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翠;李加云;张俊达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在临床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难做好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做到尊重患者、平等对待、不可超越职权与患者沟通.如果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发生冲突后应尽早找出原因,尽早实施心理疏导及时处理,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王利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近年来,与小儿支原体肺炎相关的报道愈来愈多,其在儿科临床中的f发病率也逐步上升.笔者认为,要取得较好的疗效,临床医师应把握好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理、临床特征,主要诊断依据、肺外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的各项指标等五个要素.
作者:李瑞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同期联合应用放化疗治疗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将40例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给予同期联合应用放化疗治疗,对照组进行单纯放疗治疗,观察近期疗效及远期疗效如局部复发情况、转移情况及生存率等.结果:观察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5%,远期疗效如局部复发、神经受侵、远处转移及5年存活率等方面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应采取周期联合应用放化疗治疗的方法,可显著降低局部复发及转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杨胜刚;张明;吴星娆;杨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皮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儿科2011年1月至2011年9月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56例,以同期未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55例为对照,观察两组患儿在平均住院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家长满意率方面的差异,同时观察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头皮静脉留置针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5.4±1.2)天,平均穿刺次数(1.2±0.3次)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6.9±1.7)天和平均穿刺次数(5.8±1.4次);而家长满意率99.36%(155/1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45%(36/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使用头皮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中,有5例(3.21%)出现局部皮肤泛红,有23 例(14.74%)患儿出现渗漏,有7例(4.49%)出现堵管,有2例(1.28%)出现静脉炎.结论:头皮静脉留置针有效地降低了患儿输液时渗漏及肿胀率,对提高患儿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孙丽云;冯炜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实施规范化管理过程进行总结.方法:对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部、物体表面进行采样并检验,分析2005-2010年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数据.结果:六年间空气培养和物体表面监测合格率均为100%.检测医务人员手部36人次,检测各类灭菌包144件次,合格率均达100%.其次,物体表面以及室内空气检验合格率分别为97.4%和94.8%.结论:供应室消毒灭菌质量管理是全院护理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了实验依据,使医院消毒灭菌质量得以逐步改进,不断提高.
作者:杨燕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神经内科使用APN连续排班模式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对传统排班模式的改革,建立起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梯队,实行APN连续性排班,减少交班次数,护士长做好科室护理管理的宏观调控,护理组长重点关注危重和抢救患者的整体护理,质控责任护士的工作质量.结果:APN连续性排班模式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得到了患者、护士和医生的一致好评.结论:实行APN连续性排班模式,既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安全与优质,又加强了护理人员的培养与护理梯队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也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魏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腹水中含有蛋白等多种营养物质,腹水回输具有减少营养物质的丢失、减轻患者腹胀的优点.本文通过对本科一例腹水回输患者的的心理护理、回输前后的护理、并发症的观测、预防及处理等实践进行回顾性分析,进行了探讨.
作者:何艳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产后出血为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本文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76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产后出血的诊治水平.孕期定期检查,加强产前保健,早发现并积极治疗孕期合并症及并发症是预防产后出血主要的方法.高危妊娠产妇应及时入院待产,适时终止妊娠,做好分娩前准备.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则要提前做好各种抢救措施准备.
作者:刘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胆道术中、术后经胆道镜胆道探查的临床应用.方法:胆道手术中经胆道镜胆道探查,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检查、残余结石取出.结果:本组41例,术中、术后未见胆道出血,术后治愈出院.讨论:术中、术后经胆道镜胆道检查、冲洗、取石可以得到满意疗效,是一种胆道手术值得采用的方法.
作者:于福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体检科血液标本采集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年4月—2011年4月 160例体检科体检的患者,其中40例在体检中出现了各种常见问题,导致体检的结果出现误差.对其常见的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相关改进措施.结果:患者未按体检要求禁食和休息不良16例,采集血液标本方法错误4例,采集血液标本时部位选取错误4例,采集血液标本血液量错误的及没有准时送检血液标本10例,血液标本没有选择规定使用容器的及标本所示标签与患者不符6例.所制定的对策是:对患者体检前的准备认真指导;采取正确的采血姿势,预防溶血的发生,选择适当的位置扎绕止血带,准时送检血液标本,标本与患者间加强核对避免出现错误.结论:对检验科血液标本采集中常见的问题给予重视和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能减少血液标本采集中各种问题的发生,提高整个体检科筛查患病率的准确性.
作者:杨志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引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因素,以便进一步加强防治,提高临床医疗服务质量.方法:对于本院1262例院内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院1262例院内感染病例中,医院获得性肺炎257例,占院内感染病例的20.4%.因基础护理措施不到位而导致呼吸道感染154例(59.9%).患者入院后常规使用抗生素97例,其中联合使用抗生素63例.结论:为了有效减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率,必须加强患者住院期间的基础护理,而且要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作者:管其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钝性膈肌损伤多有膈肌附着的胸廓下部骤然变形和胸腹腔之间的压力梯度骤增引起的膈肌破裂的原因和治疗效果.方法:围手术期抗休克,应用抗生素、膈肌修补术和呼吸机维持治疗.结果:本组9例患者,治愈8例,死亡1例(死于严重的肺挫裂伤合并ARDS及多发性损伤).切口感染1例.结论:钝性膈肌损伤多有膀肌附着的胸廓下部骤然变形和胸腹腔之间的压力梯度骤增引起的膈肌破裂.早期诊断,及时修补膈肌和呼吸机治疗可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王彦业;白卫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量压法和酶法测定血清总二氧化碳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量压法总TC02测定仪和酶生化法对同一批标本同时进行测定,对两组数据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结果一致性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测定方法均为血清总二氧化碳测定的可靠方法,其测定结果高度一致,其差异完全能被临床所接受.
作者:刘沛;李变荣;王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妇科肿瘤患者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变化的相关问题.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入院治疗的60例妇科肿瘤患者按照病情状况,分为妇科恶性肿瘤组和妇科良性肿瘤组每组各30例,同时以30例健康女性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良、恶性肿瘤患者的反应延滞时间(DT)明显缩短,纤维蛋白单体聚合反应速率(FMPV)增高,凝固性纤维蛋白原含量(s)增高,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FMPV/Amax)降低,而且恶性肿瘤更为明显.恶性肿瘤组、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均<0.01.结论:对于妇科肿瘤患者而言,会发生分子功能水平不正常以及血液纤维蛋白原处于较高水平的状态.妇科肿瘤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一般会处于高凝状态,我们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对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功能进行实时检测,从而更好的控制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几率.
作者:陈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新型糖尿病教育工具看图对话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糖尿病患者1 61例,应用糖尿病看图对话工具对他们进行相关知识教育.结果:通过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进行比较发现,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达标率及满意度均有显著的提高.结论:通过看图对话教育工具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使糖尿病患者提高了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徐文聪;黄梅;李华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生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课程的一个为重要的组成成分,实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发展,而带教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的问题[1].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与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
作者:魏碧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据WHO预计,大概到2020年左右,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将会在我们国家达到“流行”的顶峰.我国该种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这是有关心脏病流行病学的资料表明的.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其是因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疾病、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高,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是导致中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因素.
作者:郭萍;李鸿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0.25%罗哌卡因腰麻对术后患者自行排尿的影响.方法:选择18 -60岁男性择期行下肢内固定拆除手术患者80例.术前均未留置导尿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A组腰麻配方0.5%罗哌卡因2ml和10%葡萄糖1 ml混合液3ml.B组采用0.75%罗哌卡因1.0ml和10%葡萄糖1ml加脑脊液1.0ml.两组穿刺体位为患侧在下,穿刺点均为L3-4间隙,在30秒内注药完毕,向头端留置硬膜外导管4cm.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及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无显著差异( P>0.05).但B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小于A组.结论:0.25%罗哌卡因腰麻在男性下肢内固定拆除术中镇痛完全,足以满足手术要求,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
作者:周先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新一轮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改变,对医学护理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应通过分析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进行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作者:杨建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颅内感染伴发的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各种生物性病原体直接侵入脑组织,或因躯体其他感染所产生的毒素或变态反应所引起的脑功能紊乱导致的精神障碍的总称,包括脑炎、脑膜炎、脑脓肿、脑寄生虫病以及脑梅毒所伴发的精神障碍等.其临床表现因病原体及侵害部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