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连必治佐治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分析

李平

关键词:连必治, 手足口病, 疗效, 小儿
摘要:目的 观察连必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给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治疗组加用连必治10 mg/(kg·d),疗程5 d,观察临床显效率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对照组消失早(P<0.05),显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6.601,P<0.01).结论 连必治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程短、见效快、无毒副作用.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探讨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上及早诊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等常见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175例,根据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斑块组(97例)和无斑块组(78例)两组,记录所有患者血脂情况,包括:三酰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高密度脂蛋白(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水平(FBG),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史等病史,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斑块组高血压发病率、TC、TG、LDL-C、apoB、Lp(a)、FIB浓度、糖代谢异常发病率显著高于无斑块组(P均<0.05),两组间吸烟饮酒史、载脂蛋白A(apoA)、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低密度脂蛋白、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浓度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增高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金远志;王邦宁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重型颅脑外伤伴中枢性高钠血症28例分析

    高钠血症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常见到的高钠血症多数是由于失水过多导致血清钠相对增高引起,但有部分高钠血症表现为单纯的高钠血症,并无血容量的不足或失水表现,其血清钠纠正较为困难,尿钠排除量极低.

    作者:王诚;卓志平;罗代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梅毒常见血清学检测方法的评价

    梅毒螺旋体(TP)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又称苍白密螺旋体,由Fritz Schaudinn(1871-1906)和Erich Hoffmann (1868-1954)于1905年首次发现[1-2].

    作者:高坎坎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慢性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感染原探讨

    目的 探讨各年龄组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征.方法 根据528例因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痰培养结果,分别统计各年龄组的阳性率及病原学分布情况,并在各年龄组间进行比较,观察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528例痰培养中,阳性者301例,阴性者227例,阳性率57.0%,其中G+菌感染109例,占36%;G-菌感染48例,占16%;真菌感染144例,达47.5%.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60岁之前,各相邻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至75~89岁达高峰;与青年组及中年组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1),与老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衰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其中G+菌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真菌感染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G-菌感染在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荣成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溃疡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溃疡创面难愈的原因并寻找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糖尿病性溃疡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控制血糖,改善血液循环及神经病变,抗感染治疗,将溃疡创面分为四期,分期治疗.结果 16例溃疡创面经换药愈合,11例经植皮或(和)皮瓣修复创面愈合.结论 在全身治疗基础上对溃疡创面进行分期干预和整体外科手术的系统治疗,对加快溃疡创面早期愈合,缩短疗程,降低致残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利刚;朱海燕;葛礼正;焦洋;刘文霞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隐匿性阴茎的诊断和治疗(附33例报告)

    目的 探讨一种简单、有效的隐匿性阴茎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2000年6月至2009年5月共治疗隐匿性阴茎患儿33例,通过阴茎根部背侧纵行小切口结合包皮整形完成阴茎矫正成型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3年,其中8例近期出现轻度包皮水肿,1例术后2个月左右发生阴茎回缩,其余患者阴茎发育良好,外观满意.结论 本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创伤小、效果良好,是治疗隐匿性阴茎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作者:章良庆;耿达伟;杨惠根;陈启平;孙云;曹沪春;王伟;张江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牙冠延长术于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3种不同治疗方法修复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患牙113颗,分别采用牙冠延长术、根牵引术和牙龈切除术完全显露断面,术后行桩核冠修复,通过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复查时的龈沟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比较3种方法的修复效果.结果 牙龈切除组预后较差,根牵引术组病例局限,治疗周期长,牙冠延长术组能提供一个快速、稳定的修复效果.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牙冠延长术是残冠残根修复的佳术式.

    作者:江长军;周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式的选择(附54例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对手术治疗5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21例,患侧腺叶+峡部全切+对侧大部分切除25例,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对侧次全切2例,甲状腺全切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对9例确诊颈淋巴结转移及10例颈淋巴结肿大者行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6年,无死亡病例,暂时性声音嘶哑2例,颈淋巴结转移1例,无甲状旁腺功能不全,未发生远处转移.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术方宜根据具体情况行患侧腺叶、峡部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或加行对侧大部(次全)切除及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

    作者:张兴海;马成权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成年癫痫患者的睡眠障碍

    目的 评价成年癫痫患者睡眠状况.方法 使用Epworth嗜睡评价量表(ESS)对89例成年癫痫患者及83名健康对照组进行睡眠状况评价.结果 通过ESS测试发现,成年癫痫患者的嗜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5,P<0.01).结论 成年癫痫患者嗜睡程度明显高于正常被试,干预癫痫患者的睡眠状况,可能有助于癫痫症状的控制.

    作者:宋卫东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542例多瓣膜病变手术经验

    目的 总结多瓣膜病变的手术经验.方法 2001年9月至2008年12月对542例患者行2个或(和)2个以上瓣膜手术.术前心功能(NYHA)Ⅲ~Ⅳ级者392例.MVR+TVP 229例,DVR 205例,DVR+TVP 81例,多瓣膜+CABG 4例,左心房血栓清除、左心耳结扎125例,心脏瓣膜及心内膜SBE赘生物清除19例.结果 全组术后死亡10例,占1.85%,其中DVR 5例,MVR+TVP 3例,DVR+TVP 1例,DVR+TVP+CABG 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21.22%(115/542),室上性心律失常常见.结论 进一步掌握多瓣膜病变手术指征,完善手术技能,强化围手术期处理,提高多瓣膜病变的手术成功率仍有较多空间.

    作者:李峰;周汝元;车轰;彭磊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丽珠肠乐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丽珠肠乐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9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46例,给予丽珠肠乐1.0亿IU,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匹维溴铵50 mg,每日3次口服;B组44例,给予丽珠肠乐1.0亿IU,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两组疗程均4周.然后观察其症状、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各症状采用分级计分进行描述,疗效评价参照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腹胀、腹痛、腹泻评分和症状总积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A组治疗后各症状评分和症状总积分与B组治疗后相应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丽珠肠乐联合匹维溴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艇;邵亮;王慧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 h内的ACI患者63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对照组(32例).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结果 21 d和90 d后治疗组增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吴君仓;群森;张持;赵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国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 将18例孕32周前出生且在出生后6 h内入NICU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气管插管滴入珂立苏后拔管,联合N-CPAP辅助呼吸,观察应用珂立苏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X线胸片的变化以及N-CPAP参数的变化(氧浓度、呼气末正压).结果 应用珂立苏联合N-CPAP预防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情况;N-CPAP参数(FiO2、PEEP)明显下调.结论 珂立苏联合N-CPAP预防RDS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状况、下调N-CPAP所需的参数、缩短N-CPAP使用的总时间.

    作者:丁为秀;李洁;谢晓曼;何贤明;张海峰;汤薇薇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学龄儿童气质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

    目的 了解学龄儿童气质与睡眠障碍的关系,为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卷>和<中国儿童8~12岁气质量表>对1665名8~12岁儿童的家长进行儿童睡眠健康问卷调查和气质的测评.结果 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不一,依次为麻烦型21.3%、中间偏烦型18.22%、发动缓慢型13.8%、中间偏易型11.6%、平易型9.7%,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589,P=0.000);睡眠障碍儿童的活动水平、节律性、适应性、心境及持久性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学龄儿童气质与睡眠障碍相关.

    作者:陶公民;陈京栋;方红英;朱晓琴;汤银霞;朱梅芳;高红琼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BNIP3在人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BNIP3在人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髓母细胞瘤组织,10例正常小脑组织中BNIP3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30例髓母细胞瘤组织标本中有19例表达BNIP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NIP3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核;BNIP3表达与HIF-1α表达呈正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BNIP3表达阳性组的累计生存情况较阴性组差,Cox回归分析表明BNIP3的高表达是一个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NIP3高表达在髓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可以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作者:罗靖;程宏伟;冯春国;徐培坤;肖瑾;李严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PFN治疗超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9例.结果 经4~13个月随访,平均9个月,骨折全部获得愈合.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优31例,良23例,差5例,优良率91.5%.结论 对于超高龄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爱国;江斌;陈鸿辉;董飞;梁伟国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布地奈德联合氨茶碱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茶碱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20例,按住院先后随机分为治疗A组,治疗B组和对照组.3组均采用综合治疗;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用法:0~1岁每次0.5 ml(含布地奈地0.5 mg),>1岁每次用1ml(含布地奈德1 mg),由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10~15 min,治疗7 d.治疗B组在治疗A组的基础上加用口服氨茶碱2 mg/(kg·d),治疗7 d.观察3组的疗效,并对其他症状、体征及住院天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治疗B组、治疗A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愈率明显提高,哮鸣音、湿啰音、咳嗽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1);治疗B组与治疗A组相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及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茶碱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胡炳堂;巴军风;随光辉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池州市贵池区136例癫痫患者治疗状况及需求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池州市部分地区癫痫患者的诊疗及需求情况,为制订适合本地区的癫痫治疗和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部分癫痫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诊疗情况、对癫痫知识的了解程度及生活中的障碍和目前的需要.结果 61%的癫痫患者没有在专科医师处就诊,79.4%的患者未正规治疗,83.8%的患者对癫痫知识的了解少或不了解,部分患者去乡镇医院或诊所医师处就诊(29.4%),或相信偏方(4.4%),甚至不治疗(27.9%).治疗期间不重视监测生化指标(72.8%),监测血药浓度的更少(1.5%).57.4%和33.8%的癫痫患者主要的需求是有效而价格便宜的药物.结论 应加强癫痫患者的癫痫知识教育,改善条件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作者:盛守权;黄涛;陶四明;张国柱;彭兵兵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钙离子拮抗剂治疗早产的对照及研究

    目的 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在早产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对心痛定治疗组(31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心痛定组及安保组治疗后显效时间分别为(39.14±18.76)min及(36.50±17.53)min;保胎成功率分别为70.97%(22/31例)及76.67%(23/30例),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分娩时孕周、体质量、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分别为8例(25.8%)和26例(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痛定在治疗早产中作用与安宝相同,且不良反应轻微,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可作为一线保胎药物应用.

    作者:陈华启 刊期: 2010年第06期

  •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治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 对21例患者行颈椎X线平片、CT、MRI检查,颈部制动,并给予脱水剂、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运用,结合影像学资料酌情选择手术及具体术式.结果 21例患者中18例在经治疗后脊髓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手术时机、方式的选择不同,显示不同的治疗效果.结论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有其特定的受伤机制,MRI对于该类损伤的诊断具有优越性.应根据脊髓损伤表现及变化和MRI显示脊髓的病理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于有脊髓压迫的病例手术时机好在1周内.

    作者:胡磊;胡召云;匡文忠;周俊 刊期: 2010年第06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