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凌;俞兴群;李远思;聂卫群;洪峰
汶川大地震是一个让国人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地震导致灾区出现大量各种创伤的患者(包括躯体和心理的).
作者:孙宗雷;吴建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QT间期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测量其早期心电图QT间期并计算QT间期离散度,对人选患者预后随访2周,并比较QT间期离散度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QTd和QTcd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结论 QTd、QTcd对AMl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作者:陆春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研究早产儿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 I),肌红蛋白(Mb)的临床影响因素及意义.方法 对我科NICU2007年1~7月住院的48小时以内、孕龄和出生史明确的80例早产儿,分别于生后24~48小时内进行血清CK,CK-MB活性和Tn I,Mb浓度测定;同时摘记早产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和孕母孕期健康情况.结果 ①早产儿血清Ck、CK-MB活性和TnI、Mb浓度均明显高于成人参考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早产儿血清CK,CK-MB活性不受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nr评分及孕母健康情况的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n I不受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的影响.但受孕母孕期的健康情况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不受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及孕母孕期的健康情况影响,但受出生胎龄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 早产儿生后24-48血清CK,CK-MB活性和TnI,Mb浓度远高于成人水平;早产儿血清Tnl浓度受孕母的孕期合并症影响;早产儿血清Mb浓度受出生胎龄的影响;早产儿血清CK,CK-MB活性均不受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Apgar评分和孕期合并症的影响.
作者:王素梅;杨小云;丁周志;陈建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应用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给予常规雾化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缓解干咳、喘憋等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颅脑损伤是由地震、车祸、坠落、运动和其他原因所致头颅部位及脑组织的创伤.死亡率高,致残率也高[1].
作者:程金责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本文作者通过对现代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无论对学校或者学生都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免疫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如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验等,使教师建立科学合理适应现代免疫学发展趋势的授课体系.
作者:沈茜;张林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避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能代偿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 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估手术范围,术前根据公式计算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预测值PFEV1.0,并与手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根据99mTc-MAA肺灌注显像结果计算所得PFEV1.0与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前预测值为1.61±0.7 L(n=21),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8±0.6 L(n=21),术后12个月FEV1.0实测值为1.59±0.4 L(n=19),未发生术后肺功能不能代偿病例.结论 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方法可靠、准确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对于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尤为必要.
作者:赵永胜;赵丛雯;秦光明;雷勇;李成继;翁准;黄铁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在我院收治的33名地震伤病员中,年龄大82岁.小16岁,其中多数伤员属于骨折病人.由于骨折病人常见的发病部位在四肢,因此开展四肢骨折的康复,尤其是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惠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硫糖铝不同剂型的胃黏膜涂抹情况,并进行比较.方法 将2007年10月~2007年12月间在我院行胃镜检查者(检查前排除有明显上消化道肿瘤、上消化道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症状、体征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三组,硫糖铝混悬液组32例,硫糖铝片咀嚼组34例,硫糖铝片吞服组23例,三组均在空腹情况下服用相应硫糖铝制剂,服药15分钟后行胃镜检查,观察胃内黏膜药物涂抹情况,涂抹程度以积分表示,并进行显著性比较.结论 硫糖铝片咀嚼组的胃内涂抹明显优于硫糖铝混悬液组及硫糖铝片吞服组(P<0.05).
作者:张俊美;李诚;王爱平;刘嵬;刘隽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早在1944年Bywaters[1]观察了伦敦大轰炸中从倒塌的建筑物下幸存的伤员后,对挤压损伤作了详细的描述.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8.0级地震,震后幸存者挤压伤的救治与康复成为国内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作者:吴建贤;徐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胃癌51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25例)和肠外营养组(26例),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肠内组术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较肠外组高,但患者均能耐受,术后并发症明显较肠外组减少.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姚远;张正涛;张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3~72岁,平均4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中段2例,下段25例.结石直径0.4~1.4 cm,平均0.86 cm.合并患侧肾积水28例,其中1例男性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梗阻、双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结果 32例输尿管结石粉碎率93.8%(30例),粉碎后均彻底一次清除,1例结石移至肾盂者未完成手术.术后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多于2~3 d内消失.32例均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确切、安全、组织损伤小,清除彻底,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中段和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怀斌;吴齐;曾显奎;焦常宝;王雪强;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近期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及抗生素敏感性状况.方法 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对我院两年间470株致病菌感染的422例次患者调查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63.26±15.57岁,其中G+菌75株(15.96%),G-菌239株(50.85%),真菌156株(33.19%),53例同时检出细菌及真菌,G-细菌大多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等耐药率均较高,对碳青酶烯类耐药率低,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定等;G+菌中没有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4种真菌对抗真菌药物普遍敏感.结论 近期下呼吸道感染以高龄患者多见.G-细菌是主要致病菌,真菌感染呈增加趋势,治疗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作者:方浩徽;李仁惠;李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推动了冠心病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院自2007年10月开展了冠心病的介入诊治工作,现累计完成28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汪斌;朱中生;单炳南;王钧;郑海波;王新保;吉文忠;王雁;孙震;沐露霞;陈绍键;倪桂芳;刘童;杨盼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与性别年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615例AMI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七个不同年龄组.按照不同年龄、性别分析发病率与死亡率关系.结果 男性:女性=2.77:1,50岁前男性发病43例,占男性发病9.51%,女性则只有6例,仅占女性发病3.68%,60岁以后142例,占女性发病87.12%;患病高峰年龄在50岁~79岁之间,共505例,占总例数的82.1%;死亡人数65例,死亡率为10.57%,80岁以上患者的死亡率高(21.31%).结论 AMI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性较女性发病早,发病年龄小于女性,但女性绝经后AMI的患病例数明显升高;AMI病人以老年人为多,但男性发病有年轻化趋势;高龄患者的并发症多,预后差,死亡率也就高.
作者:丁清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两组患者分别应用常规疗法和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7 d,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肺动脉压力、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肺动脉压、低氧血症的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同时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对于肺心病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可降低肺动脉高压,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徐飞;刘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寻找有效的治疗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的方法,减少其复发率.方法 采用手术切除、术后放疗、外用硅凝胶瘢痕贴、激素局部注射、加压综合治疗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自1996年以来十年内共治疗796例,随访2~10年.结果 362例(506个部位)瘢痕疙瘩有效率达74.1%,复发率15.4%,434例增生性瘢痕有效率达84.8%,复发率8%.结论 采用多种方法综合疗法是目前治疗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行之有效的手段,可显著降低复发率,副作用、不良反应较低.
作者:王明刚;赵李平;水庆付;褚燕军;汪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使用Esthet·XTM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食物嵌塞的治疗结果.方法 选择86例食物嵌塞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选磨法,另一组使用选磨和Esthet·XTM复合树脂充填法进行3个月和9个月的疗效比较.结果 选磨法3个月和9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7.5%,选磨和Esthet·XTM复合树脂充填法3个月和9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7.0%.结论 食物嵌塞的治疗在选磨法的基础上使用Esther·XTM复合树脂充填比较有效.
作者:汪世超;何爱民;郭凤芹;葛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大地震震惊世界,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展开,大量的手外伤患者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中很多患者需要进行断指再植术,5月23日一名参与灾后重建的志愿者拇指受伤断离,经过6h的艰苦手术,伤员断指再植成功.由此手外科学与断指再植在地震灾区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黄俊;江蔚;吴建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总结颈动脉颅外段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后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探讨其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对41例因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70%的患者进行了支架置人术.其中22例狭窄严重者使用了脑保护装置.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DSA血管造影证实有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残余狭窄率均低于50%,手术成功率100%.41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2例出现高灌注综合征、2例出现可逆性小卒中(非脑保护装置支架植入术中).术后随诊2~24个月(平均随诊12±2.6个月),临床疗效满意.1例发生非支架侧脑梗死.结论 血管支架置入术为颈动脉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有前途的治疗手段.
作者:袁良津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