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红
目的调查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至到达医院及开始治疗的时间,分析不同时间到达及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调查624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发病至急诊,急诊至头颅CT,急诊至治疗时间并做卒中知识调查.结果发病后<3小时到达者18.27%、<6小时到达者39.9%、<12小时到达者60.2%、<24小时到达者83.9%,发病至急诊中位时间7.23小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病地点与医院间距离远,发病时症状轻、发病患者及家属不重视而首诊当地小诊所,发病时周围没人,没有使用急救车,病人对卒中的意识以及病人经济困难与到医院时间为相关(P<0.05或P<0.001).结论脑血管病人发病后到医院时间明显不同,需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后的求救意识,尽可能使用急救车快速转至正规医院及时治疗.
作者:尚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65例(CISH组)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51例(LAVH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从术前情况、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而CISH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于LAVH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亦好于LVAH组(P<0.01).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宫颈病变程度、部位、性质和患者的年龄而定.
作者:展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基因在中国汉族人腹部皮下脂肪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血浆瘦素(leptin)、游离脂肪酸(FF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8例非肥胖(BMI<25 kg/m2)和19例肥胖症患者(BMI≥25 kg/m2),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网膜与腹部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浆葡萄糖、血脂、瘦素、FFA和TNFα,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1)肥胖组血浆TG、VLDL-C、FINS、HOMA-IR、SBP、DBP、FFA、TNFα和瘦素均高于非肥胖组(P<0.05或P<0.01),ISI低于非肥胖组(P<0.01).(2)肥胖组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的PPARγ2 m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非肥胖组网膜下脂肪组织(P<0.01);肥胖组织内及非肥胖组织内的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 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3)肥胖组、非肥胖及两组合并再分析显示,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 mRNA表达水平与其他测量及计算指标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瘦素、FFA、TNFα三者间及与其他指标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肥胖症患者网膜和皮下脂肪组织PPARγ2mRNA表达水平升高,并且血浆瘦素、FFA、TNFα的浓度较高.
作者:胡国平;刘玲;王佑民;杨明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6例IMS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病程等进行分析,并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IMS的发生率占同期收治的AOPP的14%,IMS症状出现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16例均出现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屈颈肌力弱,血清ChE活力低下,当IM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同时合理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除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其余均治愈.结论IM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IMS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洪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氏菌尿路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药敏学变化.方法分析从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断尿路感染清洁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青霉素达83%~87%,复方新诺明达72%,庆大霉素达54%),而头孢三代、丁胺卡那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0%、14%.结论大肠埃希氏菌仍然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尽量根据细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作者:杨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47例慢性硬膜下血肿(以下简称CSDH)病人行手术治疗,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何旭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对2001年2月~2004年2月我院住院的72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血清LDH、CK、CK-MB定量测定,以探讨其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迎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法3例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采用非开腹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巨结肠;7例1~14岁患儿采用Ikeda[1]手术治疗;2例成人采用胃肠吻合器应用Ikeda手术治疗.结果9例Ikeda术式中,发生炎症性肠梗阻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无其它手术并发症,随访5个月~4年,排便恢复正常,无便秘、污粪等现象.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先天性巨结肠可采用不同的术式,以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为选择标准.对婴儿的短段型、常见型病例首选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对大龄儿童及成人,则优先选用Ikeda法.
作者:余一平;徐冰;潘力生;稽成祥;宋玉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的疗效.方法10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并电切术治疗.结果105例BPH患者疗效满意,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平均降低23.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平均下降2.7分,随访3个月~1年疗效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UVP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确切,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作者:齐秋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2000年10月~2004年10月,我科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及微波治疗隐蔽性鼻出血各23例进行比较,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隐蔽性鼻出血优于微波治疗隐蔽性鼻出血,取得了满意疗效,特予报告如下.
作者:周汝环;谢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白血病缓解率,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完成初次诱导缓解的10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分成缓解组,未缓解组、早期死亡组对影响缓解率、早期死亡相关因素进行x2检验统计分析.结果x2检验分析认为FAB分型,初诊时白细胞数、血乳酸脱氢酶水平,年龄是影响缓解率,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FAB分型中ALL(L3),MDS转变的AL,慢粒急变,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缓解率低,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100×109/L,PLT<30×109/L,LDH≥1 000 U/L,粗颗粒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上述高危因素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选择较为强烈的化疗方案以降低AL的早期病死率,提高诱导缓慢率.
作者:严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23例希恩综合征临床特点及其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我院自1997年至2003年收治的23例希恩综合征临床发病资料、实验室检查诊断数据及临床治疗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3例均有产后大出血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病因并发病时间明确,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表现典型,激素替代治疗有效,预后也较好;有7例在我院门诊误收其它科室,及时确诊而转入我科治疗;2例在基层医院难以确诊而转入我科就治;有7例入院时酷似精神病样发作,及时予以强的松、甲状腺素同时合用,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1 000 ml+黄芪注射液30ml,患者精神症状1~2天内缓解;4例在常规激素剂量治疗过程中,诱发了严重精神障碍,经小剂量镇静剂应用,精神障碍症状缓解;有9例垂体危象病例,其中感染型2例,低血糖型合并有低血钠5例,水中毒型昏迷2例,经积极控制诱因,针对缺什么补什么原则,6例完全纠正,3例在治疗中途自动出院,但在出院后,又在我科门诊随访;感染型1例,在治疗过程中考虑激素过量,继发了霉菌感染,及时予以抗霉菌治疗,调整激素用量.结论对有生育史妇女,不论年龄大小,一旦发生原因不甚清楚的昏迷、休克、精神病样发作和低血糖时,要警惕有希恩综合征存在,若能早期诊断及早期激素联合替代治疗,可预防垂体危象发生.
作者:吴向梅;汪四虎;吴盛如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循证医学资料表明,在COPD缓解期进行呼吸肌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COPD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原因营养不良现象较普遍,这部分患者难以坚持呼吸肌锻炼.在进行呼吸肌锻炼的同时配合益气养阴药膳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改善营养状况,对患者坚持呼吸肌锻炼意义较大.本文观察了呼吸肌锻炼配合益气养阴药膳对19例COPD缓解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合生;方秀平;程孝萍;林青;王桂芳;季红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原因.方法对我院1996年4月~2003年12月实施的1614例LC中转开腹手术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率2.14%,主要原因为以往急性胆囊炎病史,近期有发作史,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肝外胆道损伤.结论胆囊病变如有急性胆囊炎病史,近期发作史,应慎重选择LC,并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世进;汪革新;沈宗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肺内单发空洞的CT表现,提高对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35例经过手术、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肺内单发空洞的CT资料,结合病理、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空洞16例,癌性空洞、肺脓肿各7例,真菌性空洞5例.结论螺旋CT能真实反映肺内空洞的大小、形态、壁特征、灶周、肺野的各种表现,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空洞的诊断与鉴别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韦树华;赵家年;李军;蒋惠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与简易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疗效评估.方法对各临床资料相匹配52例中等量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术、简易钻颅抽吸术以及内科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的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内科治疗组;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简易钻颅抽吸术(P<0.05),但远期疗效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微侵袭手术方法治疗中等量以上脑出血疗效优于内科治疗,而且对GCS>8分且出血量在30~60ml的脑出血患者疗效佳.
作者:王国平;李淮玉;任明山;杨毅;孙柏松;朱守政;汪银洲;陈宜鑫;周清潮;周本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术以6个月时Barthel(BI)评分作为疗效标准,分为二组,预后良好组BI>60分,预后不良组BI≤60分或死亡,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发病-手术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发病-手术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蒋鸣坤;袁良津;周力军;方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滴鼻灵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病例300例(不含鼻中隔偏曲)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鼻激发试验.结果治疗后的症状、体征和鼻激发试验得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结论滴鼻灵点鼻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刘钢;吴飞虎;屠彦红;宋若会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其护理体会.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15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即A组(吗啡组)、B组(曲马多组)、C组(芬太尼组),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比较不同药物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三组病人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满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满意,有利于病人康复,护士应充分了解术后镇痛药物性能及副作用,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基础护理.
作者:徐九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总结分析30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与内镜检查并与30例非老年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临床表现不典型,出血量以小、中量为主,贫血以中、重度为主等;老年组上消化道病因主要是胃癌,其次是胃溃疡(P<0.05);出血病变部位主要在胃底体(P<0.05),其次在胃角胃窦;HP检出率与非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人有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行胃镜检查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减少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作者:管贤伯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