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抑乳汤治疗甲减患者泌乳素升高的临床观察

张越林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 高泌乳素血症, 中药抑乳汤, 甲状腺素片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抑乳汤对女性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血清泌乳素升高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用抑乳汤配合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用单纯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进行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泌乳素(PRL)测定.结果: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PRL的下降率及远期疗效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抑乳汤配合甲状腺素片是治疗原发性甲减伴高PRL血症的有效方法.PRL水平的升高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激素分泌失调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的关系值得探讨.
天津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津门名医邢锡波先生内科治验汇萃(一)

    锡波先生(1905-1977),河北青县人,1925-1935年从师本县名医刘润卿先生学习中医.其后通过旧政府中医资格考试合格,继于1936年始到天津行医.解放后,历任天津市立总医院(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天津中医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兼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及伤寒教研室主任等职.

    作者:魏玉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痹祺胶囊治疗34例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观察

    笔者自1995-2000年运用痹祺胶囊治疗34例血栓性浅静脉炎,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兆元;回金凯;李尚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抑乳汤治疗甲减患者泌乳素升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抑乳汤对女性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血清泌乳素升高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用抑乳汤配合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用单纯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进行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泌乳素(PRL)测定.结果: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PRL的下降率及远期疗效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抑乳汤配合甲状腺素片是治疗原发性甲减伴高PRL血症的有效方法.PRL水平的升高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激素分泌失调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的关系值得探讨.

    作者:张越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SAM鼠脑细胞端粒与端粒酶的增龄性变化及针刺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快速老化模型小白鼠SAM_P10为脑老化动物模型,以与其同源的正常老化鼠SAM_R1为对照,采用分子杂交方法测定细胞端粒长度;采用PCR_ELISA法测定端粒酶活性,研究其脑细胞端粒的长度及随增龄的变化;并研究针刺是否对脑细胞端粒或启动端粒酶基因有影响,以揭示SAM小鼠脑老化与端粒的关系,并探讨针刺抑制脑细胞凋亡及抗衰老的作用机制.结果如下.

    作者:王舒;石学敏;鲁斌;韩景献;李平;陶兰薇;刘庆忠;赵俊宏;郑灏泳;温廷益;董承超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结石220例临床观察

    自1997年-2001年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泌尿系结石220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英;仰景荣;田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五海解毒汤对裸鼠小细胞肺癌凋亡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五海解毒汤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裸鼠小细胞肺癌模型,观察五海解毒汤对人类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五海解毒汤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促进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与西药环磷酰胺(CTX)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五海解毒汤能够通过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陈军;田菲;贾英杰;贾彦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田参芪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症状,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自拟田参芪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巴经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变应2号冲剂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报告

    1999年6月-2000年12月,笔者应用纯中药制剂变应2号冲剂治疗慢性荨麻疹60例,并与西医治疗的30例作对照观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梁洁利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蒲公英活性成分T-1的药理学研究及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蒲公英活性成分T-1的药理及临床作用.方法:用PCR法检测病毒;投与蒲公英T-1、对照水及维生素E,显示小鼠腹膜毛细血管红细胞流量;投与蒲公英T-1及对照水,检测大鼠粪便中胆汁酸(BileAcid);使用大鼠脑垂体培养系,添加蒲公英T-1,显示其有否促进脑垂体分泌作用.结果:实验确认蒲公英活性成分T-1有抗丙型肝炎病毒,促进毛细血管循环,促进胆汁分泌,促进脑垂体分泌,抑制癌细胞生长及增加利尿的作用.结论:蒲公英被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由于其有效成分T-1具有多种药理活性.

    作者:邵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自1999年3月-2001年6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Ⅱ型糖尿病50例,疗效较好,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2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璟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回肠巨大平滑肌瘤误诊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女,37岁.主因腹部不适伴外阴部痒痛于当地诊治,B超提示:盆腔肿物,疑子宫肌瘤、左侧卵巢囊肿,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要求保守治疗,遂前往当地一老中医处求治,予活血化瘀消之中药口服两个月.于1999年5月10日来我院妇科就诊,以同样诊断收住院,拟行手术治疗.头颈、躯干、四肢及心肺均未见异常,全腹软,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下腹正中偏左可触及一肿物,双合诊发现子宫前位且增大如孕两个半月,偏左可及一儿头大小肿物,质中等硬,表面光滑,与子宫不易分开,活动度小.化验、心电图、胸片检查均正常,彩超诊断同B超.5月11日于腰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子宫及双侧附件均无异常,肿物源于距回盲部110cm的回肠壁上,约20cm×20cm×19cm大小,呈球形,其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与盆腔及子宫后壁紧密粘连.仔细分离粘连后,将肿物从腹腔内取出,以肿物为中心一并切除上下各约20cm肠管后行断端吻合术.离体组织病理检查回报:回肠平滑肌瘤.术后7d拆线痊愈出院.

    作者:王翠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位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环境变化,变态反应的流行逐渐增加,据估计,40%以上的世界人口处于特应性超敏性状态.这种变态反应经常被认为是非传染性流行病.在两年多以前世界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组织(IAACI)意识到有关变态反应的科学与教育需要全球性承担起互通信息的责任.2000年10月悉尼召开变态反应会议后,世界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组织改为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

    作者:张玉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立春胶囊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7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立春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立春胶囊.1个月为1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以改良Kupperman评分法评判治疗前后症状改变.结果:74例患者服用立春胶囊后,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均有明显缓解.总积分服药前为(28.59±15.12)分,服药后30d为(11.03±12.31)分(下降61.4%);服药后60d为(5.42±8.94)分(下降81.1%).临床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立春胶囊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马红;吕晔;孙浩;王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菌性尿路刺激征50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8~30岁8例,30~44岁12例,45~65岁30例;病程长6a,短者6个月.50例均有尿频、尿急;34例有尿痛症状,已婚女性中并发真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经对症治疗痊愈后仍有尿路刺激症状者10例,均应用抗生素无效,3次化验尿常规均正常,妇科检查排除尿道息肉等泌尿科情况.

    作者:邓惠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身并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l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结肠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已知的病因有免疫、感染、遗传及精神因素.笔者自1997年开始研究UC的治疗,经临床观察约80%的UC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该病早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经典的心身疾病.近2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傅谧亚;武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艾迪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艾迪注射液是纯中药抗癌药,主要成分是斑蝥、人参等,具有清热解毒、消瘀散结的作用,在肿瘤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笔者收集自2000年3月-2002年2月用艾迪注射液合并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4例,并设单纯化疗为对照组18例,进行比较观察,总结如下.

    作者:王忱;王毓敏;谢广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变异性心绞痛频发房早1例

    1病例资料吴某,男,46岁,主因反复发作夜间心悸、胸闷2月余,于1999年9月20日入院.患者7月中旬因长期劳累出现发作性夜间胸闷、心悸,有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感,伴冷汗出,症状持续十几至数十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症状反复出现,程度逐渐加重,近2周来发作时肢体发冷,心率减慢,50次/min左右,曾在9月12日入当地医院就诊,查血脂增高,(TG1.67、TC6.41),心肌酶谱及血糖均正常,HOLTER示室上性早搏9159次/24h,心率快116次/min,慢48次/min,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及调节神经药物治疗,症状无好转,故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36.6℃,P74次/min,R16次/min,BP18/11kPa,两肺阴性,心音A22治疗方法

    作者:秦志丰;魏品康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临床观察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损害的自限性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眼底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临床上以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有黑影挡住为主诉,有时视物可变形、变小,眼底以黄斑水肿、渗出,中心凹反光减弱、弥漫或消失为特征.确切病因不详.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再生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在大量针灸临床治疗周围神经再生有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显示出针灸在治疗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方面的独特优势,现将有关研究作一个概述.

    作者:王亚军;郭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理中汤对环磷酰胺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

    目的:观察理中汤对环磷酰胺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进行实验,同时以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指标,进行作用机理初探.结果:理中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微核率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SOD活性.结论:理中汤对环磷酰胺产生的遗传毒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何文彬;吴颢昕;赵凤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