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霞;邓红燕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提取物组(空白对照组、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各为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其他组按剂量灌胃给药10d.停药后24h处死动物、称重量,摘出肿瘤,测定肿瘤抑制率、脾指数、胸腺指数.结果:实验表明,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大、中、小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67.36%,74.84%.41.66%.结论: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根培;朴惠善;陈兰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钝性膈肌损伤多有膈肌附着的胸廓下部骤然变形和胸腹腔之间的压力梯度骤增引起的膈肌破裂的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围手术期抗休克,应用抗生素、膈肌修补术和呼吸机维持治疗.结果:本组9例患者,治愈8例,死亡1例(死于严重的肺挫裂伤合并ARDS及多发性损伤).切口感染1例.结论:钝性膈肌损伤多有膀肌附着的胸廓下部骤然变形和胸腹腔之间的压力梯度骤增引起的膈肌破裂.早期诊断,及时修补膈肌和呼吸机治疗可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彦业;白卫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肿瘤患者38例,随机将38例肿瘤患者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负性情绪的影响.结果:分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优的有11例,良的有6例,总优良率为89.47%;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状态优的有3例,良的有5例,总优良率为42.10%.观察组的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护理对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侯仙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牙齿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比如牙齿松动或者是牙周病等诸多因素都会造成中老年人牙齿缺损.进行及时的牙齿松动修复是必要的.同时中老年人要注重牙齿的保健,目的在于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孟丽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院神经内科于2007-2010采用步长脑心通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TIA)8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7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TIA患者84例,男51例,女33例.诊断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TIA诊断依据文献[1]标准,按入院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男32例,女12例,年龄54-79岁,平均年龄63±5岁:对照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57-78岁,平均年龄64±4岁.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康智岷;周琴英;郑江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石林县33例真菌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分析,发现真菌性食管炎在石林高发的病因.方法:选择2005年至2011年在昆医附二院石林天奇医院住院的经病理刷片证实为真菌性食管炎的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的生活习惯是石林县真菌性食管炎好发的高危因素.结论:石林县真菌性食管炎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不良的生活习惯是真菌性食管炎的易患因素,而改良生活习惯是预防此病的关键.
作者:赵学贵;赵嘉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 病例报告患者为男性,52岁.因右侧腰痛1天就诊.病程中无发热,心悸、多汗、恶心、乏力等情况发生.既往体健,否认有肝炎、结核,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病家族史.查体:患者体温为36.2度,心率为72次/分,呼吸为17次/分,血压为108/76mmhg,咽壁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心肺听诊未见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反跳痛,右肾区叩痛(+),双下肢无水肿,初步诊断为泌尿系结石.
作者:李梦;徐福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又称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aphthous ulcer,RAU),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其发病率高达20%左右[1].轻者数月复发一次,重者慢性迁延,反复发作,妨碍患者饮食或说话,令其感觉十分痛苦.复发性口疮病因病因尚不明确,且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临床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对RAU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溃疡性疾病,其中氧自由基损伤、微循环障碍及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在RAU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尽管现代医学对RAU的发病机制已有了更深的认识,但由于其病因尚不能完全明确,因此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一些传统的治疗方法其效果也不令人满意.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青茶、竹叶各半浸泡后加蜂蜜适量代茶饮用于治疗RAU,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春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救治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变化状态,探索对宫外孕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在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不同时期的患者并针对其不同个体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了平和的心态,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解决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焦虑、烦闷、恐惧等心理问题,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作者:田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1例过敏性紫癫并发右侧胸腔积液的护理经验.方法:对我科1例此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心理支持、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住院20d后痊愈出院,随访至今情况良好.结论:积极治疗并采取正确的护理是保证过敏性紫癜并发胸腔积液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
作者:吴琼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高中学校在性教育以及生殖健康教育方面的方法进行分析,并且对高中生在教育中的参与性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方法:以我校为单位进行研究,研究对象为我校的高一、高二学生共320名,随机抽取160名为观察组,另外160名为对照组.对观察组学生进行为期一年的参与式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包括8次PLA课程教学,内容包括生殖与避孕知识、性病艾滋病、关于性的决定和防止性骚扰等,对照组则不改变,仍然采取传统的青春期性和生殖教育的方案,研究后通过对于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方面的学生参与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中的参与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性与生殖健康参与方面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高中生进行性教育和生殖健康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对于这方面知识的参与性有着很大的价值,重视其在教育中的参与性,可以得到更加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宋奇;宋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是合成前列腺素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维持机体的各种生命过程,并引起多种疾病发生与发展;早期发现其有两个同工酶数COX1和COX2),2002年又发现新的同工酶,即CD3.近年来研究表明,COX3可能成为解热镇痛药的新靶点,在特定情况下还参与细胞凋亡,有文献报告其在肿瘤的形成与发展、转移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作者:周肖;程爱兰;甘润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钼靶X线与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诊断价值,研究二者联合诊断的优缺点.方法:对92例直径≤1.5cm的乳腺癌患者做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对于直径≤1.5cm的乳腺癌,高频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的病理诊断符合率相近,钼靶X线对单纯小钙化敏感,高频超声对具体肿物较敏感.结论: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可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对可疑病例应两者联合检查,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者:谢向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62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获随防,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均未发生髋关节脱位,也未发现明显的疼痛及假体松动与下沉,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结论:做好术后护理和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术后护理是成功的保障,康复护理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的关节功能大限度地得到恢复.
作者:彭伊如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究有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方式途径,积极配合、促进和提升护理与治疗效果.方法:科学运用语言以及其他非语言的沟通方式,抓住要点,在护患之间建立良好关系,促进护理和治疗活动有效开展.结果:通过开展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护理人员与患者以及家属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对于患者需求做到及时了解与处置,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满意率超过了95%.结论: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并进行有效沟通,能够建立良好关系,提高信息反馈效果,及时满足患者各种需求,提高护理以及治疗成效,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作者:焦晓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医疗档案网络建设为基础,以医疗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扩大医疗档案信息资源为手段,加快推进医疗档案资源信息化,信息管理标准化,信息.服务网络化的医院现代化管理工程.推进医疗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是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以此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医激、研的顺利开展和医学科技的推广应用,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快医院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进程.
作者:吴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原因、机制及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和护理步骤.方法 通过对12例患者住院后的既往史、主诉、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和护理观察以及出院后的随访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经一星期左右均痊愈出院,经过半年至一年的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依据患者主诉、临床症状及医生查体可明确诊断,患者有剖宫产术史是发病主要原因,治疗方法均为手术切除,精心的护理措施及出院随访指导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作者:李科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结合临床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TLH)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一步探讨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8月的118例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病例和96例剖腹全子宫切除术(剖腹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结果如下:近期并发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在腹腔镜组有12例(10.17%),剖腹组有11例(11.45%);屎路感染腹在腔镜组有10例(8.47%),剖腹组有9例(9.375%),P>0.05;而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在腹腔镜组有3例(2.54%),明显低于剖腹组的10例(10.42%)P<0.05.远期并发症如性欲下降和阴道干涩症状的发生率腹腔镜组为15例(12.71%),明显低于剖腹组的45例(46.86%),(P<0.05);围绝经期症状两组无差异;腹腔镜组宫颈或鞘囊肿形成的发生率为21.19%.结论:临床上采用腹腔镜下全宫切除手术是一种较理想的全子宫切除手术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手术过程中手术者手术技巧的熟练程度及掌握手术指征的程度.
作者:徐州栋;李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门诊预检分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寻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980例于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我院进行门诊预检分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此980例患者中,分诊正确的患者为901例,分诊正确率率为92%.经分析,导致预检分诊结果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护患沟通不良、患者就诊不配合和护士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等.结论:提高护士的沟通技能,对护士进行分诊上岗前培训是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关键所在.
作者:唐金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HPV原位杂交病理的形态及应用.方法: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在DNA探针下进行操作.结果:所有确诊人数中,显示为阳性的患者有64例,阳性率为62.75%;乳头状瘤组中的32例患者HPV检测为阳性的患者为9例.在3组患者中,鳞状上皮伴有中、重度非典型组织增生的7例患者中,有4人的HPV检测呈阴性,阴性率为57.14%.结论:诊断HPV的主要依据是挖空细胞在辕层中的数量、形态及发展趋势等因素,HPV感染虽然是低危性的,但是与宫颈等外生殖器组织的肿瘤发生依然存在一定的关系,该问题应在今后的临床诊治中得到关注.
作者:肖军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