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C型利钠肽的临床研究

田迎春

关键词:阻塞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 患者, 血浆, 肾上腺髓质素, 利钠肽, 心血管系统功能, 血管内皮细胞, 人体, 肺动脉高压, 病理生理改变, 血管平滑肌, 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 血压, 心力衰竭, 体内分布, 肽类物质, 舒张作用, 生物活性
摘要: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和C型利钠肽(C-typenatriuretic peptide,CNP)在人体内分布广泛,前者以肾上腺中的含量为高,其次是肺和心脏[1];后者则广泛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脑、心肌、消化道,生殖道及泌尿系统.ADM是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一种新激素,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排钠利尿的生物活性,可对血压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CNP为神经多肽,主要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和组织而发挥作用,在释放入血时对全身小动脉及小静脉均有舒张作用.据文献报道[2],在发生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时,人体血液循环中ADM浓度升高且与肺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本文观察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ADM和CNP水平,并就其临床意义作了初步探讨,旨在探求阻塞性睡眠呼吸综合征患者的ADM水平变化特点,并探寻肽类物质综合征患者中的变化规律,对CNP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病理生理改变基础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双语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索双语数学模式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临床医学专业的312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他们对双语教学的看法.结果:53.53%的学生明确表示支持双语教学模式.尽管有77.88%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影像专业知识的理解有一定的影响,但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基本掌握了双语授课的内容.结论:在医学影像学实习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

    作者:蒋涛;郑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2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感染科收治的煤矿工人尘肺并发肺结核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在直接督导下使用WHO推荐的8个月标准复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22例患者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为4.55%( 1/22).显效12例(54.55%),好转9例(40.91%),总有效率为95.45%.这些患者的痰菌培养转阴率为62.64%,X射线胸片好转率为68.18%.讨论:煤工尘肺并发肺结核治疗相比单纯尘肺具有治疗难度高的特点,应当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孕前体重指数与孕期体重增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0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足月单胎产妇资料,选择孕前体重指数(BMI )>24的孕妇150例(A组),孕前BMI正常的150例(B组),孕期BMI增幅<4的孕妇112例为C组,BMI增幅4-6的孕妇124例为D组,BMI增幅>6的孕妇118例为E组.观察孕前体重、孕期体重增幅与妊娠高危症状、生产方式等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A组在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巨大儿、高危新生儿与B组有显著差异;E组在产方式、产后出血、巨大儿、高危新生儿均与C、E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孕前需保持健康的体态,孕期宜怡当控制体重增幅对减少妊娠期高危症状,减少剖宫产有临床意义.

    作者:熊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分析

    为了规范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体现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笔者随机抽查了我院2011年半年的门诊处方1200张,现就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以总结经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美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 总结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回顾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医治的40例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论:用技术对决病变是失败的策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预防”应居第一.

    作者:唐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布托啡诺组;n=30 ):布托啡诺8毫克加生理盐水至100毫升;B组(芬太尼组:n=30):芬太尼1.0毫克加生理盐水至100毫升.选择同样的镇痛泵持续静脉镇痛(注药速度为2.0ml/h,单次PCA剂量1 ml,锁定时间15分钟).结果:A组与B组相比.镇痛评分及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结论: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袁东;于敏;孙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过敏性紫癜并发右侧胸腔积液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1例过敏性紫癫并发右侧胸腔积液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例此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住院20d后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情况良好.结论:积极治疗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是保证过敏性紫癜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吴琼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五步法在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基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五步法在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基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以供护理工作参考使用.方法:将我院2010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采用五步法完善基础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通过五步法管理,基础护理服务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实验组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更高,患者对我院的护理服务更加满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 0.05.结论:采用五步法在优质护理试点病房基础护理中应用,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完善护理服务,树立我院护理工作在百姓中的良好口碑.

    作者:董文华;李文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关于人性化护理的思考

    在当前医疗服务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护理技术和服务质量作为优化医疗护理工作效果的关键要素、对于被护理对象身心健康的康复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立足于医疗护理对象角度上来说,倡导人性化服务理念,探索与落实人性化护理方法策略,是促进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杨化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窒息因素的研究

    新生儿时期,是指婴儿出生到出生后的28天内的时期,新生儿时期是婴儿发育的基础的阶段,新生儿在这个时期内的生理功能进行着重大的调整,并开始逐渐地适应母体以外的生活环境.在这儿过渡的时期,新生儿的各项调节中枢,生理指标以及脏器的功能都不是健全的,所以生活的能力差,体制的抵抗力较低,容易发生疾病,容易发生死亡的现象.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分析了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以及介绍了现代的一些诊断方法和技术.

    作者:刘丽芳;龚雪萍;周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病区护士长的管理技巧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具有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管理,既要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要为护士创造一个专业化环境,提高护理质量,树立专业形象的关键在于护士长的有效管理技巧.

    作者:郭锦;周芹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对照组各65人,健康教育组除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外,给予健康教育,并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健康教育组在疾病基本知识、遵医行为等方面差异显著.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的生存质量.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其特点是一种病因或数种病因长期反复刺激和损伤肝细胞,导致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并伴有多种脏器功能损害,晚期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严重疾病.由于其不可治愈性,病人需长时间带病生活.因此如何使肝硬化病人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恰当配合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获得佳生存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旨在通过健康教育向肝硬化病人提供健康知识,提高其遵医行为,预防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并探讨护理健康教育对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生存质量方面的影响.

    作者:张金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

    作者:谢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干预)和对照组70例(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得分以及血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韦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通心络对稳定颈动脉斑块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通心络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疗程均为6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的血脂永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斑块数目及总积分变化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顾宏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论综合疗法治疗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对患者生活和工作影响较大且治疗较为困难,易反复发作,本文对鼻内镜手术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加以分析,说明大部分患者可通过综合疗法治愈慢性鼻窦炎.

    作者:尚立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6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我科于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共收治6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病例,通过规范的诊治及护理,6例病患均痊愈出院.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多为产道垂直传播,全身用药配以局部治疗效果更佳,同时治疗家庭中的其他患者对治疗本病及防止复发尤为重要.通过分析病例,提出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用药疗效,做好眼部护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预防交叉感染是护理成功的关键.

    作者:黄益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23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此23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且无切口感染的现象;②术后,此23例毒者的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08.5±14.7度,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12.2±20.7度;③术后,肘功能优秀的患者14例,肘功能良好的患者6例,肘功能尚可的患者2例,肘功能较差的患者1创(根据Morrey肘功能评价量表判断);④经过12~18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100%)发现,有2例患者出现了桡背侧手指麻木的症状,有1例患者的肘部X线片出现了软组织骨化影.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疗效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肘关节的解剖结构)、稳定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将其作为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首选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传伟;孟庆辉;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和训练指导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很高的致残率、病死率.患者手术出院后往往因缺乏有效的康复护理和训练而使生活质量下降.通过术后预防再出血及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护理和训练的指导,可有效实现和延续对患者的整体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作者:罗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妇科肿瘤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究妇科肿瘤患者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的相关问题.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60例妇科肿瘤患者按照病情状况,分为妇科恶性肿瘤组和妇科良性肿瘤组每组各30例,同时以3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反应延滞时间(D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增高,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增高,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FMPV/Amax)降低,而且恶性肿瘤更为明显.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而言,会发生分子功能水平不正常以及血液纤维蛋白原处于较高水平的状态.妇科肿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一般会处于高凝状态,我们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功能进行实时检测,从而更好的控制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几率.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