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采血量不足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

章小红

关键词:负压, 抗凝剂, 血液分析仪, 全血细胞计数
摘要:目的 探讨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影响.方法 在2 ml真空定量采血管中分别采血0.5、1.0、1.5和2.0 ml全血,然后分别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观测负压去除前后其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V)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比较去除负压前后的检测结果以及去除负压后的各组之间的结果.结果 与去除负压后的结果相比,0.5 ml和1.0 ml的负压管其WBC、RBC、HGB和PLT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去除负压后0.5 ml管与2.0 ml管的MCV和PLT结果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负压和抗凝剂的浓度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均有影响,采血时应足够重视.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肌酶和肌钙蛋白Ⅰ变化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心电图、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I)三者间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03年1月~2006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且记录资料完整的患者89例.患者入院后仔细询问病史、查体、立即完成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人院时及入院后8小时各采静脉血测定血清CK-MB和CTnI.结果 ACS患者ST段抬高组中CK-MB和CTnl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非ST段抬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段抬高组中CTnI检测阳性率高于CK-MB检测阳性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非ST段抬高组中CTnl检测阳性率高于CK-MB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CS患者中ST段抬高者心肌损伤的发生率明显大于非ST段抬高者,CTnI对于心肌轻微损伤的检测阳性率高于CK-MB.

    作者:孙桂兰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髋关节疾患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患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双髋骨关节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奂术,对双侧骨病的患者,分Ⅰ期或短期内Ⅱ期手术,术后进行临床及影像学评估.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临床资料,平均随访16个月(6~36个月),无假体松动,脱位及感染发生,其中1例出现假体周围透亮区,1例出现伤口周围肿痛,经卧床休息一段时间后全愈,1例出现异位骨化,1例出现大腿疼痛,1例出现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经积极处理.无肺动脉栓塞发生,系用Harris评分,结合患者有无大腿疼痛及病人满意度三方面测评,手术优良率87.6%.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治疗髋关节疾患中应用广泛,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并合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作者:徐文联;从庆武;李华杰;王波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的临床诊断探讨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合并心脏黏液瘤的诊断特点.方法 对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黏液瘤以风湿病史为特点常伴有突发晕厥,间歇性特异性心脏瓣膜杂音与栓塞等综合征.且血浆ASO、ESR及粘蛋白在二者并存时常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表现,心电图(EKG)、心脏二维超声(2-DE)及磁共振(MRI)等检查均有助于诊断.结论 根据仔细的病史询问并结合血生化检查及相关物理检查如EKG、2-DE、MRI等有助于提高风心病合并心脏黏液瘤的诊断.

    作者:朱正武;殷晓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肺癌结节与结核球、炎性假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肺癌结节与结核球、炎性假瘤的螺旋CT对比增强表现特点与诊断价值.方法 16例肺结节均行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注射造影剂后20 s开始,再于1 min、2 min、3 min及4分钟各扫描1次,测得多期CT值,绘制出时间-CT增加值曲线.结果 肺癌结节增强峰值出现较晚呈慢升慢降型,炎性假瘤增强峰值出现早,增强更显著呈快升慢降型或快升快降型,结核球无增强峰值类似直线型.结论 分析时间-CT增加值曲线,可以基本做出结核球的诊断,肺癌结节与炎性假瘤的时间-CT增加值曲线有交叉,需详细分析其增强峰值m现的时间、大小、延迟后所持续的时间,再结合平扫结节的CT征象,临床资料综合分析,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黄继成;毛峰;张传军;汪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17例报告

    一、临床资羆`舷2001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收治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7例.其中男16例,年龄39~73岁,平均61.2岁;女1例,年龄83岁.

    作者:张曙;吴雪生;陈卫东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肝豆状核变性药物治疗现状及进展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疾病,由于过多的铜沉积于肝脏、基底神经节、肾脏等处,临床表现为肝脏、脑、肾脏等脏器的损害.WD作为少数几种可治疗的遗传性疾病之一,早期、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邓晰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1例

    女性患者,37岁,于1992年5月结婚,婚后4年不育,月经不规则,一般3-4个月1次.1995年发现面部发胖,1996年始出现溢乳,乳汁为乳白色;1996年4月求治于当地医院妇科,查泌乳素180 ng/ml,予溴隐亭2.5 mg早晚服用,服药2个月后复查泌乳素降至40 ng/ml,乳汁分泌明显减少,月经正常.

    作者:邓大同;王佑民;吴礼明;刘树琴;王长江;杨明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血管母细胞瘤1例报告

    患者男性,49岁,2006年10月因头痛,视力减退,步态不稳3个月,伴呕吐1日而行头颅MRI检查,提示小脑及脑干占位性病变,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血管瘤.腹部CT检查发现:①多发性肾囊肿伴多发性占位,错构瘤?②多发性胰腺囊肿伴多发性钙化.

    作者:王业满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麻痹性痴呆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麻痹性痴呆(GPI)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熟悉神经梅毒.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1例麻痹性痴呆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 麻痹性痴呆早期以认知及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影像上主要为脑萎缩,血及脑脊液TRUST和TPPA阳性,脑脊液常规检查示WBC 20×106/L,蛋白1.0 g/L.经大剂量青霉素治疗2个月后患者症状渐渐消失.结论 本例患者诊治经过提示对痴呆综合征患者进行梅毒检查的必要性.对早期神经梅毒,大剂量青霉素治疗能取得显著疗效.

    作者:王文静;余锋;吴元波;任明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医疗纠纷知识讲座第五讲医疗纠纷的种类

    一分类的标准引起医疗纠纷原因复杂,致使医疗纠纷种类,由于各国文化、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及社会制度不同,对医疗纠纷分类标准有一定差异.

    作者:张大有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泰索帝单周和三周方案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 采用化疗药物泰索帝单周和三周方案二线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比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泰索帝75 mg/m2IVD,,每3周重复.B组:泰索帝30 mg/m2IVD.,D8,D15,每4周重复.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A组有效率(RR)23.1%,B组有效率(RR)16.3%,两组有效率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毒副反应明显高于B组,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下降(P<0.005)及粒细胞减少性发热(P<0.01).结论 使用泰索帝每周方案作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化疗方案,与标准的三周方案相比,毒副反应降低,而临床疗效没有下降.

    作者:包迎红;李骏白;潘峰;周成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晚期血吸虫病行脾切除113例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5年9月~2006年12月接受国家对晚期血吸虫病救助项目以来,已开展脾切除术113例,其中有5例加做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现介绍如下:

    作者:胡珍斌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在头颈肿瘤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在头颈肿瘤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37例头颈肿瘤病人采用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的手术方法以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2.8%(29/35)、65.7%(23/35).结论 颈淋巴结清除改进术具有快速、安全、术中出血少、易于掌握和普及等优点.

    作者:方柯;王圣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食管金属内支架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食管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和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镍钛合金(带膜)支架治疗食管狭窄21例,包括6例食管气管瘘.2例贲门失弛缓症.结果 23例病人均一次置入成功.所有支架定位准确,支架置入成功后,患者即可进食,6例食管气管瘘者未再出现呛咳现象.本组病人都有程度不同的胸骨后不适或疼痛,2例支架移位,1例在支架上端因肉芽组织增生引起再梗阻.经止痛和内镜下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 食管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狭窄,具有适应症广,近期疗效肯定,安全性高等特点.

    作者:梅军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公布2008年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1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2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8例.急性心肌梗死11例)及32例对照组的CRP及D-D结果并对照分析.结果 老年冠心病组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CRP与D-D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而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相比CRP及D-D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RP及D-D的测定对老年冠心病早期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意义.

    作者:汪琰;胡立群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98例脑出血患者预后与心电图异常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心电图(ECG)异常变化的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2月~2006年9月住院98例急性脑出血ECG.结果 98例急性脑出血患者76例出现ECG异常,其中脑深部和出血量较大患者ECG异常较浅部出血和小量出血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出现ECG异常,提示预后差,病死率高.积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涂修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抑郁症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抑郁症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痛苦,增加医疗机构负担,同时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所以重视对该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非常必要.对其动物模型的研究已广泛开展,目前已有20多种方法可以制备动物模型.现分述如下:

    作者:周志华;韩咏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内镜下鼻腔结构重塑治疗鼻源性头痛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内镜下重塑鼻腔解剖异常治疗鼻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对28例鼻源性头痛患者术前行鼻内镜检查和CT扫描,发现鼻腔一个或多个解剖结构异常,内镜下实施矫正重塑.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纠正了解剖结构异常,鼻腔通气恢复正常,头痛症状消失.结论 内镜下矫正重塑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治疗由其导致的鼻源性头痛,达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国庆;陈全收;杨峰;陈文龙 刊期: 2008年第02期

  • 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以冠状动脉造影的检测结果为标准,对51例同期内(间隔<2周)接受平板运动试验检查的患者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5%(24/32,),特异性57.9%(11/19),准确性68.6%(35/51).其中多支病变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率较单支病变高(P<0.05),女性平板运动试验假阳性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是一项费用低、操作简单、无创的诊断冠心病的检查方法.

    作者:华江英;熊敏俊;张丽伟;黄党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