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表面肌电图和针式肌电图在临床中的应用

卫哲;董哲;尚颖;孙瑜

关键词:表面肌电图, 临床, 检查手段, 周围神经, 诊疗技术, 神经系统, 对比研究, 诊断, 应用, 医学, 文献, 评估, 肌肉, 病变, 报告
摘要: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诊疗技术的不断提高,肌电图(electromyography,EMG)检查已逐渐成为神经系统检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检查手段,此检查在诊断及评估周围神经和肌肉病变等方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纵观大量文献报道,笔者发现其中对于针式肌电图(needle electromyography,nEMG)和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在临床中应用的对比研究尚不多见.笔者经过反复研究对比,现将结论总结报告如下: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重型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重型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分别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A组,n=26例)及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B组,n=22例),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A组预后良好率为76.9%高于B组的40.9%(P<0.05);A组死亡率为11.5%显著低于B组的40.9%( P<0.05 ).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较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对治疗重型颅脑对冲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疗效更佳,并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作者:姚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挪威疥的护理体会

    疥疮是疥螨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一般由人型疥螨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患者使用的衣物等间接传染.挪威疥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疥疮,又称“角化型疥疮”或“结痂型疥疮”,是一种严重的疥疮.其病原体亦为人型疥螨,但微量成千上万,传染性极强,常继发感染.临床上多见于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智力不全、个人卫生很差者,皮肌炎、念珠菌感染、艾滋病患者亦可发生.此病的特点是皮肤干燥、结痂、感染化脓严重,尤其指端有大量银屑病样结缔组织病等.本病临床罕见,误诊率高,多数亦是在医护人员继发感染疥疮后方确诊.

    作者:蒋伯燕;马洁浩;王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37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对恙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提高其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严密观察37例恙虫病患者的病情,并实施整体护理.结果:经医护人员的积极有效的治疗和护理,37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早期对患者作出诊断,严密地观察其病情,积极有效地对病原进行治疗并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是治愈恙虫病的关键.

    作者:段秀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探讨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及预防策略,有针对性的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方法]里辛镇医院利用两个月时间,采取下村入户方法,对全镇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查体,查体人数1 736人.结果 威胁老年人健康前四位的疾病是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

    作者:李家翠;李加云;张俊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新方法的研究

    目的 将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新方法与常规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了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之间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中AD标准[1]的老年痴呆患者40例.随机分为新方法护理组和常规对照组,对各组护理半年后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进行评分对比护理前后差异,评价护理新方法对老年痴呆病症的效果.结果 新方法护理组的患者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得分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的患者.结论 护理干预新方法对于老年痴果病有良好的效果,应当优先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叶樱;席翔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救人员在院前急救中的潜在危险与对策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伤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对于维持患者的生命,防止再次损伤,减轻患者的痛苦,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伤残率,均有极其重要意义.但由于院前急救社会性强、随机性强,也预示着院前急救环境多样化.因此,能够保障病人得到有效的救护,前提是急救人员的人身安全有保障.通过多年来的院前急救经验,总结:归纳了常见的院前急救的潜在危险和相应的对策.

    作者:郭樱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内科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分析

    目的 探讨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因素.方法 专人对2011年1月~2011年6月收住的474例患者感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与侵入性操作中呼吸机有关的肺部感染率高,其次为留置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率,与动静脉插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率差异性较大.结论 通过研究对内科重症监护室感染率可信度进一步提高,具有可比性.

    作者:陆金帅;冯燕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中医合理用药的原则——用药之“毒”远药之害(毒)

    药物为治病而设.然而其有两面性,既有治病之功效,亦有致病之副作用.临床用药一定要做到合理使用,正确配伍,不偏不倚,药到病除,中病即止,即用药之“毒”之义;避免盲目使用及过度使用,注意个体差异,时刻关注药物的毒副作用,真正发挥其大的治疗效应,勿使其产生毒副作用,即远药之害之义.

    作者:卢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胰腺癌细胞中AKRlB10表达对溶瘤腺病毒潜能的影响

    胰腺癌细胞PaTu8988T对溶肿瘤腺病毒Ad5敏感度高于PaTu8988S,可能是因为后者AKR1B10高表达所致PaTu8988T- AKR1B10稳定细胞系AKR1B10高表达,对Ad5的敏感性也降低了

    作者:杨少龙;徐文涛;杨晓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的护理方法探讨

    对2010年7月~2011年7月期间收治的240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TUPKEP)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通过微创的治疗形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成为保障手术成功的必要环节.

    作者:李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妇科肿瘤患者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研究

    目的:探究妇科肿瘤患者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的相关问题.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60例妇科肿瘤患者按照病情状况,分为妇科恶性肿瘤组和妇科良性肿瘤组每组各30例,同时以3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反应延滞时间(D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增高,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增高,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FMPV/Amax)降低,而且恶性肿瘤更为明显.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而言,会发生分子功能水平不正常以及血液纤维蛋白原处于较高水平的状态.妇科肿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一般会处于高凝状态,我们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功能进行实时检测,从而更好的控制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几率.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防治方法

    引起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原因有很多种,很多小于34周的早产儿会产生呼吸暂停的现象,在出生后2~3 日内就会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早产儿的胎龄越小,发生呼吸暂停的几率就越高.颅内出血、低血糖、败血症、低血钙或偶尔胃食管反流等均可引起早产儿呼吸暂停.对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的现象应该予以认真反复的检查,找出病理,以便能够及时预防.

    作者:金正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析成药六味地黄丸的注意事项及合理应用》

    六味地黄丸是临床常用的一种中成药,本文用叙述和总结服用成药六味地黄丸的注意事项,以及在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泛用而出现的不良反应,本文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来浅析成药六味地黄丸.

    作者:梅花;林鸿滨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舒芬太尼预防腭咽成形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分析

    目的 对腭咽成形术患者应用舒芬太尼后患者在苏醒期内的躁动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每组30例.麻醉所有患者前30min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纳0.1g.建立静脉通道,术中间切断静脉注射肌松药,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诱导药物,麻醉深度通过减慢或者是加快异丙酚的泵入速度调节.手术结束时,停止泵入和输入瑞芬太尼以及丙泊酚.分别给予生理盐水(A组)、舒芬太尼0.06μg/kg(B组).芬太尼3.0μg/kg(C组).结论:在实施腭咽成形术中,应用小剂量的舒苏太尼可以有效的预防腭咽成形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而且副作用小,比芬太尼效果更佳.

    作者:李静;赵艳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妇科疾病诊疗中患者的隐私保护

    询问和了解患者病情是开展临床治疗的前提,但在妇科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往往涉及患者的生殖系统和私生活情况.加之妇科患者的心理状况较为特殊,因而需要医护人员时刻关注和尊重病人隐私权的保护.笔者拟从妇科实际工作出发,浅谈如何做好当前妇科治疗中患者隐私权的保护工作.

    作者:林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中医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由于疾病缠身,且有心理上、经济上等多重痛苦,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就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现代化中医院血液净化室的护理人员,更应该对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有更系统的了解,并把工作做的尽可能的是活、细致和实用.

    作者:丁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经方治疗疾病的验案四则

    笔者十分注重学习和研究中医经典理论,在临床工作中经常运用中医经典理论辨证论治,且喜用经方治疗各种常见多发病及部分疑难病症,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摘取四则验案,报告如下:

    作者:彭兴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特发性脊柱侧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实施后路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结果:经过系统的围手术期护理,21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手术患者,积极完善术前检查、做好心理护理、床上大小便及呼吸功能的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观察双下肢活动及伤口引流情况、保持呼吸通道畅,预防并发症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聂娜;侯天勇;吴新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患侧上肢水肿、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活动受限等并发症率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乳腺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使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作者:张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通心络对稳定颈动脉斑块的干预作用

    目的 观察通心络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通心络,疗程均为6个月,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结果 治疗组的患者的血脂永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斑块数目及总积分变化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 通心络能够有效的降低血脂,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较好疗效.

    作者:顾宏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