍玉;吴家贵;沈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ERCP及EST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ERCP/EST治疗胆管结石的护理措施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ERCP/EST治疗胆管结石患者术前护理、术中指导和术后护理. 结果 所有患者均准备充分,配合手术,除l例放弃继续治疗外,均取得手术成功. 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和指导,术后严密观察,血尿淀粉酶的监测,全方位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恢复.

    作者:巫荷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侧额叶重度脑挫裂伤伴发中央型脑疝的诊治

    目的 探讨双侧额叶重度脑挫裂伤伴发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35例手术救治的双侧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5例中良好17例、轻残7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2例.结论 熟悉中央型脑疝前期或间脑期临床表现,重视影像学特征性表现,迅速正确诊断,尽早开颅减压,能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预后.

    作者:方宪清;汪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治疗声带任克水肿

    目的 分析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治疗声带任克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治疗的17例声带任克水肿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双侧病变15例,单侧病变2例,全部采用全麻支撑喉镜显微镜下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手术.结果 17例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11例发音无嘶哑,6例发音仍有轻度嘶哑,复查喉镜1例前联合有轻度粘连,无复发病例.结论 在支撑喉镜下外侧微瓣技术结合美敦力动力系统治疗声带任克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晓咏;毛翔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外周血CK-19评价乳腺癌术后化疗及监控血液微转移

    目的 以外周血CK-19为指标评价术后化疗作用及其监控血液微转移意义.方法 以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巢式RT-PCR检测外周血CK-19 mRNA,比较化疗前后表达差异及CK-19表达与乳腺癌远处转移关系.结果 化疗前血液微转移阳性率为23.33%,化疗后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K-19阳性组肿瘤转移率为76.9%,阴性组肿瘤转移率为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辅助化疗能降低乳腺癌血液微转移;外周血CK-19能监控乳腺癌血液微转移.

    作者:孙新六;张新丽;周宝琴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后路经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前后观察及护理对于提高手术疗效、预防和减少相关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3例手术的疗效.结果 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按Nakai O标准疗效评定,其中优12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硬膜囊撕裂1例,因静脉丛出血中转为开放手术1例,无神经根撕裂及切断发生.术后间盘摘除不全,并发马尾综合征1例,二次手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30 d,平均7d.住院7~40 d,平均12d.均无切口感染.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疗效满意,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和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作者:陈海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自制尿路造口袋在男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男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将60例男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使用自制尿路造口袋,对照组使用其他外用接尿容器,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自制尿路造口袋应用于男性尿失禁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外用接尿容器使用者.结论 自制尿路造口袋的应用克服了以往各种接尿容器使用中的各种难题,减少了男性尿失禁患者痛苦,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胡章云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46例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E组,n=25)和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n=21)两组.E组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硬膜外腔向头侧置管,给予1%利多卡因+ 0.375%罗哌卡因10~14 ml;N组行神经刺激仪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45%罗哌卡因,腰丛阻滞剂量25~30 ml,坐骨神经阻滞剂量20~25 ml.记录并比较两组麻醉血流动力学、起效维持时间、术后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麻醉效果、辅助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E组麻醉后15、20、30 min MAP下降(P<0.05),E组麻醉后30 min MAP低于N组(P<0.05);E组运动完全阻滞时间(T2)、感觉恢复时间(T3)、运动恢复时间(T4)低于N组( P<0.05),术后首次排尿时间(Tu)长于N组(P<0.05);N组并发症少于E组.结论 神经刺激器辅助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肢手术,阻滞完善,麻醉效果确切,血流动力学平稳,并发症少,尤其适合年老、体弱且相对长时间患者.

    作者:章蔚;疏树华;方才;邵春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失败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双水平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失败原因.方法 对13例使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并Ⅱ型呼衰患者失败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13例失败患者,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不能纠正或恶化共7例占53.9%;不耐受而拒绝者3例占23.1%;胃肠胀气2例占15.4%,漏气量大1例占7.7%.结论 掌握好无创通气指征、适应证、禁忌证及通气过程中加强观察和监测是提高无创通气技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徐道洲;刘琨;唐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关于妇产科教学中医疗纠纷防范教育的思考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法制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和《侵权责任法》实施以来,人们的健康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医疗服务方面维权意识也在群众中普遍树立.李萍等[1]分析202例医疗纠纷案件发现,出现医疗纠纷多的科室依次为骨科、急诊科、妇产科等.妇产科是一个医疗纠纷高发的科室,在妇产科临床医学生实习教学中该如何指导学生依法行医、行医从德,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有如下的思考.

    作者:马丽;丛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分析(附139例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锥颅引流术、颅骨钻孔引流术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3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案、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10年收治的13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分别对采用经皮锥颅引流术(A组,42例)、颅骨钻孔引流术(B组,47例)和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C组,50例)进行手术治疗,对不同组别的疗效和复发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日常生活能力改善ADL评分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C组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率比较,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C组复发率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述3种手术方法中,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效果好、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杨国瑛;王学富;张文彬;樊保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经腹右经胸食管癌根治术3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总结36例食管癌经腹右经胸根治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腹右经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情况.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上腹右胸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1例死于心脏并发症,其余均顺利出院,无吻合口瘘、重度吻合口狭窄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腹右经胸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胸段食管癌较理想的手术方式,安全、可靠,对淋巴结的清扫较彻底,符合对恶性肿瘤的根治原则,值得推荐和推广.

    作者:张科;李学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临床路径在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目的 通过对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临床路径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临床路径实施组(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实施临床路径患者)与对照组(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未实施临床路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施了临床路径的患者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相比,平均住院时间缩短,平均住院费用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论 输尿管结石实施临床路径,能够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经济费用,并加快医院床位周转率,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丁德茂;谢栋栋;张涛;王毅;陈磊;闵捷;邹慈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门诊输液患儿及家长护理需求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门诊患儿输液时护理需求,采取有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300名门诊输液患儿及家长进行护理需求调查.结果 对输液安全的需求为99.2%,有95.9%家长关心静脉穿刺技术,95.6%的家长需要护士主动巡视;90.6%家长对门诊健康教育有需求.结论 为患者提供安全的输液和健康教育,提高护士的穿刺技术,是满足门诊输液患儿及家长需求的关键.

    作者:罗勇;罗大佳;叶惠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赛肤润防治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赛肤润防治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0例行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穿刺术的开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方法护理的基础上于置管后即给予赛肤润喷涂,对2组静脉炎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4%,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16%,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赛肤润喷涂能有效辅助预防PICC所致机械性静脉炎.

    作者:谢玉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顺式阿曲库铵应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麻醉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肾功能不全患者接受外科治疗的病例增加,特别是肾移植手术的普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麻醉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对药物的排泄清除能力低,保水能力差,同时存在容量的重新分配、pH值的变化等病理情况,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血浆胆碱酯酶活性降低,进而引起乙酰胆碱清除率下降,从而引起血浆里游离的肌松药物水平变化,表现为药物持续时间延长、诱导和维持剂量增加及手术后的残余药物效应增加.

    作者:许敏;魏昕;方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心肾综合征

    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指由于心力衰竭引起肾功能不全时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狭义上讲,CRS是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进行性肾功能不全,表现为治疗过程中血肌酐渐进性升高.广义上讲,CRS是指心脏或肾脏功能不全时相互影响、相互加重导致心肾功能急剧恶化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对于CRS的认识有限,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是临床上面对的难题之一.

    作者:张道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声像图特征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方法 对97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乳腺癌超声表现:肿块边界多不清晰或呈毛刺征,内部多呈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部分可见沙粒样钙化,肿块内及周边可探及丰富的高速高阻型动脉血流信号.②肿块毛刺征、后方回声衰减、血流信号分级在各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超声多表现为后方回声衰减.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肿块中浸润性导管癌占90.6%,髓样癌和小叶原位癌未发现腋窝淋巴结转移,12例导管内癌中仅1例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论 乳腺癌超声表现对其病理分型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预后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王玲;王露;陈剑琼;张超学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