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林立军

关键词:天津, 中西医结合, 思考
摘要:1工作总结与回顾我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部分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卫生部佘静副部长的充分肯定.
天津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国·天津第七届国际针灸暨中医临床学术大会纪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事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1工作总结与回顾我市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指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部分项目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得到卫生部佘静副部长的充分肯定.

    作者:林立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与冠心丹参滴丸抗实验性心肌缺血的药效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冠心丹参滴丸和复方丹参滴丸两种药物抗垂体后叶素(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药效.方法:采用大鼠舌下静脉注射Pit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的方法,观察各给药组在注射Pit后不同时间点Ⅱ导联心电图T波变化百分率(%)、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CP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两种药物均能明显对抗Pit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的心电图变化;明显增加血清SOD的活性、减少MDA的含量;能够降低CPK的含量,对LDH未见明显影响.结论:两种滴丸均具有明显对抗Pit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两药及不同剂量之间无明显差异,其作用可能与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怡;康立源;史红;郭志军;张伯礼;高秀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附325例临床病例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在急腹症治疗中难度大,关键在于治疗规律难以掌握,手术和非手术疗法的适应症和病例观察时间及中转手术时机难以掌握.随着现代诊查技术的应用以及中医辨证施治水平的提高,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肠梗阻进步显著[1].本科自1995年至2001年收治了325例急性肠梗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指导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殷铭;周振理;杨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复康对Ⅱ型糖尿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是Ⅱ型糖尿病的病理特征,也是造成高脂血症的原因.冠心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并发症,为此,笔者观察了Ⅱ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中药糖复康的干预作用.

    作者:臧秉媛;张柏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56例

    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以慢性咳嗽、咯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为临床特征,其病情迁延缠绵,且易反复发作,临床治疗颇为棘手,笔者自拟清肺咳血方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56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珊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之肾虚血瘀病机分析

    近年来,中医学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及其不孕作了大量探索和研究.分析病机认为内异症异位灶出血是离经之血;主症之一疼痛拒按;离经之血,蓄积日久,固定成.故内异症基本病机是血瘀.其所见的痛经、不孕、月经不调等均由瘀血蓄积下焦,阻滞胞宫经络所致.

    作者:赵志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自拟固胎汤治疗滑胎36例临床分析

    笔者自1988年以来,自拟固胎汤随证加减治疗36例滑胎(习惯性流产)取得良好效果,兹报道如下.

    作者:李华贵;李荣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医药诊治IgA肾病近况

    IgA肾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上有以IgA为主的颗粒样沉积,临床上以血尿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肾炎.在我国,IgA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类型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一个主要原因,西医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1].近年来,我国学者积极探索中医药诊治本病,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笔者总结了国内近10a的相关临床报道(均以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病例为入选标准),现综述如下.

    作者:邢海涛;赵菁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道路上的回顾和体会

    笔者于1974年参加了卫生部举办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进修班.通过学习,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那时就开始下定决心走中西医结合之路.20多年来,我努力掌握中西医理论的进展,深入实践、思考、总结、不断提高,在中西医结合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和体会,愿与大家进行交流.

    作者:齐清会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观察

    本科于1999年11月~2000年11月用路路通注射液治疗脑梗死36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雪歌;朱晓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枸杞柴胡汤治疗更年期忧郁症32例临床观察

    更年期忧郁症是更年期精神病的一种类型,首次发病在更年期,女性在45~55岁绝经期前后,男性在50~60岁.女性多于男性.此症大多起病缓慢,以情绪忧郁、焦虑、自责自罪、自身感觉恶化、有自杀倾向为主要症状.笔者在近年临床中发现,该病起因多为患者肾气虚衰、肾精亏损,复又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致,故自拟枸杞柴胡汤,以益肾养精、解郁安神之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

    作者:顾文元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属结缔组织性疾病,不但侵犯皮肤,还侵犯多系统、多器官,属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情较为复杂,该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几年来笔者采用中西结合的治疗方法对该病进行观察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发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银杏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用银杏叶注射液静脉滴注,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除红细胞压积外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心功能除HR外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格拉斯哥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银杏叶注射液有改变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心功能的作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天津市中医耳鼻咽喉科学科基本情况初步调查

    1现状与回顾2001年初与天津市中医药学会一起,共同对天津市区及郊县20余家中医医疗及教学机构,进行了中医耳鼻咽喉科从业人员及相关设备的调查.``

    作者:朱愉;李玮;苗富来;王云舫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虫类中药临床应用举隅

    常见虫类中药多具有熄风止痉、活血通络之功效,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颇佳.笔者在临床中以虫类药为主治疗心、肺系疾病及常见皮肤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举隅如下.

    作者:臧海林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阮士怡教授治疗内科病学术思想研究

    阮士怡教授是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天津市中医医院)建院创始人之一.是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著名专家.在近50年的行医生涯中,对中医药学倾注了自己的毕生心血和精力.始终坚持中医学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中西医学融汇贯通,取其所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一套诊断和治疗内科疾病的学术风格.现仅就阮士怡教授治疗老年病的学术思想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王化良;李艳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清肺抑火片的质控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清肺抑火片的质控方法.方法:采用HPLC测定清肺抑火片中黄芩苷的含量,TLC对大黄、栀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HPLC方法用ODS柱,以甲醇-水-磷酸(50∶60∶0.2)为流动相,对清肺抑火片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平均回收率101.2%,RSD=1.58%;TLC定性鉴别图谱清晰,重现性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能够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作者:李健;徐金波;陈妍;林翠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腧穴拮抗效应的实验研究——电针对正常小鼠胃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内关、脾俞、足三里两穴、三穴配伍是否产生拮抗效应.方法:以正常小鼠为观察对象,以胃肠推进率为观察指标.结果:电针足三里、内关配脾俞、内关配足三里均能明显促进正常小鼠胃肠推进功能(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组P值均<0.05),而足三里配脾俞及内关、脾俞、足三里三穴配伍,其效应均明显减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两组P值均>0.05).结论:脾俞配足三里及内关、脾俞、足三里三穴配伍可能存在拮抗效应.

    作者:徐放明;陈日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单盲分为治疗组30例,采用常规口服扩冠药加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口服扩冠药.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冠心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3%、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均可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升高,脂质过氧化物(LPO)明显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心电图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比单用常规口服扩冠药疗效更好.

    作者:高晟;刘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