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杨春霞
1 基本原理骑自行车、跑步等很多运动,人是在做着重复性动作.这时可以用数数(心里数)与重复动作相结合.例如跑步,可以跑一步数一下数,这样可以增强耐力.我对这种办法做了一点发展和提炼,就是换手记数法.
作者:徐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盆腔粘连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此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笔者在总结了盆腔粘连的形成原因、主要病机后,对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此病的新思路,可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淑媛;杨丽娟;朱丽文;金鑫;苗晓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种临床综合征,指肾循环衰竭或肾小管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而引起的突发性肾功能障碍,常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患者一旦发病,其肾功能几乎完全丧失,以致无法排除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
作者:刘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与芬太尼用于患者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择期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布托啡诺组;n=30 ):布托啡诺8毫克加生理盐水至100毫升;B组(芬太尼组:n=30):芬太尼1.0毫克加生理盐水至100毫升.选择同样的镇痛泵持续静脉镇痛(注药速度为2.0ml/h,单次PCA剂量1 ml,锁定时间15分钟).结果:A组与B组相比.镇痛评分及镇静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结论:布托啡诺用于术后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袁东;于敏;孙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社区中高血压患者以及其他居民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综合防治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成效.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前后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高血压控制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方式,对干预防、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成效,具有推广价值与意义.
作者:葛向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门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980例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门诊预检分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980例患者中,分诊正确的患者为901例,分诊正确率率为92%.经分析,导致预检分诊结果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护患沟通不良、患者就诊不配合和护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结论:提高护士的沟通技能,对护士进行分诊上岗前培训是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唐金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介入性超声是超声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1983年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会议上被正式确定.介入性超声是借助超声进行实时引导,将穿刺针、导管和特制的诊疗器械准确导向病变或靶标,用微创技术进一步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了许多传统的外科学术,使病人免受痛苦,并得到与手术相媲美的效果.
作者:张肖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方法:运用针刺、穴注、中药内服等疗法治疗痹证.结果:156例患者中痊愈92例,有效39例.结论:运用针刺、穴注、中药内服等疗法治疗痹证,具有简、便、康、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惠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随访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于2010年9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1例,治疗组患者在入院后进行临床规范治疗的宣传,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管理,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后只作一般性常规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药物依从性等.结果:两组患者从生活质量以及服药依从性方面对比,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患者的心功能恶化等其他临床资料也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出院患者进行随访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对其预后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罗湘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法将行下肢手术的200例患者分为A组(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和B组(氟哌利多复合度冷丁组),并对两组患者行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A组镇静效果好的有93例,占93%.B组有34个,占34%.B组患者的效果明显没有A组好.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作为硬膜外麻醉的辅助药物,有良好的镇静作用,术后遗忘效果满意,有利于患者安全平稳度过手术期.
作者:李敏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无痛分娩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从导乐陪产、非药物镇痛(包括神经肌肉控制运动放松训练、产前体操运动训练和呼吸技巧训练)等方面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各产妇在分娩时均能正确运用各种分娩技巧.结论:对产妇进行无痛分娩健康教育有利于将产妇分娩的不适感降到低.
作者:朱洪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方法:治疗组加用消瘀康胶囊(每次3粒,一天3次)治疗连用一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治疗组治疗后血肿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缓解颅内血肿自觉症状方面明显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SOD及MDA明显改善(P<0.01 ).结论:消瘀康胶囊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
作者:曹明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胫腓骨远端骨析患者80例,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针对性术后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带架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后外固定架护理及饮食、康复锻炼指导,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于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对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9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聚焦超声治疗组59例和药物对照组50例.治疗前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程度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评分,观察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性.结果: 经统计学检验,超声治疗组近期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P均<0.005).结论:超声治疗组的近期治疗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药物治疗组(P均<0.005).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邢天伶;张璇;叶金力;李清芹;王小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合依沙吖啶在中孕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患者单一应用依沙吖啶羊腹腔内注入,并将此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痣)32例患者应用米非司酮配合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入,并将此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种方法的引产成功率、宫缩出现时间、用药至流产时间、产后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间的宫缩出现时间、用药至流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案组的宫缩出现时间和用药至流产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
作者: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鸡泽县农村初发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使其不用或减少降压药的用量,延缓高血压所致的并发症.
作者:郭桂英;王敬旭;田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并评价永济市2010年基层免疫规划培训开展情况及培训效果,为今后培训工作提供相关参考意见.方法 采用培训前后测试比较的评估方法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培训人员培训前平均分为80.50,培训后平均分为95.80.成绩提高率为19.01%.在相关的20个问题中,其正确率在培训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17个问题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结论 培训收到了较好的培训效果,但也有不足,体现在培训、考场管理及知识点教授方面.今后需加强培训及考场管理,对于一些知识难点,教员可进行适当强调.
作者:薛文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烟雾病是一种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其病轻者可表现为短暂性一过性脑缺血等症状,重者可出现脑梗塞,脑出血进而危及生命.治疗烟雾病的手术方法很不统一,而且各种方法尚缺乏有循证医学证据的大宗病例报道[1]目前治疗烟雾病的常用术式为颅内-外血管直接搭桥术及间接血行重建术(包括脑硬膜血管贴敷术,脑颞肌贴敷术,脑肌肉血管贴般术等).我院自2011年1月起开展了颅内-外血管直接搭桥与间接血行重建的混合术式治疗烟雾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乐安定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乐安定治疗失眠等疾病有一定的神经控制作用,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性应用.
作者:白建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通过对我校参加“全国护士(英语)执业水平技能竞赛暨国际护士执业水平技能大赛”的参赛选手进行《CGFNS》护理专业知识进行培训,积累一些经验.为涉外护理专业课双语教学和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作者:周正红;张树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