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进展

王亚军;郭义

关键词:周围神经再生, 电针, 综述
摘要:周围神经再生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在大量针灸临床治疗周围神经再生有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显示出针灸在治疗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方面的独特优势,现将有关研究作一个概述.
天津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临床观察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简称中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损害的自限性疾病.是一种较常见的眼底病,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临床上以视物模糊,视力下降,有黑影挡住为主诉,有时视物可变形、变小,眼底以黄斑水肿、渗出,中心凹反光减弱、弥漫或消失为特征.确切病因不详.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朱丽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痹祺胶囊治疗34例血栓性浅静脉炎临床观察

    笔者自1995-2000年运用痹祺胶囊治疗34例血栓性浅静脉炎,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兆元;回金凯;李尚珠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对药川芎当归的药理作用与临床运用体会

    川芎、当归为临床常用补血活血之对药.川芎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性温味辛,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挥发油和有机酸.生物碱部分有川芎嗪和川芎酚,挥发油中含有丁基呋内酯,有机酸主要有阿魏酸和叶酸等.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性温味甘辛,具有补血、活血、止痛、润肠之功效.主要含挥发油,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藁本骨酯,另外还含多种多糖、13种氨基酸、磷脂类、23种无机元素(其中16种为人体必需)、维生素等成分.川芎、当归均含有阿魏酸.

    作者:叶建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药废渣的生物转化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废渣的再利用价值及生物转化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中药废渣培养基对平菇进行栽培实验,观察平菇菌落的生长情况.结果:平菇菌丝体可以在中药废渣培养基上生长,其生物转化率在50%浓度的废渣培养基中较高.结论:中药废渣的生物转化是可行的,并在实用菌栽培生产上有极大的利用价值.

    作者:汪涛;胡晓蕙;步怀恩;冯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神经症伴发闭经60例对照研究

    闭经是心理科临床较常见的并发症状,多发生在心理疾病服用心理药物后的女性患者,临床多用益母草膏治疗,效果不明显[1].本研究对60例心理疾病伴发闭经患者采用血府逐瘀胶囊与益母草膏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鸿韬;龙鲸;栾彧;陈苏红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无菌性尿路刺激征50例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本组50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18~30岁8例,30~44岁12例,45~65岁30例;病程长6a,短者6个月.50例均有尿频、尿急;34例有尿痛症状,已婚女性中并发真菌性或滴虫性阴道炎经对症治疗痊愈后仍有尿路刺激症状者10例,均应用抗生素无效,3次化验尿常规均正常,妇科检查排除尿道息肉等泌尿科情况.

    作者:邓惠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心身并治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l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结肠粘膜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已知的病因有免疫、感染、遗传及精神因素.笔者自1997年开始研究UC的治疗,经临床观察约80%的UC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该病早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为经典的心身疾病.近2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心理干预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傅谧亚;武成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高血压病心理干预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治疗高血压病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组与治疗组,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分别与健康者进行对照研究,并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紧张性生活事件量表(SLRES)、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量表(MMPI)的测评.结果:接受综合心理干预的高血压病患者其心理健康水平已达健康人标准,高血压病患者的年心理紧张值在一般人范围内,MMPI各因子分于各组出入院比较均无价值.结论:心理干预是治疗高血压疾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茹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通淋汤治疗糖尿病泌尿系感染60例临床观察

    糖尿病泌尿系统感染为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女性糖尿病人多见.其发生率较高,易引发糖尿病肾病,严重者可导致肾衰.笔者自1999年10月-2001年7月,应用通淋汤治疗本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周静;邬金玲;李静;呼永和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五海解毒汤对裸鼠小细胞肺癌凋亡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五海解毒汤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裸鼠小细胞肺癌模型,观察五海解毒汤对人类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五海解毒汤能够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促进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与西药环磷酰胺(CTX)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五海解毒汤能够通过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抑制肺癌细胞的生长.

    作者:陈军;田菲;贾英杰;贾彦涛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抑乳汤治疗甲减患者泌乳素升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抑乳汤对女性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简称甲减)患者血清泌乳素升高的治疗作用.方法:治疗组用抑乳汤配合甲状腺素片治疗;对照组用单纯甲状腺素片治疗.治疗前后用放射免疫法进行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和泌乳素(PRL)测定.结果: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组PRL的下降率及远期疗效的复发率、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抑乳汤配合甲状腺素片是治疗原发性甲减伴高PRL血症的有效方法.PRL水平的升高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激素分泌失调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的关系值得探讨.

    作者:张越林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理中汤对环磷酰胺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

    目的:观察理中汤对环磷酰胺遗传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以小鼠骨髓细胞微核(MN)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为指标进行实验,同时以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指标,进行作用机理初探.结果:理中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微核率及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增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提高小鼠体内SOD活性.结论:理中汤对环磷酰胺产生的遗传毒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何文彬;吴颢昕;赵凤鸣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异位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随着社会进步和环境变化,变态反应的流行逐渐增加,据估计,40%以上的世界人口处于特应性超敏性状态.这种变态反应经常被认为是非传染性流行病.在两年多以前世界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组织(IAACI)意识到有关变态反应的科学与教育需要全球性承担起互通信息的责任.2000年10月悉尼召开变态反应会议后,世界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组织改为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

    作者:张玉环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66例临床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常伴有不孕,发生率为20%~60%.据临床观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患者中,约有72.6%同时合并卵泡黄素化不破裂综合征(LUFs),与国外报道的29%~79%相近似.由此可见,卵泡黄素化不破裂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不孕的重要原因.LUFs系指卵泡生长发育至一定时期发生黄素化,但无真正的卵泡破裂和排卵,是无排卵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属卵巢性不孕.

    作者:张大英;张丽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中医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大量的动物实验已证实中医药可作用于AS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但人类AS的发生、发展复杂而漫长,是几十年代谢活动发展的结果,所以人类AS的防治远比实验动物防治AS困难得多[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AS的一部分,随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不断深入研究及先进技术的应用,医药工作者已将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检测技术引入中医药的研究中,以观察中医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作者:张萌;张伯礼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田参芪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心绞痛是冠心病常见的临床症状,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自拟田参芪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巴经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津门名医邢锡波先生内科治验汇萃(一)

    锡波先生(1905-1977),河北青县人,1925-1935年从师本县名医刘润卿先生学习中医.其后通过旧政府中医资格考试合格,继于1936年始到天津行医.解放后,历任天津市立总医院(现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天津中医学院教务处副主任兼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及伤寒教研室主任等职.

    作者:魏玉琦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回肠巨大平滑肌瘤误诊1例报告

    1病例介绍患者,女,37岁.主因腹部不适伴外阴部痒痛于当地诊治,B超提示:盆腔肿物,疑子宫肌瘤、左侧卵巢囊肿,建议手术治疗.患者要求保守治疗,遂前往当地一老中医处求治,予活血化瘀消之中药口服两个月.于1999年5月10日来我院妇科就诊,以同样诊断收住院,拟行手术治疗.头颈、躯干、四肢及心肺均未见异常,全腹软,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下腹正中偏左可触及一肿物,双合诊发现子宫前位且增大如孕两个半月,偏左可及一儿头大小肿物,质中等硬,表面光滑,与子宫不易分开,活动度小.化验、心电图、胸片检查均正常,彩超诊断同B超.5月11日于腰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可见:子宫及双侧附件均无异常,肿物源于距回盲部110cm的回肠壁上,约20cm×20cm×19cm大小,呈球形,其包膜完整,表面光滑,与盆腔及子宫后壁紧密粘连.仔细分离粘连后,将肿物从腹腔内取出,以肿物为中心一并切除上下各约20cm肠管后行断端吻合术.离体组织病理检查回报:回肠平滑肌瘤.术后7d拆线痊愈出院.

    作者:王翠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电针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实验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再生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在大量针灸临床治疗周围神经再生有效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显示出针灸在治疗促进周围神经再生方面的独特优势,现将有关研究作一个概述.

    作者:王亚军;郭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 再谈中药不良反应问题

    本文阐述了中药临床应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从有关不良反应的一些相关概念,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诸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列举了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近期有关不良反应的实例报道.指出应重视中药的不良反应,如新药审评中重视安全性的考察,建立不良反应监测系统及加强各级医院管理等.

    作者:晁恩祥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