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水;江晓春;李真保;戴易;孙克华
目的 探讨电子阴道镜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电子阴道镜观察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糜烂,宫颈息内.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宫颈尖锐湿疣患者共580例,行宫颈活检372例.结果 接受阴道镜检查580例中,阴道镜拟诊CIN 124例,病理确诊CIN 96例,早期宫颈癌4例,阴道镜拟诊124例中,CIN Ⅰ级64例,病理诊断CIN Ⅰ级36例,CIN Ⅱ级4例.慢性宫颈炎24例.CIN Ⅱ级36例,病理诊断CIN Ⅰ级8例,CIN Ⅱ级24例,CINⅢ级4例.慢性宫颈炎6例.CIN Ⅲ级24例,病理诊断CIN Ⅱ级2例,CIN Ⅲ级18例,早浸癌4例.阴道镜诊断与病理诊断完全符合率是61.3%(78/124),阳性率为80.6%(120/124).结论 电子阴道镜诊断宫颈CIN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对诊断宫颈高度病变有较高的敏感性.
作者:汪崔平;马丽;江凤谊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 对4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不同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11例合并鼻息肉、鼻窦炎同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结果 42例患者完全治愈,无1例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采取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矫正鼻中隔可以使术野清晰,手术操作精确细致,损伤小,利于恢复偏曲鼻中隔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合并鼻息肉、鼻窦炎行同期手术,能有效控制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
作者:曹三芳;葛程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3~72岁,平均4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中段2例,下段25例.结石直径0.4~1.4 cm,平均0.86 cm.合并患侧肾积水28例,其中1例男性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梗阻、双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结果 32例输尿管结石粉碎率93.8%(30例),粉碎后均彻底一次清除,1例结石移至肾盂者未完成手术.术后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多于2~3 d内消失.32例均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确切、安全、组织损伤小,清除彻底,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中段和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怀斌;吴齐;曾显奎;焦常宝;王雪强;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重复创伤体验、持续的回避和警觉性增高.自美国越南战争之后,在创伤性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诸如人格、生理特性、生活事件、过去创伤史等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人们更加重视应激因素.
作者:全艳玲;李晓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62例AM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77.4%).首发症状为胸痛、胸闷21例(33.9%),上腹痛16例(25.8%),呼吸困难15例(24.2%).误诊率(33.9%)和病死率(19.4%)均较高.溶栓治疗仅7例(11.3%),使用β受体阻滞剂32例(51.6%),ACEI 39例(62.9%).结论 急需提高基层医生对AMI症状的警惕性,应重视溶栓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及.ACEI的使用.
作者:万延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成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中,术中直接探查6例发现4例颅内血肿其中同侧脑内血肿2例、术区周边硬膜外血肿1例、对侧硬膜外血肿1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CT复查显示弥漫性急性脑肿胀1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其中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7例、对侧硬膜下血肿2例、对侧脑内血肿2例、同侧脑内血肿1例.因麻醉不良气道压力高致脑膨出1例.术前已诊断急性脑肿胀者3例.急性脑肿胀15例中5例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3例术前诊断急性脑肿胀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术中CT复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患者中7例接受二次手术,5例存活.术中直接探查行血肿清除4例术后2例死亡.35例患者中共死亡21例,其中急性脑肿胀中14例、颅内血肿者7例.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多为急性脑肿胀和术区周边及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或血肿增大,不同的成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方兴根;李真保;江晓春;戴易;潘先文;许安定;徐善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此文章的编写宗旨是希望分享香港作业治疗专业在截肢者康复工作上的部分经验,期待各专业能共同合作,为地震受灾的四川同胞提供更完善的康复服务.文章中主要论述有关下肢截肢康复的资料.
作者:关永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C)和D-二聚体(DD)在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2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0MI)的FG和DD含量,进行FG和DD比较.结果 AMI组FG、DD含量明显高于OMI组(P<0.01).结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在陈旧性心肌梗死中明显降低.
作者:李世光;蔡大炜;陈良余;周阳;倪训业;严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大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对儿童的危害极大.对大多数幸存的儿童来说.避过地震灾难仅仅是第一步,由地震导致的严重身心损害会持续很长时间,甚至终生.其中,常见的是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很多研究表明,儿童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往往会出PTSD,这些创伤包括自然灾害如森林大火、飓风和地震.人为伤害如交通事故等[].
作者:唐久来;吴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亚低温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做微创血肿清除,术后即给予亚低温治疗的综合方法.结果 本组42例,存活35例(存活率83.33%),死亡7例(病死率16.66%);其中恢复良好(ADL 1级)10例,好转17例(ADL 2级14例,3级2例,4级1例),死亡7例,因经济等原因未愈出院3例,自动出院5例.结论 微创+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为一简单有效的方法,大程度地减少了由于手术损伤造成的再次加重病情和致残因素,相对提高了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作者:方经宏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2007年安徽省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平皿琼脂对倍稀释法,对2007年9月份从安徽33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54株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测定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7年版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结果 354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于痰和呼吸道分泌物,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强.结论 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作者:潘继华;程君;殷俊;孙震;高伟;李家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32例难治性癫痫患儿采用开放式自峰对照法进行添加托吡酯治疗,以治疗前3个月发作频度为基础,观察添加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同时观察其副反应.结果 托吡酯治疗总有效率为65.7%,单纯部分性发作息儿治疗有效率为77.8%,复杂部分性发作87.5%,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50%,4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中仅1例有效.托吡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3%,均较轻微.结论 托吡酯添加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刘起运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的诊断特点与手术方法.方法 对37例经手术治疗的老年人慢性硬脑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7例病人均采用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结果 术后2周内复查,15例残留少量血肿,2例复发而再次手术;8例颅内积气,2例手术后出现脑内出血,经治疗后留有中残;术后随访6-72个月,无手术病死.结论 CT扫描或MRI检查可及时诊断老年人CSDH.颅骨钻孔冲洗并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老年人CSDH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作者:汤德刚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气漏的常见的病因和计算机X线摄影(CR)表现,以提高其X线诊断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新生儿气漏的病因和CR表现.结果 新生儿气漏的病因:新生儿胎粪吸人综合征10例,新生儿羊水吸人综合征17例,新生儿肺炎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例,肺发育不全1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损穿孔1例,其中胎粪吸人综合征和肺透明膜病机械通气后并发气漏4例.36例患儿CR表现:气胸26例,纵隔气肿14例,肺间质气肿4例,气腹1例,皮下积气1例,其中气胸合并纵隔气肿7例,气胸合并纵隔气肿、皮下积气1例.结论 气漏是新生儿肺部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CR检查是诊断新生儿气漏较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作者:吴小兵;应雄伟;沈梅真;郑依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大地震震惊世界,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展开,大量的手外伤患者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中很多患者需要进行断指再植术,5月23日一名参与灾后重建的志愿者拇指受伤断离,经过6h的艰苦手术,伤员断指再植成功.由此手外科学与断指再植在地震灾区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黄俊;江蔚;吴建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为重症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本院所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病例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病例的临床特点是多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病情进展快,均有体温的异常,手、足皮疹,精神差、易惊、肢体抖动多见,呼吸频率、心率增快,血压增高,WBC和PLT升高,血糖升高,脑脊液呈无菌性脑炎或脑膜炎的改变,脑脊液葡萄糖水平增高,危重患者可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循环衰竭;本组患儿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的治愈率为87.71%,死亡率为7%.结论 早期筛查出重症病例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重症病例治疗原则是以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和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冲击,以及呼吸循环支持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
作者:李秀勇;韩明锋;冉献贵;陈晓枫;孟晓林;单南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疗效.方法 采用CT定位、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穿刺、生理盐水冲洗及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46例壳核出血患者,对照组40例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结果 微创组生存率(86.96%,40/46)较对照组(30%,12/40)显著提高(P<0.01),微创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创伤小,疗效好,病死率低,可显著改善预后.
作者:琚双五;赵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改良颞下一经小脑幕人路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膜瘤瘤的显微手术技术.方法 在传统颞下一经小脑幕人路的基础上,离断颧弓切除Labbe氏静脉前颞下回脑组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7例.结果 肿瘤全切除2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肢体轻瘫2例.面神经和动眼神经不全麻痹各1例,无手术死亡.随访8~36个月,2例恢复良好,4例生活自理,1例生活需要照顾.结论 改良颞下一经小脑幕入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掌握,特别适用于中上斜坡脑膜瘤手术,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较理想的手术入路.
作者:徐善水;江晓春;李真保;戴易;孙克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单侧鼻蝶人路切除垂体巨腺瘤术后鞍上脑池积血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单侧鼻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出现鞍上脑池积血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此6例患者术后出现意识障碍.经头颅CT发现为鞍上脑池积血.2例行单侧鼻腔蝶窦入路血肿清除术,1例死亡,1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均痊愈.结论 术中肿瘤塌陷过快牵拉瘤壁血管,导致肿瘤的异常供血血管破裂,可能是垂体巨腺瘤术后鞍上脑池积血的原因;行双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德坤;王斌;程宏伟;孙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和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7 d,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肺动脉压、低氧血症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同时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于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飞;刘杨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